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矛盾的地區,放眼望去,不是漫漫黃沙就是無邊的戈壁,水資源稀少,但是那裡卻富國林立,沙特、阿聯、卡達、科威特這些土豪國家,依靠著沙漠底下的石油和天然氣,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富得流油。
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葉門。
葉門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國家之一,在2018年的人均GDP只有944美元,連同為阿拉伯半島國家卡達的零頭都不到。
葉門的先天條件並不差:雖然石油資源不多,但是它地處紅海、亞丁灣的戰略要衝,扼守蘇伊士運河到印度洋的出口,每天不計其數的商船經過。在19世紀英國將葉門的亞丁港打造成了僅次於紐約的世界第二港口,同樣的優越地理位置在世界上也只有扼守馬六甲的新加坡可以與之相媲美。
那為什麼葉門沒有像新加坡一樣依靠自己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壯大,反而成為了戰亂不休的極端貧困國家?
內亂不休
葉門的人口眾多,擁有2500萬左右,是阿拉伯國家中的人口大國,但是這些人口分為了
大大
小小400多個部落,十分的雜亂。
由於從獨立後長期的內戰政局動蕩,導致部落比政府更加的強勢,各個部落的人都只知部落而不知國家,各個部落為了爭奪利益衝突嚴重。
這些部落就比如春秋時期的諸侯列國,在名義上聽從中央政府的號令,其實各自有自己的小政府,當威脅到自家的利益時,馬上翻臉不認人。
就比如胡塞武裝就是由葉門的一個大部落組成的。
再加上葉門人雖然都信奉伊斯蘭教,但是一半是遜尼派,還有一半是什葉派,兩派的實力相當,誰也不服誰,各自找靠山。遜尼派的人投靠了沙特,而什葉派自然投靠了伊朗,兩派也時不時的大打出手。
長期的戰亂使得葉門不可能安心發展經濟,更談不上基礎設施建設了,外資和技術人員為了安全也紛紛撤離,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無法得到合理的利用,沒用哪個商人敢將自己的貨輪停靠在一個戰亂國家。
葉門的經濟在持續的戰亂中陷入到了死胡同。
卡特葉
卡特葉是一種和檳榔差不多的植物,久嚼可以提神醒腦,並刺激人腦產生欣快感,但是它的成癮性比檳榔大很多。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將卡特葉其為麻醉品,嚼食卡特葉是非法行為。
但是嚼卡特葉是葉門地區的傳統習慣,在葉門80%的成年男子和50%的成年女子經常咀嚼卡特,他們在每天的午飯後或晚飯後聚在一起,嚼著卡特葉高談論闊,雷打不動。
葉門人嚼葉子的時間短則四五個小時,長則六七個小時,有些人甚至要嚼到半夜,滿足後才能睡著覺,耗費大量的時間。
諷刺的是葉門這個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近一半的人口食不果腹,但是他們還是要擠出收入的一半來嚼卡特葉。
卡特葉的熱銷也帶動了卡特樹的種植,但土地就這麼多,沒地方種怎麼辦,只能放棄種糧食了。
卡特樹是一種灌木,種植到第二年就可以採葉販賣,而且一年當中可以多次的採摘,產量大,獲利周期短,價值高。
因此,許多的葉門農民棄種農作物改種卡特樹,就連享譽世界幾百年價值極高的摩卡咖啡都很少人種值了,使得葉門的糧食產量大減,要從別的國家進口大量的糧食。
許多的葉門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了卡特葉帶來的危害,但是在短時間內改變幾百年形成的社會習慣是不可能的。此外,許多農民依靠卡特葉養家餬口,禁止卡特葉將使脆弱的經濟更加的雪上加霜。
和其他國家的內戰是因為利益或意識形態不一樣,葉門的內戰可謂是一團亂麻:意識形態、宗教、部落、利益、國內外的幹涉,各種勢力糾纏在一起合縱聯合,你爭我鬥打得到至死方休為止。
從南北葉門各自獨立到南北葉門合併統一,在80多年的時間裡,這個年輕的國家幾乎每時每刻都處於大大小小的戰爭衝突中,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穩定的環境來發展,是不可能走向繁榮富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