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驅趕未拴繩狗反而被狗主人毆打致骨折」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了熱議,11月15日開始,杭州將對不文明養狗行為進行集中整治,對未經批准擅自養犬的,由犬類主管部門沒收犬只,對單位養犬的,處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養犬的,處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當前,市民飼養寵物犬,企業和工廠飼養烈性犬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市民隨意遛犬,犬只隨處便溺等不規範、不文明行為不僅嚴重影響了城區市容和環境衛生,遛犬驚嚇路人、犬吠擾民等現象更是對市民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影響。加強犬類管理,文明、規範養犬,已成為市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那麼,柯橋有沒有遛狗未拴狗繩的現象呢?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遛狗不牽繩子柯橋時有發生
杭州發生的狗事件主要原因還是遛狗沒有拴住狗繩,在柯橋不少小區,沒拴狗繩溜狗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遛狗不牽狗繩,我們小區經常遇到。」居民盛女士住在雙梅小區,小區裡養狗的居民比較多,每天經常出來溜狗,不過很少看到有牽狗繩的。
「我女兒很怕狗,樓道裡一戶鄰居養了狗,經常趴在樓道口,我女兒每次回家路過看到就嚇得哇哇叫,和狗主人一說,狗主人每次都說我家的狗不咬人。」居民劉女士無奈的說。
「這樣不拴狗繩遛狗真的比較危險,狗的攻擊性無法預料的,上個月我侄子就被狗咬傷了。」市民許明說,侄子在小區裡散步,半路遇到一條狗在他腳邊轉,侄子有點害怕跑了幾步,因為沒拴繩子,狗追上來咬了侄子一口。「幸虧當時狗主人在場,馬上把狗喝住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許明說。
記者隨機在柯橋採訪了20位市民,有一半以上的市民表示自己小區看到過遛狗不牽狗繩的情況,而且很多時候小區裡的狗散放在綠化帶裡嬉戲打架,不少居民都遠遠避開。「很多時候沒有精力去投訴,尤其在自己家門口遛狗不牽繩子,害怕不一小心惹了狗被咬。」市民柯先生解釋說。
柯橋犬類管理辦法去年實施
目前已辦出犬證583件
養狗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很多人呼籲養狗相關管理辦法。事實上,去年5月1日起,《柯橋城區犬類管理辦法》(暫行)正式實施,該管理辦法明確了養狗實行申請登記,公共場所禁止狗出沒,養狗不文明行為要處罰,支持流浪犬收容,同時也明確了各部門管理職責。
從去年7月開始,柯橋區對養狗實行申請登記,犬主應取得由村(居、社區)村(居)民委員會籤署意見《個人飼養觀賞犬申請登記表》或由當地派出所籤署意見的《單位飼養大型犬、烈性犬申請登記表》,個人養犬的,要提供犬主身份證明材料及犬類照片,經犬類管理部門查驗犬主相關材料後,對犬類進行狂犬疫苗接種和注射電子標籤,發給《犬類免疫證》和《養犬登記表》。據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7月到目前為止,全區共辦理犬證583件,2018年至今共抓捕流浪犬443隻。
同時,該管理辦法對文明養狗也提出明確要求:犬類應該有成年人牽領,犬類在戶外的排洩物,攜犬人應立即予以清除;不得因養犬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叫影響他人休息時,犬主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如果飼養犬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由區公安分局依法予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或放任犬類恐嚇他人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驅使犬類傷害他人的,依法給予拘留、罰款。
另外,2017年12月1日實施的《紹興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也對不文明養狗有相關處罰措施,第三十九條規定,在限養區內飼養烈性犬、大型犬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並處沒收犬只。在限養區外違反規定攜帶烈性犬、大型犬出戶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犬只。
「雖然管理辦法,文明促進條例都出臺相關措施,但真正管理起來卻比較難,很多養犬問題往往投訴了才發現,而且對於文明養犬也沒有長效管理機制,比如相對嚴厲的處罰。」在採訪中不少相關部門管理人員表示。
文明養犬
可以嘗試引入物業共管模式
如何文明養犬,杭州已經有一些小區開始嘗試新的做法。10月27日,西湖區率先在杭州嘗試文明養犬共管模式。首批試點小區一共有6個,分別是西溪誠園、西溪裡、綠園、之江一號、文溪鼎園和桂花城。這6個小區都是由綠城物業進行管理。
以往城管部門在犬類管理中,面臨著這些困境:發現問題主要靠投訴,往往比較滯後;碰到犬主不配合,執法難度也比較大;長效落實差,問題容易反覆。而引入物業這個小區「大管家」之後,管理將更加高效、接地氣——
首先,物業將配合管理部門進行養犬備案登記。小區居民養犬情況基本可以精準到戶。城管部門會和小區實現「點對點」的信息互通,把小區裡的辦證犬主信息提供給物業,建立一個小區寵物檔案。對於還未辦理犬證的業主,可由物業上門溝通。如果業主仍有多次不文明養犬的行為,拒不辦證,物業可聯繫城管,直接上門執法。另外,下城區的萬家星城小區還成立了一支文明勸導隊,勸導業主的不文明養犬行為,有了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