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的作用有哪些?成分藥理如何?食用禁忌及注意事項
魚腥草,藥食兩用,因為有比較特殊類似魚腥味而得名,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多有分布,夏秋間採收,洗淨,除去掉黃葉殘根,可鮮用或曬乾生用。
【別名】蕺菜、狗貼耳、折耳根、臭根草;
【性味歸經】辛,微寒,歸肺經;
【功效主治】
1、清熱解毒消癰排膿 用於痰熱壅滯所致的肺癰吐膿血及肺熱咳咳等證;
2、利尿通淋用於溼熱淋證及瀉痢、熱淋、小便澀痛;
魚腥草味辛微,辛以發散,寒可洩降,主入肺經,以清肺熱見長,有清熱解毒、癰癤腫毒、化膿性中耳炎、痢疾、消癰排膿的效果,入膳可清火利尿,痰熱壅肺,為肺癰咳吐膿血的要藥,也可用於尿頻、尿急、小便淋漓澀痛、色黃赤等證;
魚腥草也可廣泛用於治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急性肺炎、百日咳、急性黃疸性肝炎、化膿性關節炎、化膿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單純皰疹性角膜炎,鼻炎,陰道炎、慢性宮頸炎、慢性附件炎等病;
【用法用量】入藥煎湯的用量大致15-30g,鮮品加倍,不宜用火久煎,外用宜用鮮品搗敷。如果魚腥草入膳宜煮粥、茶飲、燉蒸、清炒、涼拌、作湯等,宜用鮮品,量不拘;
【使用注意】魚腥草性較寒涼,若病為實寒、虛寒證或陰性腫瘍應當慎用。因為魚腥草所含揮髮油為有效成分,故不宜久煎。
【成分藥理】
1、成分本品含魚腥草素、揮髮油、蕺菜鹼、槲皮苷、氯化鉀等;
2、藥理魚腥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甲型鏈球菌,流感桿菌以及結核桿菌等多種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用乙醚提取的非揮發物,還有抗病毒作用。魚腥草還能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並有抗炎作用。所含槲皮素及鉀鹽能擴張腎動脈,增如腎動脈血流量,因而有較強的利尿作用。此外,還有鎮痛、止血、促進組織再生和傷口癒合以及鎮咳等作用。
魚腥草食療方:
1、【魚腥草飲】
材料:新魚腥草30克、白糖20克;
製法:先將新鮮魚腥草去除雜質,洗淨之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之後,轉小火煎煮上15-20分鐘之後,濾出藥水之後,加入白糖攪拌即可飲用;
功效:有解毒清熱、排膿消腫的作用;
一年四季都可代茶飲用,每天兩次。
2、【涼拌魚腥草】
材料:鮮魚腥草350克左右、紅甜椒20克左右、食鹽、香油、白醋等調理料適量;
製法:先將新鮮魚腥草去除雜質,洗淨之後,切成段,紅甜椒切絲,將鍋內水煮沸後,倒入切成段的鮮魚腥草,焯透之後,撈起後,將紅甜椒絲與調料倒入,拌勻之後即可食用;
功效:有解毒清熱、排膿消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