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溝通模型適用於跟自己的下屬溝通,跟自己的同事溝通。
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 講述事實
講述事實是什麼意思呢 ?
講述事實的時候,心情保持平靜,也就是不要摻入情緒。有時候回憶起一個讓自己不痛快的事情來,就容易激動,容易憤怒,傷心,這就是摻入了情緒。這就是把情緒和事實混在一起了,這在工作中,溝通效果就會打折扣,還沒有到表達情緒的時候,就先心平氣和的講述事實。
一個甕裡面裝著麥子,另一個甕裡面裝著棒子粒,你講述事實的時候摻入情緒,就相當於把麥子和棒子粒整到一個甕裡面了,不好區分出來,效果當然要打折扣。
除了不要摻入自己的情緒以外,也不要加入自己的評論,也就是自己的觀點,這些可以不著急講。
什麼是事實呢 ?
這個甕裡裝著三百斤麥子,我昨天上班遲到了,這都是事實。
歷史上,那些貪官們想整倒一個清官,要先羅列罪狀,這就幹什麼,就是試圖講事實,因為不講事實,事情進展不了,講事實是一個事情的開頭,更是溝通的開頭。
有很多人經常會問,怎麼應對職場裡面的「小人」,陳述事實就是應對小人的一個方法,這需要分辨事實,陳述事實,這一個環節,就把小人給整明白了,小人的一個特點就是經常混淆事實,捏造事實。
第二步 講出自己的感受
就是這個事實對你造成什麼感覺,感受,講出來。這個事兒讓我比較生氣,這就是感受,也就是表達情緒。
我們有時候不會表達情緒,羞於表達情緒,把情緒給戒掉了,但是需要把感受講出來,情緒跟感受有什麼區別,情緒就是在那哇哇哭,感受就是用手絹抹眼淚。
講感受,就是用一個詞說出來,用一句話說出來。在那哭,或者抹眼淚不叫講出感受,是用動作表達感受,這個事兒讓我不爽,這叫講感受。你把麥子和棒子混在一起了,我看到這個事兒,心裡不高興,這叫陳述事實以後表達感受。
什麼是感受?難過,悲傷,開心,孤獨,慌亂,快樂,糾結,擔憂,哀傷,擔心,悲痛,委屈,驚訝都是感受。
感受跟心有關,跟五臟六腑有關,這是深層次感受,跟皮膚有關的,跟五官有關的,這是感覺。感覺這個事兒比較容易弄清楚,看到下雨天,自己出門順便拿上一把傘,這是通過感覺就能解決的問題。
對於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在陳述事實以後,要講出自己的感受,講出基於事實的感受。
第三步 體會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一個事實陳述清楚以後,自己的感受也表達出來了,仔細體會下自己的感受,認真體會下自己的感受。什麼讓我有這樣的感受,認真體會,體會到自己的感受的同時,要傾聽。
傾聽就是讀懂別人的感受,去感同身受。
傾聽的時候不要建議,我覺得你應該怎樣怎樣,這就打斷傾聽了,也不要比較,你這個事兒根本不算個事兒,也不要辯解,事情不是這樣的,也不要糾正,你說的哪不是這種情況。
就是去感同身受,去體會對方的情緒,體會對方的感受,表達出對方的感受,這就是感同身受。
我非常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能感受的你的痛苦,要把對方的感受說出來。
第四步 清楚說出自己的需求
溝通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滿足需求,你把自己的需求清楚的說出來,才有可能得到滿足。
一個人跟你發脾氣,鬧情緒,就是在向你求助,是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是不知道清楚說出自己的需求。
一個人把你罵一頓,也是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是在宣洩情緒,也是在向你發出求助的信號,也是沒有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
領導批評你,是在表達他的不滿,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果領導給你提出明確要求,這是在表達他的需求。
說出自己的需求,要說清楚,越具體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