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美食卻掌握在自己手中。愛美食、愛探店、愛做早餐的二胎90後寶媽。大家好,我是珠珠。"
倘若說在廣東喝的老母雞湯透著濃鬱的香味,滑入喉嚨直抵腹腔都是春風拂面般的溫潤依然。那麼東北的小雞燉蘑菇則是透著狂暴般的鮮味,將味道牢牢嵌入記憶裡深處的熱情。
雞肉一直都是大家的主要食用肉品,無論是煎炸,燉煮,醃製都泛出不同質感的味道,而小雞燉蘑菇這個小時候便一直有所聽到的菜名則有著十分親近的觸感,有種鄰裡街坊,父母款待的菜餚一樣,透著熟悉的家常味。而這道菜在東北,不僅是家常菜,更是相親的一個試金石。
姑爺新上門,小雞嚇掉魂
大家倘若是有了自己喜歡的人,又或者是處得久了,總會經歷見父母的這一環節。見父母這塊,說到底便是給各自家庭過過眼,就好比買菜老一輩總要摸一摸,看一看好壞一樣。
因此,有著不少人會對此十分緊張,須得做好充分的的準備。而在東北,則往往是過一鍋飯看看印象。不管映像好壞總要吃上一頓,既是餐桌禮儀,也是一份透著東北一帶的智慧豪放。因為,無論是誰,在吃飯的時候,總會不經意間顯露出自己的一部分。與此相對的,則是宴會的菜品好壞直接決定著你在老一輩眼裡的印象。
倘若相當不錯的話,往往是備上一份小雞燉蘑菇。在這個時候老一輩多是選用一年左右的小公雞。這些放養的本雞肉質筋道,口感相當有嚼頭,而且成長期短,雞肉很嫩,特別鮮。所以在東北一代也有"姑爺新上門,小雞嚇掉魂"一說。不過,倘若是端上來一盤水煮雞蛋,就該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不該做的惹老人家生氣了。因為那代表著憤怒下的"滾蛋"之意了。
也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小雞燉蘑菇不僅是家常菜,更是東北人的一種體面,是代表著話語權的一道高檔菜,也無怪乎能與大白菜燉粉條佔據東北大半江山了。
東北靠近山嶽,森林資源廣闊,所以蘑菇種類繁多,特別適合用來燉湯,或者是清炒,下火鍋之類的料理。
而小雞燉蘑菇的話,最好的夥伴當屬榛菇了。
這種蘑菇長醜醜的,多生長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頗有種火燒後的乾柴質感。但是味道極鮮,口感很充盈,特別適合用來燉湯,更是被稱作"東北第四寶"。
小雞燉蘑菇的話,東北人多選用榛菇熬製,在小火慢燉的時候,撒上一把。在火力和溫度的把控下,榛菇的鮮甜和小雞的山野氣息緩慢結合,形成獨特的氣息,沁人心脾。不過,在處理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數量的把控,榛菇鮮味太濃太香,放上少許的話有種清香,整個湯的味道都會煥然一新,給人以無限的活力,宛如潮汕人"魚露"的地位一般。也因此,近些年來榛菇的價錢越發水漲船高。
但是,如果放的過多,小雞燉蘑菇的湯和肉都會變苦,味道會不太好。為了預防這一點,很多人在燉小雞過程減少數量,以及對榛菇中反覆清洗揉捏,減少味道的原理便在此。
東北人最早期的時候,都是射獵居多,常常以吊鍋為主要的烹飪方法。所以有什麼好的食材,或者自家菜園裡的菜,往往都會加進去增加味道,充滿了東北人一貫的豪爽風格。榛菇是小雞最好的夥伴,但也並不是唯一的存在。紅蘑,茶樹菇,香菇等等都可以,只要適合自己的口味,味道好吃就好。
講究人有講究人的吃法,平頭百姓有平頭百姓的吃法,所謂的開心不就是這樣嗎?
每逢跨年夜,東北人常常會備上這道菜。選用上好的笨雞,灌上一杯人參酒去腥,在雞眼惺忪的時候手起刀落,去毛拆骨,和著粉條嗎,蘑菇好好燉上一大鍋。肥厚的蘑菇,滑嫩爽口的粉條,還有鮮嫩多汁的雞肉散發出光輝,在黏稠的湯汁,氤氳的熱氣中香氣四溢,勾魂奪魄。
說起來,也快到了跨年的日子了,那麼,這個跨年夜,大家會吃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