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思維模型學習—10損失規避思維模型

2021-01-09 騰訊網

每天學點新知識,遇見最好的自己

(第178期)

圖|網侵刪

作者 l Benign Hu

編輯、排版 l Benign Hu

《菜根譚》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意思是:對人施予恩惠,應該從淡到濃,如果開始濃厚而逐漸淡薄,那麼人們就容易忘記你的恩惠;樹立威信要先嚴厲後寬容,如果先寬容而後嚴厲,人們就會怨恨你的冷酷。

家庭、學校教育都告訴我們「別人幫我們是情分,不要當作理所應當,要記得感恩」!

但是當面對那些前期很熱心幫忙,突然從某天開始再也不幫忙,不熱心的人時,理性告訴我們,不應該把情分當成理所應當;可是感性上,我們就是很氣憤!

為什麼呢?

這就是我們人性的一項弱點——損失規避思維,第10個思維模型學習。

依照慣例,本文依然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何謂損失規避思維、生活中的損失規避思維效應、我們怎麼更好的應用,供參考。

01

何謂損失規避思維

一、損失規避

所謂損失規避,指的是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又稱作損失厭惡。

據心理學家研究,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損失規避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是不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民表現為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

案例:行為經濟學家曾設置了以下這樣一場賭局,驗證人民對收益和損失的心理:

假設有這樣一個賭博遊戲,投一枚均勻的硬幣,正面為贏,反面為輸。如果贏了可以獲得50000元,輸了失去50000元。請問你是否願意賭一把?請做出你的選擇。

A.願意B.不願意(√)

從整體上來說,這個賭局輸贏的可能性相同,就是說這個遊戲的結果期望值為零,是絕對公平的賭局。你會選擇參與這個賭局嗎?

但大量類似實驗的結果證明,多數人不願意玩這個遊戲。

為什麼人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

因為損失規避的存在,雖然出現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人們對「失」比對「得」敏感。想到可能會輸掉50000元,這種不舒服的程度超過了想到有同樣可能贏來50000元的快樂。

當把這個賭局修改成,如果贏了可以獲得50000元,輸了失去20000元,這時願意玩的人數會有所增加

再比如職場中:一個人工資漲了500元,他可能覺得沒什麼;但如減薪500元,那他肯定要問個明白,且感覺很不舒服,這也是因為損失規避的存在。

二、損失規避產生的原因

損失規避是前景理論的一個效應。

所謂前景理論,指的是描述和預測人們在面臨風險決策過程中表現與傳統期望值理論和期望效用理論不一致的行為的理論。

前景理論發現人們在面對得失時的風險偏好行為不一致,在面對"失"時變得風險追求,而面對"得"時卻表現得風險規避;參照點的設立和變化影響人們的得失感受,並進而影響人們的決策。

前景理論由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提出。

後來,有學者將"前景理論"翻譯為"預期理論",在不同的風險預期條件下,人們的行為傾向是可以預測的。

在《賭客信條》一書中,作者孫惟微將前景理論歸納為5句話:

1."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在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所謂"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稱之為"確定效應"。

2.在確定的損失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稱之為"反射效應"。

3.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稱之為"損失規避"。

4.很多人都買過彩票,雖然贏錢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錢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業和體育事業了,可還是有人心存僥倖搏小概率事件。稱之為"迷戀小概率事件"。

5.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照點決定,舉例來說,在"其他人一年掙6萬元你年收入7萬元"和"其他人年收入為9萬元你一年收入8萬"的選擇題中,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稱之為"參照依賴"。

三、損失規避思維模型

所謂損失規避思維模型,就是將損失規避應用到解決問題上,在解決問題、做決策時,知道有損失規避存在,有意識的避免損失描述、損失疑慮及放大損失感受,讓決策更準確,更精確。

02

生活中的

損失規避思維效應

一、稟賦效應

所謂稟賦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

因此人們經常對於已得到的東西有迷之執著而無法客觀判斷交換該物可獲得的利益,從而損失好機會。

如,每個人或許都有穿不著的衣服、用不到的物品,時常有扔掉想法,但也只是想想,從不行動。

再比如說,電商推的7天無理由退換!

7天免費退換,一定程度能消除買家的購物疑慮。那麼商家會虧麼?大概率不會。因為東西一旦到手,由於稟賦效應,人們會對這件東西產生感情,如果沒有太大的問題,不會退。

東西一旦到手,再放棄總會很難。

二、框架效應

所謂框架效應,指的是一個問題在兩種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

如,語言描述成「得」或「失」,人們會有不同的選擇傾向。

《別做正常的傻瓜》中有個例子。醫生要說服病人做手術,有兩種方式:

1.做了手術,存活率增加10%。

2.不做手術,存活率降低10%。

一個從80%變成90%,一個從90%變成80%,都是10%,但用第2種方式,病人更願意接受手術。

因為,沒人願意失去10%的存活率。

再比如,行為上給人「得」或「失」的感受,也會影響人們的選擇。

如,現在菜場買菜,攤位老闆總會給我們送一些小蔥或者幾根香菜;有些更會做生意的還會這樣:

比如,稱完菜一算,4塊6,一般的老闆可能說,再加點,湊個整;但是更會做生意的老闆會說給4塊5就行了。

為什麼?

因為他想讓我們感到在賺便宜,在「獲得」,下次再去他家消費。

三、施恩與施威

損失規避這種天性,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決策,還會影響為人處世。

如,開頭《菜根譚》一書提及的一段話:

施恩於人,先濃後淡,人們會感覺有所損失,自然忘其恩惠。施威於人,先寬後嚴,人們會感覺損失增加,自然怨其冷酷。

03

怎麼更好的應用

一、直面損失

「損失規避」是人的本能反應,但若任由本能主宰,很有可能會陷入更大損失當中;只有鼓起勇氣、直面損失,才有可能規避「損失規避」帶來的損失。

具體實操上的建議:

1.事前驗屍,設想最壞結果:在面對無可避免的損失時,嘗試設想最大損失的最壞情況。

損失規避是因為無法承受、面對損失帶來的痛苦,這時不妨反其道而行,以最壞情況為基礎,考慮後續應對策略。當逐漸習慣這種最壞情況帶來的痛苦後,告訴自己:事情不會發展至最壞情況。

從「最壞情況」至「次壞情況」,這時人的心理會認知為「獲得」,而非「損失」,可部分緩解損失帶來的痛苦。

2.降低期望值:對於可獲得收益的情況,嘗試設想最小收益的情況。

如果一開始就以最大收益設想,人會無意識認定這是「我應該獲得的收益」;一旦收益不如人意,則會導致產生認知落差,並進一步引發「這是損失」的錯覺,由此導致「損失規避」痛苦。

相反,如果從最小收益開始考慮,則之後無論獲得哪一檔收益,在認知上都是正增長。

二、善於框架,營造更容易獲得肯定的情景。

因為損失規避的存在,人們重視損失更甚於收益。所以我們在面對同一問題時,用獲得性框架替代損失性框架,營造更容易獲得肯定的情景

如:同樣概念的兩句話:A.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為90%;B.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為10%。

但是前者比後者讓人更覺得安心。

還比如,電商的包郵,把運費放進產品價格裡——人們厭惡的是,在買過商品之後居然還要額外添加配送費,而把配送費加到商品價格中,就讓人舒服多了。

三、與人相處,注意言行舉止!

與人相處,你內心想表達的意思言行舉止呈現出來的意思是否一致!注意言行合一,儘量減少誤解。

04

寫在最後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可能都曾遭遇過利益損失的時刻,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淡然處之,不同的應對會見證一個人的格局和膽識!

久久不能釋懷者成不了大器;而欣然接受,並毅然前行者方能有更好的成就。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

與你共勉,謝謝!

備註: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幫忙點個在看,謝謝。

相關焦點

  • 學習思維模型,思考底層邏輯,你的人生會像開掛一般
    01什麼是思維模型?什麼是底層邏輯?1、什麼是思維模型在了解思維模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模型。查理·芒格給「模型」的定義:任何能幫助你更好理解現實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網上也流傳尚未得到官方承認及查理芒格確認100個思維模型,大多數思想都和查理·芒格思想(重要參考了《窮查理寶典》一書)接近,大家也可以自己網上搜索學習。2、什麼是底層邏輯?《原則》作者瑞·達利奧這樣說:「所有一切的運轉,都有賴於深藏其中的原則,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關係決定了這個世界的走向。
  • 天津大學、東京大學等研究:用深度強化學習檢測模型缺陷
    新智元專欄作者:段義海【新智元導讀】天津大學多智能體與深度強化學習實驗室與東京大學、日本 AIST 研究所合作的一篇論文,提出利用深度強化學習方法來檢測信息物理系統(CPS)模型中的缺陷。與傳統方法相比,深度強化學習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能夠通過更少次的模擬實驗找出系統的缺陷。
  • 看《知否》,拆解職場高手的思維模型
    這種核心技能就是隱性知識,只有學會隱性知識,並建立起思維模型的人,才是處理各種問題的高手。什麼是隱性知識?哲學家麥可·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一種是顯性知識,即能以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公式等符號形式加以表述的;另一種是未被表述的隱性知識,如我們在做事情中積累的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舉個例子: 盛家老太太請宮裡的孔嬤嬤來家裡教孫女們學習禮儀。
  • 【零基礎學習3d建模】3D遊戲人物模型,怎麼貼圖布線?
    很多小夥伴剛開始學習遊戲人物建模時,總是被貼圖和布線所困擾。所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貼圖和布線。遊戲角色貼圖和一般影視級別角色的區別在於:面數少,貼圖更是要少、要小,在有限的面數和尺寸裡要表現最好的效果,才是遊戲角色貼圖的最高境界。
  • 思維模型15 - Churn | 流失
    題目大概是這樣的:現在有一個遊泳池,遊泳池的甲管是進水管,乙管是出水管,單開甲管10小時注滿水池,單開乙管15小時把整池水放完。甲、乙兩管齊開,幾小時注滿水池的2/3?當時做類似的題腦袋裡就會想,為什麼遊泳池一定要一進一出,兩個一起進一起出不是更快麼,而且一進一出不浪費水麼?現實中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
  • 「創意手工DIY」帶你學習如何製作橡果房屋模型!
    「創意手工DIY」帶你學習如何製作橡果房屋模型!喜歡動手是一種自信的表達方式,創意源於生活,細節決定品質,今天為大家分享如何製作橡果房屋模型的方法,步驟詳細,難度3顆星,非常有創意,大家不妨來試試哦,精彩不容錯過!還有更多有創意的內容等待你去發掘!
  • 初中開學季,中考數學相似模型合集解析——一線三等角及變式模型
    正相似形在中考中佔有極大的比重,它的考法又是千變萬化,對於學生來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今天講解的是關於「一線三等角及變式模型"的一些基本結論,希望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激發作用,給學生處理問題多一些途徑。
  • 線上公益學習報名|啃書幫:共讀《精神分析心理模型》(附抽獎)
    去年我們一起雲共讀兒童敘事家庭治療人格障礙的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動力學諮詢與治療的精要這次一杯咖啡和你一起啃這本書《精神分析心理模型》從精神分析創立之初到現代新理論的發展從弗洛伊德到克萊因到溫尼科特再到科胡特從地形學模型到結構模型到客體關係再到自體心理學從單個流派到整合形成全貌科恩伯格推薦
  • 81思維模型:世界咖啡
    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提到,組織要從自我超越、共同願景、心智模式、團隊學習、系統思考五個方面進行集體修煉,而集體修煉就是挖掘集體智慧。如何讓大家的思維進行碰撞,產生出花火?如何挖掘集體智慧?如何進行深度會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世界咖啡深度匯談。
  • 復旦邱錫鵬教授:2020最新NLP預訓練模型綜述
    預訓練模型是學習分布式表徵的重要途徑之一,它的好處主要包括:在大規模語料上進行預訓練能夠學習到「通用的語言表示」,並有助於下遊任務。提供好的模型「參數初始化」,提高泛化性和收斂速度。在「小數據集」上可以看作是一種「正則化」,防止過擬合。
  • 2021年初中物理知識學習技巧:重視思維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知識學習技巧:重視思維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重視思維方法   方法遷移。初學物理,你會讀到《擺的故事的啟示》,同時,你第一次接觸了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影響擺的周期的因素」。
  • 目前換臉技術識別人臉的模型是不能更換的
    以眼睛為準,將所有參數同步到ai模型。把常見的人臉辨識任務都分解成單一任務來評估效果,比如面部定位算法識別輪廓、識別鼻子嘴巴以及識別上半臉圖片。抽取特徵並實現分類。面部信息和識別結果一起獲取損失函數。從相似的面部特徵樣本中找到最相似的特徵圖像和用於輸出特徵圖像進行預測。臉部特徵圖像輸入模型學習,然後把特徵圖像放到svm目標函數中。特徵選擇。
  • 乾貨來襲,谷歌最新機器學習術語表(上)
    批次 (batch)模型訓練的一次迭代(即一次梯度更新)中使用的樣本集。另請參閱批次規模。批次規模 (batch size)一個批次中的樣本數。例如,SGD 的批次規模為 1,而小批次的規模通常介於 10 到 1000 之間。
  • 遊戲裡面的模型是怎麼製作的?
    咱們都知道,遊戲模型製造肯定是需求建模的,建模是遊戲規劃中最重要的環節,建模的方法許多,遊戲模型常用的軟體有3DMAX,建模的難度在一切工作中是最高最全面的,從桌椅到星艦,巨型BOSS等等複雜的模型,練習是最重要的。
  • 日本研究員提出基於生成對抗網絡的Iconify模型!
    由於沒有對應的配對數據集,研究人員採用了基於CycleGan和UNIT等方法來構建模型,學習出從圖像到圖標的圖標化能力。在神經風格遷移提出後,各種模型都在利用深度學習的創作藝術作品上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特別是基於生成對抗網絡的模型引領了風格化的研究潮流。其中Pix2Pix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它可以利用配對圖像訓練出非常好遷移結果,但配對圖像的需求限制了它在缺乏對應數據集領域的應用。
  • 手工模型作品,鄉村房屋模型的簡單製作方法!
    手工模型作品,鄉村房屋模型的製作方法,非常簡單! 喜歡動手是一種自信的表達方式,創意源於生活,細節決定品質,今天為大家分享如何用卡紙製作鄉村房屋模型,步驟詳細,難度1顆星,看一遍就能學會,讓你輕輕鬆鬆學手工,喜歡房屋模型的朋友們不妨來試試哦,精彩不容錯過!還有更多有創意的內容等待你去發掘!
  • 門頭溝三家店鐵路中學特色課:讓模型飛機載著夢想起飛
    曹老師指導提高班的學生一起學習操縱無人機。這是三家店鐵路中學的一堂模型課,主要內容是通過讓學生親手製作並放飛迴旋飛機模型,把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迴旋飛機模型,就是一種用很薄的泡沫塑料板裁切後粘成的小飛機。別看材料簡單,這裡面不僅包含了數學、物理的知識,還有動手能力,繪畫能力。在設計和製作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發揮無限的想像力,而到戶外去試飛,就是實現夢想的時刻。
  • 飛槳萬能轉換小工具X2Paddle,教你玩轉模型遷移
    雖然目前還不直接遷移PyTorch模型,但PyTorch本身支持導出為ONNX模型,等於間接對該平臺提供了支持。然而,有人還對存在疑惑:不同框架之間的API有沒有差異?整個遷移過程如何操作,步驟複雜嗎?遷移後如何保證精度的損失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 品牌定位36計|競爭思維模型
    消費者認為你是誰更重要外部思維是大多數人邁不出的第一步,消費者認為你是誰,比你認為自己是誰更重要。在品牌定位中,重要的是 「你是什麼」 而不是 「我是什麼」 。如果連自己屬於哪個賽道都不清晰,就更不可能明確自己的競爭對手誰了。
  • 從ICLR 2019 一覽小樣本學習最新進展!
    這一點十分有用,因為在針對表徵的無監督學習的工作中,作者都定義了一個明確的訓練算法或損失函數。而這裡的模型會「學習創建由元目標確定的有用的表徵的算法」。這個自定義的規則往往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以及領域知識才能得出,因此並不能很輕易地適用於新的領域。對自編碼器的使用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它試著通過先進行編碼、再解碼出一個與原始數據相同的輸出來學習表徵。自編碼器往往需要一個明確指定的損失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