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採的長鰭鱲以後回家入缸的溫度過水過程,為了提高存活率!!!

2020-08-28 小藍玩原生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藍玩原生。養原生魚,感受原生魚的魅力!!!

很多魚友都喜歡自己從溪流裡面撈魚回來養,這個過程被魚友們稱做「野採」。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歡野採。很多人都能在野外溪流中野採到長鰭鱲,長鰭鱲可是出了名的高氧、冷水魚。野採完以後把長鰭鱲帶回家很容易,但是很多人會發現,到家以後,長鰭鱲竟然暴斃了一大半,帶回來很多魚的屍體。我野採回來的長鰭鱲存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接下來跟大家說說我個人的經驗吧。

第一,篩選一遍受傷的魚非常重要

很多人在野採過程中捕到了長鰭鱲會選擇用魚箱或者魚護來裝。而長鰭鱲是一種非常非常急躁的原生溪流魚,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會四處亂撞,包括捕撈的時候,有一些長鰭鱲身上會出現掉鱗、表皮受傷、黏膜受傷等等傷口。在這裡說明一個重點,原生魚受傷以後在原生環境裡面恢復的機率是最大的。所以說,如果發現受傷嚴重和不能自由遊動的長鰭鱲可以選擇放在溪流的洄水處等狀態恢復後讓其自由遊走。

一般來說,除了體外傷,水溫過高會導致長鰭鱲狀態不佳。雖然說沒有受傷那麼致命,但是會導致後續運輸造成死亡,如果有的長鰭鱲不能自由遊動了,儘量選擇放流。在冰冷的溪水中恢復得很快。這樣做的目的,可以說是非常殘忍的,但是是為了保證長鰭鱲存活率的最大化,放流的,包括帶回家的。

第二,魚上路時如何控制水溫和容氧

關於這個問題,僅限於運輸魚時路途遙遠的魚友,像我一樣,野採地點到家有半個多小時的路程。而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我將面臨這個問題:途中水溫過高怎麼辦。

眾所周知,長鰭鱲是一種非常嬌氣的魚,只要水溫在短時間內瞬間提高几度,而容氧量低的話,長鰭鱲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死亡。所以說,在運輸途中要保證水溫和容氧量。

首先,我們解決容氧量問題,這個其實非常簡單,只要一個增氧泵就行了,而沒有插頭怎麼辦呢買一個USB藉口的就行了,只要有充電寶就可以用一路,家裡面停電的時候也可以用。

就是這一種

接下來就是水溫問題,溪水一般來說水溫非常非常低,是冰涼冰涼的。而當你提一桶溪水起來時,水已經開始升溫了,大概五分鐘,你就能感覺到明顯的溫差區別。這個時候,如果保證容氧量,小部分長鰭鱲是不會死的,大部分長鰭鱲本來在溪水裡面跟你鬥智鬥勇,狀態已經非常不好了。這個時候,因為水的溫差問題,它們可能很快就會一命嗚呼了。

那麼如何把水溫降下來呢?給大家推薦一個非常非常實用的東西,那就是冰袋。

買過原生魚的魚友都清楚,泡沫箱裡面一般會放一到兩個冰袋,為了降溫。而冰袋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你洗一洗,再放進冰箱裡面凍硬。去野採時用錫箔紙包兩個,當你回家時放入魚桶,就可以非常完美的解決水溫過高問題。當然,最好去時用錫箔紙包,回家時在再放入魚桶,野採期間,魚桶在溪流裡面不斷換水就行了。這樣就解決了野採返程途中,長鰭鱲的水溫和容氧問題。

第三,到家以後過水和觀察狀態

回到家以後長鰭鱲大部分都很活躍,小部分有一點狀態不佳,可能會死一兩條,不過都是小事情。到家過水同樣重要,如果家裡魚缸水溫很低,基本不需要過水,直接入缸就行了。水溫差距過大就慢慢加水或者把魚桶放進魚缸泡半個小時,冰袋拿走,氧氣泵留著繼續在桶裡面打氧,狀態恢復差不多就入缸。


總結:

  1. 以上文章純屬個人經驗。
  2. 適合野採時間不超過一天的魚友。
  3. 長鰭鱲非常容易暴斃,一定一定注意。
  4. 能養好的長鰭鱲是值錢的,不要說多少錢一斤,那是死的。
  5. 我野採的長鰭鱲死亡率控制在5%,全活很少。
  6. 我在江西贛州,夏天溫度非常非常高,北方和中部魚友勿噴我,因為那裡不熱。
  7. 任何魚都要用心養才能養好。

喜歡我的視頻和文章就關注我吧!!

每天更新哦!

文章為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複製抄襲!

相關焦點

  • 寬鰭鱲和長鰭鱲,可能是中國最美的野生觀賞魚了,名字真是不好讀
    這裡現在做一個鋪墊——寬鰭鱲是屬於鱲屬的魚,而長鰭鱲是屬於「須鱲屬」的魚,儘管它們長得特別特別的相似,它們確實是不同屬的魚。譁仔覺得,寬鰭鱲和長鰭鱲是中國原生魚裡面最美的魚中國原生觀賞魚有三大天王:蝦虎、吸鰍和鰟鮍。這裡面沒有丹亞科的魚。可是,譁仔覺得寬鰭鱲和長鰭鱲不僅是丹亞科裡面最美的魚,也是中國原生觀賞魚裡面最美的魚。
  • 唯美野採缸,這位魚友幹得漂亮,自己的缸自己說了算
    缸體尺寸:128*62*42cm過濾就一個22升不鏽鋼濾桶,沒有前置魚:長鰭鱲為主,點紋銀鮈點綴。幾條吸鰍,幾條蝦虎從缸體定製,自己拉開魯班尺看到自己喜歡的尺寸,就做它,很多人和我說你這個尺寸不行太寬了不協調。我沒搭理。只是自己喜歡就可以。
  • 番外篇,簡述長鰭鱲在溪流中一年的動向。
    四月份到七月份這個時候,大部分魚類到了繁殖季節,長鰭鱲公魚和長鰭鱲母魚開始逆流而上。當然不是河流,河流大部分長鰭鱲會找到小溪入口和溪流中原有的長鰭鱲匯合,我們來看看公長鰭鱲。當然,有一點模糊,這是一隻典型的公長鰭鱲。其實本來長鰭鱲是沒有這種五顏六色的,但是到了繁殖季節,公長鰭鱲就會變成這種顏色。母長鰭鱲肚子就會抱卵,大概600-1000顆左右,母長鰭鱲和公長鰭鱲繁殖的細節我以後的文章會寫,包括如何人工繁殖,我成功過,不過篇幅有限,主題不是這個,我以後的文章會詳細得說明。
  • 長鰭鱲之美!
    這次出行我非常滿意,不僅見到的野外原生魚種類比以往都多,而且長鰭,寬鰭,馬口的發色大公魚都有拍到,尤其是長鰭鱲的交配以及雄魚之間的追逐行為,拍了非常多的視頻。先上拍的最多的長鰭鱲吧,選了二十幾張比較滿意的。都是國產冷水魚,拍攝地點不便告知,請諒解。
  • 新魚入缸過水步驟
    由於水族館水體的溫度、水質和家裡魚缸的不同,為了減輕魚兒的不適應和提高存活率,過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總體來說過水分為「一泡二加三撈四靜養」這幾個步驟,下面就來講解下這幾個步驟的具體操作。1、保溫:如果冬夏室內外溫差大的話建議買魚的時候準備一個保溫盒,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運輸過程中溫差對魚兒造成的傷害。2、兌溫:新魚到家後先把魚袋泡在魚缸裡,如果水太多的話要先倒出一部分,水能完全淹住魚就行。泡10-20分鐘,內外溫差在±2度範圍內就可以了。
  • 北京野釣遇巨型馬口、七彩寬鰭鱲鬧鉤!身為保護動物矜持點好不?
    回想自己為什麼會入坑垂釣,其實是為了滿足我養魚的愛好,為了開個北京原生魚缸,我搞了魚竿在北京各大水系垂釣,基本把能釣到的野生魚種都釣了個遍。現在北京的溫度很高,白天釣魚基本也是收穫寥寥,所以我這次趁著市裡陰天有雨,又鑽進那山溝溝,準備釣些小魚玩玩,順便探索新釣點,哪知道去了就被馬口、寬鰭鱲鬧了個天翻地覆!這次的釣點依舊在G111的沿線,我的車百公裡怎麼也得9個油,總是進山費用太高。這次開的是老媽的混動車,200塊能跑差不多1000公裡,真是長途野釣的利器。
  • 烤羊、花海、寬鰭鱲!釣魚是目的,美食美景是手段!
    所以很多人為了大魚的快感選擇玩黑坑,但北京的黑坑價格貴不說,魚的質量也實在一般,而且好地兒離城裡也都不近,這可憋壞了京城的釣魚人。而我釣魚可以說是為了娛樂也為了魚,因為我是個水族愛好者,家裡5個魚缸,熱帶魚、食肉性魚類、原生魚應有盡有。我出釣大多是為了釣到心儀的原生魚類或者是為食肉魚類搞點蛋白質。但是釣魚次數多了,家裡人難免不滿意,你釣魚我們幹嘛呢?看你釣魚嗎?
  • 水中精靈寬鰭鱲,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魚傻傻分不清楚
    2、馬口是馬口鱲屬的。北方馬口可接近40CM。南方則偏小。寬鰭鱲是鱲屬和成都鱲是僅存的鱲屬。長鰭鱲也是馬口鱲屬。長鰭鱲全名長鰭馬口鱲。長鰭鱲分布浙江以南。寬鰭鱲則相反。而馬口分布全國。尖鰭鱲3、寬鰭鱲,花紋呈色塊狀,長鰭鱲,花紋呈條帶狀,尖鰭鱲,花紋呈條帶狀且排列平均、規則,馬口魚,條紋呈條帶狀且嘴巴為
  • 打算開溪流缸的進來,教你養溪流魚開缸的幾個重要條件。
    接下來給想開溪流缸的魚友提一提意見吧,溪流魚老玩家也可以來評論區討論。溪流缸的前景養了溪流魚的很多魚友都漸漸被溪流魚的魅力折服了!因為中國特有的原生魚是真的好看,大家都想開溪流魚的缸。但是會發現可以對照的作品少之又少,沒有辦法對照。所以說,溪流缸的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中國原生觀賞魚鱲,知多少
    鱲屬的寬鰭鱲((Zacco platypus)(PS:寬鰭鱲已經被更名為平頜鱲,為了大家的習慣,下文仍稱寬鰭鱲),以及馬口魚屬(原來歸類為須鱲屬)的長鰭馬口鱲(Opsariichthysevolans)大概是這些鱲中最出彩的品種了。雖說是兩個不同的屬別,但是它們長得實在是太相似了,以至於很多人難以將他們區分開來。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稀有趣味科普之中國原生魚——溪澗星河「鱲」
    因此,飼養鱲的缸體最好在100cm x 50cm以上(南方馬口魚Opsariichthys bidens和長嘴鱲屬Raiamas的物種則需要更大的水體),且使用較強的過濾系統以保持水質的良好狀態。缸體越大,越能減少魚開關燈或受到驚嚇時應激撞缸致殘或致死的機率。造景方面也不宜太過複雜,以砂石為主即可,過於複雜的造景會導致魚在追逐時劃傷體表,引起感染。
  • 10個人中有7個認錯了它,乾貨解讀:溪流釣中最美的魚——寬鰭鱲
    註:因寬鰭鱲圖片較為模糊,為了保持觀賞性,本文部分圖片使用了長鰭鱲,長鰭鱲和寬鰭鱲極為相似,區別在於身上的條紋,長鰭鱲清晰,寬鰭鱲較為「藕斷絲連」,特此提醒注意區別。只有了解了寬鰭鱲的生活習性,才能找到最佳的垂釣方法寬鰭鱲屬鯉形目,鯉科,鱲屬。
  • 養鯉正能量—新入錦鯉存活率不高怎麼辦?資深魚友:過水很重要!
    但是不少魚友表示新買回來的錦鯉入水後存活率不太高,既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又影響了好心情。其實提高新入錦鯉存活率很簡單!就是過水。首先,為什麼要過水?不少新手小白最愛幹的一件事情,錦鯉買回來就放進魚缸或者魚池,然後餵點食仿佛就萬事大吉了!真的是這樣嗎?
  • 鱲做為原生魚中的代表者,承載著我們對兒時鄉村小溪的回憶。
    鱲的特徵我就不說了,相信進來看這個專欄的都或多或少得見過或者養過。江西常見的長鰭鱲,顏色也非常不錯水質是一個原因,鄉村小溪裡面的溪流大部分是天然的雨水和地下水,這些水非常純淨,我們甚至可以直接飲用。長鰭鱲,寬鰭鱲,各種各樣的小魚蝦。
  • 野採原生觀賞魚水下拍攝
    按照生活的水種類來分又分淡水魚和海水魚,一般我們都養淡水魚,海水魚成本太高,條件限制和需要掌握的知識也較多,所以玩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最讓有熟知的有:鰟鮍魚、中國鬥魚、蝦虎魚、寬鰭鱲等。在水域直接捕撈銷售,沒有正真意思上的人工繁殖。
  • 究竟是馬口魚還是寬鰭鱲?兩種魚體型很像,連釣法都一樣
    這兩種魚雖然長的是很像,體型、食性也差不多,但並不是同一種魚,如果你細心觀察還是能發現區別馬口魚和寬鰭鱲各自的特點以及分辨方法馬口魚:鯉科,馬口魚屬,別名花杈魚,雜食偏肉食性魚類,一般生活在砂石底質的小溪、江河等支流的中上層水域中,主要以浮遊甲殼類、藻類、小魚小蝦以及水底腐殖質為食,也經常會吃一些掉落在水面的昆蟲
  • 了解即將列入重點保護禁食的鯿魚、馬口、寬鰭鱲,作釣才能更安心
    它們分別是:東方薄鰍、黃線薄鰍、尖頭高原鰍、多鱗白甲魚、鯿、華鰁、黑鰭鰁、潘氏鰍鮀、赤眼鱒、瓦氏雅羅魚、魚歲、馬口魚、寬鰭鱲、中華細鯽、細鱗鮭、中華多刺魚等。看到這些重點保護的禁食魚類,很多釣友應該和我一樣,大部分都沒有釣過或者不知道!在我們的日常作釣中,也是非常少見,不容易躺槍的魚種。可以說這些重點保護禁食魚類,對我們的日常作釣,也不會帶來多大影響!
  • 新魚入缸前的準備工作,過水一定要細心!
    新魚入缸面臨的第一道坎就是過水環節,不管是在魚市買的魚還是從魚友手裡的收購魚,亦或是經過長途運輸的網購魚,能否過好水,對以後的飼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能注重起來!尤其是一些新手玩家,由於過水手法不當,魚入缸後表現往往不佳,有時趴缸拒食,有時也會出現暴斃的情況,這些情況不單單是魚缸水質問題,也與你不當的過水方法有直接關係,今天就一個過水實例給大家說說過水的細節問題!首先準備好一個收納盒或水盆,容積看魚體大小而定,但儘量大一點。還有爆氧設備和虹吸軟管。
  • 深藏溪流的小魚寬鰭鱲,別的魚論斤賣它論條,你見過嗎?
    寬鰭鱲的美與鰟鮍魚的美完全不同,鰟鮍魚的美是精靈型的,而寬鰭鱲從外表看起來,給人視覺是一種自然的美麗,即使你第一次見到它,也會被華麗的外表給瞬間吸引。那麼,寬鰭鱲究竟是什麼魚呢?寬鰭鱲是什麼魚寬鰭鱲,又叫桃花魚,全國各地區的叫法不一,有些地區是根據它的長相而稱它為雙尾魚、紅車公、紅翅子、白糯魚、紅掛邊、紅翅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