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狠角色!這才是屬於中國的影像

2021-01-09 澎湃新聞

珠穆朗瑪峰長高了。

8848.86米。中國登山測量隊今年測到的新高程。

中國人第一次在珠峰5300米,建立了5G基站,並第一次用4K VR,拍攝峰頂。

如今,我們談論珠峰,就像話家常。不管老人、小孩,都能說出:珠穆朗瑪,世界最高峰,在我國。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種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是61年前,由一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登山先驅,深耕種下的。

那段艱苦卓絕的日子,不該被塵封:

《巔峰夢想》01

人,為什麼要登山?

山,還要「登」?

65年前,27歲的山西人周正就發出這樣的疑問。

周正家旁邊,就是五臺山,海拔1688米。

1955年,他作為翻譯,隨國家體育處的三人去往蘇聯,學習登山。

周正曾就讀北平輔仁大學,懂英文、俄文、日文,也算得上見多識廣。

但他對培訓中,蘇聯人一再強調的這句話,一直不理解:登山得玩兒命。

直到,他攀上蘇聯海拔6780米的十月峰,周正才真正明白了:

登山,是勇敢人的事業。

周正回來,把聽課筆記整理出來,出版了中國第一本關於爬山的書。

裡邊詳盡介紹了登山的諸多技術:草地行走、結繩法、攀登巖石三點固定、冰雪操作方法…

挑戰極限、攀登險峰,本來,只關乎探險家的夢想和追求卓越。

然而,在特殊的年代,現代登山運動發展的早期,高峰登頂,成為國家實力的較量,與國家尊嚴、民族自信,直接連結到一起…

上世紀50年代,中國發展登山,受了蘇聯邀請。

那時,實力強大的西方國家,已經踏足世界8000米以上的多座高山。

珠穆朗瑪峰,更是在1953年5月29日,就被英國探險隊首次從南坡登頂。

處於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自然不甘落後,可蘇聯境內,都沒有海拔超過7500米的山。

與之相對,中國,則具備了世界上最優越的登山條件:地球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9座在中國境內,或中國與鄰國交界處。

1956年,中蘇聯合登山隊相繼登頂慕士塔格山、公格爾久別峰…

兩國國旗飄揚在山頂,對中、蘇意義都很重大…

然而,成立不久的中國登山隊,卻受到國際質疑。

不少人指指點點:從來就不登山的人,怎麼一下子就爬到7500米,肯定是被蘇聯人拉上去的…

憋著一口氣,1957年,中國登山隊,選擇獨立攀登貢嘎山。

貢嘎山,地處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坡度大,滾石、雪崩頻發。

雖然絕對高度不到8000米,但貢嘎山被認為,攀登難度超過珠穆朗瑪峰。

這是一座坡度陡峭、天氣多變的險山。

不少登山隊員,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聽天由命。

張赫嵩多年後回想,曾經,他體驗過的臨死之際:

被風雪裹挾的他,怎麼也站不起來。

他試了一次又一次,還憋足力氣,大吼一聲——仍舊紋絲不動。

無奈的他,什麼也做不了,慢慢失去知覺…

幸運的是,後來口吐白沫的他,被搜救隊員發現,及時救治。

而另外一些人,永遠沒醒過來。

比如剛從北大物理系畢業、年僅24歲的氣象工作者丁行友。

他是中國登山的第一位犧牲者。

1957年,登山隊員成功登頂了。

但下山途中,暴風雪驟起、雷電交加,氣溫驟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

走在寬部不到1米的山脊,兩邊都是斷崖…

又有3名隊員,墜亡。直到現在,他們的遺體也沒找到。

上世紀50年代,中國一窮二白,新中國的主要精力,在恢復農業、創建基礎工業。

別說登山了,那時候,國人連正兒八經的體育運動,都沒發展幾項。

登山隊的人員傷亡,還讓人一封舉報信告到黨中央,中國登山隊一度被解散。

代價高昂的登山運動,到底適不適合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這曾引起國家的斟酌。

要知道,登一次珠峰的預算,大概上千萬人民幣。相當於開一次全國運動會。

在當時,對於中國人來說,需要設備、資金投入的登山運動,簡直太奢侈了。

沒有登山鞋,就用翻毛皮鞋改造:找作坊專門製作三尺釘,釘在鞋底上。

靴子做出來,有7斤那麼重。釘子也很容易掉…

沒有尼龍繩,就用絲編織。天一冷,繩就硬了…

因為製作木材不夠好,爬山用的冰鎬,一鎬下去很容易斷…

《巔峰夢想》披露了一封,從俄文翻譯過來的秘密文件。

那是1957年,12名蘇聯登山界功勳運動員,聯合署名致信蘇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請求組織中蘇聯合探險隊,實現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信中尤其提到:從北坡登頂珠峰,是社會主義陣營爬山運動的光榮事業。

就是這封信,開啟了中國第一次登珠峰的籌備、訓練工作。

中國從各行業選拔運動員,組織香山集訓…

耗資數百萬元,動用幾千民工、軍工,修建了從日喀則到珠峰腳下,長達380多公裡的簡易公路。

等到真的進入西藏衝刺訓練,因為政治形勢的原因,一批攀登者,開始扛槍,挖戰壕,還親歷了武裝叛亂…

不成想,登山隊員如火如荼準備的1959年底,中蘇關係變化,本來打算一起攀登世界最高峰的事兒,也黃了。

珠穆朗瑪峰,登還是不登?

一級一級,請示到當時的總理周恩來。周總理髮話了:

中國人,必須得登上去!

就像當時,中國人自己研發成功「兩彈一星」一樣。

說白了,不怕苦、不怕累,也要爭這一口氣。

登珠穆朗瑪,變成事關國家尊嚴的大事。

1960年3月19日,中國登山隊214名成員,到達珠穆朗瑪峰腳下。

此時,已經有先遣隊,在海拔5400米、5900米、6400米,都建立起了營地。

數千公斤高山裝備、食品、燃料,被運送上山。

為運送物資,登山隊徵調了一批犛牛,專門運送大型裝備,包括精密儀器等。

運到6400米,連被稱「高原之舟」的犛牛都大口喘氣、吐白沫,不肯走,把東西甩掉…

由於氧氣稀薄,運輸隊員大口大口,也喘不上氣,頭疼、噁心,走著走著就想吐…

有人頭疼,要用繩子綁住腦袋。

有人睡不著覺,光是趴在帳篷外面就想吐…

背上的補給、擔子,感覺越來越重,越走越沉…

有人寧可死在半路上,也不想走了。

但,沒有一個人,說:我不行了,我要下去。

被選上攀登珠峰時,翁慶章剛剛大學畢業,是分配到鞍鋼總醫院半年的醫生。

他曾經覺得高興:登山?那不就是遊山玩水?

等來到珠穆朗瑪峰北坳,翁慶章才知道,什麼叫苦,什麼叫難。

缺氧、低溫、隨時發生雪崩…

山上大量裂縫,橫的、縱的,數不清,交錯分布…

很多地段,坡度在六七十度以上…

風速每秒鐘90多米…六七級風,就算好天了。

難怪,這裡,飛鳥都難以逾越。

難怪,成功從南坡登頂的英國探險者,曾先後七次嘗試走北坡,均告失敗…

做登山準備時,他們還發現了一位國際登山隊員的遺體。

打冰錐、掛梯子、一邊走一邊打鐵釘…

走幾步就得停下來歇一歇…

攀登必須結組前行,一個人掉下去,所有人就撲通撲通,一起掉下去…

幾次適應性行軍中,隨著高度越來越往上,登山隊員無力、受傷,有的患病、去世…

大本營的主力接連倒下,士氣一片低沉…

1960年,蘇聯退出登山隊伍後,中國登山隊首次獨立準備攀珠峰,情況並不樂觀。

然而,時不我待。

登山隊員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

在殘兵敗將中,最後一批要登頂的人,連運輸隊員都上了…

所有人,都寫好了遺書,提前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以防有個萬一,可以寄回家…

電影《攀登者》有一幕,氣象工作者總是聯繫不上登山者。

步話機的信號,老被幹擾。

《攀登者》

這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1960年,中國登山隊斥巨資,專門去往瑞士,購買先進的步話機。

當時,周正在商店挑選裝備,正好碰上了同樣前去購買的印度登山者…

印度人,也要登珠峰,只不過,他們走南坡,而中國人,選擇攀北坡。

相同頻率的步話機,互相干擾,似乎也暗中預示了登峰中兩國的較量…

1960年,經過一路難以言說的煎熬,只有4名隊員,上到了現在有名的珠峰第二臺階,也就是珠峰的最後一道天塹…

幾乎垂直的峭壁,沒有任何支點。

當過消防隊員的劉連滿,主動提出,搭人梯…

因為摩擦力的影響,屈銀華只能選擇犧牲腳,脫下鞋、襪,從隊友肩上攀上去…

成功了。

但太久的煎熬,已經讓人腦麻木了。

登頂的時候,所有人懵了一會兒,才確信:他們,真的代表中國,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那是1960年,5月25日。北京時間凌晨4點20分。

《巔峰夢想》講述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篳路藍縷的故事。

那麼多平凡的人,成了那個時代的英雄。

61年前,攀登世界之巔,意味著一個國家求取、冒險的精神,到達頂點。

如今,全世界已逾四千人成功登頂珠峰,珠穆朗瑪峰不再遙不可及,今天的登山裝備和物資,也遠非過去能及。

然而,彼時純潔的精神信仰,也被人淡忘…

曾經,在籌備電影《攀登者》時,作家阿來拜訪當年攀登珠峰的先驅,他感觸很深:

跟劉連滿握手,感覺手中有點空:他少了幾根手指頭。

病床上的王富洲,伸出手,也只剩了兩根手指。

屈銀華,似乎是精神最矍鑠的,但當他脫下鞋:半個腳的腳趾都沒了…

仔細看《巔峰夢想》,紀錄片中曾經受訪的很多人,已經離世…

許競、翁慶章、王富洲、劉連滿、屈銀華…

61年前,他們曾經以身詮釋:無堅不可摧、無峰不可攀…

中國人第一次獨立攀登高山的腳步,在證明自己的豪情中啟程。

最終,他們扛住風雪的侵襲,攀上了夢想的巔峰。

也許,今天的我們不一定能理解,那種連命都可以不要的信念,但《巔峰夢想》讓我們能夠感同身受的,是一個個血肉之軀,各自真實的性情…

攝影記者陳雷生,因為經常在太陽下活動,曬出兩個黑眼圈,被隊友戲稱大熊貓,叫了一輩子…

有人第一次進行登山訓練,挺大個人了,不敢跨冰裂縫,就坐地上嗚嗚地哭…

他們在山上過春節,下五子棋、象棋,誰輸了吃凍罐頭…

從北京寄一封信,倆月才到拉薩。等收到北京的點心,早被揉成碎末…

歷史機遇和奇蹟背後,是多少人的眼淚和汗水,夾雜了多少切膚、錐心的疼痛、犧牲和消逝…

61年前,當體力不支的劉連滿,在高山營地等到成功登頂後,下山的三名隊友…

四個人激動地抱頭痛哭…

當時,劉連滿都已經打算放棄自己的生命:

他沒有使用最後一瓶氧氣,打算把它留給下山的3個人…

對於那些久遠了、快要被淡忘的故事,每個曾經的登山隊員,都能講出一大堆。

8848.86米,遠遠不只是個數字。

我們應該記住的,除了數字,還有它背後,所有的人。

文章來源於烏鴉電影 ,作者寫字的烏鴉 烏鴉電影

原標題:《都是狠角色!這才是屬於中國的影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具備這四種特質的男人,都是狠角色!
    這個詞,既不失大氣,又彰顯成功,既突出魅力,又讓人望而生畏,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最終都想讓自己蛻變成一個「狠角色」,然而,這並不容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如果要做到這一點,男人至少要具備以下這4點特質:01,做事雷厲風行如果一個男人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墨墨跡跡、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兒女情長的,他絕不會成為一個「狠角色」。
  • 真正好命的女人,都是「狠角色」
    太多的事實證明,那些真正好命的女人,都是狠角色。她們對旁人狠,對自己更狠。當然,這個狠角色並不是貶義的意思,更多的時候,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是指這些好命的女人,都勇於選擇自己心中所想,心中所愛,心中想做的事情,而不被任何的東西裹挾壓迫。想起劉嘉玲,在娛樂圈跌宕幾十年,已然活成了一段傳奇。
  • 美女都是狠角色!那些「狠角色」為什麼這麼好命?只因這三點
    01一直相信這樣一個道理,那些美女都是狠角色。當代女性作家李筱懿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狠」不是態度裡的張揚,言語中的張狂,氣勢上面的咄咄逼人,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堅定與從容,女人的強大從來都不寫在臉上。我很喜歡也很贊同這樣一句話。西西姐是我之前在實習中認識的。
  • 我妻姓氏都是狠角色,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網友:惹不起溜了
    我妻姓氏都是狠角色,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網友:惹不起溜了在日漫中有一個不太常見的姓氏叫做我妻,這個姓氏雖然不是很常見,但是也出現在不少的動漫之中。因為這個姓氏特別特殊,所以動漫迷都對這個姓氏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最近《鬼滅之刃》的大火,導致很多人對這個「我妻」這個姓氏印象加深。當然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就是我妻善逸。從歷史上說來,我妻算是一個不屬於平民的姓氏,一般地位高於普通的平民。有很多網友都說姓我妻的都是狠角色,那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叫他們狠角色。首先先提名幾個姓我妻的角色,第一個是《鬼滅之刃》裡面的角色我妻善逸。
  • 狠角色的女人,大多都很安靜
    有很多人都會覺得,安靜的女人就是內向膽小的女人,認為這樣的女人是沒有魅力、沒有特色,其實不然,安靜的女人不是不懂,而是淡然,不是軟弱,而是「狠角色」。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夠成為一個安靜的女人,女人安靜的這種氣質是由內而外的,是裝不出來的,安靜的女人,大多都是狠角色,因為她們可以做到收斂鋒芒,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
  •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都是狠角色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看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就要看他是不是一個狠角色。無論是在為人處事上,還是對自我的管理約束上,唯有足夠的「狠」,才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多人的敬重,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成大事之前,沒有人能夠預知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你若是在各個方面都做到了「狠」的標準,自然就有無限的可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尤其是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人,其實內心對於夢想和目標的追求一直都沒有停歇,這樣的人往往都能夠成大事,而且都是生活裡的「狠角色」。
  • 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是「狠角色」
    文 |晴風圖 |網絡有人說,一個女人越溫柔越厲害,但其實,真的厲害的女人,都是狠角色。她們敢對自己下狠手,也敢對自己狠心。而一個溫柔的女人,在一個敢於對自己下狠手的女人面前,自然不能相比。畢竟對一個人來說,能夠對自己下狠手,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好的。
  • 職場中有這3個特徵的,各個都是「狠角色」,不要輕易去招惹
    聰明的人混職場,都知道職場中有這3個特徵的,各個都是「狠角色」,所以自己不會輕易去招惹,免得惹禍上身。一、被人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的。「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由此可見一個人的面子是有多麼的重要,即使我們常說別「死要面子活受罪」,但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
  • 寫一首抗「疫」小調送給子弟兵,她們都是狠角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雖然前線很殘酷,卻來不及害怕……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我們都是狠角色。」▲點擊觀看完整視頻近日,一首記錄抗疫前線護士群像的歌曲《我們都是狠角色》在全國醫護人員口中流傳著,只用一天時間,點擊量過萬,一周內衝上《中國軍網》頭條,而曲作者李阿文卻是一名沒有任何從軍經歷的編曲音樂人,帶著好奇心,我們電話採訪了他,他給我們講述了胡姐的故事。
  •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安倍最近又幹了一件大事,很不一般。反正,川普很高興,不是一般的高興。做了什麼呢?安倍親自提名川普,應該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外媒報導截圖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 當米老鼠全員黑化後,高飛讓人毛骨悚然,唐老鴨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當米老鼠全員黑化後,高飛讓人毛骨悚然,唐老鴨才是真正的狠角色陪伴我們度過童年生活中的經典動漫有很多,比如《米老鼠》就是很多小夥伴兒的青春,《米老鼠》這部動漫不僅給我們的童年生活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還陪伴我們度過了童年生活中的很多時光。
  • 女人中的狠角色,大多都有這點,不動聲色的強大
    而女人中的狠角色?總是能鋒芒內斂,柔韌向外。和這種女人相處起來,你總是能感受到她們的溫柔和體貼,但絲毫不會覺得她們厲害,但要是這碰上了事情,她們的真本事就顯露出來了,不惹事,但也不代表怕事。內心豐盈,外表從容,不慌不忙,為人處事的節奏感超級棒,她們總能給你幸福感,也能和你步伐一致,可以包容你的小過失,也可以警醒你。起坎坷的過往。
  • 做大事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狠角色
    01 做大事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狠角色在職場多年,見過不少形形色色的人。一般分為兩種人,一種是愛抱怨,把辭職當口頭禪,但不會辭職的人。另外一種是從來不抱怨,認真工作,但當決定辭職時,就會果斷馬上辭職的人。李熳整天喜歡抱怨公司各種的不好,自己拼死拼活也得不到相應的待遇,還會在背後罵老闆偏心或小氣。
  • 你所看見的美女都是狠角色
    以前一起工作的時候,她從來不用化妝品,連最簡單的護理都懶得做。我問過她為什麼不擦臉,她果斷來一句懶得擦。我想,如果一個女人活到這個份上就有點可悲了。你什麼事情都用懶來找藉口,當然如果長得傾國傾城,臉上沒有任何東西,那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了,可你的臉都在滴油了還不管,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不久後我就辭職離開公司,我把護膚品全部留給她了,因為當時是我們在同一個宿舍。
  •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謹慎的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但是在這樣的突破中,很多人都落敗了,他們沒有成為翩翩起舞的蝴蝶,終身在黑暗中沉淪到死,這就生活的殘酷。想要從殘酷的人生中衝殺出去 ,那麼就必須要讓自己的成為「狠角色」。而這種狠,並不是窮兇極惡的那種狠,而是對於自己能夠心狠,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能夠發揮自己的理智,在人生中做到謹小慎微,只有這樣的謹慎,才能夠在人生中取得想要的成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在生活中中具體要怎麼做到謹慎。一、說話謹慎一個人的德行和品性,最能夠體現出來的,便是他的言談,也就是一個人的說話方式。
  • 《上陽賦》:被忽視的3個配角,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上陽賦》目前更新了八集,小編緊急追完這8集,除去張章子怡少女感缺失之外,這部劇整體水平還是很高的,起碼服道化有質感,演員的表演各個不拉胯,場景布置精美,畫面也是電影水準,看得出是一部精良作品。謝婉如被太子侵犯就是二皇子搞的鬼,既拉下了太子,又讓上陽郡主不能入駐東宮,同時謝婉如不能嫁給豫章王,可以說是一箭三雕;後期上陽郡主嫁給豫章王之後,二皇子又派出說客去說服豫章王,王藺有謀逆之心,蕭綦不願意捲入這複雜的朝政之中,這才讓王藺在大婚當日用謊言倉皇出逃。
  • 事實證明,能成大事的人,都是「狠角色」
    關於這個問題,各種成功學的書籍裡會給你丟出許多個答案,細節詳實,描述生動,但是往往都是又大又空,讀者讀罷,只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點什麼,又似乎什麼都沒明白。其實答案很簡單,從已有的各種事實出發,能成大事之人,就看一個字:狠。當然,這裡所說的「狠」,不是玩橫耍狠的那個「狠」,這裡的「狠」不是針對他人而言的,而是對自己的「狠」。
  • 古言爽文章推薦《宦妃天下》:男人和女人都是狠角色
    小說作者青青悠閒,屬於中國古代遊記小說,在小說中,男首領是一個九千歲的惡魔青,一個人之下有一萬多人,女主角是靖州政府大小姐西涼莫,男主人和女主人都是狠角色,在途中展開了一輪狂虐復仇,小說篇幅長,風格不錯。
  • 這梗泛指一切「狠角色」
    這梗泛指一切「狠角色」時間:2020-01-02 15:5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骨灰揚諾夫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一切狠角色 特指快手網紅刀弟。也泛指一切狠角色。 刀弟在一個視頻裡,一邊臉上溫和地笑著,一邊威脅地說三天之內殺了你,骨灰都給你揚嘍。
  • 漂亮聰明的女人都是狠角色
    我們結婚還很年輕,他才20出頭,沒有辦婚禮。起初,我以為隨著W的出現,估計另一個家庭很富有,但是我的同事說普通和上班族在普通中是沒有的,後來,我因為感情不好離婚了。結婚後,w辦了一所學校,在我們對面,這兩個家庭非常親密,聽說我們在輔導英語,所以她請她兒子來,當然,學費是她前夫付的。我前夫經常抱怨學費太貴了,學習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