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面對校園欺凌,他們竟有不同選擇不同人生!

2021-01-16 聚才匯德

眾做周知,《哈利波特》是一部陪伴無數80後90後成長起來的著作,在系列故事中不僅有我們都會經歷的青春年少,懵懂初戀,更會有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見過或者經歷過的「校園欺凌」。相信很多哈迷們都知道,在《哈利波特》中一共有三位曾經被校園欺凌的角色,他們分別是哭泣的桃金孃、斯內普教授以及「瘋姑娘」盧娜。然而,他們三個人卻在人生態度上做了不同的選擇,當然給他們的生活也帶來了迥然不同的影響。接下來,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三個人的不同選擇。

桃金孃

熟悉《哈利波特》的小夥伴一定會對這個生活在盥洗室裡的幽靈不陌生,雙馬尾的她看起來還是比較可愛的。但是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哭,所以她才會得名「哭泣的桃金孃」。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被伏地魔放出的密室蛇怪殺死的,但是卻不知道為何「倒黴的總是她」。其實桃金孃是和海格還有伏地魔是同一期的學生,而那時候似乎特別流行校園欺凌,而性格古怪的桃金孃就是被欺負的學生之一,所以她才會委屈地跑到沒有人的盥洗室裡哭泣,以至於剛好被從密室出口的蛇怪看見,所以她才會就此香消玉殞。她對於校園欺凌的態度就是一味的逃避,甚至在死後也經常有想要自殺的衝動,所以她的人生是不幸的,而這種不幸一直伴隨著她死後。

斯內普教授

斯內普因為性格和外表從小就被同學們孤立,特別是當時被出身比自己強百倍的自大的詹姆波特等人欺負。不同於愛哭泣的桃金孃,斯內普雖然也要忍受著詹姆等人在公眾面前的羞辱,但是他懂得報復,後來就歸順了伏地魔,成為了一名食死徒。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報復並不會給心愛的人帶來保護反而是迫害,他才醒悟。斯內普最偉大的就是因為對於莉莉的愛而願意放下對於曾經欺凌自己人的恨,甚至用生命去保護欺凌他和他愛的人的孩子。當然,斯內普並不局限於此,雖然平時他會用苛刻地語言嘲弄學生們(包括哈利),但是當孩子們遇到危險時,他卻第一個挺身而出。所以,斯內普並沒有因為被其他人欺凌就變得有暴力或者欺凌他人的傾向。

盧娜

也許是因為盧娜的獨特思想又或者是她的奇裝異服,經常被同學們戲弄和嘲諷,例如把她的鞋子掛在走廊高高的房梁上。但是盧娜面對這些校園欺凌並沒有如前兩者那麼悲觀,反而認為這是一種小精靈在和自己開玩笑。當然,盧娜也是善良的,她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特別是她視作朋友的哈利。正是因為盧娜面對校園欺凌的豁達,才讓她的生活中多了如哈利、赫敏、羅恩等朋友,才讓她在長大後的生活也變得幸福。

面對校園欺凌,《哈利波特》中的三個角色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他們的生活也因此改變。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也要有這份如盧娜的豁達和斯內普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好了,對於這三個曾經被校園欺凌的人物角色,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中學生遭校園霸凌:預防子女被欺凌或欺凌人的5大技巧,錯過可惜
    校園暴力其實不僅僅只是發生在校園內的,還有一部分都發生在校外的,因為校內往往管控嚴,使得霸凌者沒有機會實施霸凌,所以他們往往會把霸凌的地方選在校外。而落單的孩子,往往就是霸凌者的狩獵目標,抑或是隨便找個藉口欺負欺負孩子,抑或是敲詐勒索一些零花錢等等。而這種發生在放學路上的欺凌,如果家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親自接送,往往是可以有效避免的。
  • 中川翔子:網際網路幫助我走出了校園欺凌的陰影
    從被欺凌到自我封閉到勇敢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中川翔子今天的成就要歸功於那段閉門不出的日子。我有很多宅男宅女朋友和網上的朋友。青春時代好多東西都沒有,現在年輕人喜歡繪畫的話就可以用pixiv,還有各種專業網站。現在推特上已經形成了獨特的交流文化,大家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 我建議大家可以玩在線遊戲,因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即使不說話沒有信息交流也可以一起玩得很開心。
  • 政府學校家庭攜手應對「校園欺凌」
    中學校園暴力有「規律」從對該區2011—2015年中學校園暴力案件共計63件141人,以及獲得的有效調查問卷602份(學生版429份,家長版173份)的統計來看,中學校園暴力有以下特點:一是校園暴力具有叢生性。即校園暴力事件並不是平均地分布在各個學校,而是集中在某一小部分學校和學生之間。
  • 心理學視域下校園欺凌的形成機理及對策
    欺凌者甚至可能有相對更好的健康狀況,比如他們成年期出現慢性低度炎症的風險更低(Copeland et al.,2014)。  四、微系統環境因素的影響  校園欺凌並不是單純的欺凌者與受欺凌者之間的互動行為,也與個體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的環境因素對欺凌事件的發生及影響都有特定的作用。
  • 日本校園欺凌有多嚴重?通過這幾部電影可以看出來!
    日本是一個校園欺凌非常嚴重的國家,有一項跟蹤數年的調查顯示,日本有九成的學生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校園暴力,這也意味著,受害者也有可能是欺凌者,奉行精神勝利法的某些學生在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找場子」。
  • 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追蹤
    對此,記者多方聯繫涉事相關方,關注「反校園欺凌」難題。  網上輿情:「讓真相再飛一會兒」  8日晚,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流傳。  撰文者自稱是北京中關村二小四年級某10歲男孩的媽媽。
  • 《哈利波特》:同樣童年艱辛,為什麼哈利與伏地魔走上不同的路?
    以前看《哈利波特》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會想:為什麼哈利和伏地魔都有一個被欺凌的童年,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比如他們同樣父母雙亡,同樣因為會「特異功能」被麻瓜世界的人視為異類,進入魔法世界學習的時候也因為天賦異稟備受關注。但是伏地魔漸漸走上獨裁、邪惡的道路,哈利波特卻一路成長為一個英雄,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兩個人的差別?
  • 《少年的你》:校園欺凌觸目驚心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部高分校園霸凌電影《少年的你》,這部影片榮獲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周冬雨力壓群芳登頂影后,易烊千璽演技爆棚折桂最佳新演員獎。可以說,《少年的你》絕對是這屆影展的最大贏家。而8.3的豆瓣評分也充分說明這部片子的實力不俗。
  • 福建閩侯檢察「督促監護令」助力治理校園欺凌
    2020年3月30日,福建上街鎮某國道旁發生了一起欺凌案。在提前介入工作中,檢察官發現涉案的十名學生均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極大部分學生單親監護,父母一方忙於生計,對孩子的學習、交友以及為人處世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監護缺失。
  • 根治校園欺凌,只需拔掉毒蛇的牙
    從小到大,我在校園裡親歷過兩次打架。一次是同學之間的pk,一次是被欺凌。初二那年,上體育課,我和一個同學一言不合打了起來。他個頭比我小,跟我差不多瘦,卻出手很快很重,一頓組合拳砸得我眼冒金星。說是打架,其實我就是挨揍。用他的話說我是個書呆子,光會讀書哪會打架呀!
  • 洋浦新英灣派出所進校園普法加強法治教育 嚴防校園欺凌
    1月7日,洋浦公安局新英灣派出所民警到洋浦東浦小學開展以「遠離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安全法治宣講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法治教育工作,嚴防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切實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該所民警結合校園的實際及學校領導的反映情況,以互動提問和講述案例模式開講,宣講了校園欺凌造成的危害,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什麼是校園欺凌。民警還講述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的規定,教育並引導同學們應該做到嚴於律己、遵紀守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提升自我保護和安全防範意識,抵制誘惑,遠離違法犯罪。
  • 取侮辱性綽號列入校園欺凌,網友建議全國推廣!家長和孩子都應該...
    昨天,一條新聞在網上熱傳——  依據廣東省教育廳最新出臺的校園欺凌治理方案,給別人起侮辱性的綽號屬於校園欺凌。  一位網友說,面對被同學取綽號時,也對老師的做法提出了抗議,「自己最受傷的事情是,被欺負了,去找老師,老師來了一句:班級這麼多同學,他們怎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先好好反思自己。這句話導致我現在都有陰影。
  • 《哈利波特》:每個人的守護神都有不同的含義,你發現了嗎
    但是,我們驚奇地發現不同的人物他們的守護神或是相近或是不同,那麼這些守護神形態究竟有什麼含義呢?J.K.羅琳在採訪中曾經講述了關於守護神的含義:所謂的「守護神」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個人一直沉睡或者隱藏中的自己,當如攝魂怪這種非人類的恐怖生物襲擊自己時,自己的守護神就會迸發出來保護自己。
  • 《哈利波特》中最無可替代的「瘋姑娘」——盧娜
    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哈迷們認識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而要說最有個性的那一個,小編想一定非《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出現的那個叫做「瘋丫頭」的姑娘吧!作為DA成員中最重要的那一個,盧娜·洛夫古德成為了很多哈迷小夥伴心中的女神,人氣指數更是超過了女主角赫敏以及金妮。
  • 美國小學校長如何應對校園欺凌:制定詳細計劃,注重情感教育
    ;學區和學校負責校園安全的行政負責人;每個學校都要組成一個校園安全小組,並制定自己的校園安全計劃;關於欺凌現象的報告和調查流程;如果一旦確認了欺凌事實的存在,接下來應該實施哪些措施;學校對於欺凌事件的調查的詳細記錄所應該包括的要素;關於預防和幹預欺凌的教育資料等等。該計劃指出,在調查的過程中,如果校長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該欺凌行為構成犯罪,校長應該通知執法部門。
  • 《變形計》神仙妹妹:因校園欺凌輟學,逆襲成網紅穿名牌化濃妝
    這其中有好有壞,而通常這種壞也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校園欺凌便是其中最為尋常的一種。 她們在遇見校園欺凌的事件時,也不敢反抗選擇了默默忍受。 而這樣的行為也讓欺凌著有恃無恐,校園欺凌的行為也就這樣一直噁心循環下去。 都說每一個孩子是天使,可是有一些天使卻在不知不覺變成了魔鬼。
  • 四川西區法院多措並舉防治「校園欺凌」
    人民法治網訊(通訊員 謝嬌)「校園欺凌」現象日益成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性問題,作為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重要一環,攀枝花西區法院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工作,主動作為延伸職能,積極探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舉措,從源頭上減少和預防「校園欺凌」,為青少年保駕護航,「護苗」健康成長。
  • 校園欺凌!不單止影響成長還會導致人格缺陷
    校園欺凌這個話題也是頻頻上熱搜,但一直沒有真正的受到關注,何為真正呢?最近在看一個綜藝,在裡面每個人的生活都讓人羨慕,唯獨馬思純的生活讓人擔憂,表面上文藝女青年的生活,但是生怕她心裡壓力太大又不願意說出來,說到這,想必知道我想說的是什麼了,就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心更會導致一個人的人格變化。
  • 漯河市實驗中學舉行預防校園欺凌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講座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 王金 供圖)央廣網漯河12月30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王華峰 張鳳坤 王金)為了加強校園安全教育,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增強學生的自律和防護意識,有效推進平安校園建設,12月24日,漯河市實驗中學舉行了以「拒絕校園欺凌 未檢護航青春」為主題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
  • 《記得我》:13歲小孩成操縱校園欺凌的幕後者,是怪物還是惡作劇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個人素養以及人生體驗之不同,影片所帶給人的共鳴點也會有所不同,觀感也就會有所不同。《記住我》,影片講述的是高中女教師韓瑞霖婚期將近,一進教室就收到了來自學生的祝福,瑞霖平靜地微笑的面容背後似乎有一種隱隱的感傷,課後她回到辦公室,獨自一人坐在桌前,喝下了貼著學生祝福標籤的咖啡後,陷入了沉沉的昏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