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宋易倩圖/視覺中國(專家供圖除外)
廣東高考評卷過程過半,預計7月25日公布成績和錄取分數線。近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公告,有12名考生高考成績無效。
隨著高考成績公布日期臨近,一些考生的心理越發緊張,每聽到一則有關高考的消息,內心便經歷一陣波瀾。當下,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十分擔憂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面對考試不利時出現激勵的心理衝突。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心理治療師陳品儒分析,高考失利後的負面心理狀態多源於以下兩個常見認知想法:其一:「努力了一定要有理想分數」。其二:「高考沒有考好,未來就完蛋了」。這些信念會伴隨不甘、失望、憤怒、挫折、遺憾,失落等情緒。
為避免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引起發生激烈的心理衝突。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早期幹預科、兒少科主任、曹莉萍博士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等待考試成績的日子期間,考生們要調整好認知,努力是好分數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必要充分條件。
高考是多因素綜合的結果,同時存在可控/不可控的部分,以及發揮好/壞的地方。家長應該無條件接納孩子的高考分數。雖然高考會影響大學的選擇,但遠遠沒法定義未來人生。
不管高考的結果是滿意還是不滿意,2020年的高考都已成過去,學著接受這個現實,可通過給高中的自己寫一封信等方式告別準備高考的日子,對未來的新生活寄託期待。
「如果成績不理想,一定要注意避免災難化的認知,將一切都否定、絕對化。」曹莉萍博士認為,「現在是百年不遇的大變革時期,充滿了發展的機遇,只要積極進取,一步一步努力,都會找到自己滿意的人生。其次,可以適當放鬆心情,安排一些娛樂活動,比如與同學朋友相聚或逛逛街打打球,看看書,聽聽音樂。」
專家建議考生們這段時間不用乾等成績結果,可以尋找自己的方向,比如可以積極了解一下想上的學校和專業(可列簡單的候選清單),現在是成績出來後再填志願,給了考生們更多的時間思考和探索自己未來的專業方向。找到自己喜歡並適合的專業方向持續努力可能比去哪一個學校上學更重要。
同時,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少兒心理治療師殷煒珍還指出,考生們調節好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和忐忑,保持較為穩定的情緒等待成績的公布,可通過呼吸放鬆等方法進行調適。關注「華南精神心理早期幹預聯盟」公眾號,可以搜尋到高考焦慮的科普文章,最後有放鬆訓練方法。成績不理想的話,如上所述接受事實,調整認知,避免災難化,仍積極填寫合適的志願。
雖然在放假,但考生們仍需要堅持規律飲食和作息,避免生物節律的紊亂,從而可能讓自己的情緒免疫力變得脆弱。殷煒珍心理治療師還指出,「近年來,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患病率呈上升趨勢,需要父母老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孩子而言,堅持運動,每周三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助於保持良好情緒。」
「每個正常健康人都有良好的心理彈性,可以承受快樂或挫折,要相信自己。父母也要相信孩子有面對成功或挫折的能力,不用太擔心。」
曹莉萍博士認為,父母是孩子背後堅定的磐石,要避免孩子面對高考成績的情緒失控的話,平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促進,要注意鍛鍊他們的心理彈性能力。家長自己也要保持情緒穩定和理性認識,坦然接受孩子好的或不好的成績,是對孩子很好的支持。避免抱怨、評價,安靜的陪伴和鼓勵比急於安慰更加有效。」
曹莉萍博士還提醒,一般的高考學生是不會出現情緒過度問題的。如果持續兩個星期以上的情緒低落,不想說話不想活動,影響了日常的社交,可能會誘發抑鬱障礙,應及時尋求精神心理專業人員的評估和幫助。(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崔文燦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吳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