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人,看似有福,實則無福

2021-01-09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俗話說:命自己立,福自己積。

中國人向來講究「積累福報」,以求讓自己的生活平安順遂。

但有三種人,看似福澤深厚,實際上卻舉步維艱。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往往不懂得節制,最終害人害己。

放縱慾望之人

莊子曾說:「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不懂得控制欲望的人,便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上天給予的福澤自然是不會深厚。

樂不可極,極樂成哀;

欲不可縱,縱慾成災。

欲望,是一場人性的博弈。

適當的欲望是進步的動力,但過度放縱的欲望,卻是吃人的猛獸,往往在不經意間吞噬人心。

世間痛苦的根源大都來自於無盡的欲望,它牢牢地控制著人的內心。

曾經有一個行者到寺廟中拜見禪師,希望禪師能夠為他答疑解惑。

行者向禪師問道:「請問人的欲望是什麼?」

禪師並未直接回答,只是告訴他:

「今天回去你不要吃飯,也不要喝水,明天中午的時候再來找我。」

行者雖不明白禪師的心意,但還是照著做了。

第二天,禪師看到行者,說道:

「想必你現在一定是十分飢餓,隨我來吧。」

禪師帶著行者走了很遠一段路,來到了一片果園前,然後他遞給行者一隻很大的口袋:

「去吧,你可以到樹林裡盡情的摘水果,但必須要拿回寺廟之後才可以吃。」

一直到太陽下山的時候,行者才費盡力氣地扛著滿滿一袋水果回到寺廟。

禪師對行者說:「現在你可以開始吃了。」

行者急忙抓起兩個很大的蘋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兩個蘋果很快便被吃進了肚子,而這時的行者已經飽脹得吃不下其他東西了。

禪師問道:「你現在還饑渴嗎?」

行者摸著脹起的肚子:「不,我現在什麼也吃不下了。」

禪師反問道:

「那你費盡力氣背回來卻沒有吃掉的水果,又有什麼用呢?」

行者頓時明白了禪師的用意:

過度放縱的欲望,對於我們來說便是多餘的負擔。

毀掉人們的,不是人們憎恨的痛苦,往往是人們放縱的欲望。

放縱慾望,最終也會被欲望反噬。

如果不想淪為欲望的奴隸,我們就要時刻提醒自己:

並不只有放縱慾望,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

馮驥才曾說過:

「生活是不會虧待人的,他往往在苦澀難當的時候,讓你嘗到最甜的蜜。」

一味的放縱、滿足自己的欲望,看似眼下的生活如蜜般滋潤,實則卻養成了貪婪無度的習慣,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福氣。

聲色犬馬一時醉,青石案頭十年毀。

節制欲望,才是福報的開始。

過度善良之人

人生在世,我們常常被長輩告誡:吃虧是福。

但我們卻忽略了一個真相:過度的善良,也是一種罪惡。

呂坤在《呻吟語》中寫道:

「責善要看其人如何,其人可責以善又當自盡,長善救失之道。」

連教導別人向善,都要看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

無差別的教導本身就是錯誤的,更何況是用善良對待任何人呢?

我們都聽過《東郭先生與狼》或是《農夫與蛇》的故事,這種不分對象、毫無底線的善良,往往會給我們自己招來禍患,更無福氣可言。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戴爾克,便是一個心地過於純真善良的人。

面對生活窮困潦倒的斯特裡,戴爾克主動伸出援手,在生活和事業上都給予斯特裡很大的幫助。

甚至不顧妻子反對,把瀕臨死亡的斯特裡帶回家中精心照料,但是戴爾克的善良並沒有換來好的回報。

斯特裡在一切都好起來之後,鳩佔鵲巢,霸佔了戴爾克的畫室,還奪走了戴爾克的妻子。

此時幾乎家破人亡的戴爾克,卻並沒有因此對斯特裡恨之入骨。

反而因不忍心妻子跟對方流浪,把自己的房子也拱手相讓。

無底線的善良令人感到可笑,這種行為幾乎稱得上是懦弱。

戴爾克任由他人對自己尊嚴的踐踏,忽略了人性的惡,這和被蛇咬死的農夫有什麼區別?

失去了爪牙的善良,是軟弱的。

過度的忍讓,往往縱容惡人,損傷自己。

沒有尺度的善良,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毫無原則的寬容,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高級的善良在於每件事都能夠在仔細斟酌之後進行處理。

春秋時期,魯國有這樣一項規定:

凡是在他國遇到淪為奴隸的魯國人,都可以花錢贖回,然後帶回國由魯國國庫報銷這筆費用。

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外面看到做奴隸的魯國人,便用自己的錢將他贖回,並沒有向國庫申請報銷。

大家聽說後,都讚揚子貢善良高尚的品行。

孔子卻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子貢這是「過度的善良」,這樣做會導致更多的奴隸無法被救贖。

孔子說:

「以後別人看到魯國人做奴隸時,就會想:我救了他,去國庫報銷就會顯得我沒有子貢品德高尚;若不去報銷,又擔負不起。索性便不去救贖。」

孔子對於事情的看法顯然更為長遠,他明確的指出,這種過度的善良會給自己帶來不便,甚至傷害他人。

王蒙說過:「善良是一種遠見。」

沒有限度的善良都是狹隘的,不經思考的善舉可能會是真正的惡行。

無限的寬容便是懦弱,過度的善良便是愚蠢。

只會吃虧,不是有福,正確適度的與人為善,才能積累真正的福氣。

盲目自大之人

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自信是人生的燈塔,可以指明方向。

但過分的自信卻成了蒙蔽雙眼的陰霾,很容易使人陷入蒙昧之中。

戰國時期,秦武王自幼身高體壯,據說是天生神力。

他一直認為自己力大無比,便總與身邊的大力士任鄙、烏獲等人比賽較力。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到洛陽拜謁周王,就在周王室的太廟裡面,看到了象徵天下社稷的九鼎。

他認為自己具有神力,便要舉起這象徵天下的大鼎,只可惜他還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

秦武王一朝失手,被掉下的鼎砸斷了雙腿,最終不治身亡,早早地葬送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盲目自信,如同一杯毒酒,初嘗甘洌,實則致命。

人之所以會陷入迷途,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過分自信。

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事必敗。

京劇大師梅蘭芳在出演《殺惜》時,一位老年觀眾毫不客氣地指出其中錯誤:

「閻惜嬌上下樓的臺步應該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上八下八?」

梅蘭芳聽後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並稱對方為老師。

一代大師,尚且謙遜待人、汲汲以求,更何況我們平凡人呢?

宇宙無窮盡,學習無止境。

只有適度的自信,認清自己,才能越過高山,看得到山頂飛鳥穿梭、雲海翻騰的奇觀。

過高的估量自己,是一種自負。

自負的人目光狹隘,不懂得學他人所長;

自負的人缺乏韌勁,非常容易固步自封;

自負的人不識形勢,無法認清自身處境。

低調做事,清醒做人,才是招福致勝之道。

越懂得張弛有度的人,越能得到幸福的青睞。

人最珍貴的福氣就是學會適度,正所謂:欲不可縱,善不可過,傲不可長。

做事沒有尺度的限制,無論眼下過得多麼風光,終有一天會失足跌進無邊的深淵。

做人學會節制,做事把握尺度,人生必定福澤深厚。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什麼意思
    中國自古流傳著一些觀相看人之術,所謂相由心生,古人們總結了經驗得出一句古話叫:「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北宋時期,有一位學道的文人叫陳希夷,他窮盡一生以所見所聞跟領悟,創下了《心相篇》,當中很多語句都是叫人如何通過相貌觀人,並且能預測一些人所做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而這些俗語多少都被人應證過,所以古人總結出來的俗語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道理。像我們要說的這一句:「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就出自《增廣賢文》,其主要是用來分辨一個人到底有沒有福氣的。
  •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鄉,這話是什麼意思
    最近很多過去的古話流行,有很多人問啥意思?比如: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鄉。比如:白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雞犬休相見,豬猴不到頭!我們與古代好像離的很近,打開電視看到很多古裝劇都是俊男美女。但是其實我們卻離古代越來越遠。
  • 古人言:「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究竟是何意?
    從古自今,流傳下來的俗語多之又多,很多人都不能明白其中所指的意義,就比如古人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究竟是何意呢? 因此不少人會想盡辦法來除掉腿毛以達到美觀的效果。但是這樣的做法在古代則會被鄙棄,古人認為腿毛代表著福氣,越濃密則福氣越旺,只有那些無福之人腿上才是光滑無毛的。古代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其實這句俗語源自於古代的農耕文明,也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下產生的。
  • 俗話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到底啥意思!
    但今天我們來看這樣一句老俗話「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乍一看,這兩句話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我們細細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端倪啦!首先大家肯定會納悶兒,有腿毛就是有福氣的象徵嗎?這還得從古代說起,在古代,人們以多以種田為生,但種地都是靠著老天爺吃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耕地不論是水災、旱災還是病蟲害都會讓莊家顆粒無收,農民辛苦的勞動就會變成一場空!
  • 「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有什麼樣的含義?
    文/玉濁清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兩腿毛」啥意思?我們每個人對農村的印象都各不相同,當然我們從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有很多人覺得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而且也相對比較貧窮,但是人們公認的是農民比較淳樸,他們也比較善良,更沒有那麼多的複雜心理。
  • 常言道: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地。警惕這三種性情,留不住福氣
    生活這個舞臺,紛繁複雜,僅人情世故一項就夠多數人一生折騰,哪還有心氣一帆風順。百人百性,形形色色的性格特徵、脾氣秉性,有小肚雞腸雞賊小人、有不擇手段毫無底線人渣敗類,也有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的福淺命薄之人,不聚財、不具名、不知福,究其一生我們應該嚮往什麼,遠離什麼。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什麼意思,此話真有理
    古時候《俗語大全》莫過《增廣賢文》,而有的俗話咋一聽難以了解,例如這句話「有福之人兩體毛,無福的人毛兩腿」。這句話究竟指什麼呢?在老祖先來看,有福之人和無福的人區別在哪兒?實際上大家都了解,人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努力的兩手去拼搏,但世事難料,沒有什麼總體目標是一明確提出就能完成的,因此 古人就用「有福氣」、「無福」來表述這類狀況,表明一種「盡人事,聽天命」的核心理念。並且,「福」這個字的設計方案也很有趣。假如留意,不會太難發覺它和「富」字有些類似。
  • 「人若有福,開口便知」,高僧:有福之人,常說這三種話
    林子本身是個話很多的人,到了寺院更是滔滔不絕,進門見到一個小沙彌就誇他有慧根,見到一位僧人就說面目慈悲,一看就是高僧,引得眾人哈哈大笑。這時候一位剛好來接我的高僧過來,見此跟我道:「施主你的朋友是個有福之人啊。」我聞言把朋友拉過來,調侃道:「也沒看出來你哪裡有福相啊。」
  • 俗語:「有福之人一嘴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你信嗎?
    導語:俗語:「有福之人一嘴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你信嗎? 古代對於算命有一種執著的態度,出門了要算命、娶媳婦要算命、生孩子要算命,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先算一算。
  • 古人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否可靠?
    前言: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這是《老子》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福和禍永遠是相互依託的,看事情要從兩個方向去看,不能單單的只看好處或者壞處。 在我們悠久的歷史之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諺語,這些諺語大多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 佛說:有慧無福,英雄無用武之地;有福無慧,做事難圓滿
    福與慧,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或鳥的一雙翅膀,福慧一定要並行。如果只是種福而缺乏智慧,他所修的福很可能對社會無益,所以修福一定要有智慧來指導。同樣,修慧的人如果不修福報,就等於「錦衣夜行」——穿著一身高貴漂亮的衣服在黑夜裡行走;而且如果有智慧,卻不把自己的智慧拿來利益他人,便是孤芳自賞,這樣的智慧等於沒有智慧。所以,佛教重視的是福慧雙修。有句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指有慧無福,那將什麼也做不成。又如:三歲孩童私自初煮飯。雖有米、水、鍋子等,那是屬有福,但慧不足所以很難煮成功的。
  • 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到底什麼意思,看後才明白!
    這是古人在生活中不斷總結而出的精華,大浪淘沙過後,我們會看到真金的閃爍,讓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煥發著新的精神面貌。今天我們將要探討的是這樣一句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到底是說的什麼意思呢?
  • 吃過大苦的人,常用這三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是狠角色
    因此,古人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吃過人生大苦難,猶如一場身心的歷練和洗滌,心志苦惱,筋骨勞累,忍飢挨餓,身體空乏;但熬過去了,就會使得心智成熟和性情堅忍,增加之前所不具備的能力。所以說,苦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機遇」。吃過大苦的人,常用這三個特徵,他們看似不起眼,實則是狠角色。
  • 世界上劇毒的三種生物,看似美味可口,實則危機四伏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大家都認為這個世界上最有毒的生物是蛇, 但是,對這三種劇毒生物來說,沒有提到蛇的毒性,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世界上劇毒的三種生物,看似美味可口,實則危機四伏。二、大理石芋螺大理石芋螺帶有網眼圖案的貝殼,光看其外觀就變得謹慎了, 但其實最可怕的是其毒腺,可以直接射殺獵物, 其毒性非常強,一滴就有20人死亡, 如果有人被刺了,年輕人會疼痛到四肢無力感,重的人很可能會死亡。
  • 這三種女人看似單純,實則內心很「悶騷」,男人越處越離不開
    而選擇什麼樣的人共度餘生,是一輩子最重要的課題,所以男人在選擇伴侶的時候尤為慎重。那些表面上看起來穿著太暴露的女人往往會被認為騷氣十足,而又太過內斂害羞的女人,又被認為沒有情調。那麼男人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女人呢?以下這三種女人,讓男人越處越有味道。這三種女人看似單純,實則內心很「悶騷」,男人越處越離不開。
  • 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有何寓意?
    生活在農村,常常聽到老人說到一句老話,「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有福之人六月生:是說在六月出生的人是有福的,這一生將會順風順水。過去的農村,完全是靠天氣吃飯的。如果這個季節乾旱的話,那年的收成就不好。到了冬季的時候,糧食就會出現緊張不夠吃。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三種積極心態,看似很普通,實則了不起
    內心強大的人,表面上看往往和普通人無異,他們的強大主要體現在心理和心態上,也就是說,他們往往擁有健康的心理和積極的心態,既能享受生活的美好,又能體味生活中的點滴快樂。具體而言,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種積極心態,既享受生活,也體味快樂,看似很普通,實則了不起。
  • 佛教:命好之人,臉上會有這3種福相,看看你有嗎?
    心中有什麼,往往臉上就會呈現出什麼,這個瞞不了人。一個人的命運如何,其實也都寫在了臉上。佛說「一切唯心造」,心能轉萬境,一個人的相貌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內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越是慈悲的人,相貌必然柔和,令人容易親近;戾氣越重的人,相貌必然粗鄙,令人心生厭惡。一個人最根本的相貌是靠自己修持來的,修什麼?修心。
  • 「有福之人毛腳腳,無福之人光腳腳」,從腿上毛髮看你一生命格!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有福之人毛腳腳,無福之人光腳腳」亦或是「男人有福兩腿毛」,其實這兩句話說的都是面相命理學中的體相,而人的毛髮之相也是體相的一種。1、大腿毛髮旺盛大腿上毛髮較為旺盛的人一生不懼鬼神靈異之事,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命硬」,這種人往往有逢兇化吉的好運氣,即便從事的是高危行業依然能夠平穩著陸。另外腿上長毛的人也屬於精力充沛的表現,自身身強體健自不必說,更是長壽有福的表現。
  • 「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為啥說正臘月生的娃沒福氣
    如今是科學時代,人們的思想也都很進步,一些民間傳言多數人都是不相信的。不過在有了孩子後,父母的態度就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沒事就喜歡看一些關於「運氣,福氣」的說法和文章,再和孩子掛上鉤。依依出生於農曆6月份,從小就聽姥姥說「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我家依依是個有福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