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研究迎來重大進展!最新發現新冠疫苗或不引發ADE效應

2021-01-08 中國生物技術網

有關新冠疫苗可能會引發ADE效應的問題,一直都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即便直接把在體外有很強ADE作用的抗體打進小鼠和猴子體內,也基本不發生感染增強作用。這為國內正在全面接種的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個有力證據。

ADE全稱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意為抗體依賴性增強,比較通俗的解釋是:病毒在感染細胞時,由於某些原因,體內已有的相關抗體會增強病毒的感染能力。換言之,經自然免疫或疫苗接種後,再次接觸相關病毒時,體內產生的抗體可能會增強病毒的感染能力,最終導致病情加重。

正是因擔心新冠疫苗可能引發ADE效應,公眾對其保持了一定距離。在9月12日於深圳舉行的「疫苗創新與公眾健康」峰會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關於新冠疫苗)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大家討論的ADE效應,再加上成本,價格能不能降下來?」而此前,高福也曾強調:「目前新冠疫苗ADE沒有定論,必須要有經同行評審的數據公布才能說話。」

此外本公眾號在此之前也曾深度報導過新冠病毒相關的ADE效應:(點擊標題閱讀全文)

高福一直擔心的ADE是什麼?Nature子刊重磅綜述:ADE效應與新冠疫苗治療

時間來到了2021年1月2日,杜克大學人類疫苗研究所(DHVI)的巴頓·海恩斯(Barton Haynes)研究小組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表了一篇十分重要的論文:The functions of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d infection-enhancing antibodies in vitro and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該研究公布了第一個關於新冠病毒ADE效應的體內證據。

研究者認為,即使是直接注射體外明確有強ADE作用的單克隆抗體,仍然未在體內表現出明顯的影響,如病毒載量提升、炎症等。相反,還具有部分的保護作用。

該研究再次驗證了SARS-CoV-2的ADE抗體有至少兩種機制:

RBD特異性的依賴於Fc-FcγRII(不需要ACE2受體);

NTD特異性的不依賴Fc(需要ACE2受體),而是通過改變構象影響結合。

並分別描述了特徵,解析了各種結構。

根據抗體之間是否能阻斷病毒入侵細胞,研究者把RBD抗體分為兩個組。同一個組的ADE抗體與非ADE抗體之間相互競爭表位,不同組之間則互不影響;同樣地,NTD抗體也被分為兩組,但與RBD不同,中和性NTD抗體為一個組,可相互阻斷,而ADE的NTD抗體形成第二個組,同樣可相互阻斷;RBD抗體與NTD抗體之間互不影響。

接下來,他們做了重要的體內實驗。首先看RBD的ADE抗體:

小鼠實驗中,有ADE作用的DH1041和沒有ADE作用的DH1050.1單獨或結合都有中和且也具有ADE作用的DH1046和DH1047單獨或結合,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都對能夠降低SARS-CoV-2感染的小鼠肺部病毒載量;

猴子實驗中,檢測了DH1041、DH1043、DH1046和DH1047的預防作用,發現這些抗體都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並能降低上、下呼吸道的病毒載量。

對於NTD的ADE抗體:

在小鼠中,ADE抗體DH1052在小鼠中具有顯著的預防作用;

在猴子中,和RBD的ADE抗體相似,DH1052組也有一隻猴子肺部炎症評分有所增加,且表現出了炎症等現象,BAL細胞因子也有所上調。但整個DH1052組的猴子總病毒抗原有顯著下降,在上、下呼吸道中也部分顯示出了較少的病毒複製。

綜上所述,即使是直接注射體外明確有強ADE作用的單克隆抗體,仍然未在體內表現出明顯的影響如病毒載量提升、炎症等。相反,還具有部分的保護作用。

作者在討論中說到原因可能有兩點:

1)SARS-CoV-2本身不能在巨噬細胞中有效複製,而Fc介導的ADE抗體則主要進入巨噬細胞;

2)Fc介導的效應器功能發揮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概括來說,根據目前已有的證據,不支持新冠病毒感染或接種疫苗能夠誘導出明顯的ADE效應。

來源:央視財經、微博:最後一次吃糖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11月進展速覽
    隨著越來越多的候選疫苗進入科學研究視野以及大量臨床試驗的開展進行,人們對疫苗的關注也愈發關切。11月將近尾聲,翹首以盼的新冠疫苗,本月進展情況如何呢? 領跑3期臨床的疫苗11月有哪些新進展? 新冠疫苗的快速研發在借鑑上述疫苗研究平臺中,進展勢頭突飛猛進。截至2020年11月22日,WHO可查詢新冠48個在臨床試驗中,12個已經進入3期臨床試驗(圖3)。
  • 我國率先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疫苗臨床前都要經歷啥?
    5月6日,我國科學家率先在世界頂尖刊物《科學》雜誌(《Science》)上發表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表明,我國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並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的直接攻擊。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來,各國都在積極地研製新冠疫苗,據不完全統計,僅我國正在進行疫苗研製的單位就不下100家。
  • 高福一直擔心的ADE是什麼?Nature子刊重磅綜述:ADE效應與新冠疫苗...
    疫苗和抗體藥物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產生抗體,通過阻斷病毒與其細胞受體結合或與細胞膜的融合作用阻止新冠病毒(SARS-CoV-2)進入細胞。然而,基於抗體的疫苗及藥物療法的一個潛在障礙是:抗體依賴性增強(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效應。
  • 中國新冠疫苗接種時間表最新消息
    2020年9月27日消息:  中國新冠疫苗進展情況最新消息  9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介紹新冠疫苗工作進展情況。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 吳遠彬:目前我國新冠疫苗已有11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中3個滅活疫苗和1個腺病毒載體疫苗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其他重組蛋白疫苗、mRNA疫苗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正在抓緊開展Ⅰ/Ⅱ期臨床試驗。4個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目前進展順利。
  • 新冠疫苗又有重大進展 概念股還要飛?這隻「偽疫苗」股單日換手...
    原標題:新冠疫苗又有重大進展,概念股還要飛?注意,這隻「偽疫苗」股巨震,單日換手居然達106%,套利交易現身? 摘要 【新冠疫苗又有重大進展 概念股還要飛?
  • 清華大學又有新發現!從蝙蝠上面發現新冠病毒的抑制劑!
    蝙蝠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自身幾乎不受感染。因為蝙蝠的「百毒不侵」,它為什麼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但是自己卻一點沒有影響?這是醫護人員一直在探究的問題,如果在這上面取得進展,我想會推進我國的病毒防治技術。
  • 新冠肺炎疫苗最新研究進展將公布
    全球多個在研的新冠肺炎疫苗項目也將藉助本屆進博會平臺公布最新進展↓疫苗最新進展在中國公布阿斯利康、輝瑞、強生、默沙東、賽諾菲等跨國製藥巨頭均連續三屆參加進博會,這次均首次以雙展臺形式亮相醫療展區,除了展區內的主展臺,還有新增的位於防疫專區內的展臺
  • 詳述新冠|突變是病毒的「天性」,這會成為疫苗「剋星」嗎?
    其中提到,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被命名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最初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初步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變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以住院時間和28天死亡率評估)及再感染情況並沒有變化,大多數診斷工具不受影響。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
  • 新冠疫苗研究進展更新 國藥2款滅活疫苗均納入緊急使用範圍
    新冠疫苗研究進展——4個疫苗進入III期臨床,6萬受試者未現嚴重不良反應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介紹,目前我國共有13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III期臨床試驗。
  • 哈獸研最新研究表明:貓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
    天氣預報11日白天:晴,北風3-4級,最高氣溫13度;11日夜間:晴,西風3-4級,最低氣溫-2度;要 聞哈獸研最新研究表明:貓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與人類密切接觸的寵物、畜禽?哪種動物更易感?
  • 研究指出:一種常見突變使新冠病毒更「懼怕」疫苗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16日報導,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一種常見突變使病毒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的同時,也讓病毒對疫苗的敏感性更強。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查珀爾希爾校區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的新毒株D614G出現在歐洲,且已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毒株。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與原始病毒相比,D614G毒株的繁殖速度更快,傳染能力也更強。
  • 人類能對新冠病毒終身免疫嗎?
    近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研究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基因序列已發生改變,並於6月在日本境內擴散。疫情之初,西方國家打出「全民免疫」的口號,旨在誘導人體對新冠病毒產生免疫功能。如今,群體免疫策略已被證實徹底失敗,而新冠疫苗研發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些疾病,人類一經感染治癒或注射疫苗後就能終身免疫。
  • 焦點|新冠疫苗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幾個問題
    專家解釋這是因為一方面目前國內外新冠疫苗研發的抗原設計,主要針對新冠病毒S蛋白,通過對上萬條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分析比較,發現新冠病毒S蛋白相對比較穩定;另一方面現有的S蛋白的個別位點發生突變,對抗原結構和免疫原性影響較小,已有的研究證實目前正在實驗中的疫苗能夠有效中和變異的疫苗。
  • 新冠疫苗朋友圈開賣?企業透露最新進展
    (原標題:498 元一支,新冠疫苗朋友圈開賣?謠言!企業透露最新進展)中新經緯客戶端 8 月 13 日電 據 " 上海網絡闢謠 " 微信號消息,近日,有微商在朋友圈賣起了新冠疫苗,但兩款疫苗的生產企業負責人均回應稱,疫苗還在臨床試驗階段,沒有上市。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最新研究證實:新冠病毒易感染貓和雪貂!
    美國《科學》雜誌8日發表的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容易感染貓和雪貂,而對狗、豬、雞、鴨等感染性微弱。目前,對於新冠病毒起源以及中間宿主等還沒有定論,哪種動物最適合作為實驗模型來評估新冠藥物和疫苗對人體的功效仍是一大難題。在這一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研究了不同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敏感性,包括貓、狗、豬、雞、鴨等家畜。
  • 鍾南山領銜新論文:不排除「超級傳播者」 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一(2月10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傳出最新消息,鍾南山領銜新論文稱,新冠肺炎病毒不排除「超級傳播者」,個別潛伏期超三周。與此同時,據媒體報導,中國開發新冠病毒疫苗開始動物試驗,最快4月進入臨床。
  • 人類該如何打敗新冠病毒?張文宏:全球將迎來新冠疫苗上市高潮
    為此中國,美國,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正加緊研製新冠疫苗,為的就是全球能夠早一天戰勝疫情。據《澎湃新聞》11月28日的報導,11月28日上海市舉行了一場2020年科普大講,此次科普大講主要圍繞「人類該怎樣打敗新冠病毒『為主題。
  • 英國新冠疫苗接種時間曝光!英國疫苗最新進展如何?
    下圖為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具體人數據悉,疫苗接種最早將於12月初開始,具體要取決於疫苗得到監管機構批准的時間。大部分疫苗接種將在1月到3月之間進行,具體取決於疫苗的庫存情況。從2021年初開始,將會有更多的人接種疫苗。從一月下旬開始,年齡在18至50歲之間的每個人都將有資格接種新冠疫苗。所以對於留學生而言,接種疫苗的時間段是一月下旬至四月下旬。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新冠病毒|蝙蝠|柬埔寨|-健康界
    與曾在本世紀初引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的冠狀病毒類似,新冠病毒可能同樣源於菊頭蝠屬蝙蝠,但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感染人類之前可能寄宿在另一種動物體內。報導稱,尋找與新冠病毒相似的其他冠狀病毒有助於解開謎團,幫助我們理解新冠病毒是如何完成從蝙蝠到人類的跳躍,從而引發當前疫情的。有病毒學家告訴《自然·新聞與評論》記者,他們已經在柬埔寨發現了這樣的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