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創業帶動就業,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下,由上海交通大學發起並主辦的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指導會於2018年11月1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次交流會也是創響中國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搭建一個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的平臺,實現各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經驗的交流。通過學生項目路演和導師指導,幫助學生鑑別和評估項目創業的可行性,激勵學生不斷實踐進步。同時,邀請各高校創業導師全程參與,觀摩大賽,為切實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指導水平做出示範。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10所高校共計20個創業團隊、100多位同學參與本次活動。此外,交流會邀請了來自青松基金、新進創投、創新馬槽等創投基金的創業導師擔當評委,與創業大學生面對面交流,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指明了發展方向與計劃願景。本活動同時面向全網直播,觀看人數達到兩萬餘人次。
分享經驗交流,貫徹雙創升級版戰略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學生處處長鄭益慧指出,上海市教委非常重視高校創新創業工作,今年在全市設立了五個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示範基地,設立了七個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孵化基地,各學校在此過程中積累了不同經驗。本次交流會通過創業項目交流,可以實現各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經驗的交流,幫助上海高校大學生們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相互學習,促進學生之間跨學科、跨領域、跨校交流,產生更多的創意。希望各高校老師能以本次交流會為平臺,深入貫徹雙創升級版戰略,更好地指導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各高校同學可以在此次交流會中互相切磋,開拓思維,共同進步。同時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深同學對創業的理解,點燃同學們的創業熱情,形成良性循環,為學校、為上海貢獻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業項目。
關注核心競爭力,塑造創新創業人才
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趙旭為大家分享了兩點:一是全球為什麼高度關注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二是學習和實踐創新創業的目的是什麼。趙旭指出,當今創新創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已經從「個人成績、個人競爭力、所學學科專業」轉變為「能力、合作和價值」。學習和實踐創新創業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去創業,而是要培養創新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從這三方面鍛鍊自己。
交流氛圍活躍,群雄爭奪大獎
本次交流指導會現場氛圍活躍。在場內,20個團隊準備了精彩的路演答辯,評委導師也給出了精湛到位的點評。在休息及午餐時間,同學和導師評委仍積極討論與交流;在場外,線上觀眾積極參與投票,投票人數達4000餘人次。經評委團評審和場內外觀眾投票,最終5個項目團隊脫穎而出,斬獲大獎。其中,最佳團隊獎為來自復旦大學的「復旦復生——消化系統醫學影像智能診斷領跑者」,最佳市場獎為來自上海理工大學的「上海朧愛文化傳播公司——朧愛校園」,最佳營銷獎為來自同濟大學的「肥盤寵物鮮食」,最具投資潛力獎為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基於原創矽烷法的晶片級晶體矽製備」,最佳人氣獎為來自上海海洋大學的「校園大管家」。五個項目覆蓋醫療、文化、食品等多個領域,針對不同領域的痛點問題深度剖析,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商業計劃,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場評委也針對每個項目的不足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與意見,相信他們在本次交流會後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長足的進步。
最佳人氣獎
最具投資潛力獎
最佳營銷獎
最佳市場獎
最佳團隊獎
評委點評
本次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指導會將作為上海交大創業教育與指導體系中校際交流的重要環節,同時也將作為上海市高校創業項目交流共享的有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