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的門面:得益土地財政建起的「亞洲最現代化城市」長春

2021-01-22 國家人文歷史

經網易歷史頻道授權轉載。

1948年10月20日晚上,東北重鎮長春一片混亂。守城國軍第1兵團第60軍、新編第7軍先後宣布起義,把兵團司令官鄭洞國將軍丟在了城市中心,同時也是兩軍防區分界線上的原偽滿中央銀行大樓裡。

偽滿中央銀行大樓

如果鄭將軍負隅頑抗、拒不投降,還是有機會的。偽滿中央銀行大樓體積龐大,佔地達3萬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2層,樓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使用鋼筋達5000噸,足可抗擊一般炮擊。特別是大樓還擁有通風設備完善的地下金庫,庫門重達25噸,關門躲避進去,外面的人無可奈何。

放眼長春市區,同樣堅固精美的大樓不只一棟,與良好的道路規劃和分布合理的公園、廣場,雖然在當時長春人眼裡不頂飯吃,卻也構成了獨特的城市風貌。這樣一座城市是怎樣出現的?還要從頭說起。

傀儡皇帝有了首都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建立起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推舉遜清廢帝溥儀擔任「執政」,繼而登基稱帝。

偽滿洲國的「國歌」唱到「天地內有了新滿洲,新滿洲便是新天地」,自然需要一個新門面。關東軍早就替它考慮好過:東北城市中,哈爾濱距離蘇聯太近,大連、旅順已經割讓給日本,奉天、吉林又是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統治重心,地下反日力量聚集,都不是好選擇。最後選定了長春,這座城市位居東北腹心,且臨近南滿鐵路,附近鐵路附屬地還有1萬多日本人聚居。

溥儀在1932年3月8日從旅順抵達長春。他回憶:

我的心又被仇恨和欲望燃燒著,全然沒有注意到長春街道的景色是什麼樣子,被恐怖與另一種仇恨弄得沉默的市民們,在用什麼樣的眼色看我們。

偽滿洲國務院

即使他留心窗外,也不會看到什麼新鮮景致。那座日後號稱最現代化的城市,當時還是南滿鐵路附屬地與長春舊城之間的村莊和田地。溥儀的「行宮」是舊城裡的前清吉長道尹衙門,「在長春算不上是最寬敞的地方,而且破舊不堪,據說因為時間過於倉促,只好暫時將就著」。

3月9日,溥儀在長春舉行「就職典禮」,次日宣布定都長春。3月14日,偽滿政府公告將長春改稱「新京」。4月,「國都建設局」在長春掛出牌子,推翻滿清20年後的中華大地上,竟然又冒出了個「帝都」。

徵地賣地建設現代都市

傀儡政權的首都建設怎能自己做主?主持新京建設的機構共有三方:關東軍特務部、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調查會和國都建設局。偽滿洲國是關東軍的私生子,新京又是預定的軍部駐地,自然分外上心。關東軍參謀次長岡村寧次少將、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大佐等武夫也親自參與新京規劃,與一眾文官、技術人員爭論不停。

偽滿洲日本大使館

最終決定,新京城市規劃為控制區域200平方公裡、城區建設100平方公裡,近期規劃人口50萬。在當時的中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不過北平、上海、南京、廣州、天津五座,平地起高樓的新京已經不算小了。

1932年7月,在預定作為城市中心的「大同廣場」舉行了奠基典禮。出席典禮的日偽官員都是一副奇怪的模樣:身上衣冠楚楚,卻一個個挽起褲腿,光著雙腳。原來這一片區域沒有道路,前日下雨後地面成為泥潭,與會者連長筒雨靴都陷進去拔不出來了。

預訂建設「新京」的區域雖是田野,卻都是有主土地,日偽政權也只能花錢徵地。不過,關東軍武夫頗有小聰明,早在1932年2月就通過偽吉林省政府下令凍結了長春方圓40公裡土地交易。日本駐長春領事館、滿鐵長春辦事處意識到此舉將使他們錯失圈地良機,紛紛斥責關東軍「馬鹿野郎」。

「國都建設局」建設新京的方法在今天已成經典:低價徵地,規劃整理之後賣地掙錢。因為土地交易凍結,加上所給地價還算不低,沒有動用日偽軍強拆就完成了預計的徵地範圍。據統計,新京第一期建設成型時,共收購土地107.6平方公裡,支付1057萬日元,但賣出了80.4平方公裡,收穫高達3340萬日元。

國都建設局在日本官員主持下,吸取了日本城市規劃建設的經驗教訓,並請來曾任東京都知事和關東大地震後東京重建規劃機構「帝都復興院」總裁的後藤新平參與指導。新京的不僅規劃建設皇宮、政府機關大樓、公園、廣場,還有高爾夫球場、賽馬場和面積達2平方公裡的人造湖。

偽滿洲大同大街

同時,為未來發展做出相當程度的預留,從皇宮延伸出來的軸心道路順天大街寬度達到60米,城市骨幹道大同大街、新安大街也有54米寬,甚至為初期規劃只有50萬人的城市,準備了一座容納40萬人的「協和廣場」。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規劃並非紙上談兵,大部分都落實了。

新京雖然由侵略者主持建設,但規劃思路頗為新銳,八十年來一直得到肯定。2009年,長春官方「地情叢書」中的《長春,以共和國的名義》一書中,仍然對新京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第一個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和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津津樂道。

日本人也愛好「大屋頂」

偽滿洲國以「五族共和的王道樂土」自居,自然也要在新京風貌,特別是新京各部官衙建築上體現這種意識形態。

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佐野利器有日本現代建築先驅的美譽,他當時也是國都建設局的顧問,對新京建築提出的意見是「雖說其內部應以方便為主,外形應以質樸為宜,但是,鄙人還是希望以滿洲的氛圍為基調」。

究竟什麼是「滿洲的氛圍」,建築師心裡也沒有底,只好從日本本土照抄照搬。當時的日本已經形成了西洋建築加和式屋頂的「帝冠式」建築,騰挪到新京,將屋頂式樣模仿中式宮殿調整之後,形成了頗具特色的「興亞式」建築。此外,還有一些具有蒙古、朝鮮風格的建築。

日本建築師對這些在偽滿興建起來的新式建築頗為不屑,戰後設計過京都塔、日本武道館的建築師山田守就評論「在日本只能拿到預算為1萬多日元項目的人,到那邊卻去做50萬日元的項目,水平又能高到哪裡去呢?」。

負責偽滿中央銀行的建築師西村好時也有同樣觀點,他將這座大樓設計成了立柱包圍的正統西洋式會堂建築。他回憶「當時的要求是,將中央銀行設計成一個像樣的銀行,因此,就設計成那個樣子」。至於所謂「滿洲國的概念」,西村承認「一點也沒有……」。

但是,「興亞式」建築相當符合日偽官員意識形態的需要,不僅偽滿「八大部」都是這種風格,連偽滿「本生父」關東軍在新京的幾座建築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偽滿時代的建築風格也得到了中國人某種程度上的認可,一直使用到了今天,甚至成為長春的城市地標,關東軍司令部日後成為吉林省委駐地。

日本人自豪於建設了「亞洲最現代化的城市」,但是對自己的來路不正還有自知之明。1938年1月,新京一期工程完成後,國都建設局準備解散,計劃科科長溝江五月建議「是否應該考慮在大同公園內建一個石碑,刻上國都建設局的業績和局、處、科長的名字?」,遭到技術處處長近藤安吉的強烈反對,「還是悄無聲息的解散為好」。最後,全體人員都同意近藤的意見。

參考資料

解學詩著《偽滿洲國史新編》、王新英等著《長春建築尋蹤》、越澤明著《偽滿洲國城市規劃》、楊家安等著《偽滿時期長春城市規劃與建築研究》、溥儀著《我的前半生》、鄭文芝主編《長春,以共和國的名義》。

好 文 推 薦

春節檔爭議最大的電影非《西遊伏妖篇》莫屬,暗黑風西遊記令許多人表示難以接受。自《大話西遊》開始,周星馳就已經嘗試將西遊「暗黑化」,力圖拍出一個獨特的西遊世界。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杜維善是海上聞人杜月笙第七子,著名收藏家、古錢幣研究專家。1949年5月隨父親杜月笙離開上海赴香港。1951年杜月笙去世後,隨母親姚玉蘭赴臺灣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在當時,她們是時尚標杆,是女孩們爭相模仿的偶像。誇張的服飾和姿態,代表了整個社會在「解凍」之後,對美和自由的極度渴求。劉曉慶在微博上說:「(當年)能上《大眾電影》封面,是每個明星僅次於『百花獎』的殊榮。」

△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所有往期雜誌

國家人文歷史

微信ID:gjrwls

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偽滿洲國為何會將國都定在長春而非瀋陽
    1932年3月10日,剛剛成立的偽滿洲國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偽國務總理鄭孝胥、偽各部總長,主持會議的是偽國務院總務廳長、日本關東軍部長駒井德三。會議的主題是為偽滿國都確定名稱。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兄弟穆爾哈齊的後裔、偽財政總長兼吉林偽省長熙洽提出新都名稱應為「復京」,暗指為「復闢的京城」,駒井德三連連搖頭。 4天後開會再議此事,某前清遺老提出新都以「盛京」為名。
  • 偽滿洲國為何將「首都」建在長春,而不是清朝的龍興之地瀋陽?
    位於東北吉林的長春,其實是一個很年輕的城市,長春從建城至今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九一八事變後,與東三省一起淪陷日本帝國主義手中的長春,居然成為了日本一手炮製的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的「國都」,並改名為「新京」。
  • 日本侵略者建立的「偽滿洲國首都新京」歷史回眸
    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仿照日本國會大廈設計建造 "新京"(しんきょう、Hsinking)特別市,即長春,偽滿洲國的首都、特別市,偽滿洲國的政治
  • 長春,這座城市曾被日本侵略者定為偽滿洲國的「首都」
    長春,這座城市曾被日本侵略者定為偽滿洲國的「首都」,而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在這裡生活了將近14年。於是,我們踏足這片土地,便可以借那些史實和遺蹟,來正視過去、認識曾經,走上更好的未來。偽滿皇宮博物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路北側,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居住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宮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大宮廷遺址之一,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
  • 老照片:1936年的長春市,偽滿洲國的首都新京
    長春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蘊,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產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等。清初,朝廷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後,土地被大面積開發,人口劇增。清嘉慶五年(1800年7月),設置長春廳,治所設在長春堡境內的新立城,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
  • 偽滿洲國時期的長春老照片 大同大街、兒玉公園、偽滿皇宮
    一組偽滿洲國時期的長春老照片給大家,讓我們一起見識下90年前的偽滿洲國都城新京印象。本組老照片出自日本當年發行的一組明信片《國都新京印象》,為彩色版照片,印刷精美,不可多見。國都新京印象本套明信片的封面 - 國都新京印象新京大同大街新京大同大街,即現在的長春人民大街。此街街是當時新京建設規劃中最重要的一條南北主幹線,始建於1932年,到1938年,自西公園(勝利公園)至建國大學門前(衛星廣場)全長7.5公裡的大同大街基本建成。
  • 東北有倆「國都」長春瀋陽聯手衝擊「國中」勝算更大
    在中國,目前仍沿用「京」字做城名的重要城市有兩個:北京、南京。而在東北,也有兩座城市在歷史上擁有這樣最高級待遇,那就是新京和盛京,即現在的長春和瀋陽,這也是全國唯一擁有雙「國都」配置的地區。從這角度說,「國中」最終落子東北的首選應該就是長春或瀋陽,甚至不排除雙「國中」的可能。
  • 吉林省省會為什麼沒有選在吉林市,而是選在長春,主要是這個原因
    長春是近代才興起的,清嘉慶五年才有建制,一直是作為吉林將軍的小城。 清朝末年一直到近代由於設立南滿鐵路,同時日本當時投入大量人才參與偽滿洲國建設,偽滿洲國首都長春一時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此時的長春成為了當時亞洲經濟發達前幾名的城市,東北也形成了以長春,瀋陽,哈爾濱為中心的經濟圈與交通網。
  • 1945年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日本人如何「創造」偽滿洲國發展奇蹟?
    眾所周知,中國東北地區不僅擁有廣闊肥沃的可耕種土地,還擁有豐富的煤礦、鐵礦、林業、漁業等多種自然資源,可謂水土豐美,沃野千裡,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基於此,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悍然侵略東北,隨後扶植成立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滿洲國」偽政權。來到中國東北,日本人絲毫不見外,在「日滿一體」大政方針指導下不遺餘力地建設「滿洲國」。
  • 偽滿洲國有多發達
    近年來分析偽滿洲國經濟的文章不斷湧現。1945年,滿洲國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生產總值在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美國,蘇聯和英國。1932年,東北三省已經開闢了空中航線15000km。然後公路總裡程是6萬公裡,鐵路總裡程15000km。
  • 偽滿洲國為何定都長春,而不是滿清「龍興之地」瀋陽
    偽滿洲國首都定在長春,這讓很多人倍感意外。瀋陽被認為是滿清龍脈所在之地,一心以復興祖業為己任的溥儀怎麼會定都長春呢?在偽滿政權成立之前,對定都的問題,日本人和溥儀這邊的人吵成了一團。溥儀這邊自然是要定都瀋陽。這些滿清遺老遺少對國名「滿洲國」本已有不滿,他們是想還叫大清。既然國名拗不過日本人,那定都問題總得爭取一下。在大清龍興之地定都,表明這是對清朝的復闢。
  • 吉林省的省會為何從吉林變成了長春
    1898年,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的資源,稱霸遠東,開始修建中國東清鐵路。這條鐵路從大連向瀋陽做直線,延長後恰好垂直交北線(滿洲裡到綏芬河段),整體構成一個T字形,垂足是哈爾濱,而整個重心或者說中點則在長春。 日本侵佔東北後,成立偽滿洲國,並最終將「首都」定在了長春並對其進行建設,使其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個全由外國專家規劃設計的比東京還先進的城市,也是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管道煤氣的城市,同時也是中國境內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
  • 日本侵佔東北時,為啥要在長春規劃地鐵?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長春地鐵試運營)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了殖民侵略,九一八事變後使東北三省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在此期間日本以前清廢帝愛新覺羅·溥儀為利用工具,1932年3月1號在東北長春建立了偽滿洲國,以溥儀為「執政」,以鄭孝胥為「國務總理」,年號「大同」,把長春設立為「首都新京」,並對長春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殖民統治建設。
  • 偽滿建立後,為何放棄清朝龍興之地瀋陽,而將長春定為「首都」?
    在瀋陽被否決後,哈爾濱成為新的熱門候選城市。支持者認為,作為東北北部最大的城市,哈爾濱不僅經濟相對發達、市政建設成熟,而且靠近蘇聯的遠東地區,對於日本實現北進戰略、奪取西伯利亞後與德國會師的目標,是再好不過的基地。此外,還有人提出將大連作為候選城市,因為日本人在這裡經營多年,統治基礎十分穩固,有利於保障偽滿政權的安全。
  • 偽滿洲國:日本治下的「王道樂土」為何妓院遍地,妓女眾多?
    偽滿洲國的成立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本國取得南滿洲的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的控制權,並以護路為由組建關東軍駐紮在奉天、旅順、長春等鐵路沿線。滿洲事變後,日本終於完全佔領內滿洲,建立偽滿洲國。原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指出:如此可以方便日本今後進攻蘇聯「向北發展」,而日本可藉由控制這個新國家的經濟,得到足夠的資源,亦可透過向滿洲移民,解決日本地狹人稠的問題。滿洲事變發生後,前宗室、時為吉林省軍參謀長的熙洽開吉林城門,向日本投降。
  • 偽滿洲國的保安局和警察廳關係是怎樣的?他們之間,誰該聽誰的?
    為了工作方便,日本在偽滿洲國的大城市和與蘇蒙接壤的邊境城市相繼設計了一些偽地方保安局,如電視劇《勝算》中的偽林河市保安局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偽滿洲國的偽中央保安局名義上是偽滿洲國的中央機構,但實際上偽滿洲國政府的手根本伸不到裡面,偽中央保安局和偽地方保安局,都是由關東軍的特務機關直接控制的。各級主管幾乎一水兒都是日本,招納的華籍人員通常只能從事一些事務性執行工作。
  • 偽滿洲國成立後,長春有三個改名方案,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新京
    偽滿洲國成立後,作為首都,有三個城市可供選擇,瀋陽、長春和哈爾濱。瀋陽作為清朝皇帝的老家,頗受溥儀青睞,但溥儀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真正做主的還是日本人。日本人覺得瀋陽太靠南,哈爾濱又太接近蘇聯,於是選擇了長春做了偽滿的首都。日本人的決定,就像聖旨一樣,溥儀只有聽從的份。
  • 我家住在解放路——長春:從屈辱「新京」到書香春城
    和其他貫穿城市東西或南北的道路迥異的是,長春的解放大路只是這條東西向長街的一段,也就是西起西解放立交橋、東抵長春大橋中間的這一段,看似渾然一體貫穿長春城市東西的一條大路,大致被分成了三大段,而三段也各自都有自己的名字——吉林大路、解放大路、景陽大路,解放大路是中間最早建成的一段,也是長春市區內,身份僅次於人民大街的城市主幹道,它不僅承載著幾代長春人的記憶,也堪稱城市的文化脈絡,靜靜地記錄長春的空間變遷與時間更替
  • 東北歷史:新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廠為啥落戶長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那麼,中國為啥會將第一個電影製片廠落戶長春?如果您去了長影舊址博物館,就會找到答案。長影舊址博物館位於長春市朝陽區紅旗街1118號,是記錄長春電影製片廠發軔、進展、繁榮、變遷的藝術殿堂。
  • 東北歷史:偽滿洲國建立後,哪些國家承認了?
    那麼,偽滿洲國建立後,世界上哪些國家承認了呢? 偽滿洲國 日本之所以支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目的非常明顯。 日本覬覦中國東北的土地,已經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