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魚入缸過水步驟

2020-12-03 水族哥辛迪

由於水族館水體的溫度、水質和家裡魚缸的不同,為了減輕魚兒的不適應和提高存活率,過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總體來說過水分為「一泡二加三撈四靜養」這幾個步驟,下面就來講解下這幾個步驟的具體操作。

1、保溫:如果冬夏室內外溫差大的話建議買魚的時候準備一個保溫盒,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運輸過程中溫差對魚兒造成的傷害。

2、兌溫:新魚到家後先把魚袋泡在魚缸裡,如果水太多的話要先倒出一部分,水能完全淹住魚就行。泡10-20分鐘,內外溫差在±2度範圍內就可以了。

3、兌水:間隔10分鐘左右往袋裡加入一部分魚缸中的水,每次添加不超過袋裡水1/5。比如袋裡大概是1升水,那麼每次加入的魚缸水就不要超過200毫升。如此循環5-6次後袋裡水和魚缸水就將近1:1了,魚兒也就不會對新水產生應激反應。因為兌水過程較長,有條件的話往袋裡加個沙頭增氧。

4、撈魚:兌溫、兌水都完成以後就可以用網撈將魚兒慢慢撈進魚缸,袋裡的水倒在外面。

5、靜養:新魚入缸以後切記不要驚擾和餵食,關燈靜養最好。魚到新環境都有緊迫感,一般需要3-4天來適應。三四天後可以嘗試餵點飼料開口,如果搶食比較激烈就可以正常飼養了。

絢爛多姿的七彩神仙魚

相關焦點

  • 新魚進缸怎麼過水,過水需要注意什麼
    每個養魚人基本上都知道養魚要先養水,但是水養好了,適合魚生存了,就什麼魚都適應嗎,就能把魚直接放養好的水裡面嗎?最保險安全的方法當然是不能這麼直接放,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每個地方的人、不同的人生活環境還不一樣,適應能力還不一樣,更何況是魚呢。這就要求要在新魚進缸的時候先過水。
  • 新魚入缸的注意事項,你做對了嗎?
    引言:上期我們說了魚飼料如何選,今天我們說說新買的魚如何科學安全的入缸。正文: 觀賞魚的生命還是比較脆弱的,特別是新魚,換了新的水新的環境,路途上的奔波,更容易使新魚狀態不佳,輕則趴底浮頭,重則7天換魚。所以,新魚入缸,我們更要小心謹慎,那麼新魚買來,應該怎麼做呢。
  • 新魚入缸前的準備工作,過水一定要細心!
    新魚入缸面臨的第一道坎就是過水環節,不管是在魚市買的魚還是從魚友手裡的收購魚,亦或是經過長途運輸的網購魚,能否過好水,對以後的飼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能注重起來!尤其是一些新手玩家,由於過水手法不當,魚入缸後表現往往不佳,有時趴缸拒食,有時也會出現暴斃的情況,這些情況不單單是魚缸水質問題,也與你不當的過水方法有直接關係,今天就一個過水實例給大家說說過水的細節問題!首先準備好一個收納盒或水盆,容積看魚體大小而定,但儘量大一點。還有爆氧設備和虹吸軟管。
  • 魚友買新魚,入缸出事,暴斃是怎麼回事,
    他從魚店裡選了幾條招財魚,入缸後毫無徵兆的先後暴斃。而之前養過的幾條魚依然在缸裡健康遊動。這麼大的反差讓他有點難以理解,是買到不好的魚了嗎?很多人認為「新魚入缸」是比較初級的常識,其實是不對的。新魚入缸後能不能活下來,受很多因素影響。
  • 新魚入缸過水多重要,錯一步,費錢傷感情
    有新魚友問養魚要不要加硝化細菌,我們都不建議加。不過如果有人問新魚過水問題,那一定要按標準來。由於當時情況不允許,沒做好過水的準備工作,導致魚缸水的酸鹼度達不到七彩的要求,一進缸就出問題。過水的時候,倆人傻愣愣的過溫過水,只是過水這一步就花了十幾分鐘。等到金龍入缸,神氣活現的巡視新地盤,我們才算踏實點。半年時間過去了,金龍一直沒出什麼問題,慢養到接近40公分,狀態基本全出來了。前幾天有人要出兩千收,算是對我們飼養水平的肯定了吧。
  • 缸養水需要幾天?為何新魚入缸後陸續死亡?
    很多魚友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開缸養水幾天合適?可能得到的答案也是參差不齊。就開缸養水這個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松仔自己的看法,可能說的不全對,但都是自己實踐過的。其實是大家太過急躁,恨不能魚缸放滿水就要放魚。不經養水就入魚都不能說是危險了,真的是在拿自己的錢在打水漂!
  • 新買來的龍魚入缸應該怎麼操作?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一位魚友買來了一條小銀龍,問養魚老道,龍魚入缸有什麼具體的操作過程,和其他的觀賞魚一樣嗎?實際上來講真的沒什麼兩樣,無外乎過溫過水兩個基本步驟,只是龍魚的膽子比較小,我們所注意的重點反而應該是龍魚入缸之後的開食問題,關鍵是細節問題比較多,以後會給大家講到,今天養魚老道只是大體給大家講一下龍魚入缸的基本操作步驟。
  • 新魚入缸陸續死亡?是沒有養好水導致的嗎?
    很多魚友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開缸養水幾天合適?可能得到的答案也是參差不齊。就開缸養水這個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松仔自己的看法,可能說的不全對,但都是自己實踐過的。新缸、新水、新濾材,正常開缸很多新手都在這裡栽了跟頭,死魚概率最好,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是大家太過急躁,恨不能魚缸放滿水就要放魚。不經養水就入魚都不能說是危險了,真的是在拿自己的錢在打水漂!
  • 新買的魚缸開缸養水入魚步驟,分享給養魚新手朋友
    今天聊一聊新手初次養魚需要準備哪些,開缸養水入魚步驟不能搞錯。買缸養水魚缸的選擇前期有介紹過,在這裡就不多說了。魚缸到家之後,先做一些美化布置,喜歡做背景的貼上背景,包括魚缸底部貼上壁紙等。主要的目的是避免買回的魚缸是新粘好的,防止膠沒幹透。3天後緩慢加入1/3的水,一定不能加滿,之所以加1/3因為要慢慢調整魚缸底座的平衡,同時讓魚缸去漸漸適應水的壓力。然後加上高錳酸鉀消毒,開啟水泵循環,檢查水路,調節流量。半小時後,把水全部換掉,之後還是加1/3水,然後開啟循環等待,之後幾天依次加入新水,直到水加滿魚缸。
  • 新魚入缸可別直接扔進去,這些步驟少了哭都來不及!
    新魚入水第二步:消毒等觀賞魚漸漸適應了相同的水溫,就可以進行消毒了。觀賞魚第三步:過水與入缸等消毒完畢後,就可以讓新魚適應一下水族箱內的生活環境了等過水工作完成後,就可以小心地將新魚移入水族箱中了。新魚入缸新魚入缸注意事項就算是新魚進入水族箱了,大家也別大意,還有著一個星期左右的觀察期
  • 新魚入缸的幾個常識《你學會了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泗海水族,下面我為大家講解一下新魚到家要做的幾個步驟,如果你看後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我,後期我們會更新更多魚缸和魚的故事一:過溫新買回來的魚千萬不要著急打開包裝袋,要把袋子直接放進缸內泡15分鐘以上,讓袋子裡面的水和魚缸裡面的水溫接近,防止愛魚因溫差過大造成的感冒。
  • 觀賞魚入缸只過溫不過水的原因,一次說透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魚樂圈教官。探討養魚方法,交流養魚經驗,分享養魚樂趣。敬請魚友們關注、留言、討論。謝謝!前不久我發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觀賞魚入缸,遭到一些魚友的質疑。大概意思是說你這魚怎麼不過水就直接入缸了,過溫過水都是最基本的常識,你都不懂嗎?
  • 冬季金魚入缸步驟——網購蘭壽、蝶尾、泰獅金魚開箱到入缸步驟
    (網購選魚截圖)       開箱後正常檢查,商家包損,沒有死魚。       冬季必須進行泡包。溫差是金魚剛入缸就死亡的最大原因,也是死亡率最高的。      是否過水?      過水:每次從魚袋舀出五分之一水,再加入缸內五分之一水。每20分鐘操作一次。操作5次。然後將金魚撈出放入缸中,魚袋中的水不要倒入魚缸。
  • 新買的魚到家如何入缸才安全呢?
    但是你可以從準備入的缸內抽出一部分水來進行泡袋,這樣就不會造成交叉感染了。 由於你新買的魚所處的環境與你家未必都相同,所以我們採用過水的方式,讓新魚一點點適應新環境,適應新的硬度、酸鹼度、各種有害物質的濃度以及菌群的變化,這裡著重說一下菌群的變化。
  • 養水十天,觀賞魚入缸半個月再不換水,魚缸水不臭了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養魚老道的文章中經常提到,我們飼養普通的觀賞魚,最好是能夠提前養水十天左右,在這樣的水質下,大部分觀賞魚入缸後,只要是魚選的好,沒有交叉感染,幾乎是百病不犯,很快出來狀態。
  • 魚友們在觀賞魚入缸之後最容易把這件事給忘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現在的很多魚友在購買觀賞魚之前,都會在網上學習一些有關觀賞魚飼養的知識,大體上也學會了觀賞魚的一些飼養套路,比如裝水入缸,困水三天後開啟氧氣、過濾、加溫設備開始養水,然後買魚、過溫過水等步驟一應俱全的操作完畢。
  • 十條小黑斑水虎到貨,直接死了一條,觀賞魚入缸如何操作?
    ,這樣皮實的水虎魚,過不過水都是無所謂的觀賞魚入缸,大致有幾個步驟,比如說檢疫、或者過溫、過水,對於水虎魚這種相對皮實的觀賞魚來說,檢驗檢疫就沒有必要做了,又是單缸單養,大可不必興師動眾,再去來遍藥物傷害它們的體表。
  • 新買回的魚過溫過水的操作方式,(近魚從速)(遠魚從簡)。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新買回的魚過溫過水的操作方式,這個僅僅是個人的一些做法,大家就是多交流多討論,不用來攻擊,我先說明一下,我也是新人一個,和大家一樣,所以說得不對,做得不對的地方,你可以評論區裡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大家一起學習,謝謝。
  • 新買來的孔雀魚千萬別著急入缸
    三、過水 過水是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很是煩瑣的操作。但想養好魚,就一定要細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證魚能夠初步順利適應我們的飼育環境,為以後正常養育打好基礎。而很多新手,都是在這方面犯了錯誤到導致損傷慘重!過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水溫: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4到26度之間。
  • 新魚入缸,會做出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姿勢,難道這些都是病魚?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要一看到觀賞魚入缸出現各種不正常遊姿,它就一定是病,就需要立刻下藥治療或者加倍折騰,往往很多的觀賞魚之所以在入缸後不久,就開始患病或者死亡,就在於其入缸的前幾天,我們就開始下藥或者不斷折騰。本來沒有什麼疾病的觀賞魚,愣是被我們給折騰出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