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有關熊孩子的話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孩子小的時候淘氣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過於調皮也會讓家長感到頭痛。
小強今年兩歲了,平時都是由媽媽照顧,媽媽每周都會帶著小強去超市購買一些生活用品。這周媽媽也帶著小強去超市買了很多的蔬菜,拿著一大包東西帶著小強回家了。回到家之後,媽媽就把買來的蔬菜放在了地上,打算先做完飯再收拾蔬菜。
媽媽在廚房淘米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小強的動向,以為小強在自己的房間裡玩耍,等到媽媽淘完米之後,打算開始收拾蔬菜的時候,卻發現原本放在地上的一包蔬菜現在竟然消失了。媽媽感到非常的疑惑,懷疑是不是讓孩子拿到哪裡去玩了。
想到這裡,媽媽趕緊到每個屋子尋找起來,等走到廁所的時候,果然找到了安靜好久的小強和丟失的蔬菜,但是眼前的這個景象讓媽媽無所適從。只見小強站在馬桶前,正在一個接一個的把蔬菜塞進馬桶裡。
小強的媽媽看到孩子這樣做連忙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小強聽完之後就回答說是想要幫媽媽洗菜。媽媽聽了有點哭笑不得,隨後她阻止了小強把蔬菜扔進馬桶的行為,並告訴他馬桶的作用。
對於故事裡的小強這樣淘氣的孩子,家長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讓這些孩子變得不再這麼熊。
"熊孩子"要怎麼教育?
1、跟孩子溝通時,保持冷靜
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因為調皮而放下之後的時候都會覺得氣憤,還有不少家長會失去理智的對孩子大喊大叫或者動手打孩子。這樣做非但不能教育好孩子,而且還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所以家長在教育自己的熊孩子的時候千萬要保持理智,不能輕易生氣。
2、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了
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家長的教育還是能聽進去的。如果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因為調皮而做了錯事,家長首先應該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並且讓他意識到平時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3、給孩子定下行為規範
有些孩子之所以會顯得特別淘氣,是因為家裡對他的教育不到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就給他定下一套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如果孩子沒有按照規範的要求來做,家長就應該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懲罰。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犯了錯,千萬不能心軟,該對孩子進行懲罰的時候,就要嚴格的懲罰他,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記住自己犯了錯,才會不敢再犯。如果家長因為一時的心軟,沒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處罰,那麼孩子以後也不會再繼續遵守行為規則了。
4、鼓勵孩子好的行為
家長除了要在犯錯的時候對孩子進行應當的懲罰,同樣也應該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給孩子一些獎勵。這樣的手段可以鼓勵孩子做出更多的好的行為。家長對他們的獎勵是一種暗示,代表家長支持孩子做出好的舉動。
熊孩子之所以特別淘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值得提倡的,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家長通過給予獎勵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讓孩子更熱衷於做出好的舉動。
結語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但是這並不是簡單地想一想就可以了,家長在平時教育的時候一定要付出相應的行動,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和糾正孩子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家原本淘氣的孩子變得聽話起來。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