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海生科銷售數據陷「羅生門」 市場份額或「吹泡泡」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金證研

《金證研》滬深資本組 羅九/研究員 映蔚 唐裡 洪力/編審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海生科」)衝擊「科創板」,欲分享資本盛宴。值得注意的是,昊海生科的銷售數據卻陷「羅生門」,第一大客戶銷售金額存疑,且其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市場份額也存在「注水」的嫌疑。

一、銷售數據陷「羅生門」,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存疑

自2007年成立以來,昊海生科一直致力於應用生物醫用材料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進行醫療器械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十餘年發展,昊海生科目前營業收入規模已突破15億元。

2016-2018年,昊海生科營業收入分別為8.61億元、13.54億元、15.58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57.27%、15.06%。

2016-2018年,昊海生科淨利潤分別為3.05億元、3.72億元、4.15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22.08%、11.31%。

業績增長背後,昊海生科第一大客戶耀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昌國際」)銷售數據存疑,引人關注。

據招股書,A股上市公司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昊生物」)子公司耀昌國際是昊海生科2017-2018年的第一大客戶,所貢獻的銷售金額分別為6,749.21萬元、6,104.48萬元。

據冠昊生物2016-2018年報,冠昊生物間接持有耀昌國際100%股權,耀昌國際為冠昊生物全資子公司。且2016-2018年,耀昌國際均屬於冠昊生物合併範圍。

2017年,冠昊生物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為5,590.3萬元、1,211.49萬元、584.64萬元、321.02萬元、73.15萬元。

2018年,冠昊生物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為6,400.85萬元、1,414.52萬元、369.54萬元、55.44萬元、32.13萬元。

身為冠昊生物持股100%的子公司,且耀昌國際在冠昊生物的合併範圍內,耀昌國際向昊海生科採購的採購金額,理應也在被包括在冠昊生物的供應商採購金額中。

然而,冠昊生物年報披露的供應商採購金額,和昊海生科招股書中耀昌國際所貢獻的銷售金額無一匹配。其中,2017年,冠昊生物披露的第一名供應商採購金額為5,590.3萬元,昊海生科招股書披露向耀昌國際的銷售金額為6,749.21萬元。也就是說,2017年,冠昊生物子公司耀昌國際對昊海生科的採購額,比已將耀昌國際納入合併範圍的母公司冠昊生物對第一名供應商的採購額還多,令人費解。

上述第一大客戶的銷售數據中,昊海生科是否存在虛增其對耀昌國際銷售金額的行為?而昊海生科與冠昊生物間的數據或陷入「羅生門」?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耀昌國際近兩年的期末庫貨均處於高位。2017-2018年,耀昌國際的期末庫存分別為4,041.67萬元、2,923.81萬元,佔當期採購金額的比重分別為59.88%、47.9%。

二、開啟「自嗨」模式,「蒙眼」過濾競爭對手?

實際上,不僅銷售數據陷「羅生門」引質疑,昊海生科在招股書中開啟了一出「自嗨式」信息披露。

據招股書,援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及廣州標點醫藥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點醫藥」)出具的《2011-2017年我國手術防粘連劑市場研究報告》,在國內各主要廠家生產的手術防粘連產品市場份額(按終端售價統計)的排名中,2015-2017年,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劑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0.17%、50.19%、49.05%。

數據來源:昊海生科招股書

昊海生科表示,公司是最大的手術防粘連劑生產商,2017年市場份額近50%,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僅為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石家莊億生堂醫用品有限公司。

如昊海生科所述,其無疑已成為高端醫用品市場的「霸主」,而事實上這或是一廂情願的「自嗨」。

根據綜合性醫藥衛生類學術期刊《醫學信息》的《國內手術防粘連產品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國內市場主要防粘連產品的廠商超過二十家。

數據來源:《醫學信息》

也就是說,早在數年前,國內防粘連產品市場已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這其中不乏外來和本土品牌,而昊海生科僅「象徵性」列兩家競爭對手,是否過於「樂觀」。

根據《浙江省成套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關於止血和防粘連等材料的成交結果公示》,來自境外的手術防粘連材料的品牌為美國強生和臺灣龍泰,產品提供方分別為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福建宏信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來自境內的透明質酸鈉凝膠產品,產品提供方為山東博士倫福瑞達製藥有限公司、上海建華精細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其勝生物製劑有限公司、常州藥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宇宙人工晶狀體研製有限公司。來自境內的手術防粘連材料,產品提供方為河北瑞諾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賽克賽斯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弘健生物醫用製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成都迪康中科生物醫學材料有限公司、常州百瑞吉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福州海王福藥製藥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唯一進入南京市中醫院手術防粘連液採購名單的山東賽克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更名為賽克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克賽斯」),旗下「賽必妥」牌手術防粘連液,是與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研發,於2007年獲批CFDA。根據賽克賽斯介紹,賽必妥年臨床使用量超100萬例,銷售額過億,該產品在手術防粘連領域排名居首,2008年賽必妥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分別於2010及2015年參與幾丁糖類產品的國家標準制定。

而昊海生科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賽克賽斯及其產品賽必妥,不管「有意」還是「無意」,賽克賽斯這一大競爭對手,均無法迴避。

三、8.37%「吹」成50.19%?市場份額或「注水」

比起對於市場競爭環境過於「樂觀」,昊海生科在市場份額方面「吹泡泡」之嫌,則更令人擔憂。

據招股書,昊海生科生產和銷售的手術防粘連產品,包括醫用幾丁糖(防粘連用)、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

而昊海生科披露的市場份額,2015-2017年,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劑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0.17%、50.19%、49.05%。

2016-2018年,昊海生科醫用幾丁糖(防粘連用)銷售金額分別為11,658.87萬元、12,849.49萬元、10,902.78萬元,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銷售金額分別為8,042.42萬元、6,860.45萬元、7,719.75萬元。

據《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統計,2016-2018年,昊海生科防粘連產品銷售金額合計為19,701.29萬元、19,709.94萬元、18,622.53萬元。

源自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及標點醫藥提供的數據,2016-2017年,國內手術防粘連劑市場規模分別為23.53億元、25.07億元。

鑑於醫療行業特點以及手術用品的特殊性,下遊需求和支付能力,加上市場的充分競爭,不乏替代品,決定了手術防粘連產品市場需求基本能夠得到滿足。

若以招股書披露的「國內手術防粘連劑市場規模」和「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產品銷售金額」來統計,2016-2017年,昊海生科手術防粘連劑市場份額分別為8.37%、7.86%。同期,昊海生科披露的手術防黏連劑市場份額分別為50.19%、49.05%。也就是說,通過統計所得的昊海生科防黏連劑市場份額,相比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或是「望塵莫及」。

無獨有偶,昊海生科在披露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的市場份額時,或存在同樣「套路」。

據招股書,出具的《2011-2017年我國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研究報告》,國內市場上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知名品牌的各生產廠家的市場份額(按終端售價統計)排名中,2015-2017年,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分別為34.04%、35.27%、36.21%。

招股書顯示,昊海生科生產和銷售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產品包括醫用幾丁糖(關節腔注射用)、玻璃酸鈉注射液。

2016-2018年,昊海生科醫用幾丁糖(關節腔注射用)銷售金額分別為8,562.27萬元、8,422.19萬元、8,934.81萬元,玻璃酸鈉注射液銷售金額分別為20,414.72萬元、18,348.51萬元、21,149.44萬元。

據《金證研》滬深資本組統計,2016-2018年,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產品銷售金額合計為28,976.99萬元、26,770.7萬元、30,084.2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昊海生科招股書,2016-2017年,國內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規模分別為19.65億元、18.64億元。

若以招股書披露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規模」和「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產品銷售金額」統計,2016-2017年,昊海生科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為14.75%、14.36%。這意味著,此處統計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相較於昊海生科所披露的「2016-2017年的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市場份額分別為35.27%、36.21%」,兩者相差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據招股書,昊海生科委託標點醫藥對相關行業進行調研後提供了市場數據。作為被「委託」方,標點醫藥的調研結果,是否存在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得而知。《金證研》滬深資本組將繼續保持關注。

相關焦點

  • 這個千億級市場魚龍混雜
    據 Frost & Sullivan 預測,2021 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美服務市場,市場空間預計超過9000億元。一面是井噴增長的千億級繁榮市場,一面是魚龍混雜的行業亂象;一邊是資本追逐的熱點和風口,一邊是野蠻生長的生態與積弊。巨大的市場,巨大的誘惑,巨大的競爭,創造著巨大的利益和巨大的問題。
  • 再戰IPO 泡泡瑪特能否將資本泡泡越吹越大
    成立10年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在挺過疫情後的夏天,迎來自己第二次資本市場之旅。 6月1日,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招股書,泡泡瑪特近三年的營收、淨利持續攀升。
  • 二次銷售!泡泡瑪特再陷輿論風波,創始人的童話故事還能講多久?
    泡泡瑪特又陷輿論風波?  12月24日,針對抖音上曝光的"二次銷售被拆盲盒"事件,泡泡瑪特表示,確認屬實,並向消費者承諾將涉事員工辭退。    王寧立馬籤下了Molly娃娃IP的獨家代理權,回大陸後就立即聯繫廠家,並採用"盲盒"的方式將這些Molly娃娃裝在一個個看不見的盒子裡,放到泡泡瑪特的店裡售賣。  沒想到一經推出,泡泡瑪特立即火了圈!當年銷售直接超千萬!  二次銷售、瑕疵品不退、甲醛超標……泡泡瑪特怎麼了?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黃牛囤貨生隱憂
    「實際上國內盲盒市場還是比較集中的一個狀態,泡泡瑪特先發優勢明顯,而考慮行業正向反饋明確,優質IP也會傾向於選擇龍頭公司以保證IP宣傳和銷售,預期呈現強者恆強局面。」史凡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泡泡瑪特可以複製嗎盲盒市場並不是泡泡瑪特一家公司的天下。
  • 神奇的吹泡泡技巧,為什麼海綿寶寶的泡泡,又大又漂亮
    #經典動漫#導語:霞光漫天,吹出的泡泡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到處飄著大大小小、五光十色的泡泡,成了泡泡的海洋。這樣的場景有沒有很美?小夥伴們,有喜歡吹泡泡的嗎?在《海綿寶寶》裡面,派大星和海綿寶寶都是特別喜歡吹泡泡的,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玩法,都會玩得特別開心。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懷念一下,《海綿寶寶》第一季第一集,一起吹泡泡。
  • 泡泡瑪特(09992)股價過山車:泡泡破了麼?
    不過,對於泡泡瑪特(09992)近幾日的遭遇而言,驚嚇或許也可能存在下一個盲盒裡。12月25日,泡泡瑪特背後存有的隱患被新華社的一紙刊文揭露。具體而言,新華社刊文表示,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 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久?
    這不,近期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的泡泡瑪特,開盤後股價分分鐘漲幅100%,一個不小心市值就實現了「1000個小目標」——1000億港元。(註:此處一個小目標=1億港元)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泡泡瑪特?啥玩意?好像沒聽過呀。
  • 二次銷售曝光後,泡泡瑪特的「泡泡」要被戳破了
    但這些彌補措施,顯然不能阻止「#泡泡瑪特承認二次銷售#」的話題,在當日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就在二次銷售風波發酵之時,新華社發文評論「盲盒消費」,指出上癮與賭博心理滋生畸形消費,並呼籲「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範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也被外界認為,泡泡瑪特目前的盲盒模式或將面臨監管,而這也使得其市值蒸發近120億港幣。
  • 「盲盒第一股」承認二次銷售 泡泡瑪特股價大跌
    自從上市之後,泡泡瑪特接連陷入瑕疵品不退、甲醛超標、不發貨、二次銷售等爭議。   泡泡瑪特被曝拆封再出售   12月23日,有抖音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泡泡瑪特濟南萬象城店買到了被拆封的盲盒,質疑店員二次銷售,在上面封盒處均有黃色膠水,裡面的標籤甚至有出現彎曲摺痕,很明顯有被拆開的痕跡。24日凌晨,該網友稱已得到泡泡瑪特回應,確認情況屬實。
  • 飢餓營銷滋生「灰色」利益鏈 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大?
    近日,泡泡瑪特股價大跌被頂上熱搜,其股價大跌是因為一起「二次銷售」事件被曝光引發的。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爆料稱,自己在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購買了3個盲盒,回家後發現封口處都有黃色膠水,其中一隻盒子裡面的卡片還有摺痕,疑似拆封后二次銷售。
  • 久日新材、昊海生科盤中雙雙破發,破掉一個價,將迎來八個立
    11月6日,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滿周歲之際,科創板首現新股破發——久日新材、昊海生科在盤中攜手破發。那麼,破發是不是「不好看」?應該怎麼看?答:該破就會破,不該破就不會破!價格「好看」管一時,機制「好用」管很久!破發了,意味著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改革真正走向深化!
  • 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銷售規模創歷史新高
    日前,2020年全球起重機械製造商20強排行榜發布,中聯重科起重機械銷售額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第一。優異的成績背後是強大的研發創新實力支撐,據了解,2020年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上市新品52款,有力地推動了銷售規模再創新高。大單不斷、增長強勢!
  • 泡泡瑪特驚曝二次銷售,網友炸了!85後創始人夫婦...
    12月24日凌晨,泡泡瑪特官方回復該網友表示,此事為5名店員自行拆開11個盲盒,拿走了想要的以後才結帳,涉事相關店員已被開除。衝上熱搜網友瘋狂吐槽泡泡瑪特二次銷售的事情,在聖誕節晚上迅速衝上微博熱搜。截至目前,已經有近2億人次閱讀了該話題。多名來自北京、上海的網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碰到過二次銷售。
  • 中國寵物食品市場格局來看 進口品牌份額遙遙領先
    這其中,寵物食品和寵物醫療以其剛性需求和使用頻度高等特性,成為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最大的兩個子市場,涉及寵物產業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也多集中在此。  中國寵物行業市場構成  作為飼養寵物的剛性需求,食品在寵物行業中佔據重要位置。根據APPA的統計,2018年中國各個寵物細分市場中,寵物食品所佔的份額最高,達到3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