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12: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趕水鎮官田村,地處渝黔交界大山深處,崇山峻岭與外相隔,天然的生態屏障為當地發展農業產業提供了自然優勢。近兩年,在鎮村幹部的積極引導下,該村大力發展黑豬養殖,為村民鋪開了一條致富之路。
「官田人素有養殖生豬習慣,全村只有一條路進出,有天然防疫屏障,非常有利於發展養豬。」趕水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範國勝介紹,2018年,區水利局、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王亞石到官田村任第一書記,通過與農業技術人員和村民的交流,敏銳地發現「生態隔離」的優勢,著手給這個貧困村謀劃養殖致富之路。
養豬要選好品質品種,2019年官田村選擇養殖受消費者喜愛的黑豬。良好的生態養殖環境,沒發生任何疫病,在當時生豬市場20元一斤的大環境下,實現了預約上門銷售。「140多頭黑豬銷售意外火爆,老百姓養豬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王亞石說,第一炮打響後,官田村就開始著手下一步擴大黑豬養殖計劃。
這一次,鎮上給村裡對接了涪陵一家黑豬養殖企業,選擇了適合官田海拔地理區位的涪陵黑豬品種。「涪陵黑豬屬於盆周山地豬系列,適合在官田村這樣的地方養殖。」範國勝說,經過前後幾次考察對接,今年4月,王亞石帶著村幹部、畜牧養殖防疫員、貧困戶代表組成的「黑豬仔運輸隊」,從涪陵把97頭黑豬仔運了回來。採購豬苗時,王亞石還特意選購了一頭涪陵黑豬母豬。
▲貧困戶將豬仔拉回家。王中萍 攝
豬苗成本由村裡扶貧資金承擔,黑豬仔分給貧困戶分散養殖,鎮農業服務中心獸醫技術員負責駐村看護。「經過長途運輸的豬,總有應急反應或者水土不服,鎮農業服務中心獸醫師龍元水在村裡一住就是十來天,日常走訪巡查,遇到哪家有需要及時跟進服務,豬仔感冒發燒等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範國勝說,那時候氣候還比較冷,獸醫防疫員駐紮官田村把黑豬當作國寶一樣來照料。
為保障貧困戶收益,村裡積極對接保險公司,為官田村黑豬產業量身打造了「官田黑豬脫貧保」險種,由村裡統籌支付保險費,給養豬戶上了一道「收益保險鎖」。
「殺年豬時,顧客自己來村裡提貨。」村裡未雨綢繆,已經提前完成了黑豬銷售工作。王亞石說,前段時間通過直播帶貨等網絡營銷,90多頭黑豬預售一空,還不斷有人打電話來購買。這一批黑豬出售,官田村貧困村民將實現銷售收入100多萬元。
「養一頭黑豬,脫貧一個人。養一批黑豬,脫貧一個村。」下一步,官田村將繼續引進涪陵黑豬做大農戶散養和自繁自養規模,聯繫有資質加工企業,做官田黑豬臘肉,提升檔次做大「官田黑豬」品牌,讓全村人在小康路上收穫更多幸福。
來源:綦江微發布丨文/黃玉文 陳國慶 圖/王中萍
編輯:李亞雯
編審:賀 玲
值班編委:劉克洪
總編輯:孫 萍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生態隔離」好屏障 「官田黑豬」鋪富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