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控制面板性能優化篇一
當然,資深的DIY玩家是不會滿足於上面那簡單的三段調節的,那麼高級3D設置管理就派上用場了,在這個模式中,所有的後處理選項均被細化到極致,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顯卡性能和實際需要來調節實際設置。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可以調節的選項都已經被單獨列出,玩家可以通過這些選項,對後期處理的設定進行微調,每一個調節都可以改變畫面的質量。
第一個選項可以讓玩家選擇想要使用的GPU,單顯卡用戶這裡將只會顯示單個GPU,而本次使用的平臺為雙卡SLI平臺,所以會有兩個核心可供選擇,根據玩家使用GPU數量的不同,這裡會有更多GPU可供選擇。
第二個選項則為SLI用戶專屬,默認為NVIDIA推薦渲染模式,此時GPU會根據遊戲的支持性來自動為多塊顯卡分配工作,達到最大的兼容性。我們看到,選項中給出了「單一GPU」與兩種「強制使用交替幀渲染」,那麼這三種渲染模式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先要從SLI本身的工作原理說起。
目前NVIDIA只有兩種渲染模式:默認的「分割渲染」(SFR)以及上面給出的備選項「交替幀渲染」(AFR);所謂SFR模式就是將一副畫面分割為相應的幾份(根據GPU數量決定),每一個GPU負責其中的一部分,渲染完成的畫面由副卡傳輸至主卡,由主卡進行畫面拼接並輸出。這種模式的缺點在於主卡要負責更多的工作,單屏輸出顯卡資源不能優化。
而AFR模式則是由主卡渲染奇數幀,副卡渲染偶數幀(以雙卡SLI為例,具體分配由GPU數量決定),最後副卡將渲染完成的一整幅畫面傳輸至主卡直接輸出,極大的減輕了主卡的工作壓力,但是可能在特定情況下出現渲染延遲,極大的降低幀數。
而第三個渲染模式,即AFR2模式只是NVIDIA對原AFR模式進行的一次優化,據說能夠在某些情況下解決渲染延遲問題,而官方給出的說明為「AFR的另一種版本,可能在某些應用上能夠提供更出色的性能」。聽起來有些牽強,也並沒有做更深的解釋,我們只能認為這個渲染模式僅僅是在特定應用程式上才能表現出效果。
第三個選項為三重緩衝,三重緩衝的作用在於硬體會預渲染三幀為可能的突然丟幀做準備,這項技術能夠有效改善幀數不穩定,但是會造成少許的操作輸入延遲,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否開啟,在這裡我要說明一點,所有3D設置管理中進行的更改大部分都是基於顯卡本身的強制性處理,並不會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整,希望玩家注意。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