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形成「1234」育人平臺

2021-01-10 中山網


   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中山職院以疫場為課堂,把災難當教材,上好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團結、互助、堅強、奉獻的思政大課、人生大課。圖為中山職院黨委書記尹緒忠、校長王忠考察指導線上教學。


   校地結對,實踐育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德國詩人海涅這句詩化的論斷,曾贏得「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的高度認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就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科學部署。

在青少年身上寄託著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立德樹人,培根鑄魂。萬年太久,把握今朝。

近年來,中山職業技術學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把辦好思政課、教好思政課、學好思政課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始終擺在關鍵位置,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形成「1234」育人平臺,營造全校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全校思政教育在戰疫、脫貧攻堅等考試中交出精彩圓滿的答卷。

特色品牌 構建「十大育人體系」 形成「1234」育人平臺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山職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斷推動思政教育創新發展。

中山職院成立了全面推進思政課建設工作委員會,先後出臺了《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山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全面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任務清單》,構建了課程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實踐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資助育人的「十大育人體系」,使以往由思政部負責的「獨唱」變成各部門參與的「大合唱」。

中山職院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課程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形成了「1234」思政課育人平臺。

——上好「一堂精品思政課」。著力打造具有廣東地方特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與青年學生使命擔當》精品課,並以此為樣板推廣應用,提高馬克思主義在當代青年中的價值應用。

——統籌好課內、課外兩個陣地。抓好思政育人「第一課堂」,設計開展「第二課堂」。

——打通基礎課、概論課、形勢政策課三門課程。推動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換,探索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孫中山文化、校訓與思政課程、專業課程的有效結合點。

——構建思政課教師、班導師、輔導員、支部書記四支思政隊伍。建設「兩棲」教學團隊和思政課名師,時時事事處處關注關心關愛學生成長成才,讓思政課和思政工作有精氣、接地氣、聚人氣。

中山職院黨委書記尹緒忠、校長王忠等領導更是帶頭走進課堂,帶頭講思政課,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繫思政課教師。

菁菁校園煥發新活力,莘莘學子展現新氣象。

中山職院思政教育卓有成效。其中,《敬業價值觀引領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和《大學生對中國道路的認同問題》等重大課題研究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立項;大學生宣講「輕騎兵」獲評「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社團講清大道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志願輕騎兵行動服務」案例獲「廣東高校黨建十佳創新案例獎」;「優選『種』、精育『苗』星火燃未來——中山職院『精英100』學生骨幹培養計劃」項目榮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青年學生使命擔當」主題教育項目「二等獎」。4人組成的教學團隊榮獲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三等獎。2017年6月教育部思政質量年專家督查聽課活動中,學校隨機聽課被評為「優秀」等級。該校還在廣東省思政評估中獲「優秀」等次。

戰疫大考 以疫場為課堂 把災難當教材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給中山職院師生出了一份特殊考卷。生活即教育,人生即課堂,中山職院黨委書記尹緒忠、校長王忠要求師生在這場抗疫遭遇戰中,在教學條件、交流空間突變中,以疫場為課堂,把災難當教材,上好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團結、互助、堅強、奉獻的思政大課、人生大課。

在全力抗疫的同時,中山職院本著「延期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原則,制定《關於2020春季延期開學期間開展在線教學工作方案》,及時啟動了「開學不返校,網教不停學」在線雲教學,並強調雲教學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把準課程資源正確的價值導向;對接標準,優化網絡課程教學內容;採用多平臺多形式,精準選擇線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督導工作方式,築牢線上課堂教學質量。

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在那些疫霾密布、不能正常教學的日日夜夜,中山職院特別注重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把疫情之下的「教學危機」變成提升教育理念和行為的契機,力促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據悉,該校至少有數百門課程在非常時期開展網絡教學,實現了線下抗疫線上教學雙管齊下、比翼齊飛的教學新格局。

體驗德育 探訪潮州歷史文化 汲取紅色文化營養

2020年12月3日,中山職院思政部黨支部書記、主任趙紅梅帶領部分思政課教師和學校大學生宣講團學生代表一行12人前往潮州古城進行體驗式教學。

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近期視察的腳步,師生一行在潮州古城,了解了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加深了對潮汕歷史文化的認知,看到了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復商復市等情況,深切體會到總書記「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的殷殷囑託。

第二天,中山職院大學生宣講團在思政部老師們的帶領下赴潮州市饒平縣饒洋鎮八瓜洋村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和憲法普及實踐活動。

八瓜洋村有不少紅色文化資源。廣東省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十四團團部所在地坐落在此,當年朱德起義軍決策攻打縣城的軍事會議所在地在這裡,這裡還有葉劍英住過一晚的紅色中央交通線上洋較埔墟秘密交通站。

中山職院師生就地取材開展了實踐教學研學活動,學習革命史,緬懷先烈,交流學習和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

思政幫扶 傳承中山人博愛精神 大學生走進小學課堂

2020年12月4日,在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際,中山職院與饒平縣饒洋鎮祠西小學舉行了「校地結對 實踐育人」籤約儀式。這標誌著該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又邁出關鍵一步。

雙方將本著互惠雙贏的原則,「大手拉小手」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加強合作,攜手並進,共同打造優質的思政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趙紅梅認為,結對共建,達到了「三贏」的效果,既豐富了雙方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又為師生搭建了良好的實踐交流平臺,同時有力支持廣東省鄉村振興發展。希望雙方以此次籤約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共同鋪就學生成長成才的通途,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新貢獻。

祠西小學校長邱景生在致辭中表達了對中山職院傳承中山博愛精神、心系祠西教育事業的感恩之情,希望雙方能夠加強交流,共同將學生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有責任感的人,期望同學們能夠將愛心接力,報效祖國,回報社會。

當日,中山職院部分師生還觀摩了祠西小學以「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為主題的德育活動課,還與小學生們親切互動,分享自己對節約資源的認識和做法。

中山職院多位思政教師表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構建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因循不同階段學生特點,激活學生情感、促進價值認同、促成行為養成,形成思政課建設同向同行的合力,是新時代思政教師的使命擔當。

結語

站在學校第二次創業內涵式發展的歷史關口,中山職院黨委書記尹緒忠表示,將繼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動中山搶抓「雙區驅動」歷史性機遇、加快高質量崛起,為努力實現省委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山篇章提供更好更優更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相關焦點

  • 海南省普通高中將構建「五育並舉」的育人體系
    原題:我省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我省普通高中將構建「五育並舉」的育人體系6月3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深化育人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堅決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切實提高我省普通高中育人水平
  • 高校思政教育協同育人機制的建構
    【摘要】協同育人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形成的穩定機制和制度,是研究生導師和輔導員應長期遵循的工作規範。當前,研究生導師與輔導員協同育人存在素養不足、權責劃分不明、規範不全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協同育人的發展。
  • 全員育人澆灌德育之花
    「要實現『三全育人』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就要敢啃『硬骨頭』。如果我們能把好方向盤,精準施策,引導城鎮、鄉村學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揚長補短,就能營造出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惠州市教育局局長袁清山為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的頂層設計,帶隊深入展開調研。2018年3月,《惠州市「三全育人」示範校指標體系》(試行)出臺。
  • 【中國交通新聞網】融育才與育人 匯思政於課程——同濟大學交通...
    同學們,用你們的才華智慧和道路自信,去構建面向全球、互利共贏的交通開放合作體系,以交通發展凝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交通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星辰大海等著你們去開拓!」這是同濟大學黨委書記,交通運輸部等三部委「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動計劃」總體專家組組長方守恩在全校2020級新生《開學第一課》上的殷切寄語。「既震撼又自豪!」
  • 創建校園網紅欄目,打造指尖上的網絡思政育人平臺
    高職院校網絡思政育人工作是伴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和網際網路的革新而不斷發展的。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網絡思政育人的有效路徑,依託官方微信平臺等主流媒體,充分發揮學生社團作用,鼓勵學生自主開展相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著力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形勢下構建網絡思政格局,做到匯聚網絡正能量,唱響育人主旋律。
  • 探索課程思政,深化三全育人,高等職業教育金融管理專業建設結碩果
    三湘都市報通訊員 吳瑩 繆學梅 記者 楊斯涵 黃京按照職業教育和人才成長規律以及職業升遷規律,在人才培養中充分體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提升」的要求,樹立課程思政育人理念,做到既立德又樹人、既育人又育才,實現立德與樹人、育人與育才的有機結合。
  • 堅持實踐育人 培養一流人才
    理論課方面,獸醫學院注重優化專業課程理論知識體系。「獸醫藥理學、禽病學、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虛擬仿真實驗」三門課程獲評2020國家一流課程。因培養目標定位不同,兩類人才核心課程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不盡相同,自成一套個性化的體系:如預防獸醫類人才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偏重於豬、牛、羊、家禽等動物預防獸醫學知識體系的掌握,臨床獸醫學知識相對弱化,且小動物醫學知識只淺顯提及;而小動物醫學側重於個體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兼顧疾病預防,因此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側重於犬貓等動物臨床獸醫學知識體系的掌握,預防獸醫學知識相對弱化。
  • 中國汽車產教協同育人《重慶共識》正式發布
    最後,參會代表就「汽車職業教育要加快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產教協同育人是新汽車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企業應在產教協同育人中發揮支撐作用」「院校應在產教協同育人中發揮核心作用」「教育主管部門和行業機構應在產教協同育人中發揮主導和協調作用」等五個方面達成共識。
  •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發表時間:2016-11-22   來源:宣城文明網   為大力推進「四品八德」教育,近年來溫州市確立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創造性構建了一套立體式區域德育模式,彰顯出鮮明的溫州德育特色,為學校、家庭、社會合力點亮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心燈提供了制度保障。
  • 家長義工進校園 家校合作共育人
    今年以來,開平市教育局在全市學校深入推進「家長義工進校園 家校合作共育人」項目,以打造「一校一特色」共建品牌為目標,以家校共育為抓手,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讓每一位家長了解教育、參與教育、助力教育,讓每一個家庭成為學校的延伸,推動教育全面提質增效。
  • 高校實踐育人怎麼做?華農獸醫學院創新「兩個課堂」
    理論課方面,獸醫學院注重優化專業課程理論知識體系。「獸醫藥理學、禽病學、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虛擬仿真實驗」三門課程獲評2020國家一流課程。因培養目標定位不同,兩類人才核心課程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不盡相同,自成一套個性化的體系:  如預防獸醫類人才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偏重於豬、牛、羊、家禽等動物預防獸醫學知識體系的掌握,臨床獸醫學知識相對弱化,且小動物醫學知識只淺顯提及;而小動物醫學側重於個體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兼顧疾病預防,因此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側重於犬貓等動物臨床獸醫學知識體系的掌握,預防獸醫學知識相對弱化。
  •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
    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和西遷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堅持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深度挖掘各學科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 【四個一百育人行動】西安交大:培養具有自信氣質的創新人才
    2019年7月,「四個一百」育人行動的品牌Logo「橙果」和卡通形象「果果」正式發布,「四個一百」育人行動引領交大學子不斷成長。時至今日,「四個一百」育人行動已經走過四年,取得豐碩的育人成果,使學校成為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書香交大」熱潮迭起,校園溢香師生受益「『書香交大』應該成為一個標籤。」
  •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北京師範大學構建文化育人的宿舍環境
    北師大教育學部黨委書記楚江亭解釋,「學而書院」通過構建全方位、全時段的成長環境,為學生提供最大的空間,將其建設成為「師生共享的思想空間、學生自我管理與發展的平臺、文化育人的住宿環境」,促進學生全面、個性、自主、可持續發展。   實:優良學風的平臺   大四了,學12樓110宿舍的楊文琴和室友們常常回憶一起度過的歲月。
  • 打造「金課」,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此次廣東「反其道而行」,通過公示一流本科課程,樹立「金課」標杆,提升課堂課程質量和人才培養效能,有望一改部分高校「輕教學、重科研」的現狀,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金課」的公示對本科生群體提出了較高的標準。所謂「金課」,指的是有一定難度,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的課程,具備一定的高階性和挑戰度。
  • 北京團聚力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與西電素質育人與第二課堂等相關...
    北京團聚力科技有限公司CEO餘晶瑩作為專家受邀參與西電素質育人與第二課堂等相關領域研討活動。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團中央推進高校共青團改革的重要項目和創新舉措,調研和專家智庫團隊一行詳細介紹了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的政策背景、建設內容、工作體系及未來規劃等,並著重分享了全國高校「第二課堂成績單」建設的典型經驗和工作成果。
  • 安丘市十裡幼兒園:「童話育人」成效凸顯
    近年來,安丘市新安街道十裡幼兒園基於幼兒興趣,通過環境創設、品讀童話故事、做童話遊戲等形式,開展「童話故事進校園」活動,實現了「尊重天性、滋養童心、童話育人」的教育目標。品讀童話是該園「童話育人」的重要內容。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童話的背景、內容,從心理、情感、語言等方面引導幼兒理解童話故事的內涵。在此基礎上,以「讀」「畫」「演」等形式,實現了由童話教學活動到靈動童話課程化、主題化、兒童化的轉變,提升了「童話育人」的質量。該園著力探索童話與遊戲活動的自然連結,開發了一系列童話遊戲活動,使童話元素、價值在區域遊戲中融入、延伸。
  • 兼善中學以「智、仁、勇、恆」構建特色教育體系
    近年來,兼善中學用特色課程為載體,遵循「智、仁、勇、恆」的校訓,建構了「仁德潤人」的育人體系,成為北碚乃至重慶教育的一張名片。書香校園,桃李芬芳。特色教育創新課程體系成就特色名校兼善中學是「國家首批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學校」,通過在實踐中探索,學校構建了校本選修課程的「2+15」課程設置和「1+2+X」校本選修模式。
  •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2020-12-25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近年來,上海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進展。2016年,本市印發《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轉變理念、修訂方案、創新機制、加強實踐、改革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