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既能夠提升孩子身體素質和協調性,又可以培養孩子個人氣質的興趣愛好,舞蹈近年來逐漸成為中國家長眼中的興趣班熱門選項。
然而在舞蹈興趣班熱火朝天的同時,因學舞蹈導致兒童截癱的事件卻也開始頻頻出現。有的孩子在練習下腰等舞蹈動作時發生意外,不僅沒有練成絕佳氣質,反而付出了終身無法挽回的代價。
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學習舞蹈嗎?在讓孩子學習舞蹈時,家長又應該注意些什麼?
其實,因學習舞蹈導致截癱並非是一個高概率事件,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事關孩子健康,家長還是需要有憂患意識,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的身體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受到傷害。
父母需加強對舞蹈興趣培養的認知
6歲前的兒童雖然身體柔軟,但因為骨骼還未發育完善,韌帶相對鬆弛,在做下腰、劈叉、倒立等強度大、幅度大的動作時需要慎重,更需要循序漸進由簡到難。
即便孩子已經熟練掌握某些高難度動作,也需要提前做好熱身準備,防止在肌肉未得到充分拉伸的情況下進行高難度動作展示,造成肌肉或關節損傷。
而因為每個孩子的肌肉力量、柔韌性不同,一些高難度動作也並非適合所有孩子。科學訓練,量力而行,家長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讓孩子接受合適的舞蹈興趣培訓,切莫對孩子有超出身體能力範圍的要求,以免適得其反。
用好多興趣班,為孩子認真挑選一位好老師
除非父母本身有專業舞蹈教學經驗,否則在孩子學習舞蹈時,父母作用有限,也不可能時刻跟在孩子身邊,關注提醒孩子。
所以,為孩子挑選好的舞蹈興趣培訓機構和優秀的舞蹈老師就顯得尤為重要。給孩子報舞蹈興趣班前,家長一定要先通過「好多興趣班」APP,為孩子認真挑選優質正規的舞蹈機構以及老師。
使用「好多興趣班」APP,家長不僅可以了解附近舞蹈興趣班的詳細情況,還能看到其他家長的課後評價,真正了解機構、老師在教學上是否認真負責。
同時,只要通過「好多興趣班」APP在舞蹈興趣班繳費報名,就能享受「興趣班隨便」換服務。家長、孩子對機構或老師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申請跨機構換課,換到滿意為止。
新聞報導中,那些學舞蹈受傷截癱的孩子,恰恰是因為上課老師不在身邊時練舞下腰摔倒,或是在摔倒後,老師並未及時發現,錯過了就醫的黃金時間,最終導致截癱。
兒童,尤其是低齡兒童在進行難度較大的舞蹈動作練習時,必須在老師的保護下進行。這將大幅降低孩子受傷的可能性,即便受傷,也可以保證孩子在傷後第一時間接受治療。
讓孩子擁有一項興趣愛好固然是好事,但家長更有義務保障孩子安全健康成長,以免因為一時的疏忽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