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京8月17日消息(江蘇臺記者陳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位於南京市棲霞區的「網紅」地標「三鳥倉」藝術空間被封門一事引起熱議。
由於廠房所有者南京石膏礦業有限公司不再續籤租房合同,三鳥倉面臨著被迫關停的窘境。在小紅書和大眾點評上,三鳥倉被眾多網友推薦,被列為南京文藝「打卡」網紅地。
公開資料顯示,三鳥倉由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學子共同創立,這群大學生們自己動手裝修,用6年時間將廢棄廠房打造成一處文化藝術空間載體,並「孵化」了多家文創、科創公司。為什麼要關停呢?關停後,在此創業的大學生們該何去何從?
8月12日下午,記者在位於南京棲霞區樺墅村的三鳥倉藝術空間入口看到,兩扇大門被鐵鏈鎖住,牆壁上張貼了「禁止入內,後果自負」的告示,想要進入只能翻過兩米多高的柵欄。在基地內部,由於幾個月來無人清理,空地上雜草叢生,擺在路旁的雕塑作品也是東倒西歪。
與如今的門可羅雀不同,一年前的三鳥倉熱鬧非凡,每天都有上百名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網友們稱之為南京文創的「打卡聖地」。三鳥倉藝術空間負責人任鈺告訴記者,幾年來,三鳥倉一共「孵化」了30多家文創、科創公司。除了作品在國際國內屢獲大獎,三鳥倉還時常舉辦公益活動,反哺美麗鄉村建設。任鈺說:「像藝學堂是針對周邊鄉村兒童的一個(免費的)美學基礎教育,我們是通過三鳥倉的平臺,大概當時募集到了30多萬,種植了300多株梨樹在樺墅村的周圍。」
然而,由於廠房產權所有者南京石膏礦業有限公司不再續籤租房合同,原本蒸蒸日上的三鳥倉在去年年底遇到了大麻煩。承租人郭彬回憶說,2019年12月31日,廠房租賃合同到期之前,礦業公司提出要翻倍漲租金,經過協商他也答應了要求,沒想到卻等來了一紙限期搬離通知書。郭彬說:「過了大概七八天時間,(公司)突然就說你們走吧,我們不租給你了。然後就給我發了個通知,通知裡面要求搬走,他就非常強硬,你沒辦法跟他談。」
合同到期之後,受到疫情影響,三鳥倉沒有按時搬離。今年4月份,礦業公司切斷了水電供應,並強制封鎖大門。任鈺表示,礦業公司的舉措不僅造成了文創作品的丟失,此前計劃好的一些活動也無法再延續了。
南京藝術學院的大二學生陳庭駿告訴記者,他常常到三鳥倉學習環境設計方面的知識,獲益良多。一旦關停,周邊的大學生將失去一個很好的創業實踐機會。陳庭駿說:「(三鳥倉)空間非常大,藝術氛圍也非常好。這邊關停了之後,對我們(在讀的)大學生,或者說已經出來創業的大學生影響是巨大的,我真的非常惋惜。」
對於三鳥倉面臨關停的境況,任鈺也很無奈,她希望能在這個傾注心血的地方繼續創作,但心中也有不少顧慮。她說:「能不能在這個地方再繼續下去,第二個就是政府部門會不會有相關的一些幫助或者支持。如果最後真的不能留下來那我們6年來創作的心血該怎麼辦?」
南京石膏礦業有限公司為何不再續約?記者聯繫了公司負責房產方面的孫主任,他表示政府計劃將這片土地收儲,因此他們停止對外出租廠房。
孫主任:2019年我就通知他們合同到年底終止,當時因為這塊土地政府要收儲,政府(收回)做什麼我不知道,你去問政府。
記者:現在你們是在協商當中嗎?
孫主任:已經交給律師處理,交給法院了。
南京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棲霞分局權益利用科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規劃部門尚未收到針對這一地塊收儲的相關材料,計劃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可能要大學城開發區進行補償後,再把這塊地拿出來運作,但現在具體還沒有談到實施的情況。他們(礦業公司)講是有這個意向,但是沒有往前推進,因為這個東西現在也沒有到我們這一層。」
南京文創策劃專家謝俊認為,三鳥倉藝術空間已經打造成了棲霞區的一張文創「名片」,政府部門在規劃用地的同時,應該為大學生創業營造合適的空間環境。即便三鳥倉需要搬離,相關部門也應當進行妥善安置。謝俊說:「要把這個難得的資源加以保護和利用,而不是對立的關係。更多的是給予它(大學生創業)一個想像的空間、一個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