文/銀花
表妹寶寶過滿月,去看嬰兒床上睡著了的小寶寶,小傢伙居然嘴角上揚起來。
看著睡夢裡的寶寶笑得這麼甜,我們都被萌化了,這小娃娃是在做什麼美夢啊!
表妹的婆婆說:「這是夢婆婆在教寶寶學本領呢,寶寶笑得甜,說明娃學本領學得好,受到了夢婆婆的表揚了。如果寶寶在夢裡哭,則說明寶寶沒學會或學得不好,被夢婆婆的批評了。」
寶寶睡覺時偷偷笑,除了表妹婆婆說的夢婆婆教寶寶學本事,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說法:比如是周公在夢裡給寶寶講有趣的故事了,還有的地方說是家中已去世的老人回來看寶寶了,逗寶寶開心呢,又有地方說是寶寶跟小老鼠打架打贏了。
雖然這些民間傳說聽起來很神秘有趣,但我們大多數人也都是聽過一笑而過了,因為這只是大家的一個好願望,其實寶寶睡著了偷偷笑,還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寶寶睡覺時會「偷偷笑」?
1.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
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完善,所以會出現一些無意識的表情和動作。尤其是對3個月以內的寶寶,這種睡眠中哭和笑的情況會時有發生。隨著寶寶的長大,會逐漸減少或消失。
2.處在淺睡眠階段
據研究顯示,孩子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寶寶的睡眠主要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這兩個階段是交替進行的。寶寶在淺睡眠期間,呈現的是似醒非醒的狀態,臉上很容易出現生理性的微表情,例如微笑、睜眼、皺眉,甚至可能發出聲音、攥住小拳頭,甚至還很有可能因此醒來,這些都是淺睡眠期間的正常反應。
3 .寶寶做夢了
別看寶寶小,其實在媽媽肚子裡大概八個月時,他就已經會做夢了。
人在做夢的時候眼球會高速的轉動,眼睛進入到快速的萌動期。據B超顯示,胎兒在八個月大小的時候,眼球就會發生高速轉動,而這就意味著胎兒進入做夢狀態了。
寶寶出生後,如果白天玩得太興奮、太開心,晚上做夢遇到好玩的事情,就可能會出現笑的情況,有時笑出聲來,那一定很有趣吧!
4.寶寶的各種需求被滿足
如果爸爸媽媽在寶寶入睡前被照顧得很周到,睡覺前被奶水餵得飽飽的,或者在舒適的環境中入睡,寶寶就會感到滿足,在睡夢中就會做夢,笑容也就可能不自覺地冒出來。
寶寶睡夢中偷笑,會不會耽誤大腦休息?
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擔心寶寶做夢會影響大腦休息,其實不用太擔心。大多數夢都發生在快速眼動期,做夢對寶寶來說有這些非常重要的功能。
1.記憶
睡眠有助於記憶。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非常多的新東西,因此他們也需要更多的睡眠和做更多的夢來保留某些記憶,特別是程序記憶,空間記憶和情緒記憶。
2.大腦神經發育
快速眼動期會給嬰兒發育的大腦提供神經刺激,以形成成熟的神經連接,從而利於嬰兒的大腦發育!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因此,不用擔心做夢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總之,寶寶睡夢中「偷偷笑」,說明寶寶此刻大腦回饋滿足的反應,寶寶在這種狀態下是非常的舒適、安全。即使寶寶哼唧哼唧,也只是處在睡夢更替期,爸爸媽媽最好的做法是等待,不要覺得寶寶要醒了,就去拍、抱、晃,過多的幹擾反而不利於寶寶順利進入深度睡眠期。
寶寶睡覺時會分泌生長激素,如果寶寶進入了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分泌更多,這更利於寶寶健康。
高級育兒師,一手養娃,一手寫作,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