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國寶武問鼎全球第一,這艘「億噸」鋼鐵航母是如何煉成的?

2021-01-09 界面新聞

記者 | 莊鍵 孟令稀編輯 | 張慧1

12月23日19時40分,在紀念中國寶武130年主題活動上,93歲的寶鋼集團第一任董事長黎明通過遠程「一鍵煉鋼」,下達了中國寶武今年第1億噸鋼的煉鋼指令。

隨後,中國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宣布,「中國寶武2020年鋼產量突破1億噸,億噸寶武今日夢圓。」現場的他十分激動,甚至哽咽落淚。

在此前一天的公司會議上,陳德榮透露,中國寶武今年的粗鋼產量約為1.1億噸,肯定會超過多年排名榜首的安賽樂米塔爾。

「現在可以非常確定地說,我們從規模上就是全球(鋼鐵行業的)老大。」他說道。

登頂成功

中國寶武原本去年就有望實現全球登頂。根據年初公布的數據,其在2019年的粗鋼產量合計為9522萬噸,超過了安賽樂米塔爾年報所披露的粗鋼產量。

今年3月界面新聞參加的一場媒體群訪上,有記者向陳德榮提出,請他談談中國寶武登頂後的感想。陳德榮當時表示,他並不覺得成為世界第一是件很特別的事,因為中國的鋼鐵產量佔到全球的半壁江山,如果國內的鋼鐵企業不能在全球名列前茅,反而讓人奇怪。

「中國寶武應該有這樣的地位。」他說。

現年59歲的陳德榮在2014年出任寶鋼集團總經理,「寶武合併」後被任命為中國寶武總經理,並於2018年履新董事長。

中國寶武由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在2016年合併而成。這次合併的成果之一,是新公司的粗鋼產量躍居至世界第二。過去數年,總部位於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一直以每年接近億噸的粗鋼產量排名榜首,中國寶武的體量約為其三分之二。

「寶武合併」後的第二年,中國寶武提出了一項名為「億噸寶武」的產能擴張規劃,計劃2021年前將自身的產能提升至8000萬至1億噸。

這與政府制定的提高鋼鐵行業集中度的規劃相一致。國務院曾提出,到2020年,國內應形成1-2家8000萬噸級的超大型鋼鐵集團。

2019年,中國寶武接連出手重組了馬鋼集團和重慶鋼鐵(601005.SH/01053.HK)。這兩家老牌鋼企的年產量總計約為2500萬噸,中國寶武的鋼鐵產量由此陡然提升,有機會與安賽樂米塔爾一較高下。

但在這場媒體群訪結束的三個月後,世界鋼鐵協會公布了最新的全球鋼企排名,安賽樂米塔爾仍然在粗鋼產量方面位居首位。按照該協會的統計口徑,安賽樂米塔爾2019年的粗鋼產量為9731萬噸,略高於中國寶武的9547萬噸。

陳德榮將這次未能成功登頂形容為功虧一簣。

他解釋稱,中國寶武被反超是由於安賽樂米塔爾去年底併購了一家印度鋼鐵公司,新增了約700萬噸的產量也納入了協會的統計。

錯失世界第一的目標後不久,中國寶武在今年8月重組太鋼集團。太鋼集團的粗鋼產量超過千萬噸級別,為中國寶武今年超越安賽樂米塔爾增加了新的籌碼。

兼併行動

經歷了2015年因產能嚴重過剩引發的行業寒冬後,通過聯合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已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的共識。

「寶武合併」掀起了鋼鐵行業此輪聯合重組的序幕。因重組而生的中國寶武,也認準了這條提升產業集中度的戰略。

陳德榮在復盤「寶武合併」時說,這是政府高層對於全國供給側改革的示範。「國家鼓勵這個方向,雙方也有這樣的條件,所以寶武實施了聯合重組。」

中國寶武此後的幾起聯合重組,既有賴於政府層面的推動,也有市場化的因素。中國寶武重組馬鋼集團和太鋼集團兩家地方國企,均採取了當地國資委向中國寶武無償轉讓所持鋼鐵企業51%股權的方式。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分析稱,考慮到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形式,很難將這兩起重組視為完全的市場化行為。但如果從交易雙方你情我願的角度而言,市場化成分依然較高。

他認為,地方國企和所屬的省國資委都意識到,在目前鋼鐵行業發展空間受限的情況下,憑藉一己之力將鋼企做大做強已不現實。接受中國寶武的重組,或許是讓企業繼續發展的更好選擇。它們也因此對聯合重組有了更大的積極性。

相較於此,將重慶鋼鐵納入寶武體系的過程,凸顯了更多的市場化意味。中國寶武通過投資產業併購基金的方式,最終掌握了重慶鋼鐵的控股權。

中國寶武近期對於兩家新疆小型鋼企的整合,也呈現同樣的特點。上個月,中國寶武旗下的天山鋼鐵以約36億元的總價,分別控股新疆伊犁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和新興鑄管新疆有限公司。

中國寶武一個多月前對於央企中鋼集團的託管,則來自於政府部門的授意。中鋼集團並未涉足鋼鐵冶煉領域,主要業務涵蓋礦業資源、工程裝備等鋼鐵上遊。

陳德榮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未來中國寶武和中鋼集團走向聯合重組會是一個方向,目前的託管是聯合重組的步驟之一。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分析稱,通過上述兼併重組,中國寶武的布局已囊括了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和西南這五大區域。相比於近年來民營企業重整破產國有鋼企的模式(沙鋼重組東北特鋼、德龍重組渤海鋼鐵),中國寶武的重組則屬於優質資源的整合,無需為此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盤活虧損的鋼企。

她提及,比如太鋼集團是國內不鏽鋼領域的第二大生產商,被納入寶武體系後,將有機會引入中國寶武的管理機制、人才和技術等優勢資源。

在中國寶武內部,此前「億噸寶武」的目標已被「超億噸寶武」的新口號所取代,揭示出這艘鋼鐵航母繼續擴張產能的雄心。

陳德榮在多個場合提及,中國的鋼鐵年產量超過10億噸,即便是「億噸寶武」目標實現,也只佔到市場的十分之一,公司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臨近年末,中國寶武在廣東的新動作再度透露出謀劃新一輪重組的跡象。12月上旬,中國寶武子公司廣東韶關鋼鐵更名為寶武集團中南鋼鐵(下稱中南鋼鐵),總部也由韶關遷至廣州。更名遷址的背後,是藉助新平臺整合華中和華南鋼企的意圖。

陳德榮為中南鋼鐵提出的首要目標,是在當地開疆拓土,推進聯合重組。

如何由大變強?

伴隨著接二連三的兼併重組,中國寶武的總資產規模已接近萬億元,營收也跨過5000億元大關。在以營收規模論高下的世界500強榜單上,其最新排名已躥升至第111位,相比於四年前提高了164位。

但相較其他世界500強公司,中國寶武當年的利潤水平僅位列第212位,遠低於公司營業收入的全球排名。這一年還是其成立後利潤水平最高的年份。

2017年,由於特鋼等板塊虧損較大,中國寶武的淨利潤曾一度下滑至不到2億元。

中國寶武的掌舵者陳德榮很清楚,在產能、營收規模逐步擴大的同時,如何扭轉外界對國企重組後往往大而不強的印象,是「億噸寶武」的當務之急。

今年1月的一次內部演講時,陳德榮曾解釋公司追求「億噸寶武」的原因所在,稱其可以帶來專業化的分工,並且提升效率。

規模效應的受益者,既包括中國寶武的鋼鐵主業,也涵蓋其多元化板塊。

在鋼鐵主業方面,通過多基地、各產線的專業化分工,在成本、效率上提高競爭力,成為中國寶武下一步修煉內功的重點。

陳德榮在今年10月對外透露,國企的噸鋼利潤只有國內民營鋼鐵企業的一半左右。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對界面新聞稱,這源於國企噸鋼投資規模、人力和原料採購成本相對更高。噸鋼投資規模已很難改變,但後兩項因素可以通過減員增效和改革機制等手段改善。

「寶武合併」後,武鋼集團位於武漢的鋼鐵基地併入上市公司寶鋼股份(600019.SH)統一管理。此後的三年,這座基地累計優化在崗員工7000餘人,減少協力員工超過1.5萬人。

伴隨著鋼鐵行業整體回暖,「寶武合併」後的三年,武漢基地共盈利142億元。在重組前的三年,則累計虧損59億元。

多元化板塊也面臨著與鋼鐵主業相似的挑戰。當下,多元化板塊已佔到中國寶武總營收的約三成。

在陳德榮看來,這些由鋼鐵主業所衍生的非鋼產業競爭力日益走弱,不但沒有為鋼鐵主業創造更多價值,反而成為了行業利潤的出血點,亟需在推進聯合重組過程中實施專業化整合。

按照他的理論,如果將10座乃至20座鋼廠的多元化配套業務進行整合,就可以成為一個巨大的產業。過去只有一座鋼廠時,這些輔助工序再怎麼整合也無法產生效率。

在2016年「寶武合併」時,陳德榮已提出了類似設想。時任寶鋼集團總經理的他曾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寶鋼和武鋼集團依託於鋼鐵的相關產業,已積累了相當的資產,兩家集團的聯合,同樣能夠在此方面發揮很大的協同整合效應。

「寶武合併」後,中國寶武逐步梳理非鋼資產,並將其劃分為新材料、智慧服務、資源環境、產業園區和產業金融五大板塊。同時,近十家集團層面的子公司先後成立,用於實現上述板塊內不同業務的專業化整合。

定位於清潔能源業務的寶武清能在去年成立,它隸屬於中國寶武的資源與環境板塊。

寶武清能黨委副書記魏煒告訴界面新聞,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通過業務託管的形式,整合了中國寶武位於上海、武漢和南京等地的多項氣體資產,納入其管理範圍的資產評估值達到30億元。

12月,寶武清能還獲得了寶鋼股份等中國寶武旗下子公司的注資,四家公司分別將各自鋼鐵基地的氣體資產以股權形式注入。

隨著寶武清能整合集團氣體資產的進程加快,中國寶武旗下鋼鐵生產基地在冶煉過程中的副產氫,將將逐步得到資源化利用,以提高經濟價值。

在中國寶武的智慧服務業板塊,一家名為歐冶工業品的電商企業也在上個月正式揭牌。該公司董事長王靜稱,歐冶工業品的設立由陳德榮倡議,其註冊資本達40億元,由中國寶武及其七家下屬子公司共同出資。

成立歐冶工業品的目的,一方面是整合中國寶武內部每年約300億元的工業品供應鏈,解決過去各個鋼鐵基地備品備件閒置、浪費過多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將新的工業品供應鏈模式延伸到中國寶武以外的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陳德榮稱,隨著中國寶武規模擴大,細化多元板塊的業務能力,才能逐漸在市場上取得地位。

他為中國寶武下屬的一級子公司定下了三年內全部混改上市的目標,如果這一目標無法實現,即取消一級子公司資格。中國寶武現有的30餘家一級子公司中,大部分從事非鋼業務。

歐冶雲商是其中最先啟動上市籌備的寶武系一級子公司,它隸屬於中國寶武的智慧服務板塊。

今年8月,這家鋼鐵電商向界面新聞確認,已啟動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工作。成立於2015年的歐冶雲商,由中國寶武整合原有鋼鐵電子商務相關資源後所建立,覆蓋鋼鐵的交易、物流和金融等業務。

站在更為廣闊行業的視角,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對聯合重組後的鋼企有著更多期待。

他在日前舉辦的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指出,提高產業集中度既要符合企業的小利益,又要符合鋼鐵行業的大利益。「國家在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更關心後一點。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的手段和結果就會脫離。」駱鐵軍稱。

他特別提及,兼併重組後的大型鋼企,將能更有效地推動國內企業,去獲取與開發境外鐵礦石資源。

作為鋼鐵行業的重要原材料,進口鐵礦石價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鋼企的盈利空間,近期鐵礦石價格已創下九年新高,成為中國鋼鐵行業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威脅。

中國寶武擁有西芒杜鐵礦項目開發公司Chalco Iron Ore Holding的20%股權。這座位於幾內亞的礦山,被譽為世界上尚未開發的儲量最大且品質最高的鐵礦。中國寶武官方披露的信息稱,西芒杜鐵礦項目還在前期投入階段,尚未正式開採。

今年8月,寶鋼股份副總經理盛更紅表示,西芒杜鐵礦項目未來開發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選擇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聯合開發,也需要國家政策支持,以確保項目經濟性。

在海外拓展鐵礦石資源之外,建立國際鋼鐵基地也是中國寶武下一步的重點。

陳德榮此前明確提出,中國寶武沒有形成國際化產能,是發展戰略的重大欠缺之一,公司下一步國際化的重點將落腳於製造端,把中國寶武的裝備、技術、人才和資金布局於海外,從而提高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相關焦點

  • 中國寶武年產鋼突破億噸 下個目標:更優更強的科技公司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在昨晚舉行的紀念中國寶武130年大會上,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宣布2020年鋼產量突破1億噸,實現歷史性跨越,問鼎全球鋼企粗鋼產量之冠。近年來,中國寶武依靠市場化方式,主動作為,在國內鋼鐵業開啟規模速度空前的「大整合」,吸納了寶鋼、武鋼、馬鋼、八鋼、韶鋼、重鋼、鄂鋼、太鋼等企業,形成了中國「鋼鐵航母編隊」,在最新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111位,位列全球鋼鐵企業首位。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
    極不平凡的2020年,歷經去產能陣痛的中國鋼鐵業在改革淬鍊下扛住了疫情衝擊,實現超預期增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鋼與城】「走了這麼久,鞋子一點都沒髒。」與中國寶武鄂城鋼鐵有限公司做了62年鄰居的市民劉合雙說,穿白鞋來鄂鋼,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每一條路都是乾乾淨淨的。
  • 創新引領 皖美製造|馬鞍山寶武馬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周永金)「先有馬鋼,後有馬鞍山」,馬鞍山市素有鋼城之稱,9月11日下午,「創新引領皖美製造」採訪團走進中國寶武馬鋼集團,探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中國第一條熱軋重型H型鋼生產線,於2020年4月建成投產,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開發8個標準體系500多個規格,出口到48個國家和地區。重型熱軋H型鋼生產線「馬鋼熱軋H型鋼產品主要應用於海洋石油平臺、高層建築、橋梁、鐵路車輛工程等領域,已成功應用於中華世紀壇、央視新大樓、鳥巢體育館、港珠澳大橋、『一帶一路』鐵路鐵道車輛等中外重點項目,設計年產能80萬噸。」
  • 國企公開課 | 中國寶武陳德榮為學子講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5月21日,中國寶武與上海復旦大學聯合舉辦「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公開課上海復旦大學專場報告會,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作了「堅守初心使命,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主題報告。小新為您分享金句如下——陳德榮以「堅守初心使命,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主題,通過對中國鋼鐵工業和國有企業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全景式闡述,結合中國寶武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以及對接國家重點戰略、重大項目的思路舉措和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創新探索,向大家充分展示了國有企業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及使命擔當。專場報告共分三個部分。
  • 10.5億噸,超世界一半以上,中國還不算鋼鐵強國嗎?
    對於中國到底算不算鋼鐵強國,一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些專家和鋼鐵協會認為我國已經算是鋼鐵強國了,在某次會議上,一位行業專家說,中國鋼鐵業已經走在了世界鋼鐵的前沿,現在我們不但是鋼鐵大國,而且是鋼鐵強國。
  • 傻大黑粗鋼鐵業「智慧變身」:寶武董事長三千米外一鍵煉鋼
    鋼鐵冶煉專業畢業、曾在煉鋼一線十幾年的陳德榮在會場表示,「以前煉鋼要經過搖爐等多道工序,現在通過智慧製造和5G技術,實現了遠程一鍵煉鋼。今天,這裡離現場3000米,下次我們就能實現距離3000公裡的一鍵煉鋼,在上海煉湛江鋼鐵的鋼。」這艘產能正在逼近1億噸的「鋼鐵航母」正嘗試以智慧製造引領行業進行新一輪顛覆。
  • 「傻大黑粗」的前半生,中國學徒變法自救…
    日本媒體評論:對注重面子的中國領導人來說,這很少見。隨後,上海寶山鋼鐵廠建設啟動。學生開始了漫長的求學路。42年後,2020年7月,日本的汽車霸主豐田從寶武鋼鐵進口了矽鋼板,這是豐田首次從中國進口這樣的特種鋼材。這種高功能鋼材主要用於製作電動車的核心零部件,比如馬達。此前豐田的這種鋼材的供應都被日本制鐵等大型鋼鐵企業壟斷。
  • 港媒:004航母安放龍骨在即 十年內中國憑四艘航母躋身全球兩大藍水...
    臺媒極為關注大陸航母建設進度 圖片來源:中外艦聞 【大軍事消息】1月4日的官方消息顯示,胡問鳴被開除黨籍,此人曾是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總指揮。剔除了蛀蟲,我們的航母事業將越加勃發。
  • 明明是中國第一艘航母,為何遼寧艦的舷號不是01而是16?
    遼寧艦是我國第一艘試驗型航空母艦,被業內稱為「航母大學」,是中國航母培養大批指戰員、飛行員等優秀人才的「科研基地」,既然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為何舷號使用的不是「01」而是「16」呢?遼寧艦舷號猜測目前,官方從未公布過遼寧艦的舷號為何是「16」,從遼寧艦服役被刷上「16」的第一天開始,「16」的意義和象徵及起源就一直被外界熱議,主要的猜測有以下幾個:第一種:劉華清上將生於1916年,為了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以此作為對老人家崇高的敬意;第二種:遼寧艦從烏克蘭到大連母港共計用了16年,以此為紀念,意義重大;
  •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編號為何是16而不是01?原來背後意義重大
    除了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之外,其他國家擁有的航母基本上在兩艘左右,並且只是常規動力航母。就比如中國,現在就是擁有兩艘航母的國家只有。中國的兩艘航母一艘是遼寧艦、一艘是山東艦。這兩艘航母一艘是從烏克蘭購買來的半成品航母,一艘是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如今,這兩艘航母已經全部形成戰力。
  • 沈文榮:新格局下民營鋼鐵如何高質量發展
    2.如何看待超大集團,對寶武大合併的分析   中國寶武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公司,是中國鋼鐵行業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舉措。特別是中國寶武「四個一律」的智慧製造、「高於標準、優於城區、融入城市」的綠色城市鋼廠理念、獨具特色的基礎管理、先進技術研發與運用等等各方面都站在了行業最前端,值得行業系統對標學習。而且他們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績,現在又提出「全面對標找差,創建世界一流」的管理主題,本著開放的心態,正視差距,敞開胸懷,對標交流,這種開放共贏、爭創一流的精神就是中國寶武多年保持先進的寶典,也是值得鋼鐵行業學習的核心內容。
  • 8000萬噸長樂系與提升國內鋼鐵行業集中度
    在這幾年國內鋼鐵發展的進程中,一方面是寶武、建龍、沙鋼等的攻城略地,不斷做大,另一方面則是長樂係為代表的散裝鋼鐵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按照2019年世界鋼協發布的粗鋼產量,國內前五分別是中國寶武的9547萬噸、河鋼集團的4656萬噸、沙鋼集團的4110萬噸、鞍鋼集團的3920萬噸、建龍重工的3119萬噸,合計產量25352萬噸,佔據中國粗鋼總產量9.96億噸的25.45%。加上後邊的首鋼、山鋼、華菱鋼鐵、太鋼和方大,前十位鋼鐵企業36659萬噸,佔比36.8%。與國家2025計劃中的集中度差距不小。
  • 中國四艘進口航母,瓦良格號被改造成遼寧艦,其他三艘去哪兒了?
    一般提起中國的航母,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遼寧艦,因為那是咱們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出現,算是圓了咱們國人的航母夢。 因為咱們之前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需要通過改造瓦良格號,來積累航母建造經驗,同時提供模板,從而為日後的國產航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這種模仿吸收的套路,並不是從瓦良格號身上開始的。在瓦良格號之前,中國還從國外進口了三艘航母,分別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來自俄羅斯的明斯克號和基輔號,只不過因為各種條件限制,這三艘航母最終都沒能進入到咱們的海軍序列。
  • 工信部再促鋼鐵企業兼併重組:力爭前5名產業集中度達40%,打造若干...
    12月31日,工信部就《關於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至2021年1月31日止。徵求意見稿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 鋼鐵行業擺脫了「傻大黑粗」形象變「白富美」
    鋼鐵是民族工業忠實的雕刻,有一種力量的升騰,有一種精神的吶喊,「煉成了多少鋼鐵,就留下了多少溫泉;煉成了多少鋼鐵,就給了中國多少溫暖。」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其中鋼鐵工業為支撐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蘇聯解體留下9艘航母,俄羅斯得到了1艘,其餘8艘去了哪裡?
    隨後這兩國開始了冷戰,甚至還造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危險的13天」——古巴飛彈危機。後來,在長時間軍事競賽的耗費下,蘇聯在內憂外患下解體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衣缽。蘇聯解體的時候,還留下了9艘航母,儘管有幾艘還是半成品,也非常寶貴了。俄羅斯得到了其中1艘——庫茲佐涅夫號航母,現在也即將退役了,那麼除去被俄羅斯拿走的那一艘,剩下的8艘航母是哪幾艘?都去了哪些地方?
  • 國防部回應網友給第二艘航母取名「皮皮蝦」
    原標題:國防部回應網友給第二艘航母取名「皮皮蝦」  國防部發言人回應,網上有些人對航母名稱做了投票,這是網友自發行為,還有人給航母起名「皮皮蝦號」,我軍對於海軍艦艇的命名有相應規定,通常是在艦艇交接入列時公布。另外,航母的行駛海域是根據航母的訓練任務確定的,其他航母的建設情況,中方有關部門,會統籌規劃航母發展。
  • 中國寶武尋求業績突破 寶地置業正式更名為寶地資產
    寶地資產是中國寶武1+5核心產業布局的重要板塊之一。對於此番更名動因,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搭建集團經營性不動產開發的運營平臺,成為中國寶武的新產業增長點。   據悉,除了鋼鐵主業,中國寶武還把新材料產業,現代貿易物流業,產業金融業,工業服務業和城市新產業作為了核心產業板塊,希望相關多元產業能在未來兩年內基本完成內部整合,培育若干個百億級營收、十億級利潤的企業,以平抑周期風險,而寶地資產就是中國寶武要打造的城市新產業平臺。
  • 巨嬰的人格,沒有煉成的鋼鐵
    我們付出了全部心血,卻換來脆弱的心靈,巨嬰的人格,沒有煉成的鋼鐵。如果這樣,我們是否還要過度保護、過度教育我們的孩子?為什麼中產階級的家長都成了「虎爸虎媽」,作為「直升機式」教育方法的信徒,把孩子們照看得密不透風?
  • 「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
    與其為孩子鋪好路,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護可能會適得其反,過度保護和過度教育,有時反而會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脆弱的一代」。這不能簡單歸咎於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歸咎於「嬌慣」的孩子。這是全社會應該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變的問題。然而,當我們看到,在過去的幾年裡,大學校園出現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