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人體正常的需求,及時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排出去,才能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身體也能正常運轉。但由於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很多人都出現了排便費力、困難的問題,平時吃得多,但排的卻很少,十天半月的都沒排便,本該被拉出的「屎」去哪了?原因何在?如何才能順暢排出那些賴在體內的大便呢?早了解早受益。
吃得多拉的少,半月沒排便,是怎麼回事?
腸道裡面的菌群失調了可能是一個因素,腸道內有著正常的菌群,一旦被打亂了,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排便。而這跟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經常吃精細的食物,常愛吃大魚大肉,不吃粗糧,進入體內沒有什麼殘渣,結腸就沒有足夠的糞便排出去,自然便意就會變少、排便次數也會減少了。
便秘也是非常常見的一個原因,這是現在很多人的困擾,與飲食不當、不愛運動有關係,也可能與其他健康問題有關,使得腸腔變得狹窄了,排便就會困難,這種情況還可能只是初始現象,如果拖久了,可能還會往更壞的方向發展,需及早重視並緩解。
對於已經出現了這個問題的人,有部分或許是出於急切想改善的想法會吃一些能快速排便的東西,但長時間的依賴會造成腸胃對其也產生依賴性,一旦停用了就不利,而且如果本身使用的是比較刺激的,還或會損傷到腸道內的神經,將其肌肉張力,容易加重排便困難的情況。
除了膳食纖維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大便的成分還有水分、細菌等,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剩下的難以吸收的部分進入到大腸,當水分被吸收了、食物殘渣變成條形了,到達一定量了,就會隨著腸道蠕動,逐漸被排出體外。而對於這些難以及時被排出的糞便,其實哪裡都沒去,依舊存在於大腸裡面。時間過長,水分逐漸被吸收,糞便越來越乾燥硬結,只會更加難以排出,但這不代表體內沒有大便。
因此,如果你有便意時,一定要及時大便,不要經常憋便,若長此以往,就容易引起排便困難,引來隱患;且排便時也不要總是玩手機看報紙,一蹲就是半小時,養成良好、定時的排便習慣,對於緩解該現象有很大幫助。
此外,日常飲食也需要調理,常吃點粗糧,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大便的水分,溼潤大便,促進腸道蠕動,進而就能促進排便了。
總而言之,吃得多拉的少、半個月甚至都沒排便,可能是以上幾種原因在作怪,而此時的大便並沒有憑空消失,仍然在大腸裡,想要有效緩解,上述的辦法不妨一試,希望能幫到你。當然了,如果長時間未得到改善,最好別拖,再尷尬也要及時去看一下,避免拖久了大麻煩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