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數字報-兒童多動症自測量表

2020-11-30 新民晚報
  1、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分散精神         5分

  2、上課經常搞小動作或捉弄人            7分

  3、做事常有始無終                  2分

  4、周圍有點動靜,孩子的注意力便隨便轉移       4分

  5、作業難以完成或邊玩邊做              5分

  6、情緒變化快,常喜怒無常               5分

  7、任性,情緒急躁,易發脾氣              2分

  8、集體活動時,常不聽指揮,好出風頭          5分

  9、有說謊、打架、逃學和偷竊行為(有任何一項即算是)   1分

  10、對人沒禮貌或易衝動               1分

  11、常坐不住,動個不停                7分

  12、在家喜歡翻箱倒櫃                 4分

  13、走路如跑步,攀爬動作多              1分

  14、好大聲喊叫                   4分

  15、扣紐扣或繫鞋帶等動作笨拙             6分

  16、智力尚可,但學習成績差              1分

  17、孩子說想改正自己的毛病,但無法控制        2分

  18、家庭教育過分嚴格,或孩子常被打罵        2分

  19、父母或家人遷就孩子,或過分溺愛          2分

  20、腦電圖不大正常(未做的可以不答此項)       3分

  以上測試,若總分<30分,無多動症傾向;31分=40分,有多動症傾向。(孩子疑似或者有多動症傾向怎麼辦?專家諮詢熱線:021-65861120)

相關焦點

  • FDA批准第一款電子遊戲處方,治療兒童多動症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銷售第一款基於遊戲的數字治療設備,以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的注意力。不同於其他兒童玩的電子遊戲,遊戲中的治療程序是科學設計的,目的是在治療過程中挑戰孩子的大腦,同時需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多個任務上。 該遊戲經過了七年的時間,在5項臨床試驗中對600多名ADHD兒童進行了評估。
  • 美最新研究顯示殺蟲劑會導致兒童多動症
    環球網實習記者田苗苗報導,美聯社5月17日消息,美國衛生數據最新分析發現
  •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教家長如何教育多動症兒童?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教家長如何教育多動症兒童? 時間:2021-01-09 17:1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多動症通常表現為孩子的性格出現暴躁的徵象,尤其在上課的時候為明顯,在40分鐘內幾乎沒辦法靜下心來坐在椅子上認真聽課,而且也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那麼,多動症兒童應怎麼教育?
  • 韋氏智力量表兒童幼兒成人第三版
    韋氏智力量表(兒童、幼兒、成人)第三版   產品貨號: wi102779   產 地: 國產   詳 細 說 明   WISC簡史:D.Wechsler(1896—1981   1986年我國林傳鼎教授主持修訂並出版了中國修訂本,   稱作:中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簡稱(WICS—CR)。
  • 濟南童康兒童醫院:兒童多動症需要和哪些疾病相區分?
    大家知道,對於多動症來說,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障礙性疾病,一般多發人群為兒童,多動症會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好動而或是情緒動搖很大等情況的出現,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但是它又特別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從而導致了治療時機,如果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表現,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應的檢查,不能耽誤,那麼,兒童多動症需要和哪些疾病相區分呢
  • 如何對多動症兒童進行心理輔導?教你4個方法
    我們知道,孩子多動症導致其出現的注意力低下、情緒激動、運動過多等等症狀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需要加以心理輔導治療才能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從而引導其健康成長。 那麼,多動症兒童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呢?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什麼是兒童多動症?多動症兒童注意力的特點是主動注意減弱,被動注意正常。病因: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是ADHD發病的兩大主要因素。從遺傳因素方面,ADHD具有家族聚集現象。三種常見的認知誤區:⼀、多動症不是病,孩子身體健康就行。⼆、調皮好動成績差的孩子有多動症。三、忽略「不多動」的多動症。多動症兒童臨床表現迥異,「不多動多動症」患童注意力難以集中,常表現為課堂上老實但心不在焉,常「走神」,做作業、考試也丟三落四,出錯率較⾼,這類表現極易被家⻓忽略。
  • 多動症|「熊孩子」打一頓就好了嗎?這病得治
    大多數多動症兒童的父母,  一開始都有這樣的想法。  直到去醫院檢查確診的那一刻才相信,  原來不是「熊孩子」,  孩子只是病了……  多動症是什麼??  學名: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起病於兒童時期,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
  • 直擊兒童多動症 看看你家娃兒有沒有(視頻)
    兒童多動症看你家娃兒有沒有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心理)科主任 程茜(來源:大渝網健康頻道)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簡稱ADHD,我們老百姓俗稱為「多動症」,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衛生問題之一,也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健康問題。
  • 2歲多小孩不說話 測完智力確診患孤獨症
    閩南網4月2日訊 孤獨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有人說,這樣的孩子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語言卻難以交流,有聽力卻充耳不聞,猶如天上的星星,擁有自己的世界,獨自閃爍。從2008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症日」 。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2歲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從你的情況來看,你小孩才3歲了,這個韋氏兒童智力測試應用於6-1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700。而這個韋氏幼兒智力測試應用於4.5-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500。而你小孩在這個年齡可以做以下的測試啊。
  •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兒童版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第二版兒童版...
    近日,由珠海京美心理測量技術有限公司主辦,西安工會醫院兒科醫學中心協辦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兒童版適應性行為評定量表第二版兒童版量表主試資格培訓班正式開班!    此次培訓班特別邀請到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教育學院李毓秋教授、西安西京醫院兒保科汪萍教授、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測評師、資深實操講師陳曉天老師、珠海京美公司副總經理張琳。
  • 3類兒童多動症用藥,讓孩子遠離注意力渙散,學習困難,情緒不穩
    兒童多動症候群困擾著很多家長和孩子  兒童多動症候群是一類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症候群。又被稱為多動症、兒童注意缺陷障礙。   孩子拿不住東西,經常摔東西並且不能做細緻活動,家長一定不要打罵孩子  二、兒童多動症候群產生原因:   兒童多動症候群病因目前沒有完全研究透徹,一般認為兒童多動症候群的發病涉及諸多因素
  • 懷疑孩子多動症,警惕這4個表現
    懷疑孩子多動症,警惕這4個表現 2020-11-20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實用|如何通過正念冥想超越多動症
    她告訴記者,這個問題目前學者們之間沒有達成共識,但廣大的多動症患者,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內,可以發展應對技能,從事有益的活動,有效地使用藥物,並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職業和愛好,以促進大腦發展——這能一定程度上減輕多動症的症狀。許多青少年和成年人以前被診斷為多動症,隨著他們的成熟,可能會顯示出無症狀的狀態。或者他們可能仍然有一些症狀,但沒有表現出任何明顯會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
  •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如何自測強迫症?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 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 如何自測強迫症東西不放回固定的位置,總覺得不舒服;地板明明很乾淨,卻仍一遍又一遍地擦;明明手不髒,卻忍不住反覆洗手;明知道門窗都關好了,硬是放心不下檢查好幾遍……躺槍了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許多人以為精神疾病離自己很遠。
  • 5%的青少年罹患多動症,如何有效防護?聽專家這麼說!
    多動症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ADHD)的俗稱,指發生於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力難以集中、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症。多動症的患病率大約3%-5%,每個小學班級都可能會有1到2個孩子患有多動症。多動症會給孩子及家庭帶來極大的影響,最突出的表現是影響孩子的學習,會造成學習困難、成績差,甚至部分孩子出現厭學、逃學情況。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的數值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最好還是帶小孩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因為韋氏智力量表必須是在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測試,每一個測試智商的量表根據不同的地區還需要進行修正。你自己在家裡進行,你測出的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這個你需要多注意啊。
  • 《0 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261項指標測異常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了「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本量表於2018年正式開始實施。雖然這是一個面向專業人士的評估量表,但量表非常詳細地描述了每個月齡段孩子所需具備的能力,對於家長或老師來說,是一個易懂且權威的參考。 本量表共包含261個指標,覆蓋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能力、語言和社會行為5方面的內容。
  • 看多動症上海哪家醫院比較好?
    核心提示:看多動症上海哪家醫院比較好?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國內外調查發現患病率3%~7%,男女比為4~9:1。部分患兒成年後仍有症狀,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上海新科腦康醫院指出:門診中很多家長錯把多動當成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