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明,技巧和智慧往往隱藏在哪怕是一種微小的工具中,現代人對古代人的才能表示迷惑,正是因為忽略了這些小小的細節而想當然地認為不可能,其實,古代人使用的工具儘管簡單和粗糙,但是由於合理地使用,它們便發揮出巨大的效力在古埃及人採石與運石的技巧上便可充分證明這一點。
尼羅河具有雙重脾性,既能降福於人,又能降禍於人,如果尼羅河柔順時人們安於現狀,暴烈時再亡羊補牢,那並不能自主地控制尼羅河。如果能根據尼羅河的特點,建造一項一石二鳥的工程,使尼羅河水在富足時得到儲備,在缺乏時可利用儲備以補不足,那麼,人們每年所安置的家園和創造的財富便可擺脫一次次被毀滅的命運。
古埃及人正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將這一設想付諸了實踐。阿門內姆哈特王領導建造的法雍湖水利工程.便是著名的例子之一。阿門內姆哈特為第12王朝的創始人,他統治的時代正是中王國鼎盛時期,他也是12王朝最有才幹的國王之一。雖然他並未壽終天年,而是在宮廷傾軋中被自己的親信刺死在宮廷,但他的業績卻被後人敬仰。他最得人心的政府便是主持修建了法雍省的巨大水利調節工程。
法雍省境內有一巨大的法雍湖位於尼羅河西面法雍綠洲的最低處。史前時代,這個湖為一淡水湖,面積很大,湖水頗多,能夠與尼羅河水連在一起。但後來,氣候發生很大變化,導致法雍湖水位變低,從而與尼羅河水斷絕了聯繫,基本上成為一個無用的廢湖。只是在尼羅河水暴漲時才有一部分流入其中。針對這種情況,阿門內姆哈特王決定重新整治法雍湖,使它由死變活。首先,他在那裡修建了一道大壩,修建了一些水閘及水堤,並排洩掉湖四周沼澤中的水,使法雍湖成為一個良好的儲水處。然後動員人力修建一條長長的水渠,使法雍湖與尼羅河相通。這樣,奔騰的尼羅河水便可通過這條渠道進入湖泊,反過來,湖泊裡的水亦可回流到尼羅河。
該項工程的建造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首先可作為儲存大量水的水庫。每當尼羅河水暴漲時,尼羅河的水位便大大高於法雍湖,那麼,迅猛的河水便可通過那條渠道分流至法雍湖,由於法雍湖已有很大的儲水能力,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尼羅河的水位並減緩了它的流勢,部分控制了暴漲時造成的洪災。而當尼羅河水漲幅變小,水位低於法雍湖時.便開閘放水,湖中的水便回流到尼羅河。緩解河水缺乏所造成的旱災。這一看似簡單的蓄水與排水,卻對控制尼羅河及發展經濟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而且,法雍湖水利工程建成後,擔負著田園大批農田的灌溉。由於排洩了湖四周的水,使原來的沼澤變成良田,增加了耕地面積,變廢為寶。
再來說說勞工註冊制度,在古埃及,政府特別欣賞那些勤勤懇懇工作的人。如果一個普通人如果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那是政府所不允許的。但是,如果不對人們的工作進行管理和監督,就很難區分勤勞者和懶惰者,因而,為了保護勤勞者,發現懶惰者,各級政府便實行註冊制度。每個人在一定的時間內都要面呈地方政府官,報出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住所,自己的職業及賴以生存的方式,政府則及時地把這些一一記錄在案。到場的時間都是固定的,而且同一個區的人可以一塊兒到指定官府,並分別舉著各自的旗幟,然後逐一地到登記官那裡,陳述自己的狀況並回答一些必要的問題。
對職業進行登記的習俗並不是晚近的事,而在古代,古埃及人便有了這種制度,18王朝的壁畫中便描述有一隊勞動者手執鐵鍬,列隊前來登記的情形,一位書記官坐在書案房緊張地記錄著。另外,我們看到,除了記錄他們的名字及其他要求的事項以外,前來的勞工們還要給出一張類似通行證的東西,這很可能是一張紙,上面有著地方官的許可印和此人的身份記錄,以便讓書記官進行驗證和核對,避免有人矇混過關。如果一個人離開他的小鎮而前往另一地區,又沒有讓他離開的通知,到達新地方又不能出示證明文件,那麼他的生活便不再有保障。這種記錄製度普通而又詳細,甚至把每個人的細部特徵都描繪出來。這種描述代替了現代的照片,嚴格區分出每個不同的人。
在檢驗過程中,如果發現某個人做了什麼過分的事,便要受到杖打,如果在地方官面前謊報實情或者作了什麼違法的事情,便要被判死刑。
因此,這種勞工註冊制度其實相當於現代的戶籍制度及身份證制度,這些證件不但能代表自己的身份,而且能代表自己的職業及自己生活所在的位置。用這些證件把每個人固定在某個地方和某個行業中,使得政府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如果一個人犯了罪,也難以逃之天天,因為每到一個新地方,他都要出示證明和證件,如果沒有便會受到懷疑,而且由於政府有詳細的記錄,也便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他。如果政府想檢測每個人的生活狀況及勞動情況,也便可根據記錄和名冊很容易地進行具體調查,而不斷地進行記錄,便可從記錄中了解某個人或某個地區的發展狀況,進行統計。
此外,這種登記制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有利於政府有效地召集和調配勞動力。須知,在古埃及社會裡,召募勞工進行大規模的建造和生產是很經常的事。每年要建造金字塔、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需要從各個地區抽調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