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由支付寶和媒體等生態夥伴共同發起的「天下碼商成長計劃」結束後,成都「十大優秀碼商」之一的譚海東接受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雖然我的店鋪剛剛開張,但是我希望未來能夠擴充店鋪,擴展服務鏈,做一條寵物服務的完整生態鏈。」
譚海東,廣西人,2011年在北京一所「寵物學校」從事訓犬師工作,2016年隨四川女朋友來到成都。在這裡,「北漂」小夥子變成「蓉漂」的寵物美容店小老闆,並且對自己的事業有著完整的規劃。
一個容易被「忽悠」的人 對寵物行業有著「堅定」判斷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譚海東2011年從北京某大學畢業後,就在同校哥們兒的「忽悠」下,一同留在了北京謀職。「那時候年輕又充滿夢想,總是敢於說做就做,哪怕是北漂呢。」譚海東告訴記者,大學他學的是動物醫學專業,在哥們兒的勸說下,一同留在北京,在一家「寵物學校」從事訓犬師的工作。
「只是那傢伙沒待多久就跑啦,但這次我沒被他忽悠,選擇了堅持。」譚海東表示,那時候他便感覺到,寵物服務這個行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加之自己從小非常喜歡小動物,便決定繼續留在北京。
據譚海東介紹,所謂訓犬師,就是訓練、輔助狗狗改變不良習慣,比如讓「撕家」的哈士奇與家裡的沙發椅子和平相處,比如讓狗狗改掉隨地撿東西吃的習慣,而怎麼「教育」狗狗,會根據主人的需求定製。一般情況下,幼犬的訓練周期是2個月,成年犬的訓練周期是一個月,費用大約在5000元左右。
「5年下來,我陪伴訓練過的狗狗,最少也有1000隻吧。」譚海東說,同時懂得動物醫學的他,也兼職寵物學校的「醫生」,照顧小動物的健康,這也讓譚海東接觸到了寵物服務這一板塊,他非常看好其前景。
認識川妹子後變「蓉漂」 小夥發現成都寵物服務商機
「來成都當一名『蓉漂』,就是因為交了個成都女朋友。」譚海東告訴記者,他的女朋友也曾是一名「北漂」,3年前,兩個人相識於他曾經工作的「寵物學校」,可以說是「偶遇」了。兩年前,女朋友提出回成都發展,譚海東立即表態「聽從安排」,成功從一名「北漂」轉變為「一名「蓉漂」。
來到成都後,譚海東原本想開 一家「寵物學校」,但是考慮到成都市場還相對陌生,他就先選擇就職寵物美容店,一邊工作一邊了解成都的行業。
從北京到成都後,譚海東認識到,寵物服務越來越成為剛需行業。而在成都工作一段時間後,譚海東發現,成都人越來越流行養寵物,在寵物身上,他們「很捨得花錢」。
「雖然現在成都市場上寵物美容、寵物醫院很多,競爭也很大,但是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譚海東對記者表示,這一行競爭激烈,但是並沒有飽和,有不斷倒下的店,也不斷有新店開業,譚海東決定自己幹。
譚海東無意中和另外兩位同事談起他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決定共同開一家寵物服務店。在譚海東看來,這家店應該具有寵物美容、寵物用品銷售和寵物寄養三項主要功能,店鋪面積計劃在80平方米左右。
用支付寶貸款湊夠啟動資金 三個合伙人巧用手機省錢省心
「合伙人是找到了,規劃和目標也有了,但租鋪面、裝修、購買設備物資,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可當時我們都沒有太多存款,著急了好幾天。」譚海東告訴記者,直到有一天他在使用支付寶付款的時候,突然想起來還有螞蟻借唄這個工具,就決定試一試。
「因為我經常在淘寶天貓買東西,支付方式都默認的花唄優先,可能有經常交易和按時還款的信用記錄,我打開看我的螞蟻借唄,發現額度還蠻高的。」譚海東說道,當時他就立刻申請了,沒想到幾乎是一秒到帳,非常快,他頓時感覺看到了希望。
譚海東隨後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兩位合作夥伴,通過三個人的螞蟻借唄,加上一些自有的存款,三人終於湊夠了店鋪的啟動資金,開店計劃順利推上日程表。
「開業的時候,我們還申請了支付寶的收錢碼,成了『碼商』。支付寶還附贈了一個讓顧客掃碼領紅包的『紅包碼』,顧客也喜歡。」譚海東告訴記者,大約有70%的顧客都習慣使用支付寶,不僅對顧客方便,不用找零、不用計算、不用結帳,甚至不用往銀行跑去存錢等優點,更是節省了他們很多力氣。
據了解,凡是申請了收錢碼的商家,都能通過支付寶裡面的「商家服務」做到譚海東說的「省錢、省心」:從收錢碼收來的錢免費提現,還能獲得專門面向小商家的貸款、保險,還可以理財,甚至賒帳進貨。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譚海東和他的合作夥伴,就享受到了這些「便宜」。
「店鋪剛起步,加上一些活動,店鋪總體的經營情況還是很不錯,我們能輻射到周圍2-3公裡。」譚海東說,在店鋪開業3個月的時候,營收和成本就基本持平了,目前開業5個月,已經實現初步盈利。
譚海東和記者聊到,接下來他們要重點做的是,做好體驗,提高用戶粘性,到營收和效益雙穩定的時候,一方面考慮開分店擴大規模,另一方面也會考慮做寵物服務的長下遊,延伸服務鏈。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王婷 實習生劉念 忻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