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股價跌跌跌,金龍魚為什麼成不了「油中茅臺」?

2020-11-26 和訊股票

 

  文 / A股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2018年6月28日,新加坡籍華人郭孔豐出席益海嘉裡(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基儀式,並獲得了齊齊哈爾市籤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場,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難掩內心喜悅,激動地表示:「我現在是真正的中國人了!」

  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又被稱為「中國綠卡」,郭孔豐之所以能拿到這張含金量極高的居住憑證,源於其特殊的僑商身份——益海嘉裡集團董事長、豐益國際集團董事長兼CEO。而益海嘉裡集團還有一個更為矚目的標籤,那就是糧油巨頭金龍魚的母公司。

  對於郭老闆來說,拿到綠卡意味著其在中國的出行、旅遊等有了更多的便利,但更深層的意義在於,綠卡解決了其國籍爭議的同時還讓金龍魚從一個純粹的東南亞公司變身地道的國內企業,為後者在A股道路上掃清了障礙。

  10月15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金龍魚)頂著「創業板史上最大IPO」的光環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當日收盤,報56.00元/股,漲117.90%,總市值為3036億元,在創業板排第三。隨後股價快速收窄,截至27日收盤,報44.53元/股,總市值為2455.98億元。

  與「醬茅」海天味業(603288,股吧)、「水茅」農夫山泉一樣,金龍魚也一直被稱為「油中茅臺(600519)」,憑藉佔據中國一小半的糧油市場份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油霸」。如今隨著上市的靴子成功落地,資本市場也給予其更多的期待。

  那麼,金龍魚能否真的像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那般再次書寫A股造富的神話?3000億市值是否會成為金龍魚未來難以躍過的「龍門」?這一切還不好說。

  / 01 /

  名分之爭

  外企家族的「陽謀」

  對於廣大中國消費者來說,益海嘉裡的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其旗下品牌金龍魚卻是家喻戶曉,長期霸屏央視的黃金檔,也頻繁出現於千家萬戶的飯桌上。除了金龍魚以外,這家公司還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乳玉皇妃等中國知名品牌。

  益海嘉裡金龍魚旗下產品(官網)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深耕中國市場30多年,本土味極重的糧油巨頭,其實是一家外資絕對控股的公司。根據招股書,金龍魚的控股股東為Bathos,持有前者99.99%的股份,新加坡上市公司豐益國際則又間接持有Bathos 100%的股權。

  進一步揭開股權的面紗我們發現,益海嘉裡幕後真正的掌舵者其實是有著「亞洲糖王」之稱的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及其家族,文章開頭提到的郭孔豐即為郭鶴年侄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熟知的香格裡拉酒店集團、北京國貿中心等,均來自於郭氏家族。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金龍魚的營收分別為1507.66億元,1607.73億元和1707.43億元。相比之下,貴州茅臺2019年的營收為888.54億元,蒙牛乳業營收為791.64億元,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收入為902.23億元。也就是說,單從營收看,金龍魚相當於兩個貴州茅臺抑或是蒙牛和伊利的總和。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由此可見,作為郭氏家族旗下的公司,金龍魚登陸A股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獲得發展資金,而是為了尋求一個「名分」,真正擺脫「外資糧商」的標籤,讓自身品牌在中國大陸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

  一直以來,「米麵油」作為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受到各國重視,對於人口超過14億的中國來說,糧油行業更是被納入國家戰略。金龍魚在中國處於絕對的寡頭地位,其市場佔有率高達近40%,但特殊的外資身份又為其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

  據公開信息,益海嘉裡集團副董事長、營運長穆彥魁早前曾直言不諱,表示金龍魚要在中國國內上市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融資,而在於上市之後能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家「中國公司」,獲得同國內糧油企業平等競爭的機會。

  事實上,早在2009年,豐益國際就試圖分拆中國業務並謀求登錄A股市場,但由於種種原因,該計劃最終不了了之。10年後的今天,益海嘉裡終於敲響了上市鐘聲,並且繞開A股主板市場直奔創業板,可見也是瞄準了相對寬鬆的準入條件。

  / 02 /

  毛利率低

  糧油寡頭的「苦」生意

  所謂「民以食為天」,佔據了中國近40%的市場份額,金龍魚的規模體量自然不容小覷。招股書顯示,2019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707.43億元,大概相當於同時期茅臺的2倍,海天醬油的7倍。

  但即便如此,金龍魚做的依然是一門苦生意,相比於亮眼的營業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的淨利潤僅為52.84億元、55.17億元和55.64億元。要知道,在2019年,在貴州茅臺888.54億元的營收中,其中淨利潤就高達412.06億元,接近一半;而醬油巨頭海天味業,也從198億的營收中獲取了53億的利潤。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歸根結底,金龍魚的毛利率太低了。從招股書來看,2016-2019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11.07%、8.42%、10.21%和11.40%,低於同行上市公司同行西王食品(000639,股吧)(32.84%)、克明面業(002661,股吧)(24.59%)等,其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因此也遭受質疑。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就產品類型來看,金龍魚主要有廚房食品(以米、面、油為主)和飼料原料(豆粕、豆皮、米糠等副產品);此外,公司憑藉自身掌握的加工技術,又拓展出油脂科技業務,該類產品主要是將棕櫚油等油脂加工成脂肪酸、皂粒、甘油等化工品。

  就產品結構來看,2019年公司63.9%的營收是由廚房食品貢獻,飼料、科技業務佔了35.8%。而米、面、油作為居民生活的基礎剛需品,提價空間一直有限,不管是金龍魚還是對手中糧集團,其獲利方式主要是以市場規模取勝而非單品利潤。

  但與此同時,大豆、小麥、水稻等卻會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產生巨大波動。自然災害、政策調控、貿易摩擦等等都可能造成金龍魚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進而影響著公司盈利水平。以金龍魚最主要的原材料大豆為例,受疫情及國際關係的影響,今年以來國產大豆漲幅劇烈,上半年一直處於上漲態勢,3月份更是屢創歷史新高,漲幅一度超過20%。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金龍魚產品原材料成本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8.99%、89.08%和87.82%,佔比極高。這種嚴重依賴上遊原材料的重資產經營模式,註定了金龍魚的毛利率處於行業較低水平。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並且,與白酒、醬油不同,糧油米麵關係到國民生計,從國家戰略層面而言,為了維護糧食安全穩定,大幅、頻繁提價自然也是不被允許的。歷史信息顯示,早在2010年底,國家發改委就曾召開座談會,用以限制金龍魚等食用油企業漲價。

  囿於行業的特殊性,金龍魚要想在盈利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轉變經營思路,不斷拓寬產品邊界。為此,它瞄準了毛利更高的調味品市場。2015年,公司引入臺灣老字號醬油品牌「丸莊」,2019年10月丸莊醬油產品正式上市。同年,金龍魚還收購了山西梁汾醋業有限公司,發力調味品業務非常明顯。

  只不過,即便調味品毛利高的多,但作為千億級體量的糧油巨頭,金龍魚的利潤依然還是要靠米、面、油來拉動,而目前來看這一空間已經見頂。

  / 03 /

  增長見頂

  千億巨頭遊向哪裡?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金龍魚在小包裝食品油、大米和麵粉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38.4%、18.4%、26.7%,均處於市場第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9年,金龍魚以上三個業務板塊的複合增長率分別只有4.55%、1.92%和2.32%,市場增長已經極為緩慢,寡頭壟斷進入瓶頸,金龍魚的未來成長性不免讓人揪心。

  從營收增速看,報告期內,金龍魚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2.94%、10.82%和2.20%;同期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518.88%、4.42%、0.85%。可見,金龍魚近年來營收、利潤增速均出現了嚴重下滑,尤其是進入2019年,幾乎已經進入到「停滯不前」的狀態。

  數據來源:招股書,節點投研所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金龍魚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3%、淨利潤同比增長99.57%,表現較為搶眼,不過這主要是由於非洲豬瘟影響減弱導致其飼料原料銷售增加,同時新冠疫情又帶來小包裝產品銷售增加,但顯然這些並不具有可持續性。

  綜合看,儘管有巨大的規模優勢,但營收、淨利增速均持續放緩,而放眼整個糧油行業,其增速的天花板也已經見頂。在中國人口增長放緩、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糧油需求已經接近飽和的情況下,主要提供基礎糧油產品的金龍魚勢必面臨著市場難以外擴的被動局面。

  此外,由於居民消費觀念轉變,低糖、低鹽、低脂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並形成一種新的飲食風尚。而金龍魚最主要的業務就是食用油,在這種情況之下,金龍魚要想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顯然更加困難。

  據農村農業部發布的《中國農產品(000061,股吧)供需形勢分析》顯示,近年來,我國食用油產量緩慢提升但銷量卻呈下滑趨勢。2018/2019年度,我國食用油銷量為3338萬噸,而在2019/2020年度,我國食用油銷量已經出現下滑,為3289萬噸。

  除了食用油,金龍魚所從事的米麵生意也是趨於飽和。2010-2019年,國內的大米消費一直穩定在1.4-1.45億噸的水平,長期未見增長;麵粉消耗方面,由2015年的6740萬噸增加至2019年的6880萬噸,複合年增長率僅為0.5%,增速同樣非常緩慢。

  一方面,米麵油傳統業務市場已到天花板;另一方面,調料新業務領域已是巨頭林立,千億巨無霸金龍魚要想在A股的海洋裡「暢遊」無阻,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招股書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節點財經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節點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油中茅臺」金龍魚股價下跌超10%,總市值已高於海天味業
    1月11日,南都記者注意到,被稱為「油中茅臺」的金龍魚盤中股價出現較大下挫,最低曾一度觸及124.6元跌13.86%,截至下午收盤跌幅收窄至11.3%報128.61元。  不過南都記者注意到,相較於11日股價下滑,此前金龍魚已創下了多日連漲。自2020年10月15日金龍魚正式上市後,去年10月29日曾創下44.47元階段低點,便開啟了「上漲通道」。
  • 金龍魚真的是「油中茅臺」嗎?
    今天糧油巨頭金龍魚上市第一天,尾盤大幅拉升,截至收盤上漲118%,股價56元,總市值達到 由於金龍魚在國內糧油領域的霸主地位,很多人把金龍魚對標貴州茅臺和海天味業,金龍魚真的是「油中茅臺」嗎?下文簡單聊一聊。 注意,下文分析只是對金龍魚基本面的探討,不是對金龍魚短期買賣的指導,因為影響新股短期波動的因素很多,尤其是短期市場情緒,這種投機性波動是無法預測的。
  • 金龍魚股價跌跌不休 「油中茅臺」受困不止於毛利率?
    金龍魚(300999.SZ)的上市本可以說是萬眾矚目,在1707.43億元營收的光環之下,市場甚至期待金龍魚能走出良品鋪子那樣連續十幾個漲停板的走勢。  但這種情況並沒有在金龍魚身上發生。上市第一天,金龍魚盤中最高觸及62.65元/股,收於56元/股,漲幅達117.90%,上市第二日股價便下跌,截至10月23日收盤,金龍魚報47.90元,市值2596.9億元。
  • 「油中茅臺」金龍魚的高估值還能維持多久?
    2020年10月15日,糧油巨頭金龍魚上市,首日上漲117.9%,股價56元,總市值達3036億元。上市後股價一路上漲,不到2個月,已經攀升至7000億大關。截至1月8日收盤,金龍魚股價為145元,市值達7861億元,市盈率高達115倍。短時間內,如此高的漲幅不免讓人驚訝,很多人把它稱為「油茅」。
  • 7000億市值高處不勝寒 「油茅」金龍魚股價閃崩兩成
    繼4日股價大漲14.6%之後,「油中茅臺」金龍魚5日上演過山車行情,該股開盤不久衝擊歷史新高139.9元,盤中一度漲幅超過12%,市值超過7500億元,但隨即掉頭向下,盤中最低116.8元,一度下跌超過
  • ...80%,「油中茅臺」風頭蓋過「醬油茅臺」,金龍魚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原標題:這瓶油直追寧德時代!15天大漲近80%,「油中茅臺」風頭蓋過「醬油茅臺」,金龍魚還有多大想像空間?油也有了鄙視鏈,花生油「鄙視」醬油,醬油「鄙視」石油。自2020年10月上市以來,有「油中茅臺」之稱的金龍魚股價持續走高。
  • 金龍魚是「油茅」嗎,對標貴州茅臺,將來股價能翻漲10倍?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最近上市的金龍魚這家公司。講到這家公司,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作為家喻戶曉的食用油之一,知名度甚高。如今成功登陸創業板,首個交易日最大漲幅一度達到142%,可見熱度之高。不過,最近幾個交易日,卻呈現著頻頻下跌的情況。當然,我們聊金龍魚,不是聊股票價格的漲跌,而是聊公司、公司的情況、公司的經營來的。
  • 金龍魚上市首日:股價大漲翻倍,總市值突破3000億
    因此有人說它是A股新的霸主,也有人冠之以「油茅」——油中茅臺的稱號。 不過也有投資者對此並不買帳,金龍魚雖有傲人的收入規模、絕對的市場份額,但盈利能力及成長性仍受到質疑。
  • 收評:創業板指跌0.95% 金龍魚上市首日漲近120%
    截止收盤,滬指跌0.26%,報3332.18點;深證成指跌0.48%,報13624.89點;創業板指跌0.95%,報2737.96點。板塊方面:紡織製造、煤炭開採、銀行、可燃冰等板塊走強,高送轉、旅遊、生物疫苗、深圳本地股等板塊跌幅居前。今天上市的金龍魚尾盤拉升,一度漲逾140%,之後升幅收窄,收盤時漲幅為117.90%,成交額超112.16億。
  •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還有茅臺,發生什麼了?
    新的一年,「吃喝」行情依舊火熱: 茅臺「本茅」股價漲破2000元,中金高喊還能大漲30%; 「水茅」農夫山泉連日大漲,推動創始人身家一舉超越巴菲特,位居全球第6; 「油茅」金龍魚自上市以來幾乎是不帶回調,搖身一變成6000億消費巨頭;
  • 油茅金龍魚市值狂奔之路:上市三月翻三倍 總市值超海天泡沫已現?
    原標題:「油茅」金龍魚的 六千億市值狂奔之路  1月5日,連漲多日的金龍魚突然熄火。當天早盤漲幅一度超過12%的金龍魚股價於11時突然下挫,截至收盤,股價下跌1.72%,全天振幅超過18.61%。
  • 剛剛,茅臺五糧液股價開始回調,瘋狂的白酒股價要走下神壇了麼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北京報導1月8日午後,白酒板塊走弱,洋河股份、五糧液跌超4%,貴州茅臺、瀘州老窖跌超3%。2021年新年伊始,白酒企業迎來開門紅, 酒類兄弟們,不管是白酒還是黃酒,都紛紛跟隨大哥茅臺的腳步走高。酒鬼酒,漲停,創新高!水井坊,漲停,創新高!五糧液和洋河汾酒也站上歷史最高點。
  • 上市首日大漲118%:金龍魚真的是下一個茅臺嗎?
    原標題:上市首日大漲118%:金龍魚真的是下一個茅臺嗎?    金龍魚也上市了。
  • 為什麼中石油的股價會從48.62元,一路跌至5.89元?
    為什麼中石油的股價會從48.62元,一路跌至5.89元?彈指一揮間,中石油上市至今已經過了一個輪迴12年了,但是帶著無數光環上市的中國石油卻留給被套10年老股民一個永遠的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或許是許多48元買入中國石油的投資者心理寫照。那中石油為何會在短短的12年裡,將下跌幅度超過80%呢?(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一年就已經下跌80%了,2008年10月27日中石油的股價已經跌破10元,後續這11年其實算比較穩定的了)。
  • 千億糧油巨頭金龍魚擬上市,收入碾壓茅臺,卻是一家外資企業!
    對於老百姓而言,家家戶戶都需要與食用油打交道,而說起「金龍魚」這個品牌,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甚至很多家庭還是「金龍魚」品牌忠實的粉絲,而在最近,「金龍魚」即將就要上市了,也就是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完成了招股書,並擬在近期實現上市。
  • 金龍魚上市首日市值超2000億,但無緣創業板第一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5日電 (閆淑鑫)巨無霸來了!  10月15日,金龍魚正式在A股創業板上市。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金龍魚開盤大漲90.51%,報48.96元/股,總市值一度達2654億元。
  • 金龍魚昨日上市!市值居創業板第3!營收=2個茅臺
    憑藉「1:1:1」的廣告語,金龍魚食用油迅速提升國民度,成為很多中國家庭的用油首選 (圖源:深交所) 昨天,「油中茅臺」金龍魚(300999.SZ)在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掛牌
  • 4000億消費巨頭來了 金龍魚上市一個月躋身創業板前三
    上市一個月,躋身創業板前三!最新發聲涉及海天味業上市剛滿月,金龍魚(300999)市值直接暴漲逼近4000億元。在創業板市值排名第三,位於寧德時代與邁瑞醫療之後。金龍魚上市以來就備受市場關注。近期金龍魚舉行多場路演,回應外界關注問題。針對市場關注的調味品業務,金龍魚公開表示,公司並沒有要超過海天的計劃,但相信公司的優質產品可以在調味品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 「油茅」金龍魚市值狂奔:上市3個月暴漲440% 券商一路上調目標價
    1月8日早盤,金龍魚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漲近4%,報144.52元,總市值達7835億元,換手率2.26%。上市以來,金龍魚股價狂奔不可謂不「激進」。尤其是從2020年11月開始,金龍魚股價進入快速上行區間,2020年11月、12月,金龍魚股價漲幅分別達到51.71%、55.25%,進入2021年,金龍魚1月僅5個交易日便上漲超30%,股價最高時達145元/股。截至昨日收盤,相比3個月前,2020年10月15日上市發行價25.7元,股價漲幅高達441.36%。
  • 2000億體量金龍魚上市隱憂:薄利擋路 並非油中茅臺
    對此,益海嘉裡金龍魚總裁穆彥魁曾對媒體表示:「融資並不是在國內上市的主要目的,但上市後,益海嘉裡自然可以成為一家國內公司,擺脫「外國投資」的頭銜和限制,也是進一步擴大益海嘉裡在中國業務的舉措。」  只是,他們的夢想成功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