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溝通模型--職場溝通的四個基本步驟

2021-01-16 創業心理學

賦能溝通模型適用於跟自己的下屬溝通,跟自己的同事溝通。

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 講述事實

講述事實是什麼意思呢 ?

講述事實的時候,心情保持平靜,也就是不要摻入情緒。有時候回憶起一個讓自己不痛快的事情來,就容易激動,容易憤怒,傷心,這就是摻入了情緒。這就是把情緒和事實混在一起了,這在工作中,溝通效果就會打折扣,還沒有到表達情緒的時候,就先心平氣和的講述事實。

一個甕裡面裝著麥子,另一個甕裡面裝著棒子粒,你講述事實的時候摻入情緒,就相當於把麥子和棒子粒整到一個甕裡面了,不好區分出來,效果當然要打折扣。

除了不要摻入自己的情緒以外,也不要加入自己的評論,也就是自己的觀點,這些可以不著急講。

什麼是事實呢 ?

這個甕裡裝著三百斤麥子,我昨天上班遲到了,這都是事實。

歷史上,那些貪官們想整倒一個清官,要先羅列罪狀,這就幹什麼,就是試圖講事實,因為不講事實,事情進展不了,講事實是一個事情的開頭,更是溝通的開頭。

有很多人經常會問,怎麼應對職場裡面的「小人」,陳述事實就是應對小人的一個方法,這需要分辨事實,陳述事實,這一個環節,就把小人給整明白了,小人的一個特點就是經常混淆事實,捏造事實。

第二步 講出自己的感受

就是這個事實對你造成什麼感覺,感受,講出來。這個事兒讓我比較生氣,這就是感受,也就是表達情緒。

我們有時候不會表達情緒,羞於表達情緒,把情緒給戒掉了,但是需要把感受講出來,情緒跟感受有什麼區別,情緒就是在那哇哇哭,感受就是用手絹抹眼淚。

講感受,就是用一個詞說出來,用一句話說出來。在那哭,或者抹眼淚不叫講出感受,是用動作表達感受,這個事兒讓我不爽,這叫講感受。你把麥子和棒子混在一起了,我看到這個事兒,心裡不高興,這叫陳述事實以後表達感受。

什麼是感受?難過,悲傷,開心,孤獨,慌亂,快樂,糾結,擔憂,哀傷,擔心,悲痛,委屈,驚訝都是感受。

感受跟心有關,跟五臟六腑有關,這是深層次感受,跟皮膚有關的,跟五官有關的,這是感覺。感覺這個事兒比較容易弄清楚,看到下雨天,自己出門順便拿上一把傘,這是通過感覺就能解決的問題。

對於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在陳述事實以後,要講出自己的感受,講出基於事實的感受。

第三步 體會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一個事實陳述清楚以後,自己的感受也表達出來了,仔細體會下自己的感受,認真體會下自己的感受。什麼讓我有這樣的感受,認真體會,體會到自己的感受的同時,要傾聽。

傾聽就是讀懂別人的感受,去感同身受。

傾聽的時候不要建議,我覺得你應該怎樣怎樣,這就打斷傾聽了,也不要比較,你這個事兒根本不算個事兒,也不要辯解,事情不是這樣的,也不要糾正,你說的哪不是這種情況。

就是去感同身受,去體會對方的情緒,體會對方的感受,表達出對方的感受,這就是感同身受。

我非常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能感受的你的痛苦,要把對方的感受說出來。

第四步 清楚說出自己的需求

溝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滿足需求,你把自己的需求清楚的說出來,才有可能得到滿足。

一個人跟你發脾氣,鬧情緒,就是在向你求助,是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是不知道清楚說出自己的需求。

一個人把你罵一頓,也是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是在宣洩情緒,也是在向你發出求助的信號,也是沒有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

領導批評你,是在表達他的不滿,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果領導給你提出明確要求,這是在表達他的需求。

說出自己的需求,要說清楚,越具體越好。

相關焦點

  • 職場有效溝通的5個基本原則
    常見的職位描述要求應聘者有良好的溝通協助能力,概括了一項工作技能。溝通的主題和核心是工作,溝通不是談天說地、互訴衷腸,是同事之間圍繞工作的交流。我們每天都在討論、聊天,卻忽略了溝通的本質。一、明確溝通的目的很重要傳遞核心信息的關鍵對話人們日常對話內容五花八門,可工作常見的內容寥寥數個。傳遞核心關鍵信息,讓每次溝通變成關鍵的對話。
  • 四個基本原則,讓職場溝通更加有效
    四個基本原則,讓職場溝通更加有效 在職場中,有效溝通始終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甲方與乙方,溝通的成敗,有時候往往也決定著一個項目的成敗。
  • 職場有效溝通的6個基本要素,讓你徹底告別低效溝通
    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優秀能力,更是職場人必備的職業素養。會說話的人,往往能為自己帶來資源和機會。學會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適當的表現出來,讓對方能夠理解並且樂意接受,這就是我們培養說話能力的目標想要和別人愉快的進行溝通和交流,最關鍵的就是你的溝通方式必須是有效的,如果你和別人的談話全是一些沒有重點的廢話,那只是在浪費你們雙方的時間,而不是真正的溝通。
  • 職場溝通的六個要點,徹底告別低效溝通
    職場溝通想做到順暢,本質就是你的溝通方式必須 「 有效 」,而不是一些內容冗長、重點不突出、流於形式的對話,浪費彼此的時間。有效溝通等於有結果、有截止時間、等於溝通雙方都了解溝通的目標,有效溝通會讓事情快速進行下去。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有效溝通的6個基本要素。這6個基本要素,是進行職場溝通的一些先決條件。
  • 職場軟技能|盤點有效溝通的6個基本要素
    既然這樣,有效地溝通就成了大家都希望做到的。市面上關於溝通技巧方面的書籍和教程也是屢見不鮮,足以可見溝通對於人類的重要性。而在職場上更是如此,一語不慎滿盤皆輸!尤其在跨部門配合上,說不到點兒上還會影響整體的節奏和效率。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最基礎的也是最核心的,如何有效溝通的基本要素吧。
  • 職場中,怎樣的溝通才叫有效的溝通
    在職場經常會出現溝通效率低的問題。比如,領導問:這個方案時候能交上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回答:「還有幾個數據需要某某提供,我已經聯繫他了,但是他還沒有回覆我,然後我昨天本來想加班弄但是……」。冗長的解釋之後,卻仍然沒有回答領導的問題:什麼時候交?
  • 職場人如何學會溝通?
    什麼是溝通?比如兩個人見面,互相打招呼,「吃過了嗎?」「吃過了!」這是寒暄,不是溝通。溝通不僅是與人交流,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良性溝通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人際溝通應注意什麼?有哪些技巧?不僅職場人應該學會職場溝通的方式,日常生活中多掌握一些人際溝通的技巧,也有助於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 有哪些優秀的職場溝通基礎思路?
    無論你是處於什麼工作崗位,只要還需要與人相處,就免不了與人溝通。如果你想往上發展的更好,那即使不能做到善於溝通,也應該要做到溝通順暢。那在職場中,有些什麼優秀的溝通基礎思路能讓大家學會如何與人處理好關係呢?
  • 有效的職場溝通技巧,讓你成為會說話的人
    既要認識到自我的內在心理,也要認識到自我的外在管理,更要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雙向的,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就是你對待別人的方式。接下來,我來分享從書中學到的三個職場溝通技巧,都是微小的細節。如能做好,相信會給你的工作錦上添花。一、做好情緒管理,讓工作高效起來話說有天,成吉思汗帶著心愛的老鷹上山打獵。口乾舌燥之際,發現有個山谷滲出少量的水。
  • 注重三要素,做好職場溝通
    按照我自己的職場經驗,在公司裡被重視的員工,一定不是那些只會唯唯諾諾、點頭說是、埋頭執行的人,而是具備清晰表達能力,能夠提出獨立想法,並且能夠讓他人接受的員工。因此我們需要意識到,學習一定的溝通表達技巧,對於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發展,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 世界五百強企業高管,教你三個重要溝通技巧,助你成為職場高手
    在職場中,如果像小王這樣聽不懂老闆的話,那麼工作很可能寸步難行。我們都知道,在職場中,溝通很重要,如果學不會有效溝通,不僅工作受影響,自己的人際相處也會很被動。溝通簡單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聊天。但是,同樣一句話的意思,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就會有天差地別的結果。所以從溝通結果來說,溝通並非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 職場小白總掉進「溝通漏鬥」陷阱?3招教你秒變「溝通高手」
    由此可見,一旦陷入「溝通漏鬥」的陷阱,被迫傳遞的「無效信息」將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工作生活,甚至阻礙職場的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爭取讓漏鬥漏得越少越好,如此,才能走出溝通漏鬥的陷阱,讓良好的溝通助力我們跑贏職場。
  • 溝通專欄:溝通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在西安市、及陝西省省內累計開展了22場關於《好好說話、有效溝通》的溝通心理學課程,累計參加課程的人數超過2310人次……同時也得到了陝西省圖書館「學在陝圖」活動的邀請,在陝西省圖書館開展了四場面向全省讀者的《溝通心理學》的主題講座。
  • 白領必讀:職場必知的十五條人際溝通技巧
    職場中,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職場專業人士認為,積極而有效地溝通能為職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人脈關係,還能為個人職業生涯帶來很多好處。那麼,職場人如何進行人際溝通?人際溝通應注意什麼?人際溝通有哪些技巧?一、講出來尤其是坦白的講出來你內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絕對不是批評、責備、抱怨、攻擊。
  • 想要職場人際關係好,這三個溝通技巧少不了
    我選溝通力。因為無論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遇到的諸多難題,都可以歸結為「溝通不到位」。比如說工作勤勤懇懇但就是沒升職加薪,是不是因為和老闆沒有溝通好?和異性說話總是冷場,同事關係不融洽,是不是因為你不懂接話,聊不夠三句就變成尬聊?那麼想要成為職場的溝通高手,到底需要掌握哪些溝通上的技巧呢?
  • 這四類元模型將助你高效溝通一臂之力
    作為一個廣受歡迎的專業教練和公司聯合創始人,Halim擅長理清複雜的公司溝通問題,建立一致的溝通基礎。在下面的採訪中,Halim以他先前的經驗,向我們講述了管理者與團隊的雙向溝通。他為我們剖析了四種元模型,在他指導管理者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四種元模型的效率最高。
  • 無法溝通?兩本書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者和提高你的溝通技巧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交流中有方法和技巧,我們常說誰的情商高實際上是因為ta的溝通技巧佔主導地位。什麼是溝通?作者在本書中提出的四個溝通目標是對方接受(聽到或閱讀)、理解、接受和採取行動(改變行動或態度)。
  • 這13本書,幫你提升職場情商、心理學和溝通技巧
    在職場上,有好的專業能力還不夠,要想升任管理,還需要邏輯能力、溝通能力和談判能力。並把這些能力融入到工作中,形成一連串的意識,意識促使你去實踐行動,這樣才能真的提升認知。意識不夠,看書來補,空體這次就給大家推薦13本書,帶你提升職場情商、心理學和談話技巧。
  • 有效溝通 助力啟程——軍轉培訓開展「有效溝通」選修課程
    「溝通中如何進行升位、降位思考?」,在地方職場進行有效溝通,對於馬上履新的軍轉幹部而言,這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自信又謹慎的話題。對此,2020年度寧波市計劃分配軍隊轉業幹部專業培訓班利用「周二」的夜學,為軍轉幹部開展「職場實踐中的有效溝通」選修課。該課程由市人才培訓中心梁昌海老師主講,他用大量的理論知識、圖表數據、案例分析,向聽課學員介紹了溝通的基本知識、基本原則、主要障礙等知識。
  • 職場上混得好的人,都掌握了溝通技巧,三個步驟實現
    但相同的是,沒有人會對自己的溝通能力100%滿意。內向者喜歡向內探索;而外向者需要從社交中汲取能量,更傾向於向外探索。內向者在面對他人時往往表現出社交焦慮,害怕與人交流,害怕在公共場所說話;外向者雖能滔滔不絕,但也有可能不得要領。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內向者與外向者都能夠與人有效溝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