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全球水博物館網絡代表座談會在中國水利博物館召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官員、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協調人,以及伊朗、義大利、荷蘭、加拿大、厄瓜多、印度等國家的代表齊聚杭州,根據今年5月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國際會議精神,落實水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的具體事項,展開深入交流,達成多項合作共識。
全球水博物館網絡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文計劃(IHP)組織發起,旨在構建世界水博物館交流協作網絡,交流先進經驗和理念,共同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水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
中國水利博物館館長張志榮在會上介紹,中國水利博物館提出的共建「水與人類文明共同體」倡議,得到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和全國水利博物館聯盟單位的積極響應,並取得初步成效。按照全球水博物館網絡部署,中國水利博物館策劃了「與水共生」國際聯展和國際青少年水文化研學等交流項目,期待與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單位深入合作,推進落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官員Philippe Pypaert在會上表示,中國水利博物館具備突出的硬體條件和務實高效的工作表現,應當在世界水文化交流合作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期將努力促進「中國經驗」「中國方案」的推廣落實,力爭在2020年取得成果,同時還將積極爭取有關國際水博物館交流活動在中國舉行。
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協調人Eriberto Eulisse在會上表示,中國水利博物館作為全球水博物館網絡的重要成員,於2017年發起成立了全國水利博物館聯盟並迅速開展務實合作,中國水利博物館以大館帶動中小館發展的聯盟模式,將成為全球水博物館網絡的引領示範,值得廣泛倡導和推廣。在中國實踐經驗基礎上,全球水博物館網絡將不斷探索區域性協調管理模式。
會上,中國水利博物館和伊朗亞茲德水博物館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就坎兒井水利遺產調查、水文明之路研究、水文化文物複製等課題深入開展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