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證研
《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羅九/研究員 映蔚 唐裡 洪力/編審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海生科」)衝擊「科創板」,欲分享資本盛宴。值得注意的是,昊海生科的銷售數據卻陷「羅生門」,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存疑,且其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市場份額也存在「注水」的嫌疑。
一、銷售數據陷「羅生門」,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存疑
自2007年成立以來,昊海生科一直致力於應用生物醫用材料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進行醫療器械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十餘年發展,昊海生科目前營業收入規模已突破15億元。
2016-2018年,昊海生科營業收入分別為8.61億元、13.54億元、15.58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57.27%、15.06%。
2016-2018年,昊海生科淨利潤分別為3.05億元、3.72億元、4.15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22.08%、11.31%。
業績增長背後,昊海生科第一大客戶耀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昌國際」)銷售數據存疑,引人關注。
據招股書,A股上市公司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昊生物」)子公司耀昌國際是昊海生科2017-2018年的第一大客戶,所貢獻的銷售金額分別為6,749.21萬元、6,104.48萬元。
據冠昊生物2016-2018年報,冠昊生物間接持有耀昌國際100%股權,耀昌國際為冠昊生物全資子公司。且2016-2018年,耀昌國際均屬於冠昊生物合併範圍。
2017年,冠昊生物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為5,590.3萬元、1,211.49萬元、584.64萬元、321.02萬元、73.15萬元。
2018年,冠昊生物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為6,400.85萬元、1,414.52萬元、369.54萬元、55.44萬元、32.13萬元。
身為冠昊生物持股100%的子公司,且耀昌國際在冠昊生物的合併範圍內,耀昌國際向昊海生科採購的採購金額,理應也在被包括在冠昊生物的供應商採購金額中。
然而,冠昊生物年報披露的供應商採購金額,和昊海生科招股書中耀昌國際所貢獻的銷售金額無一匹配。其中,2017年,冠昊生物披露的第一名供應商採購金額為5,590.3萬元,昊海生科招股書披露向耀昌國際的銷售金額為6,749.21萬元。也就是說,2017年,冠昊生物子公司耀昌國際對昊海生科的採購額,比已將耀昌國際納入合併範圍的母公司冠昊生物對第一名供應商的採購額還多,令人費解。
上述第一大客戶的銷售數據中,昊海生科是否存在虛增其對耀昌國際銷售金額的行為?而昊海生科與冠昊生物間的數據或陷入「羅生門」?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耀昌國際近兩年的期末庫貨均處於高位。2017-2018年,耀昌國際的期末庫存分別為4,041.67萬元、2,923.81萬元,佔當期採購金額的比重分別為59.88%、47.9%。
二、開啟「自嗨」模式,「蒙眼」過濾競爭對手?
實際上,不僅銷售數據陷「羅生門」引質疑,昊海生科在招股書中開啟了一出「自嗨式」信息披露。
據招股書,援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及廣州標點醫藥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點醫藥」)出具的《2011-2017年我國手術防粘連劑市場研究報告》,在國內各主要廠家生產的手術防粘連產品市場份額(按終端售價統計)的排名中,2015-2017年,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劑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0.17%、50.19%、49.05%。
數據來源:昊海生科招股書
昊海生科表示,公司是最大的手術防粘連劑生產商,2017年市場份額近50%,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僅為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石家莊億生堂醫用品有限公司。
如昊海生科所述,其無疑已成為高端醫用品市場的「霸主」,而事實上這或是一廂情願的「自嗨」。
根據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醫學信息》的《國內手術防粘連產品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國內市場主要防粘連產品的廠商超過二十家。
數據來源:《醫學信息》
也就是說,早在數年前,國內防粘連產品市場已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其中不乏外來和本土品牌,而昊海生科僅「象徵性」列兩家競爭對手,是否過於「樂觀」。
根據《浙江省成套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關於止血和防粘連等材料的成交結果公示》,來自境外的手術防粘連材料的品牌為美國強生和臺灣龍泰,產品提供方分別為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福建宏信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來自境內的透明質酸鈉凝膠產品,產品提供方為山東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上海建華精細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其勝生物製劑有限公司、常州藥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宇宙人工晶狀體研製有限公司。來自境內的手術防粘連材料,產品提供方為河北瑞諾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賽克賽斯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弘健生物醫用製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成都迪康中科生物醫學材料有限公司、常州百瑞吉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福州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唯一進入南京市中醫院手術防粘連液採購名單的山東賽克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更名為賽克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克賽斯」),旗下「賽必妥」牌手術防粘連液,是與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研發,於2007年獲批CFDA。根據賽克賽斯介紹,賽必妥年臨床使用量超100萬例,銷售額過億,該產品在手術防粘連領域排名居首,2008年賽必妥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分別於2010及2015年參與幾丁糖類產品的國家標準制定。
而昊海生科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賽克賽斯及其產品賽必妥,不管「有意」還是「無意」,賽克賽斯這一大競爭對手,均無法迴避。
三、8.37%「吹」成50.19%?市場份額或「注水」
比起對於市場競爭環境過於「樂觀」,昊海生科在市場份額方面「吹泡泡」之嫌,則更令人擔憂。
據招股書,昊海生科生產和銷售的手術防粘連產品,包括醫用幾丁糖(防粘連用)、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
而昊海生科披露的市場份額,2015-2017年,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劑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0.17%、50.19%、49.05%。
2016-2018年,昊海生科醫用幾丁糖(防粘連用)銷售金額分別為11,658.87萬元、12,849.49萬元、10,902.78萬元,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銷售金額分別為8,042.42萬元、6,860.45萬元、7,719.75萬元。
據《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統計,2016-2018年,昊海生科防粘連產品銷售金額合計為19,701.29萬元、19,709.94萬元、18,622.53萬元。
源自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及標點醫藥提供的數據,2016-2017年,國內手術防粘連劑市場規模分別為23.53億元、25.07億元。
鑑於醫療行業特點以及手術用品的特殊性,下遊需求和支付能力,加上市場的充分競爭,不乏替代品,決定了手術防粘連產品市場需求基本能夠得到滿足。
若以招股書披露的「國內手術防粘連劑市場規模」和「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產品銷售金額」來統計,2016-2017年,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劑市場份額分別為8.37%、7.86%。同期,昊海生科披露的手術防黏連劑市場份額分別為50.19%、49.05%。也就是說,通過統計所得的昊海生科防黏連劑市場份額,相比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或是「望塵莫及」。
無獨有偶,昊海生科在披露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的市場份額時,或存在同樣「套路」。
據招股書,出具的《2011-2017年我國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研究報告》,國內市場上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知名品牌的各生產廠家的市場份額(按終端售價統計)排名中,2015-2017年,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分別為34.04%、35.27%、36.21%。
招股書顯示,昊海生科生產和銷售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產品包括醫用幾丁糖(關節腔注射用)、玻璃酸鈉注射液。
2016-2018年,昊海生科醫用幾丁糖(關節腔注射用)銷售金額分別為8,562.27萬元、8,422.19萬元、8,934.81萬元,玻璃酸鈉注射液銷售金額分別為20,414.72萬元、18,348.51萬元、21,149.44萬元。
據《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統計,2016-2018年,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產品銷售金額合計為28,976.99萬元、26,770.7萬元、30,084.2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昊海生科招股書,2016-2017年,國內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規模分別為19.65億元、18.64億元。
若以招股書披露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規模」和「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產品銷售金額」統計,2016-2017年,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為14.75%、14.36%。這意味著,此處統計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相較於昊海生科所披露的「2016-2017年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分別為35.27%、36.21%」,兩者相差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據招股書,昊海生科委託標點醫藥對相關行業進行調研後提供了市場數據。作為被「委託」方,標點醫藥的調研結果,是否存在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得而知。《金證研》滬深資本組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