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草長鶯飛。現在不僅是踏青的好時候,也是觀鳥的好時節。
據2020年3月發表的《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目前四川境內分布鳥類757種,位居全國第二。另外,四川境內已知分布有中國特有鳥類46種,約佔我國特有鳥種的一半,居全國第一。
本周恰逢四川省第39屆愛鳥周,清明小長假也將來臨。我們參考去年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的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以及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的《成都觀鳥指南3.0》,諮詢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篩選出了10個成都及周邊春季觀鳥勝地。
1
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一帶因保留了上世紀50、60年代修建的房屋及其周邊的植被,為一些遷徙鳥類提供了停歇休憩的場所,使之成為城市裡的一處觀鳥勝地。
圖:四川大學
這裡的精彩主要集中在雀形目鶲科、鶇科鳥類,如棕腹仙鶲、棕腹大仙鶲、橙胸姬鶲、白眉鶇、橙頭地鶇、藍短翅鶇、白尾藍地鴝、金色林鴝等,其中不少為四川鳥類的新記錄。
2011年5月2號,鳥友在這裡拍到黑喉歌鴝的照片,成為當時觀鳥的熱門話題。除瞭望江校區外,川大華西校區和江安校區也是觀鳥的好去處。
2
青龍湖
歷經近10年的封育涵養,青龍湖形成了發育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成為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的綠肺。
圖:四川在線
青龍湖原生態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稀有鳥類,現已記錄野生鳥類200多種,其中稀有、易危、瀕危鳥類29種,更有全球不足800隻的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3
浣花溪公園
浣花溪公園位於青羊區東南,南倚錦江,北靠杜甫草堂,是成都市區一處較大的開放式兼具森林和溼地的公園。浣花溪公園與杜甫草堂連為一體,植被豐富、年代久遠,自古就是一處觀鳥勝地。
滄浪湖、萬樹山、白鷺洲、草堂等是主要觀鳥點,聚集了鴛鴦、冠魚狗、遊隼、丘鷸等鳥類。
4
白鷺灣溼地公園
圖:成都日報錦觀
白鷺灣溼地位於錦江區東南面,是目前成都市區面積較大的溼地公園之一,經過多年的建設和涵養,白鷺灣溼地發育較好,為鷺科鳥類聚集之所,有部分雁鴨鳥類遷徙經停和越冬。
5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位於成華區北面的斧頭山,佔地一千畝。基地內植被多樣茂盛,部分區域少有人至,為鳥類棲居的理想之地,基地內另有較大面積的湖泊溼地,部分雁鴨鳥類冬季來此越冬。
推薦鳥種有灰胸竹雞、普通雉雞、白眼潛鴨、鳳頭潛鴨等。
6
成都植物園
植物園位於金牛區東北,佔地774畝。園內草木繁茂,植物種類眾多。現有木本栽培植物1000餘種,園藝栽培品種800多個。
良好的環境為鳥類棲居提供了有利條件,吸引了70餘種鳥類,是成都市區最佳觀鳥點之一。推薦鳥類有灰胸竹雞、壽帶、紅脅藍尾鴝、煤山雀等。
7
崇州白塔湖
圖:品質崇州
白塔湖位於網紅「打卡」地崇州道明鎮。白塔湖三面環山,湖旁山巔有一座白塔,還有白塔寺。
冬季有一些雁鴨來此越冬,也有一些中高山區的鳥類垂直遷徙到此活動。冬春季節的白塔湖一日之內可見到70餘種鳥,是觀鳥愛好者觀鳥入門的理想之地。
8
崇州西山-都江堰趙公山-龍泉山
圖:給力都江堰
每年春秋遷徙季節,成都平原西側的龍門山(如崇州西山、都江堰趙公山)和東側的龍泉山等皆是觀賞猛禽遷徙的好地方。
成都平原鳥類遷徙通道西線經過崇州西山、都江堰趙公山,通道東線位於貫穿金堂、龍泉驛一帶的龍泉山脈。
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有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大鵟等10餘種鳥類遷徙往返於這兩條通道。3月中旬到4月中旬,通過崇州西山、龍泉山的遷徙鳥類數量可達上萬隻。
9
峨眉山-瓦屋山-龍蒼溝
峨眉山、瓦屋山和龍蒼溝一帶,因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地理抬升地帶,氣候多變,雨量充沛,被稱為「華西雨屏」。
常年雨霧的浸潤下,這裡常綠闊葉、落葉林和針葉林混雜交錯,成為眾多鳥類理想的棲息地。
這裡是國內鴉雀種類最為集中的地區,且多為中國特有鴉雀,如暗色鴉雀、三趾鴉雀等。灰胸藪鶥、金額雀鶥、四川旋木雀和三趾啄木鳥等也藏身於此。這裡也是杜鵑花的王國,是春季賞花觀鳥的好去處。
10
臥龍-巴郎山-夢筆山
這裡是邛崍山系比較集中而又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區域,集中了一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鳥,比如綠尾虹雉、紅腹角雉、紅腹錦雞、藏雪雞等。這裡是看金胸歌鴝的好地方,胡兀鷲這樣的猛禽、黃嘴山鴉這樣的鴉科鳥類也不難見到。
臥龍半山潮溼的草坡地也是林沙錐出沒的地方,同時也是觀賞高山花卉的絕佳之所。
巴郎山明星鳥種多,僅僅是雉類,穩定的記錄就有十種左右,還有不少中國鳥類特有種,如白馬雞、黃腹山雀三趾鴉雀、金額雀、斑背噪鶥、大噪鶥、橙翅噪鶥、灰胸藪鶥、滇鳾和斑翅朱雀等。另外巴郎山是有名的野花觀賞勝地。
夢筆山則是觀賞紅喉雉鶉、白馬雞、血雉、黑頭噪鴉、黑啄木鳥、鳳頭雀鶯等的好去處。
記者 |李翠華
編輯 |毛瑞
審校|毛瑞王越 吳宇宸
監製|苑海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