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下,學生們迎來最長寒假,因此今年的高考也備受大家關注,然而,學霸就是學霸,他們的超強的自制力、靈活地頭腦和獨有的學習方法足以讓他們在任何環境下都能出類拔萃,保持優勢。
而隨著各省高考成績的公布,各省的高考狀元也浮出水面,在令人們唏噓感嘆的狀元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來自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的理科狀元——唐楚玥。
說她格外引人注目,可不僅是總分725的高分,更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她的語文成績,150分的語文高考卷,她竟然拿下了146分,據她自己稱:全篇僅錯了一道選擇題。
小徐老師從教21年,也關注高考甚至比21年還要長,這20多年,我們數理化滿分常有,但語文別說滿分,就連超過140分都是奇蹟,而唐楚玥竟然以146分創了歷史最高紀錄。
那麼,唐楚玥是怎麼輕鬆拿下一度被人們稱為「得語文者,得高考」的語文的呢?
小徐老師看了她的語文學習筆記才知道原來她拿這麼高的語文分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她學習語文的方法太有效了:
一、學語文要從「愛文學,愛文字」開始。
唐楚玥稱自己真正愛上語文,是因被幾個文學院的年輕老師所啟發,是這幾個老師給學生講才子佳人,講名家名篇,講詩詞歌賦中的詩人情懷,教她寫三行詩,寫民國體書信……也是這幾位老師徹底喚醒了她對文學,對文字的熱愛,徹底擺脫了「語文學習機器」的命運。從此成為一個膜拜中國文字,文學,文化的人,這也正是她孜孜不倦學習語文的力量源泉。
二、積累,積累還是積累,日復一日從不停歇地分類積累
語文向來以所考內容浩如煙海著稱,而作文更是考驗學生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及對人文思想及社會生活的感悟,只有不斷地積累,不斷汲取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的營養,才能提高個人語文素養,用起來才能得手應手。
而唐楚玥語文成績的提高也正是源於以「記筆記」的方式不斷積累的方法。
那麼,積累的重點在於積累什麼,如何分類?
1、常識類基礎知識積累。
包括:成語、名人名言、詩詞名句、現代文、古詩文基本題型及解題思路,作文技巧以及作文常用華詞麗句等。
拿成語來說,從小學一直考到高中,很少有學生將每一個學到和考到的成語的寫法,意思以及用法寫在本子上,以致於對此類常考知識一知半解,一旦換一種考法有可能在一個成語上反覆出錯。
比如小學考成語的寫法,而高中則考成語的用法,如果在小學和初中就已經有意識地積累成語的意思,那麼到高中就不會因為不理解它的意思而在考查其用法中一頭霧水了。
同樣,名人名言、詩詞名句如果積累得多,又在作文中多嘗試運用,就會一舉兩得,既能做對詩詞名句類考查的專項題,又能提高作文水平。
對作文素材來說,很多學生依賴於已歸納好的作文素材類書籍,而唐楚玥卻從不忘記筆記,敢只有對名詞佳句的虔誠記錄,才能讓人印象更深刻,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而這種用心的積累並應用於作文的創作,是基於學生對語言、文字、文學的熱愛,而不是一個考什麼就死記什麼的學習機器。憑興趣和熱愛去做,會收穫快樂和成就感,而為考試而做,則倍感疲憊且事倍功半。
2、在做題中歸納,在老師的講題中不斷總結一類題目的做題方法,並記下筆記。
唐楚玥善於將老師講試卷題目時,給學生歸納的做題思路和方法及時歸納在筆記本上,不斷強化。這部分內容雖然零散,但考點就這麼多,反覆歸納記錄後,做題思路就會通暢,無漏洞,且做題規範性強。
我們不妨看下她高二在聽課時總結的筆記,如下圖所示:
相信很多同學看到這張筆記後,都會覺得知識點並不難,甚至有些知識點學生在初中就已經學過了,對中考就是省狀元的唐楚玥來說,她不可能是因為不知道這些知識點而記錄,而她要記下來,正是為了不斷強化,不斷查漏補缺,達到極其熟練和規範的程度。
再如下面的兩張筆記,相信每個高中生都特別熟悉,但把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重複數遍來做,而每一次總結都更加全面,細緻,了如指掌,那還有什麼題目能逃得過她的法眼。
3、文言文實詞積累和課外文言文閱讀翻譯持之一恆。
高中文言文閱讀一直是個難點,然而只有讀懂了,理解透了原文才能正確的解答題目,因此沒有一定的文言文實詞的積累及翻譯能力,就別提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了。
如下圖所示,唐楚玥對文言實詞的積累是課內文言文和課外文言文閱讀兼有的,她不像其他學生一樣,為做題而做題,做完就完事大吉的學生,她做題是為了提高翻譯古文的水平。
三、漂亮的字體,乾淨的卷面,文採飛揚的筆風,飽含智慧的思想光芒、嚴謹的行文結構成就了滿分作文。
唐楚玥就像一個勤勞的小蜜蜂在盡情的吮吸了文字的芬芳,她大段大段地摘抄記錄飽含智慧和美感的語句,甚至抄不完就剪裁下來粘貼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為了時常研讀、把味並運用。
如下圖所示作文素材筆記:
最後,我們來感受一下她寫的作文,讀下圖這篇足以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字功底實則正是來自她日常的積累和記憶:
然而我們再來看一下她的書寫,這種工整有力的正筆小楷養眼又整潔,怎能不得閱卷老師偏愛,這也是實力。
總之,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就像唐楚玥的同學和老師說的那樣,唐楚玥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種成功可以一揮而蹴的天才,她的成功在於數十年如一日對學業的堅守,在於對知識孜孜以求的精神,相信她絕非做題的機器,而她未來也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