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鳥一生與夜幕相伴,機警詭譎,是夜穹中的「逍遙俠」。這超凡脫俗的性格恰好吻合於開拓進取的大漢帝國。
這對華美的西漢圓雕玉鴞比肩踞坐,昂首挺胸的儀態充滿自信。靜靜觀察,我突然發現這就是古代愛情傳說裡的「比翼鳥」。
關於這對玉鴞鳥,或許工匠認為,沒有什麼能比靈動的線條,更能生動地抒發這令人感動而神往的不羈,情的飄逸,心的遊弋,雲的綺麗。或許唯有這律動的線條,最能鮮明地表達鴞鳥間豐富的情感和無羈的浪漫。
就讓美麗的精神像絢麗的浮雲,亙古地綻放在穹宇,也恆久於篤愛之人的心中吧。於是,多情的工匠,竟忘我地變成柔韌的「線條」,柔美成朵朵雲的羽翼,與它們天地間共度逍遙。
有了這些「線條」,這對鴞鳥,便有了愈加多姿的生命。魔幻般的「線條」,將演繹成與之同行的四方神,分別代表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與鴞鳥一起呈吉祥,調陰陽。
於是,恣肆縱逸的兩條青龍,相互間首尾咬合,且依附著鴞鳥繞頸而飛。勁健有力的「線條」,把騰飛的動勢表現到了極致,附和著鴞鳥的精神;儀態翩翩的兩隻鳳鳥也高亮起輕盈的翅膀。自古就與青龍一起天地翱翔,共同演繹「龍鳳呈祥」的美麗神話。也為鴞鳥平添幾分祥氣。
「百獸之長也」的白虎應該威猛最有力量,常在漢墓中充當門神的角色。此時躬身屈體,為鴞鳥的神威助力;青雲繚繞,隱沒了四神之一玄武的身影。
流動抑揚的「線條」中,四靈各顯神姿,又一同拱護著鴞鳥凌雲飛升,與風而動。不僅向著自己的理想,也肩負著祈願的使命。所以鴞鳥的精神,是顯出不同凡俗的崇高。且與四靈共同建構起一個漢人心中的大宇宙,引領著人們祥和永生。
此外,它們的身上還透出一種和諧的生命之美。古人認為氣是生命之源,又分為陰陽兩氣。正是因為有了「真氣」的流動,宇宙萬物生生不息。所以,才有了這對玉鴞保有活力的生命和精神。
且看這片天地,四時流轉,五行有序,「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細密綿長的「線條」裡,生命之氣豐盈充沛。這裡有代表著陰陽的龍鳳,「比翼雙飛」的鴞鳥,動靜有致的調和,均衡對稱的形式……依存互動,自然和諧,共同演繹著「萬物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的美好意境;這裡還有莊子的「逍遙」,儒家的「仁,善」,屈原的「百畝芝蘭」分外絢爛。「天圓地方」的舞臺上,眾靈高歌,已瀰漫成一方妙曼的風景。儒生士子,鬼魅仙客以及天上地上的,歷史現世的眾生等歡聚一堂。
非凡的盛況,卻龐雜不亂,因為一切的恣肆,一切的豪情……無不是對「陰陽有序,則萬物和美」的禮讚,對「延壽命,永未央」的誠真祈願。於是,當動人的心聲化作花團錦簇的祥雲,一切都將獲得永恆。而這對「比翼鳥」的風採,足以讓歷史生動地見證這一切。
內容整編自:禾人《比翼鳥」——漢代玉鴞》,紫禁城2010年11月號。感謝《紫禁城》及作者提供資料,如有疑問請私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