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主辦,吉林省博物院承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2019-2020年度工作會議在吉林省博物院召開。來自北京、上海、河南、陝西等23個省市的8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上,吉林省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李剛首先致辭,對與會來賓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介紹了吉林省文化事業的發展情況,以及第五屆吉林國際冰雪產業博覽會冬季文博創意產業主題館的情況,並預祝年會舉辦圓滿成功。
隨後,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代表專委會總結了2015-2019全國研學評比活動、北京服務貿易交易會、二十四節氣文創設計大賽、弘博網宣傳等多項重要工作,並公布了全國研學調研、第九屆「博博會」籌備及專委會官方網站開發建設等主要工作計劃。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發言
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官方網站
在下午的議程中,中國農業博物館、深圳市插畫協會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中詳細地介紹了「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項目」及「博物館插畫應用項目」的籌備與開展情況。在中國農業博物館的努力下,「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項目」舉辦了「二十四節氣文創作品設計大賽」,吸引了大量高水平的設計師(團隊)參賽,並試點推動設計作品產品化、商業化。深圳市插畫協會則以二十四節氣插畫圖庫為例,展示了如何打造博物館圖庫與建立授權體系,服務於博物館對內對外的各方面工作,為與會代表提供了優質案例的參考。
隨後,80多位與會代表分為四組,圍繞專委會未來工作計劃及發展規划進行了熱烈的小組討論。之後,各小組分別舉薦代表進行總結髮言,為專委會各方面工作提出了眾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首先,各位代表對第九屆「博博會」的籌備工作發表了意見。與會代表普遍認為,專委會應促進各參展單位在「博博會」上進行多元展示,除了文創產品的展示之外,還應重視博物館在教育、展覽、科技、學術研究等各方面的成果展示,充分體現博物館的文化內涵,以擴大「博博會」影響力,廣泛吸引當地大中小學校學生和普通市民的關注。此外,還有代表提出,博博會可以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為線上參展提供平臺。同時,本屆「博博會」還可為高校博物館搭建平臺,提高高校博物館在觀眾中的影響力。
其次,「文旅融合」的問題也受到了代表們的高度關注,提出開展研學活動是促進文旅融合的一條有效路徑。為了推動研學活動的發展,代表們表示,專委會應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國家文物局、教育部等部門相關政策的落實,以實現頂層設計,並為行業推薦示範項目提供模式指導,為博物館在研學路線開發、教材審定、第三方合作模式、分配機制、活動推廣等各方面工作提供標準和依據。此外,博物館也應主動研究開發研學內容,做出精品研學課程,以保障「文旅融合」中文化內涵的豐富。
此外,代表們還提出了小型博物館在展覽、文創、教育等方面的困難,並呼籲進一步落實「大館帶動小館」的機制,促進博物館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在博物館與市場結合方面,與會代表關注到,如今線上展覽和線上活動多種多樣,如何得到市場的認可,是值得博物館人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此次會議是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委會疫情後首次舉辦全體工作會議。會議期間增改選了一批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及委員,擴大了專委會人才隊伍,為專委會未來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委會簡介
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專業委員會成立於2007年1月,是經民政部登記註冊,屬中國博物館協會直接領導的專業委員會,是由國內博物館及相關專家和熱愛文博事業的各界人士自願結合的組織;是以積極探索博物館市場推廣與發展的公共關係途徑,開闢博物館與社會的建設營銷新模式,促進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社會團體;是中國博物館界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係委員會(ICOM MPR) 事務的中國唯一正式代表機構。專委會成立以來,承辦了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同時,專委會還主管文博行業媒體「弘博網」的運營工作。此外,市場推廣專委會還面向全國博物館行業舉辦了多次「博物館外事禮儀培訓班」、「博物館版權交易培訓班」等行業專業培訓班。
資料來源:現場發言整理
回顧往期精彩
從教師角度出發,看學校如何設計開發博物館課程
首都博物館(東館)計劃於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
「雲上澤國——良渚文明線上主題展」海外上線
打開V&A策展人李曉欣的策展日誌,了解一個展覽的誕生
中國博物館協會負責人就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答記者問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與佛山市博物館齊聚帥府,共商交流與合作
洪堡論壇博物館開幕,殖民地掠奪文物成重大爭議點
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首次全面公布
展陳昇級,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將於元旦起正式開放
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內附全4批分省統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