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份官方觀鳥地指南來了!成都這些地方入選十大觀鳥勝地

2021-01-08 紅星新聞

2日舉行的四川省暨成都市第三十八屆「愛鳥周」系列活動上,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了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指南包括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IBA)和十個最佳觀鳥地等的信息。

↑觀鳥地指南(圖由成都觀鳥會提供)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指南以不同生境類型、鳥種代表性、觀鳥活動活躍度和基本配套體系的完備度等多方面的指標為標準,涵蓋高原、盆地、山地、森林、溼地、城市、鄉村等多樣的地理和生境類型,包括保護地和非保護地。有單個的點位,也有成片的區域。

四川是我國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根據成都觀鳥會完成於2014年的《四川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統計,四川記錄有野生鳥類21目88科725種。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中國特有鳥類41種,居全國第一。四川有46處重點鳥區(Important Bird Area,IBA),亦為全國之首。

觀察並欣賞野生鳥類即為觀鳥(Bird Watching 或 Birding)。人們通過看特徵、辨種類、聽聲音、記行為等方式走進鳥類世界。觀鳥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頗受歡迎的戶外運動和生態旅遊方式,逐漸發展成為生態效益顯著、社會效應突出、經濟規模可觀的綠色發展方式之一。

四川十大觀鳥勝地>>>

Ⅰ若爾蓋高原

若爾蓋高原主要包括四川若爾蓋縣、紅原縣和阿壩縣所轄區域,以高寒泥炭沼澤溼地為主要生境類型,兼有森林和峽谷等。多樣的地形地貌使得這裡成為鳥類資源豐富的區域。

這裡是黑頸鶴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也是雁鴨鳥類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主要繁殖地之一。

若爾蓋高原溼地是中國最美溼地,除了看鳥,也是觀賞溼地風光,感受藏族文化,邂逅狼和狐狸的好地方。

↑準備南遷的黑頸鶴

Ⅱ 峨眉山-瓦屋山-龍蒼溝

峨眉山、瓦屋山和龍蒼溝一帶,因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地理抬升地帶,氣候多變,雨量充沛,被稱為「華西雨屏」。

常年雨霧的浸潤下,這裡常綠闊葉、落葉林和針葉林混雜交錯,成為眾多鳥類理想的棲息地。尤其是鴉雀,這裡是國內鴉雀種類最為集中的地區,且多為中國特有鴉雀,如暗色鴉雀、三趾鴉雀等。灰胸藪鶥、金額雀鶥、四川旋木雀和三趾啄木鳥等也藏身於此。

這一區域也是杜鵑花的王國,是觀賞花卉的好去處。

↑瓦屋山

Ⅲ 臥龍-巴郎山-夢筆山

這裡是邛崍山系比較集中而又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區域。

以大熊貓出名的臥龍其實離成都不遠。這一區域集中著一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鳥,比如綠尾虹雉、紅腹角雉、紅腹錦雞、藏雪雞等。

這裡是看金胸歌鴝的好地方。當然胡兀鷲這樣的猛禽、黃嘴山鴉這樣的鴉科鳥類也不難見到。臥龍半山潮溼的草坡地也是林沙錐出沒的地方,同時這一帶也是觀賞高山花卉的絕佳之所。

↑黃嘴山鴉

夢筆山則是觀賞紅喉雉鶉、白馬雞、血雉、黑頭噪鴉、黑啄木鳥、鳳頭雀鶯等的好去處。

Ⅳ九寨溝-王朗

童話世界九寨溝和一山之隔的王朗也是鳥類王國,除了綠尾虹雉、四川林鴞、黑額山噪鶥、灰冠鴉雀、黑頭噪鴉、四川旋木雀等這些觀鳥愛好者熱追的鳥種,這裡還有如黑喉歌鴝、棕頭歌鴝等幾種歌鴝值得重點關注。

九寨溝和王朗也是山水景觀、冰雪景觀和花卉觀賞的好地方。

Ⅴ帕姆嶺

從成都走國道318線至雅江縣城還有20公裡的地方,雅江的神山帕姆嶺兀立於此。海拔4000米的山頂平臺,寺廟的周圍,面積不算很大,卻是省內不可多得的觀鳥勝地之一。

大多數地方觀鳥都是人追鳥,在帕姆嶺卻是鳥追人,所以你可以輕易地接近甚至置身於血雉、四川雉鶉這樣的鳥群中去。

帕姆嶺也是觀賞大紫胸鸚鵡的鳥點之一。擬大朱雀、花彩雀鶯、鳳頭雀鶯、棕背黑頭鶇等均不難找到。

↑雉鶉

Ⅶ 西昌邛海

邛海是涼山州境內較大的水鳥越冬地,每年冬天都有較大數量的水鳥到此越冬。有中華秋沙鴨、鴛鴦、彩䴉等記錄。邛海有一定數量的紫水雞棲居。近年來,鉗嘴鸛也在邛海有出沒。

Ⅷ 鴨子河—旌湖

在成都平原地區甚至國內,像鴨子河和旌湖這樣城市溼地能見到如此多的水鳥並不多見。作為水鳥越冬的場所,這兩處每年都有較大數量的雁鴨、鴴鷸、鷗鷺等遷徙路過或留此越冬。

其間偶有中華秋沙鴨出沒,灰鶴在遷徙季節時而有見。羅紋鴨、赤嘴潛鴨、琵嘴鴨、斑嘴鴨、赤麻鴨、翹鼻麻鴨、綠翅鴨、赤膀鴨、針尾鴨等常能混集成大群。白秋沙鴨、長尾鴨、花臉鴨等也偶有記錄。三趾鷗、小鷗、細嘴鷗等也能見到。極危鳥類青頭潛鴨已有較為穩定的越冬記錄。黃嘴潛鳥、紅胸黑雁、大紅鸛等的驚鴻一現,為這兩處觀鳥平添了更多神奇。

↑中華秋沙鴨

Ⅸ 四川大學

深居成都市區腹地的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綠陽村一帶,因保留了上世紀50、60年代修建的房屋及其周邊的植被,為一些遷徙鳥類提供了停歇休憩的場所,使之成為城市裡的一處觀鳥勝地。

這裡的精彩主要集中在雀形目鶲科、鶇科鳥類,如棕腹仙鶲、棕腹大仙鶲、橙胸姬鶲、白眉鶇、橙頭地鶇、藍短翅鶇、白尾藍地鴝、金色林鴝等等,其中不少為四川鳥類的新記錄。

2011年5月2號,鳥友在這裡拍到黑喉歌鴝照片,成為當時觀鳥熱門話題,也延續著川大觀鳥的傳奇。

↑眾多觀鳥愛好者聚集在川大望江校區拍攝鳥類

Ⅹ白塔湖

白塔湖是一處修建於低山邊緣的人工水庫。冬季有一些雁鴨來此越冬,也有一些中高山區的鳥類垂直遷徙到此活動。

藍鵐、斑姬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棕腹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斑鶇、寶興歌鶇、普通朱雀、黑頭奇鶥、白領鳳鶥、領雀嘴鵯、高山旋木雀、普通旋木雀、紅翅旋壁雀、黃喉鵐、鳳頭鵐、棕臉鶲鶯、灰胸竹雞、普通等等在白塔湖湖周公路沿線或可見到。

冬春季節的白塔湖一日之內可見到70餘種鳥,不失為初級觀鳥愛好者觀鳥入門的理想之地。

其他觀鳥地推薦

隆昌古宇湖、樂山三江口、閬中金沙湖、成都青龍湖、岷江眉山太和段、青衣江洪雅城區段、通江諾水河、德格新路海等等也都是觀鳥的好去處。每年春秋遷徙季節,成都平原東側的龍泉山和西側的龍門山(如崇州西山)等皆是觀賞猛禽遷徙的好地方。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部分圖片據視覺中國

編輯 陳怡西

相關焦點

  • 四川不得不去的十大觀鳥勝地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近日,記者在採訪「鳥口普查」時,從成都觀鳥會獲得了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這份指南由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包括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和四川十個最佳觀鳥地等信息。觀鳥愛好者們趕緊收藏吧!
  • 又是一年觀鳥季,請收好這份成都觀鳥指南
    我們參考去年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的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以及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的《成都觀鳥指南3.0》,諮詢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篩選出了10個成都及周邊春季觀鳥勝地。
  • 首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出爐,盤點成都市內及周邊15處觀鳥...
    首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出爐,盤點成都市內及周邊15處觀鳥聖地(攻略) 2020-04-14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又是一年觀鳥季,請收好這份成都觀鳥指南|成都|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我們參考去年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的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以及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的《成都觀鳥指南3.0》,諮詢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篩選出了10個成都及周邊春季觀鳥勝地。
  • 又到觀鳥季!黑喉潛鳥首現四川,成都「觀鳥地圖」看這裡
    新觀察到十種水鳥黑喉潛鳥首現四川2020年1月12日,成都觀鳥會會同成都平原區地方觀鳥組織及科研院所實施了第四輪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共記錄到水鳥65種29987隻(其中成都市範圍51種,16342隻),記錄到水鳥個體數量比2019年的20649隻增加近萬隻。相對於2019年的調查記錄,綠鷺、牛背鷺、三趾鷗、灰林銀鷗等四種鳥沒有再觀察記錄到。
  • 走,觀鳥去! - 武侯發布
    近日,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了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包含了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IBA)和四川大學、若爾蓋草原、西昌邛海唐家河、帕姆嶺、九寨溝王朗等
  • 2019廣州觀鳥勝地——南沙溼地公園(圖)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新鮮出爐,南沙溼地公園榜上有名。昨日,廣東省林業局發布了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  2018年在南沙溼地新記錄5種鳥類  「看,左邊樹林站著的是喜鵲。」「樹叢中有兩隻褐翅鴉鵑。」「黑琵!看,天空飛著的是兩隻黑臉琵鷺。」
  • 節後錯峰小眾遊,踏春觀鳥攻略來啦
    自1916年居住於華西壩的戴珍女士開啟中國大陸現代意義上的觀鳥活動以來,百餘年後的今天,成都越來越成為觀鳥的熱土。」 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成都出發,聯合成都觀鳥會,整理出了一份超實用的春日成都觀鳥地圖,在推薦成都及周邊最佳觀鳥地的同時,也給大家普及一些觀鳥的技巧、設備和拍攝觀鳥大片的訣竅。
  • 又到一年觀鳥時,廣東這些地方等你來
    這意味著,不僅廣東將降溫,而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觀鳥季節。 其實,不少觀鳥愛好者早已在包括廣州在內的廣東多地拍到了候鳥。譬如廣州,近來一周,一些觀鳥愛好者發現候鳥逐漸增多:中山大學發現了藍歌鴝,滴水巖發現了橙頭地鶇、黑枕王鶲、壽帶,火爐山發現了白喉斑秧雞,大吉沙發現了火斑鳩、棕扇尾鶯等,……一句話,目前觀鳥漸入佳境。
  • 冬季到武漢來看鳥!五大觀鳥地賞鳥指南
    沉湖觀鳥指南  主要觀賞鳥種:豆雁、灰雁、白鶴(國家一級)、灰鶴(國家二級)等  最佳觀鳥時間:12月底至次年1月  最佳觀鳥點:七濠保護站、王家涉  路線:從武漢市區到漢洪高速,到湘口下高速,穿過曲口橋,按沉湖溼地指示牌前行。  保護措施:17.4萬畝的沉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專門設立了候鳥保護站,有專職工作人員。
  • 分享|春日觀鳥地圖出爐!龍泉驛就有一個地兒,離家近~
    自1916年居住於華西壩的戴珍女士開啟中國大陸現代意義上的觀鳥活動以來,百餘年後的今天,成都越來越成為觀鳥的熱土。」今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成都出發,聯合成都觀鳥會,整理出了一份超實用的春日成都觀鳥地圖,在推薦成都及周邊最佳觀鳥地的同時,也給大家普及一些觀鳥的技巧、設備和拍攝觀鳥大片的訣竅。
  • 觀鳥正當時!廣東「十佳觀鳥勝地」,你最喜歡哪個?
    鳥兒一般10月份左右,飛來廣東越冬,3月份開始陸續飛回去,來廣東主要是為了避開嚴寒和獲得較穩定的食物。來廣東越冬的候鳥種類豐富,從沿海的水鳥到山中的林鳥都有。由於環境不同,能觀察到的鳥類也不同。同樣是沿海地區,多灘涂地方能觀察到較多鴴鷸類,而多淺水的則野鴨較多。廣東主要有什麼候鳥來過冬?廣東的候鳥主要是沿海的水鳥,有雁鴨類、鴴鷸類、鷗類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如深圳、海豐、汕頭、湛江、珠海、廣州南沙等地;而森林和農田的候鳥有鵐類、鶲類、鴝類等,主要分布在粵北山區,農田等地。
  • 觀鳥經濟小眾愛好蘊藏千億元產業價值
    記者劉鈞攝   沈尤是成都觀鳥會理事長,還是四川旅遊學院生態旅遊研究所所長。12月18日,他正忙於修改《四川省文化旅遊競爭力研究報告》。這是致公黨四川省委的重點調研課題之一,今年初啟動調研。現狀僅成都觀鳥會,15年來就帶動近百萬人觀鳥、愛鳥四川鳥類資源有多豐富?據成都觀鳥會觀察和記錄整理,四川有鳥類超過750種,僅次於雲南,居全國第二;有41種中國特有鳥類,居全國第一。其中,成都鳥類已超過485種,是我國鳥類種類最多的省會城市之一。
  • 四川發現|百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蒙頂山的觀鳥札記
    四川發現百年前,一個美國人在蒙頂山的觀鳥札記高 堯1916年3月,在成都華西壩的鐘樓下,一個名叫珍鮑爾德斯頓的美國姑娘在這裡開始了她和鳥兒長達30多年的不解之緣。後來,戴珍撰寫了一篇長達30000多字的觀鳥札記《蒙頂及峨眉暑期之鳥類》,發表在《華西邊疆研究會》上。1938年,戴珍曾在峨眉山觀鳥一個多月。儘管在戴珍之前,也有學者發表過關於四川鳥類的零星報導,但均以採集鳥類標本為目的,戴珍首開科學觀鳥先河。
  • 辨鳥音學鳥叫 觀鳥一族蓉城「打望」
    《百鳥來朝,成都重返「鳥的天堂」》追蹤  百鳥來朝,風靡歐洲的貴族運動———觀鳥運動已成為成都新時尚  2006年春,一個由200多市民參與的活動頻頻在成都開展:他們三五成群,不聲不響地扛著「長槍」、架著「短炮」,開著越野車,時而鑽進成都公園的密林,時而現身成都小巷的幽居,剛剛跑完錦江、沙河,轉眼又在市郊湖泊溼地跋涉。
  • 冬季到武漢來看鳥!五大觀鳥地,賞萬鳥齊飛
    �� 觀鳥指南主要觀賞鳥種:豆雁、灰雁、白鶴(國家一級)、灰鶴(國家二級)等最佳觀鳥時間:12月底至次年1月最佳觀鳥點:七濠保護站、王家涉路線:從武漢市區到漢洪高速,到湘口下高速,穿過曲口橋,按沉湖溼地指示牌前行。
  • 暑假觀鳥大年:山南市站——卡久寺觀鳥攻略
    地點:卡久寺地理位置:西藏山南市洛扎縣拉康鎮目標鳥種:棕尾虹雉、血雉、雪鴿、紅頭灰雀、高山金翅雀、黑頂噪鶥卡久寺位於山南市洛扎縣拉康鎮,臨近尼泊爾,是著名的觀鳥勝地。洛扎縣屬於邊境地區,各位鳥友務必辦好邊防證才可以前往,邊防證可以在當地邊防派出所(邊防總隊)辦理,也可以到達拉薩後委託旅行社辦理,每人大約一百元,一次須四人同時辦理。
  • 周末約上TA,逛順德絕美觀鳥勝地!
    周末約上TA,逛順德絕美觀鳥勝地!今期《悠遊順德》欄目為大家盤點順德休閒玩樂好去處,記得關注我們啦~」秋風起,候鳥歸順峰山公園、李小龍樂園等地出現成千上萬隻侯鳥飛舞的奇景趁周末陽光正好約起觀鳥啦!交通指引地址:順德大良南國東路與駒榮南路交匯處公交:乘坐928路到蘇崗新村站下,步行約2分鐘後到達自駕:導航「順峰山公園」即可倫教鷺鳥天堂秋風起,候鳥歸,順德的觀鳥季又悄悄的來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出爐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出爐 廣州南沙溼地公園上榜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林蔭  2018-12-21 文/金羊網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金羊網記者 宋金峪秋冬時節,正是觀鳥好季節。
  • 「世界動物日」 成都觀鳥「發燒友」爬上龍泉山組織觀賞猛禽
    成都觀鳥會聯合成都鄉野走廊編制的成都猛禽觀察指南猛禽分布目前成都境內分布有鷹形目28種、隼形目7種、鴞形目11種,總計46種猛禽。成都觀鳥會在今年春季進行的定點調查中,記錄了21種猛禽。身在城市,離猛禽有多遠?一群「發燒友」的經驗是:從成都市中心出發向東,不到一個小時。10月4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跟隨觀鳥市民,來到龍泉山體驗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