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2021-01-08 澎湃新聞

時報記者   胡思華

最近,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捷報頻傳: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上海高校國創計劃項目有3篇論文入選優秀學術論文(全國20篇)、1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業項目(全國10個)、2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意項目(全國20個);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上海高校勇奪四金,上海市榮獲優秀組織獎;4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入選2020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第五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優秀作品匯展在尚街Loft長寧會館展出,已成為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新」知名品牌……

這些只是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上海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進展。

統籌謀劃,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高校承擔著造就創新人才預備隊和接班人的任務,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青年先鋒隊和生力軍。

2016年,本市印發《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轉變理念、修訂方案、創新機制、加強實踐、改革評價、強化師資、改進指導、完善支持」等八大主要任務。上海各高校相繼制定發布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市30餘所高校成立了雙創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教務、學工、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近20所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等專門機構,舉辦雙創教育實驗班。

聚焦聚力,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上海積極引導高校切實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落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創新創業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使創新創業成為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和行動自覺,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近年來,本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圍繞以下難點進行突破。

積極破解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問題,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一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2018年印發《上海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推進一流本科建設試點方案》,指導高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彈性學制,設置雙創學分,建立雙創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等,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和用好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二是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指導高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創新創業優質教育資源,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新思維、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市級重點課程、一流課程等專項支持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積極支持高水平教師領銜打造創新創業線上線下金課。全市高校已開設千餘門雙創教育課程,其中共建共享的在線開放課程近300門,8門雙創教育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網際網路+創業」已成為大多數上海大學生的普及教育。

三是培育選樹示範高校。在培育建設31所上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示範校的基礎上,遴選建設15所上海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著力打造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示範區,示範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走向深入。2016年以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6所高校入選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3所高校相繼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東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10所高校入選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同濟大學成為2018—2022年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上海財經大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秘書長單位。

針對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理論脫節問題,上海著力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一是夯實雙創實踐基礎。自2007年起實施上海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創新性實踐,已構建形成國家、市、校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體系。近5年來,上海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累計近2萬項,入選國家級項目8000餘項,參與學生數十萬人。每兩年舉辦上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成果展,展示各校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成果,交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經驗。上海高校國創項目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屢獲優秀學術論文、最佳創業項目、最佳創意項目等榮譽。上海交通大學《使命驅動的全鏈條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探索》、上海理工大學《「三結合、三遞進、三協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探索宇實踐》榮獲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二是共建共享實踐平臺。加強高校實驗室、訓練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知識服務平臺、智庫等建設,推動各類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科技園等科技創新資源向在校大學生開放,加大實驗教學中心、重點實驗室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向全體學生開放力度,並把高校相關資源的開放共享情況納入上海高校分類評價考核範圍。加強政府引導,在全市建設300餘個大學生創業園、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實習實踐平臺。高校成立500餘個雙創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

三是搭建雙創展示平臺。自2016年起舉辦「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旨在打造校園創意、創新與文化產業園區對接的平臺和橋梁,吸引上海及長三角高校數百萬名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徵集大學生文創作品上萬件,已成為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新」知名品牌。舉辦「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六屆大賽上海高校近6.6萬個項目、25萬名學生參賽,獲得國賽金獎19項。為切實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市教委每年支持舉辦近30項市級上海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從今年年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排行榜(本科)來看,上海交通大學位列全國第八,另有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5所學校進入Top100。四是強化雙創師資隊伍。要求高校明確全體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責任,認定的創新創業教育課時計入教學工作量,把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任務和業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重要考核內容之一。推動高校聘請各行業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專兼職教師。全市高校雙創教育專職教師700餘人,兼職導師5000餘人,217名導師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多次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

為進一步加強創業政策保障,上海積極完善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

一是健全創業政策環境。近年來,上海在財稅、融資、審批、培訓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支持措施,構建形成了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制度支撐體系,覆蓋創新創業各環節、全流程。比如:在創業場地扶持上,明確要求各類創業園區為進入園區的大學生提供創業指導服務、租金優惠等扶持;在初創期扶持上,根據吸納就業情況給予專項創業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

二是完善創業孵化網絡。依託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由科技、教育部門每年共同投入1億元,以公益股權投資形式和免息債權資助模式,專注扶持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給予符合申請條件的大學生創辦企業1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資助。截至2020年9月,已累計資助3006個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金額近7億元,湧現了「泰坦科技」、「餓了麼」、柏楚電子、愛回收、精智實業等一批優秀大學生創業企業。

相關焦點

  • 我省高校全力打造五大類「金課」
    教育部此次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據悉,這是自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2020年度華東師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周啟動
    華東師大副校長、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戴立益致辭  戴立益指出,2020年學校全體師生克服疫情影響,在課程建設、平臺建設、項目培育、賽創融合等方面精耕細作,努力打造雙創教育華東師大升級版他希望全校師生在雙創教育周,通過研討會、交流會、學術論壇等活動,回顧過往,共同探討和構思新時代創新創業教育的藍圖。他提出了三點努力的方向:一是聚焦國家、民族、社會的發展,為創新創業教育開闢新局;二是著眼大學「文明、育人、發展」使命,為創新創業實踐孕育先機;抓住「改變思維、創新思維」的關鍵點,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賦能增效。
  • 打造「金課」,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你上過這些「金課」嗎?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課程615門,其中線上一流本科課程7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06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330門,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37門。這批被喻為首批「金課」的本科課程覆蓋廣東大部分地市和本科專業。
  • ...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公布2019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浙教辦函〔2020〕77號各高等學校,各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
  • ...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公布2019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浙教辦函〔2020〕77號各高等學校,各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
  • 同濟大學: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
    4月3日上午,以「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為主題,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督導工作會議在線上召開。校、院兩級教學督導,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教學院長、質管員和第二期」立德樹人「示範課程教師代表等370餘人參加會議。副校長雷星暉出席會議並講話。
  • 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
    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教學督導工作會議召開 來源: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   時間:2020-04-07  瀏覽:
  • ——戰疫期間,打造線上思政教育「金課」
    1.堅定初心、立足本職,精心打造「思政課戰疫小課堂」暨主題微黨課,取得優異成績、收到廣泛關注。組織思政課教師結合時事、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以思政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疏導為主題,精心打造了以「黨的領導聚心力,擔當作為共戰『疫』!」的主題微黨課暨「思政課戰疫小課堂」系列微課。
  • 線上教師工作坊之七:線上金課與混合金課的設計與申報
    高教國培推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師工作坊以來,從網絡教學設計、技術、理念等多個方面已連續開展了七期,累計參加培訓教師數萬人,覆蓋了全國數百所高校教師。在幫助廣大教師克服了網絡直播「技術恐慌症」之後,2020年一流課程申報工作悄然而至,面對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各高校都在準備,您準備好了嗎?
  • 「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把思政課程線上教學建設放在首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建設先進平臺、匯聚一流師資、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將「思政金課」全面移植到網絡平臺上。
  • 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形成「1234」育人平臺
    特色品牌 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形成「1234」育人平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山職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推動思政教育創新發展。中山職院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課程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形成了「1234」思政課育人平臺。——上好「一堂精品思政課」。著力打造具有廣東地方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與青年學生使命擔當》精品課,並以此為樣板推廣應用,提高馬克思主義在當代青年中的價值應用。——統籌好課內、課外兩個陣地。抓好思政育人「第一課堂」,設計開展「第二課堂」。
  •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2019雙創建設校企合作經驗交流會舉行
    2019年1月1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2019雙創建設校企合作經驗交流會在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大廳舉行。奚立峰在致辭中提到,上海交通大學歷來重視創新教育,並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績的背後,是學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和不懈探索。
  • 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指導會在上海交大舉辦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創業帶動就業,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下,由上海交通大學發起並主辦的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指導會於2018年11月1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本次交流會也是創響中國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搭建一個上海市高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交流的平臺,實現各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經驗的交流。
  • 粉筆教育打造線上產品閉環 堅持科技創新
    疫情反覆 線下培訓機構面臨新的挑戰近期發布的《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寫道:"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和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穩就業政策向高校畢業生重點傾斜,落實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等政策,統籌協調好招錄工作安排,力爭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崗位招錄工作
  • 教育部推出首批511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這1875門「金課」線上...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日訊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課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金課、一流課程及課程教材的認識和實踐
    4年來,教學研究分會承擔中國高教學會「十三五」重大攻關項目課題「網際網路+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群建設的創新與實踐」,與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李向東團隊共同打造《宇宙簡史》課程,打造中國大學課程教材報告論壇,與江蘇省高教學會、江蘇省高校教學管理研究會以及江蘇高校共同創建江蘇高校「金課」工作坊。
  • 堅持科技創新 粉筆教育打造線上產品閉環
    近期發布的《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寫道:「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和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穩就業政策向高校畢業生重點傾斜,落實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今明兩年空缺崗位主要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等政策,統籌協調好招錄工作安排,力爭在2021年6月底以前完成全部政策性崗位招錄工作。」
  •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兼威海校區校長徐曉飛認為,應對疫情加速了高校廣泛採用在線教學的進程,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高校的「管」和高等教育形態,這些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7月14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發布一項意見,提出「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構建線上線下教育常態化融合發展機制,形成良性互動格局」。
  • 金課丨混合式學習已成趨勢?高校該如何創新互動教學
    【摘要】近期部分高校開學複課,「金課」建設再次提上日程。當前期間的線上教學能經驗能為「金課」建設提供哪些幫助?混合式教學對比傳統教學又有哪些優勢?  「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之前的教與學狀態。」
  • 良庫工舍:「創業裂變」引爆雙創活力
    前不久舉辦的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期間,河南分會場良庫工舍站舉辦了系列雙創活動,引發了「雙創周」河南雙創活動的熱潮。    良庫工舍這家國家級雙創平臺,正促使著我省創業者「細胞裂變」式成長。    「河南雙創」人氣爆棚    「雙創促升級,壯大新動能」,是今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