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成本還是技術,為什麼華為做不出來和蘋果一樣的窄下巴?

2021-01-09 極客談科技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並非華為做不出同蘋果手機一樣的窄下巴手機,華為已經具備該方面的能力。

華為是基於手機操作、成本控制兩方面的角度進行考慮:

超窄下巴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手機的操作,存在著一定的誤觸問題;超窄下巴對於手機屏幕材質、製造工藝有一定的需求,將會導致手機成本的提升。

好吧,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手機窄下巴的那些事吧!

第一款使用窄下巴的手機

雖然蘋果手機創新能力不斷下降,但是在手機製造上精益求精的態度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款完全去掉下巴的手機就是蘋果的iPhone X機型。蘋果該款機型第一次將全面屏的概念引入到手機設計中來,使用功能了劉海屏與超窄下巴的設計。記得當時第一眼看到這款蘋果iPhone X手機,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將近萬元的售價,只能夠借用同事的手機進行把玩)!

繼蘋果之後,安卓第一款完全去掉下巴的手機是OPPO Find X。可以說OPPO Find X這款手機再次重新定義了全面屏,採用了滑軌的方式處理前置攝像頭,配合著超窄下巴,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窄下巴手機所使用到的技術

那麼,接下來主要談談手機窄下巴所需要使用到的技術。

手機屏幕的封裝方式一般分為三種,COG、COF、COP。手機屏幕上的IC控制晶片、排線將會佔據一定的空間,如何處理這部分空間就形成了三種不同的方式(可參考下圖)。COG的方式是不進行任何處理,COF的方式屬於折中方案,COP則完全將IC控制晶片、排線放置在了屏幕後端。COP的封裝方式,需要使用柔性屏,蘋果iPhone X和OPPO Find X均使用三星的AMOLED屏幕。

華為手機並未採取該技術的原因

用餘承東的話來解釋,我們並不是做不出窄下巴的手機,要從防誤觸的角度考慮,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既然蘋果iPhone X、OPPO Find X能夠做出產品,軟體適配上只要下功夫,誤觸的問題並非是個難題。

那麼,華為手機為何沒有採用這種技術方式呢?

使用COP的封裝方式,將會導致手機成本急劇提升。

首先,需要使用支持柔性屏的屏幕,相信京東方在屏幕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其次,COP封裝方式的良品率較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機的製造成本。

華為在手機端利潤率遠遠不及蘋果,如果您來選擇,會選擇使用COP的封裝方式嗎?

關於華為為何沒有採用COP的封裝方式來製造手機,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相關焦點

  • 餘承東說可以縮短華為P30下巴卻沒有這麼做,網友:藐視蘋果公司
    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接受採訪時,對於華為最新旗艦機P30系列手機的寬下巴問題就像了回應,他說:華為P30系列手機可以從技術上縮短下巴,但是沒有必要,所以沒有選擇這麼做。在全面屏手機時代,各家廠商都在努力最大化屏佔比,儘量縮小正面屏幕的周邊區域。
  • 為什麼安卓手機做不到蘋果這麼窄的下巴?
    從蘋果第一款全面屏手機iPhone X發布之後,人們對於蘋果的劉海屏設計便褒貶不一。但是今天我們不談劉海,只談下巴,為何蘋果17年發布的iPhone X的下巴寬度那麼窄?為什麼直到今天安卓手機才能勉強與之匹敵?
  • 現在是全面屏時代,為什麼還是鮮少手機做到像蘋果X的「無下巴」
    讓線路和屏幕之間相互隔開一小段距離,將排線折於屏幕下方,這樣一來手機屏幕的「下巴」看起來就比較小了。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我們如今手機市場上看到的大部分手機的屏幕設計,像小米華為等都是這樣。但是,由於排線還需要一定量的空間,即便你把正面指紋解鎖移到其他地方或者取消,手機下巴部分都需要騰出位置放排線,所以自然而然就沒辦法做到完全沒有下巴的設計了。
  • 你的手機下巴是不是很大,蘋果x的下巴,安卓為什麼做不到!
    如果說三星Galaxy S8引領了全面屏時代的來臨,那麼蘋果iPhone X的發布就引爆了全面屏浪潮,全面屏的概念迅速被大眾所熟知。由於「全面屏」並沒有嚴格的定義,所以各大廠商都在吹噓自家是全面屏手機,而實際上他們的屏佔比大概都在85%左右。
  • 為何只有iPhoneX才沒有難看的下巴?國內廠商誰能第一個做出來?
    國內廠商誰能第一個做出來?如果說國產想要跟進,最容易能達到這個量且能賣上價格的估計也就華為一家了。其他廠商的量想要跟進這個設計估計得比華為採用該設計設備更高的價格才能平攤下來,且摺疊屏幕式COP封裝OLED屏幕產量十分有限,行內沒有哪家能比蘋果更有資本拿到供應。即便華為和其他廠商拿到,刨除掉蘋果的供應量根本無法在比蘋果更低的售價下平攤下來,除非大幅度縮水其他成本。
  • 華為鴻蒙來了!該高興的不是華為而是蘋果,任正非為何笑不出來?
    前言:從華為開始自研系統,鴻蒙就一直受到多方的關注。最近,千呼萬喚的鴻蒙2.0系統,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這意味著國產系統的崛起,一直存在於PPT演示文稿的鴻蒙終於登陸了手機端。但是,為什麼在鴻蒙系統發布之後,任正非卻笑不出來呢?
  • 華為Mate30全新兔牙屏造型曝光:這次不閹割要做平價旗艦!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華為Mate30系列曝光的消息不少,小智幾乎也隔三差五的給大家報導。作為國內唯一能夠在創新上和三星蘋果叫板的真旗艦,華為Mate30頗受關注也是正常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就是這段時間曝光的華為Mate30多是Pro版的消息。
  • 揭秘:為什麼有的人覺得蘋果iPhoneX的「劉海」醜,華為mate20
    華為mate 20 pro剛出現之初,我還是比較遺憾的,因為它仍然使用了劉海屏設計,而且它的劉海屏並不小。華為Mate 20 Pro是首款使用新思(Synaptics)整套屏幕顯示解決方案的手機,所以下巴和邊框同框。
  • 是否只能是蘋果夠做出「無下巴」的手機,為什麼?
    並非只有蘋果能夠做出「無下巴」的手機,國產手機廠家同樣具有這樣的實力。一方面,去下巴的技術並不成熟,良品率較低,需要較高的製造工藝;一方面,完全去掉下巴,會存在誤觸的問題,影響操作。一起來看看,究竟是如何實現「去下巴」的吧。「去下巴」涉及到的技術一方面,去下巴需要使用柔性屏,這裡就要用到三星的屏幕。一方面,去下巴需要使用COP的封裝技術。
  • 線性馬達大行其道的今天,為什麼華為手機依然沒有「噠噠噠」?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我們看到了像小米,OPPO這些廠商紛紛為自己的手機配備雙揚聲器和線性馬達並以此為賣點宣傳,甚至小米和華為還因為旗艦手機是否應該標配雙揚聲器和線性馬達這個問題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那麼,究竟旗艦手機配備線性馬達是錦上添花還是不可或缺呢?首先,我們回顧一下線性馬達能給手機帶來什麼樣的體驗。用過iPhone或者魅族的小夥伴肯定都知道線性馬達和普通轉子馬達的區別。
  • 窄邊框手機大比拼:蘋果沒有排進前五
    長期以來,電視機和計算機顯示器廠商一直在努力減小邊框的寬度,提供無邊框設計,智慧型手機邊框似乎也可能「瀕臨滅絕」。為了在不大幅增加手機尺寸的情況下向用戶提供更大、更好的顯示屏,手機廠商一直在邊框上做文章。 最近數月,有關無邊框手機的討論一直甚囂塵上,許多高端手機的屏佔比在逐步穩定上漲。無疑,無邊框設計非常具有未來範兒。
  • 為什麼華為不搞晶片製造?因為任正非只猜中了過程,沒猜中結局!
    基於過去十年來在晶片上的投入和努力,華為設計出了世界上一流的晶片,從過去幾代麒麟晶片的性能來看,已經逐步追上甚至超過了高通的驍龍晶片和蘋果的晶片,但是,十年努力,卻依然無法擺脫被美國封殺的下場,因為華為自己製造不了晶片,甚至在國內產業鏈中也找不到能生產製造7nm(更別談5nm)的晶片。
  • 為什么女生都多喜歡用蘋果?而不是什麼華為、小米?原因……
    然而有一點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留意,那就是在如今使用蘋果手機的群體好像有一大部分都是女性用戶,並且我們在一些調查報告中也不能發現,使用蘋果手機的女性用戶會遠遠的高於男性,這就引出來我們今天的主要內容:為什麼喜歡用iPhone的會多為女性朋友?為什麼她們不喜歡用如今性能、性價比都雙雙爆棚的國產手機呢?iPhone手機究竟都有著一些什麼奧秘可以讓她們可以在購機時會認準蘋果?
  • TikTok要涼了,為什麼中國還不封殺蘋果?
    前幾天把自己國家科技行業的四個巨頭都請到了美國國會,搞了一次反壟斷聽證會,廚子就不用介紹了吧,其他幾個是亞馬遜的光頭貝索斯,谷歌的劈柴哥和臉書的小扎。這些科技行業最賺錢,是美股的支柱,老美不搞你們搞誰嘛。可是這個會議,更像是一場秀,政府和巨頭們聯合做給美國人民看的,證明自己國家的企業沒有搞壟斷。
  • 同樣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蘋果、華為和三星有啥不同?
    太空人也是人,同樣也會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當時幾乎所有太空人都冒著會滑落和洩漏的風險也要挑個大號。用不了多久,NASA 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存在,於是就將這三個型號的名稱換成了「大、加大、超級大」,之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 哈佛專家再批羅永浩鯊魚皮技術;庫克:蘋果最大對手是華為和三星...
    (彭博)庫克:蘋果在智慧型手機行業最大競爭對手是華為和三星北京時間12月11日,據外媒報導,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周二表示公司在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否認外界批評的將製造過度外包給中國工廠。庫克稱,蘋果對競爭毫不陌生,這也將幫助蘋果推出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
  • 華為「屏」什麼:像做手機一樣做智慧屏,怎麼複製?
    可見,華為還是很謹慎的。或許華為清楚地知道,在市場並不明朗,需求尚要培養的現在,單靠自己做不成智慧屏這件事。「智慧屏不是電視,而是電視的未來。」這是趙明介紹智慧屏時說到的第一句話。而這也印證了今年4月,餘承東曾對媒體說的:「華為未來不會做傳統電視機,4月不會推出智能大屏終端。未來可能會做AI時代的家庭大屏產品,含有電視的功能。」
  • 前幾年非常火的曲面屏手機,為什麼突然之間就銷聲匿跡了?
    有網友問,在前幾年非常火爆的曲面屏手機,為什麼突然之間就銷聲匿跡了?目前整個市面上也僅剩下三星在堅持做這種手機,其餘也全部沒有再次發布新品,而華為mate9proq這樣的手機則是價格跌了一半,同樣是命運悲慘。那麼怎麼最近會這樣呢?在筆者個人看來,原因可能有這麼以下幾點。
  • 或因華為專利問題,蘋果將繼續推出4G版的iPhone 12
    在5G時代,華為擁有著強大的實力,且在專利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不過,因種種原因造成美國對華為的不斷的打壓,尤其是在晶片方面讓華為遇到了史上最大的難題。但從市場運作上來看,利益都是相互的,華為完全可以利用專利問題向美國的科技產業進行施壓。
  • 華為手機越來越貴?都快買不起了,看完4點你就覺得真值得!
    以前,蘋果手機佔據高端手機的壟斷大頭,大家覺得只要蘋果穩住腳下,就可以一直引領高端手機的技術潮流,讓很多手機廠商望而卻步,不敢「創新」,只要一出新iPhone就乾脆跟風,照葫蘆畫瓢,製作比自家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就好了,主要靠價格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