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陌生老外不戴口罩現身小區!出動:緊急徵集俄語翻譯志願者...

2020-11-28 新民晚報

圖說:江浦路街道居委幹部通過志願者在線翻譯與烏克蘭人傑尼斯溝通 楊浦區供圖

3月13日一大早,兩位居民心急火燎地跑進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又一村居委會,找到黨總支書記袁斌暉報信說:「書記,我們剛看到小區裡有個沒見過的老外在花園那邊,而且沒戴口罩!不知道什麼情況?」一聽說小區裡有沒戴口罩的陌生外國人出現,袁斌暉的神經立刻緊張起來,一邊去物業調取視頻監控記錄,一邊通過種種線索找到了這名外籍人士的住址。然而,找上門去之後,居委幹部和外籍人士說的都是「散裝英語」,難以交流,怎麼辦?幸好,江浦路街道志願服務中心馬上出動,在多個志願者群裡發布招募俄語翻譯志願者信息,僅僅一小時後,就有復旦大學俄語系的兩名學生舉手報名,通過遠程翻譯,幫助居委幹部摸清情況,又成功說服外籍人士承諾今後會戴口罩出門。一場虛驚解除,居民們都放了心。

其實,為了開展防輸入的社區管理,又一村居委已經在居民中招募了英語翻譯志願者,可是,居委幹部敲開門才知道,這位外籍人士基本不會說中文,英文也不太會講。向隔壁鄰居打聽了一圈才知道,原來這位男士來自烏克蘭,名叫傑尼斯,母語是俄語。

為難之中,袁斌暉想到江浦路街道志願服務中心正通過街道官微尋找多語種翻譯志願者,不如求助一下試試看。社區的需求就是「哨聲」,志願服務中心接到求助後,馬上在專門為此次社區防控成立的幾個翻譯志願者微信群、社區大學生志願者微信群等多個渠道中發出招募信息。僅僅一個多小時之後,復旦大學俄語系學生張子彤、魏昕玥就報了名。

翻譯有了,怎樣上門做工作才能達到最好效果呢?考慮到防控需要和外籍人士的特殊性,志願服務中心、又一村居委幹部和志願者反覆推敲,演練了整個上門流程,假想了可能會發生的多種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最終決定由居委幹部上門,請傑尼斯通過視頻與翻譯志願者溝通。

時隔幾個小時,居委幹部又來敲門了,打開門時,傑尼斯還一臉迷惑,不明就裡。工作人員用簡單的英文告訴他,會用手機視頻連線兩位精通俄語的大學生,藉助實時翻譯和他交流。傑尼斯接過手機,說母語讓他放鬆了很多,與志願者聊天一般地介紹著自己的情況,詳細到來滬日期、之前的行程等。原來,他在3月2日就已經到達上海,上午出門倒垃圾忘了戴口罩。聽到志願者的及時翻譯,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接著,居委幹部又請志願者用俄語告訴傑尼斯,雖然他不需要居家隔離,可以正常工作,仍建議減少外出活動,不去人員密集場所,每天測體溫、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傑尼斯通過志願者向居委幹部們和大家道歉說,自己出門時的確是放鬆了警惕,沒有戴口罩,給鄰居們造成了緊張,之後出門一定會牢記戴口罩,「保護大家,也是保護我自己」。

據悉,類似案例在楊浦的基層社區並非個例。為了進一步細化社區防控管理,延吉新村街道等多個街道都廣泛發動社區資源,特別是聯絡轄區內高校和黨建聯建高校等單位,發動掌握英語、日語、韓語等國語言的大學生加入志願者隊伍,江浦路街道等還編制了細到每小時一班的值班表。在區裡的資源支持下,各街道還印製了包括英語、義大利語、日語、韓語、波斯語和俄語等6個語種的告知書,基本覆蓋重點國家涉及的語種,確保社區防控沒有空白點。新民晚報記者 孫雲

相關焦點

  • ...說日語、韓語、義大利語、波斯語、俄語志願者24小時內集結完畢!
    不到24小時,首批日語、韓語、義大利語、波斯語、俄語志願者團隊就已召集完畢,大部分從外地趕回廣州,於3月7日晚集結廣州白雲機場,開始為外籍入境旅客提供多語種翻譯服務,有效緩解了機場口岸翻譯人員緊缺的壓力。截至3月23日,廣外多語種志願者在廣州白雲機場T1和T2航站樓累計服務時長已超過2000小時。志願者陳婕是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日語亞非學院的波斯語學生。
  • 社區防疫丨門上貼紙條檢驗是否外出,疫情線索徵集獎口罩
    除了全封閉管理外,樂得社區正面向轄內居民群眾徵集疫情相關線索,提供有效線索的業主將獲得口罩或現金的獎勵。先去送肉菜,再去買湯圓今天上午記者一行來到樂得花園,該小區已經封閉式管理一段時間,只留正門作為出入口,逢進必檢。對於非小區業主的記者一行,防控點工作人員還登記了相關信息。樓道內,物業工作人員正背著人工噴霧器對衛生死角、樓梯扶手等進行消殺。
  • 男子不戴口罩進小區遭拒,從後備箱拿出...
    在2021年1月12日,河北省邢臺市,一男子帶著小姨子回到小區,因為男子沒有出入證,並且沒有佩戴口罩,被防疫人員勸阻,「出去!出去!口罩也不戴,出去!」「有一說一,按照防疫規定禁止入內沒錯,尤其是他不戴口罩,但是,最近就發現一些個別門衛或志願者,拿著雞毛當令箭,對誰都吆五喝六的,今天,我媳婦就是想問一下門衛的值班電話,這傢伙,被劈頭蓋臉地訓了一頓,態度特別差,怎麼了這是?而且跟誰說話都跟訓孫子似的,說句不恰當的,有點小人得志那勁兒。」「他沒戴口罩是不對,他一進門,你看保安什麼態度?
  • 戴透明口罩的人: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
    來源:新京報戴透明口罩的人: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聾人朋友對透明口罩也有需求,我們呼籲有正規的口罩廠家能考慮到聾人朋友的需求,生產一些安全性更高、更規範的透明口罩。」新京報記者 張璐 協作記者 王飛 視頻 周博華 景如月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趙琳▲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
  • 緊急提醒!柳州這些地方,不戴口罩,拒絕進入
    柳州一鄉鎮緊急提醒:趕街要戴口罩1月6日,「柳江土博鎮」公眾號發出緊急提醒,要求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不管是去超市購物、進餐館吃飯,還是上土博趕街,一定要戴好口罩。」全文如下:
  • 疫情真相揭露:武漢,65歲,貓婆婆,退休職工,疫情期從不戴口罩
    4月疫情過去了,大家出門都戴著口罩,但是唯獨 「貓婆婆」不戴,也因為這個原因,孩子們在大人的要求下逐漸遠離了她,畢竟在這個非常時刻不戴口罩是一件讓人很難接受的事情。「貓婆婆」不戴口罩,眾說紛紜,也因為大家都有疑問,於是我也找到了這位阿婆,閒聊了一番,真正的了解到了這位「貓婆婆」的故事。
  • 再次明確:戴口罩!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不放鬆!不懈怠!請收好布寶為大家準備的疫情防控提醒1戴口罩!戴口罩!顧客不戴口罩時應拒絕其進入商場、超市《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中明確,在商場、超市入口處,要張貼健康碼圖識,增加體溫測量設備,所有人員健康碼和體溫檢測正常、佩戴口罩方可進入
  • 石家莊一大爺不戴口罩強行外出被曝光,官方:已展開調查
    據媒體報導:2021年1月9日0—24時,河北省新增46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中石家莊市報告44例(27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邢臺市報告2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1月9日0—24時,河北省新增13例本地無症狀感染者,均為石家莊市報告。可見石家莊疫情防控很重要,有關部門也進行嚴格管理要求,但是仍有個別沒有重視疫情的嚴峻性,不遵守防疫要求。網上有爆料稱:1月9日,在河北石家莊高邑縣某社區,一大爺不戴口罩強行闖卡試圖外出,並與小區防疫人員發生衝突,多次試圖搶奪防疫人員的手機,並多次辱罵「你算個什麼東西」。
  • 小區散步 孩子也要戴口罩
    南京兒童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周凱提醒,兒童應減少外出,即使在小區內散步,孩子一樣要戴口罩。 各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顯示,兒童患者相對較少。但周凱提醒,易感性低不等於不會被感染,嬰幼兒防疫工作不能放鬆。此次疫情還面臨與傳統流感季疊加的情況。家長要理性評估兒童發熱症狀,避免盲目送醫導致交叉感染。
  • 不戴口罩不量體溫硬闖小區 防疫人員勸說被辱罵:你賤,你找罵!
    石家莊濱湖小區門口,女子不戴口罩不量體溫,直接往小區裡闖。檢查人員提醒女子戴好口罩,面對檢查人員的詢問,女子態度傲慢,不讓檢查人員過問。檢查人員希望女子為整個小區著想配合檢查,女子說:「我就不配合你。」檢查人員說:「你不配合,全小區的人都認識你。」女子一副無所謂的態度稱:「我本來就很出名,隨便,我就這麼牛!」
  • 給貓戴口罩?這些防疫「騷操作」你都見過嗎?
    圖源:微博 為了防止這些毛茸茸的小朋友感染病毒,主人們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專門在外科口罩上鑽了兩個眼洞,給寵物套上。這回真的是「口罩一戴,誰也不愛」了,可能寵物們只想離家出走。
  • 直擊曼谷爆炸|另一條「生命線」:翻譯志願者兼緊急協調員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醫院,泰國志願者阿生站在病房外。文內圖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 張新燕他們是一群特殊的群體,在曼谷大爆炸後的救援中,構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一條「生命線」,他們便是翻譯志願者。在曼谷的醫院收治大量中國傷員時,中文翻譯成為緊急需求。
  • 男子不戴口罩闖小區,去派出所路...
    男子不戴口罩闖小區,去派出所路上竟咬傷民警 2020-02-09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這隊志願者接到樓上投下的55雙手套:天冷,給你們戴!
    12月29日上午,大連八方應急救援隊的志願者們正在金普新區一小區進行消殺,突然從樓上傳來呼喊聲:「嗨,這個給你們!」隨後,砰的一聲,一個塑膠袋包裹從樓上投了下來,志願者打開一看:裡面全都是線手套,總計55雙!志願者們的眼眶瞬間就溼潤了。
  • 狗狗何時該戴口罩,怎樣戴才不反抗?
    例如很多人會以為「戴了口罩就不吵了」,可以防止亂叫。你想得太多,商家也編得太多了,請試試嘴巴只張開一條縫,能發出多大的聲音。作為一隻崇尚自然的生物,身上除了自己的毛,啥都是多餘的,戴上束縛嘴巴的東西當然不喜歡。不管是口罩、項圈、鞋子、衣服,一條狗如果能說話,它會明確告訴你「我全部都不喜歡!」
  • 大連這隊志願者接到樓上投下的55雙手套:天冷,給你們戴
    12月29日上午,大連八方應急救援隊的志願者們正在金普新區一小區進行消殺,突然從樓上傳來呼喊聲:「嗨,這個給你們!」隨後,砰的一聲,一個塑膠袋包裹從樓上投了下來,志願者打開一看:裡面全都是線手套,總計55雙!志願者們的眼眶瞬間就溼潤了。
  • 天氣炎熱,學生什麼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專家回應兩不戴三戴
    在校11個小時還是走讀生,住宿的學生,戴口罩的時間就更加長。這麼長時間戴口罩,不說其他,就是耳朵都勒紅。 家長都說,孩子們戴口罩,憂心他們太熱,不戴口罩又擔心身邊的不安全因素,真的是左右為難,現在專家就這個話題,有回應,這個回應是兩不戴三戴。
  • 手語翻譯全程佩戴「透明」口罩,原因很暖!
    來源:經濟日報自2月3日起,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出現了手語翻譯,而她們戴的口罩有點特別——一隻透明的口罩。1個多小時的發布過程,手語翻譯冷新雪手指翻飛,一刻不閒。「這是我從1993年從事手語工作以來,第一次戴口罩翻譯,也是最累的一次翻譯。」
  •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這些課程吸引了一大批境外居民的參與,特別是由雙語志願者老師授課的「書法班」,受到了許多外籍居民的好評。
  • 老外自製可攜式空氣淨化器 專家:還不如口罩(圖)
    從圖片上看,老外身上像是背了個方方正正的小型行李箱,一根管子拉出,上面接了個類似氧氣面罩的東西,老外邊騎車,邊「吸氧」了。爆料網友說,他們很好奇,便追上去看個究竟,原來這名老外叫Mike,來自義大利,實在受不了霧霾,就把一臺空氣淨化器改裝成可攜式的空氣淨化器,每天背著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