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高考狀元無一成才?普遍「高分低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2021-01-10 騰訊網

文/小曼聊育兒

每年高考,各個省都有狀元,讓人羨慕不已,關於他們的未來,備受人們關注,多數人覺得會有一番大成就,結果真是這樣嗎?

最近,相關部門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從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有3000多高考狀元,卻沒有一個人成為行業的「領頭羊」,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先來看看,北大教授關於此情況的說法。

「拉磨一年,一生無緣千裡馬」

這份調查,一共調查了科學、社會、企業、藝術四大領域的100位有成就的人,除了科學家,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教育有關係外,其餘人都和教育沒直接關係。

簡單的說,學霸也未必能成為某領域的「家」,差生也不一定不能成為「家」,北大教授是這麼比喻的,千裡馬在廣闊的天地馳騁,而拉磨的牲畜,重複做最辛苦,回報最少的工作,只會聽別人的命令,難以成為千裡馬。怎麼理解呢?

學霸只會死記硬背的讀書,灌輸什麼知識,就成為什麼樣的人,思想被禁錮住,發揮不出來自己的優勢,就成了隨處可見的普通人,難以成為讓人眼前一亮的才子。

學生普遍是「高分低能」,只會學習,分數很高,和能力不匹配,做事循規蹈矩,沒有個人的看法,思考問題沒有深度,難以跳出別人定下的條條框框,雖然很多高校畢業生從事了高薪工作,但卻沒有個人的成就。

再看2020年公布的我國工匠名單,清華北大僅1人上榜,而西北工業大學有13人上榜,再比如說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小時候既愛學習,又愛藝術,這讓他思路開闊,綜合能力高,才成為科學領域的「領頭羊」。

為何高考狀元成為了「高分低能」的人?

原因一:本身存在偶然因素

部分學校會存在特別優秀的學生,和其他學生差距很大,但實力比較強的高中,這種情況少見,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並不大,高中三年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而是大家輪著。

高考成績相差也沒有太大,個人的發揮不同,成為狀元就存在偶然因素,比如2020年高考,江蘇省有兩個文科狀元,兩人成績僅相差一分,430分的狀元,因為選修等級沒達到清華北大的標準,遺憾去了HK大學。

原因二:基數小

3000多高考狀元,這個基數還是小,同等級別的優秀考生,數量遠遠超過這個數,如果都納入進來,結果或許會截然不同。

結論也有以偏概全的意思,雷軍也是行業的「領頭羊」他是1987年湖北高考狀元,還有很多,所以不能說的太絕對,高分低能的學生確實存在,但高考狀元還是比較容易出千裡馬的,自身眼界開闊,思維活躍,都是優勢。

原因三:難以避免先天缺陷

高考狀元沒能成為「領頭羊」,和個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素質,有很大的關係,寒門學子成為高考狀元,從艱苦的環境中走出來,堅韌不拔的品質,謙虛低調的做事風格,都能讓他們做出一番事業。

金字塔尖的學生,雖然享受豐富教育資源,但多數「眼高手低」,做人做事過於張揚,過慣了坐享其成的生活,就會難有成就。

原因四:凡事太過於求「穩」

高考狀元上大學後,就算不使勁拼,正常畢業,都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們安於現狀,凡事過於「求穩」,害怕承擔風險,都難以成為行業的「領頭羊」,這也是人性的弱點,本身並沒有錯。

想有大的成就,要有冒險精神,能承受得起失敗,面對迷霧一般的前方,能夠時刻保持清醒,這一點他們也很難做到,萬一迷失自我,後果也不堪設想。

高考狀元還有價值嗎?

看了北大教授的一番話,分析其中原因後,也許有人會質疑,難道成為高考狀元沒有價值嗎?錯了,當然有價值,學習能力是成才的基礎,拉磨的畜生,一輩子都難以走出那個圈,成為千裡馬的可能性極其渺茫。

高考狀元是有很大的優勢,只要他們醒悟,深挖自己的潛力,加上動力,更容易成才,高中時期注重成績沒有錯,不考上名校,想成才的希望就小很多,當你考上大學,就要注意,多發展其他才能,這樣成才的可能性就大了。

以上就是這期要分享的內容,你認為高考狀元有哪些價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您對本文感興趣,歡迎轉發、分享、留言。

相關焦點

  • 大山裡走出來的高考狀元,650分考上中科大,如今流落街頭
    在我們的人生階段,不得不經歷讀書、結婚、生孩子,這幾件事一定做,讀書這件事,每個人的成果都不一樣,有很多人讀書很好,每年高考檢查成績時,成績最高的人都是令人羨慕的對象,這個人就是我們說的狀元,狀元是自古以來少見的存在,今天在談從大山裡走出來的高考狀元,650分考上中科大,如今流落街頭
  • 鄭州高考狀元為啥又帥又霸氣?10年來河南狀元多來自這樣家庭…網友...
    每扇窗戶下都有著今晚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曾經有人把高考比喻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而這些人用自己這三年,不,這十幾年的勤奮、刻苦、堅持…成了82萬「大軍」中最早過橋的人↓↓今年河南省高考文理狀元均花落南陽市第一中學,河南省文科狀元劉凱翔660分,河南省理科狀元劉雲鵬
  • 河南各地高考狀元出爐 原來考高分秘籍是這
    河南高考文理科狀元來自同一所高中,兩人被清華連夜接到北京。各地高考狀元分享高分秘籍。東方今報鄭州訊 6月24日下午,省招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河南省2016年度普通高招錄取控制分數線。做題不講究多,做完題後自己作總結,將每個題型的脈絡梳理清楚。另外,還做了歷年高考真題。東方今報記者 曹東方●商丘多與同學爭論從多個角度想問題文科第一名:王珂,18歲,644分畢業學校:商丘市一高擬報考院校:北京大學 (中文系或哲學系)學習秘籍:多讀經典名著,不要局限於課本和老師課堂上的知識。
  • 最「浪」的高考狀元,語文沒寫名字英語睡過頭,卻仍是全省第一
    隨著教育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了,考試的難度比起以前也增加了不少,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也不斷增多。說到高考狀元,相信很多人都非常佩服,根據我國參加高考的人數來看,成為當地的高考狀元也就意味著你需要在高考中戰勝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考生,這對於任何一個學生來說都是有難度的,畢竟考試不僅僅考驗學生們平時的學習積累,還有一定的偶然性與臨場發揮。因此,在大家心中,高考狀元定然都是考試中細心又嚴謹的。然而,有這麼一位高考狀元卻非常「浪」。
  • 黑龍江女孩,高考667分摘狀元上北大,語文考了135分很少嗎?
    在當年高考中,她考了667分的高分,其中語文135分、數學142分、英語139分、文綜251分,最終以總分第一名,摘得了2012年省高考文科狀元,並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當李佳楠得知自己分數最高,她高興得不敢相信,說:「真的是我嗎?我只是覺得自己很平凡。」而得知自己的女兒成為黑龍江省的文科狀元的李佳楠媽媽卻高興地哭了。
  • 高考狀元是女生,第一名是女生,女學霸越來越多,男孩真的垮了?
    文 | 小心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不難發現高考狀元的人數女生的佔比比男生大,女生在學習上表現的越來越優秀。在大部分的學校裡不難發現排名靠前的人數中,女生人數的佔比在不斷地提升,而男生卻表現出相對的弱勢,甚至於在高中,普遍認為男生能在學習上比起女生更具優勢,卻依舊抵擋不住陰盛陽衰的發展趨勢。
  • 2016高考狀元調查⑨:兩對狀元的交友記:三觀一致很重要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多位狀元的採訪發現,他們在交友時普遍並不會刻意看重成績,更多的是看兩人三觀是否契合,是否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交往,並互相幫助進步。文理狀元都是「電子迷」劉雲鵬是河南省南陽一中的畢業生,今年以709分問鼎河南理科狀元。
  • 廣西省高考狀元韓思雨:不熬夜不刷題,高考681分考入清華憑這4招
    不熬夜不刷題,還能看漫畫追劇這一定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做的事情,怎麼會跟高三這最黑暗艱苦的一年聯繫在一起。但是2017年廣西高考狀元韓思雨,就是這樣打破了這個艱苦的神話,幹了這些輕鬆的事情。韓思雨說自己的人生信條,是出自陶淵明的《形影神贈答》: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順其自然,波瀾不驚是她的人生寫照也是她的學習態度。
  • 高考狀元,竟被蝸牛永遠追殺?
    魔鬼找上高三姐高三姐曾經是個學酥,就是那種平時跳的厲害,一到考試原地爆炸。和同桌講題神採飛揚,一被反問就地懵bī,表面學習挺不錯,一捏全是渣。高考查分當晚,449分的分數像刺骨的冰針,扎的我腦仁生疼。我是高考狀元6月27日的早晨,老媽把我從睡夢裡搖醒,大聲喊著我上新聞了。我打開手機一看,騰訊新聞的二條赫然有一個醒目的標題:《超神智商美女高考逆襲,僅用一周複習攬獲全省理科狀元》。點開文章裡面是我的照片和各科成績的對比圖,以及我的完美高考卷分析,甚至有我的答題紙,最後有專家稱我的智力高達191,比牛頓還高。
  • 高考狀元年薪超150萬,卻在把父母接到美國後跳樓,他經歷了什麼
    雖然我沒有參加過高考,但也知道高考狀元的分量。作為寒窗苦讀十幾年的莘莘學子,能夠在高考中脫穎而出,成為高考狀元。至少證明了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很不錯,然而成為高考狀元是光耀門楣的事,但狀元之後的人生呢?真的能夠從此平步青雲,達到人生巔峰了嗎?有句話說得好,不輸在起跑線上,能夠獲得高考狀元的殊榮,是站在了比很多人更高的起點之上了。
  • 基金圈「高考狀元」寄語莘莘學子
    又是一年高考季。對於多數人來說,高考是我們人生面臨的第一次大的轉折點。而在競爭激烈的基金圈,有不少「高考狀元」經過充分的歷練,在學歷和經歷的雙重加持下,躋身基金經理、高管之列,管理的基金表現突出。今天,中證君邀請了多位「高考狀元」基金經理,在高考之際,為1071萬考生送上祝福與他們自己的故事。公募基金絕對是狀元和學霸的雲集地。
  • 他們是高考狀元,也是遊戲中的「王者」
    她是高考狀元 讀完清華北大選擇了遊戲高考狀元中最出名的「遊戲高手」可能要數女流(微博)了。一米八七的大高個,有些含蓄的笑容,簡單的白T恤,這個以692分拿下2017高考鄭州理科第一名、河南省理科第五名的大男兒,名叫劉天毅,焦作人,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畢業生。
  • 明月鏡片攜手高考狀元健康護眼活動點亮校園
    近期,明月鏡片聯合荔枝新聞刊發的「大話高考」專題報導,即江蘇省13市高考狀元的深度訪談,再次將大眾的視線拉回到高考學子身上。這些學生是首批00後的優秀代表,在接受專訪時,他們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如何成為優等生」的經驗。身為「狀元」的他們,在學習風格、方法、思路等方面都有什麼秘訣,在學習、生活、娛樂上又是如何實現平衡兼顧,這些都讓讀者對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成功的人大多相同,各地高考狀元的3大相似點,你都知道嗎
    失敗的人各有各的特點,成功的人大致相同,高考作為我國的主要考試,作為選拔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一直以來都能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這些高考的形式雖然在不同的地區,但是身體上經常有相同的地方。1.沒想過會變成狀元,所謂「有心不開花,無心插柳成蔭」?
  • 白氏頭條:白氏往屆高考狀元匯總
    寒窗苦讀,高考狀元的成功絕非偶然十二年的努力拼搏期望2020年也有白氏高考狀元本次匯總為白氏歷屆高考狀元名單白宏源2018年廣東高考文科前20名的尖子生(畢業於東莞東華高級中學)學霸座右銘一方面這讓我無法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無法以一腔熱血進行高三的衝刺,另一方面卻讓我足夠平和,心境不會有太大的波動。我不知道這值不值得效仿,但它或許能說明一點:高三,穩定壓倒一切,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只要在每一天都認真完成任務,就能帶來很大進步。
  • 武漢高考狀元725並不稀奇,震撼的是語文能考146,她是怎麼做到的
    而隨著各省高考成績的公布,各省的高考狀元也浮出水面,在令人們唏噓感嘆的狀元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來自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的理科狀元——唐楚玥。說她格外引人注目,可不僅是總分725的高分,更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她的語文成績,150分的語文高考卷,她竟然拿下了146分,據她自己稱:全篇僅錯了一道選擇題。
  • 我國高考恢復後的第一位女狀元,談到高考,她常用這樣一個詞形容
    她是高考恢復後的第一位女狀元 據資料顯示,在1977年的高考中,報名的考生人數史無前例地達到了570萬人,除開1978之外,這個數據一直到2003年才被再次打破,可見當時人們對高考的熱情有多高漲。
  • 「高考狀元、文理科」英文怎麼說?致披荊斬棘的少年們,高考加油
    大家可能會想到「高中考試」,然後就很自然地把「高考」翻譯成了「high school test」,其實這也是很不正確的說法。「文理科」的英文表達高考考什麼,取決於你在高中選擇的學習方向。大部分的學生在去到高二的時候,需要選擇文理科。
  • 博士下海辦私塾英語 培養南充多名高考英語第一
    在十年的英語教學中,培養了6個高考英語成績第一名的學生。  博士下海自創私塾英語  蓄著「魯迅式」的一字胡,剃著光頭,儒雅又幽默,來自閬中的陳崗,自言「陳氏三狀元」之後,一心要在教育界闖出一片天地,將自己的私塾取名「狀元閣」。十年來,培養出南充多名區縣高考英語第一名。
  • 高考出現的「神仙卷面」,老師都捨不得扣分,自律的人生有多棒?
    縱觀這幾年的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他們的高考成績基本沒有出現偏科的現象,而且他們的卷面一經公布。基本都讓大家感嘆,這個字寫得是真的好看,最起碼讓人一看就很舒服,完全不會出現看不懂的情況。01高考出現的「神仙卷面」,老師都捨不得扣分就說2020年以725高分奪下湖北省高考理科狀元的唐楚玥,她的卷面就十分工整好看,沒有出現塗畫的情況。一筆一畫十分有力,讓閱卷者觀看時完全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