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9個小時的高鐵旅程,一群人在歡聲笑語中,在北京的藍天下,拉開了海峽書局「生態出版」研討會的序幕……
加班加點只為出好書
《中國蝴蝶圖鑑》(海峽書局出版)對我們來說是獎勵,是禮物,是經歷近3個月沒白天沒黑夜的艱辛努力得來的結果。白天與10多位編委和40多位作者進行溝通,徵集標本與生態圖片,催促完書稿進度,晚上則對收集到的圖片進行圖注編輯,核實產地、測量尺寸等,連續加班已經成為常態。但如果哪位編委老師增添珍稀品種,或者世界上僅採集到兩三隻而我們卻擁有標本圖片時,那是狂喜。
1700多種蝴蝶,1.3萬張圖片就是這樣不斷徵集得來。一次次的審稿過程,對我們來說,是一次次的學習過程。每次聽編委老師們講述一些關於蝴蝶名字的由來等典故,我們都著迷。心中對蝴蝶的喜愛漸深,想著再做一本關於蝴蝶故事的圖書。當所有編委老師在北京對我們、對《中國蝴蝶圖鑑》點讚時,我們的心美得比北京的藍天還藍。
新的出版環境,讓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一路前行中,用書記載著當下中國的生態狀態。不忘初心,給讀者帶來更多的好書。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審稿對於我們來說本不是負擔,反而是樂趣所在,入行以來,大大小小也編輯了100多種圖書,年覆審終審的字數也近千萬,但是,面對《中國蝴蝶圖鑑》我們感覺到了壓力。
當時,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種情況——作者的熱情,嚴重擠壓了我們的審稿時間。面對圖文2100多頁的書稿,1700多種蝴蝶品種、1.3萬張圖片,留給覆審和終審的時間不足1個月。而且,期間還要實時應對作者對書稿編寫提出的各種奇思妙想。又要保證圖書出版質量,又要按時見書,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於是,一場魔鬼之役開始了。考慮到2100多頁書稿給人的壓迫感,責編將書稿化整為零,每日遞交一份200頁左右的書稿。這樣一份專業性很強的書稿,除了要面對日常的編校問題,我們必須時時小心文字部分蝴蝶各科屬種分類的拉丁文大小寫、正斜體的錯漏、分布地的國家與地區的差異;在一眼望去幾乎看不出差別的蝴蝶標本圖片中,我們必須留意標本序號及雌雄標記符號、採集地等是否對應正確等一系列問題。這基本就是每日一場「最強大腦」的對決。
打造生態出版「不可能」
《中國蝴蝶圖鑑》的編輯過程,困難可想而知。一家地方出版社要完成國家層面做的事,困難無法估計,評估的結果都是「不可能」。資金難(每個項目資金投入都在百萬元以上)、理解難(要得到全國頂級專家學者的支持)、標準難(打造具有權威性的標準,不確定因素無處不在),如同三座大山,橫亙在眼前,難以逾越。但是,我們知道,努力去做也許可能,不去做就永遠不可能。人類的進步永遠在探索中前行,歡樂與痛苦同在,失敗與成功並存,挑戰「不可能」是魅力所在,更是價值的體現。憑藉著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我們努力克服了一個個前行中的難題。
《中國蝴蝶圖鑑》編輯出版歷時3年,實際實施不到1年。從最初「不可能」的眾多疑問,到專家、學者、業內人士眼神裡露出的敬意目光,我們得到了答案。我們做到了,充滿欣慰,心滿意足。
(作者單位:海峽書局)
《中國蝴蝶圖鑑》責任美編李曄、黃舒堉手繪漫畫《一根繩子的故事》,講述擔任本書美編的「艱苦」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