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
對於多數人來說,高考是我們人生面臨的第一次大的轉折點。而在競爭激烈的基金圈,有不少「高考狀元」經過充分的歷練,在學歷和經歷的雙重加持下,躋身基金經理、高管之列,管理的基金表現突出。今天,中證君邀請了多位「高考狀元」基金經理,在高考之際,為1071萬考生送上祝福與他們自己的故事。
公募基金絕對是狀元和學霸的雲集地。W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經理中有236位博士、1881位碩士、96位學士。
中證君用Wind粗略統計,公募基金經理來自北京大學的有101位,清華大學的有85位,復旦大學的有98位,上海財經大學有91位,上海交通大學有48位,中國人民大學有36位,中央財經大學有25位。真真是名校雲集!
鄔傳雁:泓德基金副總經理、基金經理,1987年湖北鄂東南區域狀元, 考入清華大學
鄔傳雁告訴中證君,「回想當年的高考,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件事情:一是在高考前,除了常規的複習外,拉著幾個同學一起去湖邊散步,順帶複述每一門課的體系,一環扣一環;二是高考成績和預期差不多,結構差異很大。平時成績數理化比較好,語文弱些;結果出成績時,語文考了100多分,在那個年代算是挺高的,物理反而沒達預期。」
這兩件事對他投資也很有啟發:第一,建設一門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建立投資體系一樣,需要追根溯源,很嚴謹地弄清楚每一個因素之間的聯繫以及背後的本質;第二,投資中出現的隨機事件,有時候覺得最有把握的,結果反而沒那麼好,所以考察需要儘可能地全面,並對自己的判斷留有餘地。
蘇秉毅:大成基金數量與指數投資部副總監,1998年廣東省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經濟學碩士畢業後,蘇秉毅開啟了他的金融生涯。2004年9月至2008年5月就職於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運作部;2008年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產品設計師、高級產品設計師、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
「打好基礎才能成功。」 蘇秉毅說,如果基礎打得好,高考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其實在我們的考卷中,「填空」與「選擇」佔了相當大的分量,而客觀題考核的正是基礎知識。
林景藝:博時基金基金經理,2004年湖南省株洲市文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
林景藝2010年7月從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加入博時基金,現在管理著博時國企改革主題股票、博時量化多策略股票、博時量化價值股票和博時量化平衡混合等基金。
她祝福所有的考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高考亦是如此,努力過就是成功。祝莘莘學子高考順利,一切如意!」
除了公募高考狀元外,私募大佬們也有不少是當年的狀元!
王亞偉:千合資本董事長,1989年安徽省高考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考入清華大學後,王亞偉對證券投資產生了濃厚興趣,選修了經濟管理學院的企業管理雙學位。
1993年畢業後王亞偉進入中信國際合作公司;1995年進入了華夏證券北京東四營業部任研究部經理;1998年加入華夏基金籌備組;1998年4月28日,華夏基金旗下第一隻封閉式基金——基金興華成立,王亞偉最初時是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之後任基金經理。
2005年12月王亞偉接手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把華夏大盤打造成了「最牛」公募基金。2007年該基金的收益率高達226.24%,奪得偏股型基金年度收益率冠軍;2009年收益率達到116.19%,再次奪得年度冠軍。在掌管華夏大盤期間,該基金的總回報率高達1198.91%,成為當時唯一一隻累計淨值在10以上的基金;2012年5月,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並於同年9月成立私募千合資本。
張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1990年河南駐馬店市文科狀元, 考入中國人民大學
1990年,張磊以河南省駐馬店市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中國人民大學,1998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求學,後獲得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及國際關係碩士學位。
在耶魯大學讀書期間,曾在著名的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管理著名的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工作。畢業後入職於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基金(Emerging Markets Management),主要負責南非、東南亞和中國的投資。此後擔任紐約證券交易所首任中國首席代表,並創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駐香港和北京辦事處。
2005年,張磊作為創始人創建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高瓴資本投資過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其中包括百度、騰訊、京東、滴滴、美團、Airbnb、Uber、去哪兒、百濟神州、藍月亮、孩子王、Grabtaxi、Saltside、Cardekho等。
編輯: 徐效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