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一次職場PUA,打工人秒變木偶人

2021-01-16 新周刊

2020年12月20日,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寫字樓裡,都市白領在加班辦公。/ 視覺中國

在職場浪潮中被拍打的每個人,都試圖尋找一種安放情緒的方式。每個人都期待與傷痕和解的那一刻。

莎士比亞戲劇《奧賽羅》中,奧賽羅的敵人伊阿古是這樣一位陰謀家:他神不知鬼不覺地控制所有人,卻從不對外透露其控制欲強烈、自私冷酷的本質。觀眾清楚伊阿古的陰謀,但他周圍的人並不知情,還在充當他的幫兇,為他的宏偉計劃賣命。

在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科特·韋茨勒看來,職場中的PUA行為就像伊阿古一樣,「讓你為他承擔責任、控制你的行為,直到最後你才發現自己是他操縱的一個木偶」。

實際上,這種職場人「木偶化」的現象日趨普遍。某招聘機構發布的《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有六成職場白領經歷過職場PUA,其中,以90後、95後為主的年輕白領群體由於缺少社會經驗、人際判斷力,經常成為職場「畫餅利用」的墊腳石,被迫喝下「這是為你好」的雞湯。

那些曾為「木偶」的經歷,在職場人身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有的人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喪失職場權利;有的人徘徊在他人提線與自我降格間難覓出路;有的人則只能選擇逃避、辭職,掙脫那根「線」的操控,但傷口結的痂仍然癢痛,他們會在回憶起曾經被辱罵、冷暴力,被逼至抑鬱、意圖自殺時面露苦澀。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在職場浪潮中被拍打的每個人,都試圖尋找一種安放情緒的方式。每個人都期待與傷痕和解的那一刻。

「職場PUA曾讓我覺得,

自己是一無是處的垃圾」

姓名:捲心菜(化名)入職時間:2014年所在行業:快消

我來自河南農村,畢業於河北的一個二本院校,從事快消品電商的文案工作。正是因為這些「出身」標籤,我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了直屬上司的打擊。

她瞧不上我的出身、學歷和長相,總是變著法兒諷刺我。比如,她曾當著所有同事的面,陰陽怪氣地說:「對你們河南人,我可不敢惹。萬一門口井蓋被你偷走了,我出門掉進去怎麼辦?」

我剛入職時,公司規模很小,還不到30人。當時我在品牌市場部做文案,加班是常態,但更多時候,加班源於領導的控制。

正常下班時間是下午6點,領導會一整天不給我安排工作,臨近下班時突然給我派個活兒:「這邊有個方案特別急,明天早上9點就要向老闆匯報,明早你一定要交給我。」

我只能挑燈夜戰,在辦公室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早上7點,她給我的回覆說:「寫得也不怎麼樣,不過這事也不急,有一個更急的稿子你還要改一下。」

朝令夕改的上司,永遠佔領生活的高地。/《我,到點下班》

那段時間,我每天的狀態是早上8點上班、凌晨兩三點回家,精神壓力很大,最後累到胃出血。

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工作環境。這時,一位在奧美工作過的吳姓總監向我伸出了橄欖枝。他邀請我去他的初創公司做市場營銷,並許諾創業成功後給我股權。

我並非營銷專業畢業,更多靠自己在網上學課、報班,看成功的案例自己摸索,知識學得鬆散且不成體系,總覺得自己是「野路子」。而這位吳總監會經常給我分享一些學習資料,指點一二。那會兒,我真把他當作自己尊敬的前輩,沒多猶豫就去了他的公司。

沒想到,剛出了火坑,卻跳進了一個更大的火坑。如果說女經理是明顯的職場打壓,這位吳總監此後的所作所為,則是老到且資深的職場PUA。

他總是以「為了你好」的名義和我交流,全盤否定我的同時,還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

當時,連同吳總監在內,公司有6名總監,但執行層員工僅有4名。6名總監不僅經常意見不一致,還互相內鬥不說話,員工總是不知道該聽哪位的,做著重複性工作,甚至在總監之間傳話。

總監們的辦公室在一樓,員工的工位在地下室樓梯的拐角,是和別人共享空間的小隔段。後來,一位劉姓總監為了防止員工在背後議論他們,甚至找藉口來地下室為手機充電,實則開著手機錄音,一錄就是一整天。

幾乎每天早上的例會,吳總監都會「開炮」:「如果不是因為我,你們都沒有工作。是我心地善良,才給了你們這份工作,讓你們在北京吃得起飯、有地方住。如果你們脫離這個公司,去任何一個地方都沒人願意聘用你們。」

我經常在寫方案時被叫到辦公室,被他們劈頭蓋臉一陣罵。幾位領導坐一圈,我站在中間,被逐一指責:「你要不要臉,寫出這樣的方案來?如果我在你這個年紀寫出這樣的方案,下一秒就能從樓上跳下去,沒有臉活在這個世上!」

領導給你瘋狂穿小鞋。/《上司實習生》

他們一邊罵,還一邊跟我說:「雖然我們說話難聽,但都是為了你好。我們現在這麼成功,就是因為當初剛進職場的時候,遇見了像我們現在對你一樣嚴格的領導。」

其實員工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如果不加班到很晚,他會說我們對不起他出的那份錢;如果加班到12點,他又會覺得你在浪費公司的電。甚至,進公司門先邁哪只腳都會被挑錯。

起初被吳姓總監罵時,我心想:他算什麼玩意兒啊?憑什麼這麼說我?時間久了,我竟然相信了他那一套話術,每天早上、中午都吃不下飯,只有晚上回到家才吃得下去,還整夜整夜地失眠。

也許天氣一冷,人的心情就會低落。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在公交車上想,他們說的確實有道理——我怎麼活這麼大,還好意思浪費社會資源?我確實應該去死。

不僅是我,當時所有員工都覺得自己離不開公司。離開公司的下一秒,大家就會流落街頭,就會沒有飯吃,沒有公司願意聘用我們。我們是一群垃圾,而且是垃圾堆裡散發腐爛味兒的垃圾,一無是處。

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一年多,我終於下定決心離開。現在回想起這兩段經歷,我並不想說施暴者有罪,只是後悔自己當時沒有更早反抗。當他們對我的出身、家境、外貌、身材、審美,包括對我的人品做出負面評價時,我自己沒勇氣反抗。

拒絕職場PUA,勇敢向上司提出正當需求。/《三十而已》

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下長大的我,從小就是討好型人格。我特別害怕別人因為我生氣,在生活中,我也儘量避免爭吵和爭執。這樣低自尊的狀態,讓我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難過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每天都想「我哪兒讓他不高興了,我一定要向他賠禮道歉」。

「在她的打壓下,

多位同事患上抑鬱症並離職」

姓名:張理明(化名)入職時間:2016年所在行業:媒體

我認為,慣用職場PUA伎倆的人,像職場惡性腫瘤一樣,很難被徹底治癒。他們附著在單位系統的肌理上,憑藉資歷和年齡打壓下屬,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往往避之不及。

在我迄今為止的職業生涯中,有那麼一個人的存在,每每提起,都是灰色的。

她是一個40多歲的領導,與她共事將近4年的時間裡,我見證過她各種霸道行徑。有兩位同事在她手下幹活不到1年,就患上抑鬱症,選擇離職。如今說起,我仍然是不理解且氣憤的。

面對職場PUA,逃避不可恥並且有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打壓年輕同事,以此滿足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她的慣用手段。

前幾年,單位有個到西部山區鍛鍊的機會,想挑一些年輕人駐村一段時間。當時她是我的編輯,得知我是被挑中的一員後,便起了代替我去的念頭,甚至去為難單位的大領導。

她後來問我:「消息是在哪裡公布的?我怎麼沒有看到?」我說是從單位的年輕人的群看到的,她隨即說:「我也是年輕人,我也要去。」

說實在的,我們都知道她的私心,比如她會利用公差旅遊、住五星級酒店。有年輕同事向她報出差選題時,她會斷然拒絕:「我知道你根本不是想去採訪,是想去玩的吧?」

我很想把握住去山區的機會,為了向她證明我能勝任,我報了好幾個選題,接著便遭遇了一系列話語打擊:「你這麼年輕,當地環境不好,第一次去,腦子能反應過來嗎?」「你找選題的能力遠不如我,一個發布會我都能寫到四五千字,你能嗎?」

當時,我一方面很氣憤,覺得你一個領導,為何還要來跟我一個職場新人搶機會;一方面又很洩氣,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就讓給她算了。最後,還是領導打電話說服她,稱應該多給年輕人機會,她才勉強妥協。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過一兩次,到後來甚至成為日常。前幾年正值網際網路綜藝、平臺崛起,年輕記者提交的選題計劃也多與此有關,但她大多會予以否定,原因是:「不給公司打廣告。」可我發現,她卻沒有這樣要求自己。

平時評刊,她慣用的話術是:「記者改了四五遍仍效果不佳,稿件經過編輯連夜修改,達到見報標準。」對其他年輕同事,她經常會說:「你覺得你配當記者嗎?」「你稿子寫成這樣,好意思說自己是名牌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嗎?」

有段時間,單位一個項目組做了一個報導,獲得了上級的嘉獎。參與該項目的人員多達十幾人,但獎項顯示的名字有限,只有核心人員可以寫上名字。她也算項目組的,但其實只是幫年輕同事編輯了一下文案,她要求將自己的名字加上去,把本是核心人員的年輕同事換下來,並要求單位向組委會申訴,讓多方都很難堪。

被上司罵到懷疑人生。/圖蟲創意

那時我們剛入職場,很多年輕同事不敢直接和她對抗,因為彼此之間的利益牽扯很多,怕她以更極端的方式來對付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得罪她之後,選題就無法通過,而沒有稿費會直接影響收入。

一些幹了幾年的同事,也向大領導委婉表達過在她手下工作的不適,但領導們幾乎都維護她,因為無論是資歷還是年齡,她都比管轄她的領導高。

有同事勸我,我們也要多包容、理解她,她也不容易。但誰來理解我們呢?

大概有兩年,她的下屬接二連三地患上抑鬱症,有位同事還因為精神恍惚出了車禍。這些人辭職很長一段時間後,還因她的否定和質疑陷入痛苦,有的人就此放棄了媒體這一行。而很多未辭職的同事,寧願放棄好的工作機會,也不想跟她共事。

我自己現在也負責一個團隊,年齡的增長讓我開始思考,當初我們為什麼不敢把不滿和委屈說出來,讓這樣的人越來越逍遙。或許是因為剛入職場,心智還沒那麼成熟,也就默默忍受了。

我想,其實很多事情不需要去和解、忍受。假如我再遇到這樣的人,哪怕無法撼動他的位置,也會讓身邊儘可能多的人知道他的人品,防止再有人受到傷害。

作者 | 曾斯威 孔曉柚

封面圖 |《我,到點下班》

原標題 | 職場PUA:被推進「死角」的木偶人

首發於《新周刊》578期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職場pua是什麼意思,如何反職場pua,職場pua如何走出來
    最近在網絡上有個流行詞職場pua,那麼究竟什麼是職場pua,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過這種情況,今天就一起了了解一下讓人反感的職場pua。首先大家要明白職場pua是說在職場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其中英文pua是Pick-up Artis的英文縮寫,是一種和女生搭訕技巧,就是男生如何對女生進行精神控制,從而達到泡妞目的,在職場中把對象換了,領導以及上級通過精準打擊自己員工的自信以及理想,從而在精神上掌控員工,達到對員工的完全控制。
  • PUA是什麼意思-職場PUA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而之所以pua備受大家關注是因為有一些人利用pua做了一些壞事,所以近年來才逐漸讓pua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中。  在利益的驅使下,PUA組織(或者公司)為了招收學員,改變了PUA的本質,而那些網傳「XX女生被PUA」裡講到的「被PUA」,實際上是在PUA的基礎上異化出來的一種有目的去實施不良行為的PUA,在這裡我們管它叫「不良PUA」。
  • 職場pua是什麼意思?
    但是自從半年前進入這家公司之後,一切都變了。老闆經常在開會的時候,在所有人面前批評他的方案,說他做的錯誤百出,沒有邏輯。在經歷了半年的洗腦之後呢,他終於成功喪失了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我一聽到開頭就聞到了一股特別熟悉的味道,這不就是職場版的pua嗎?
  • pua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職場pua的表現有哪些如何化解?
    最近這兩天yamy被老闆公然羞辱一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很多網友都表示支持yamy,並且大家都覺得yamy老闆這就是職場pua,那麼,職場pua是什麼意思呢?職場pua有哪些表現?面對職場pua我們應該怎麼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Yamy遭遇「職場PUA」,《問題餐廳》式女性職場困境!
    當如此典型的「職場PUA」出現在視野時,人們不禁感嘆:職場中究竟存在多少潛規則!表面和善的老闆心裡是多麼陰暗與醜惡!職場對於女性的偏見依然常見!此時最應景的電視劇是2015年的日劇《問題餐廳》,講述了一群遭遇職場偏見的女性自尊自強,自主創業的故事。女主田中玉子本是一家餐飲公司的員工,這家公司盛行大男子主義。
  • 源碼時代反解套路 向職場pua說不
    近日,「職場PUA」相關話題頻繁登上各大社交軟體的熱搜榜。「職場PUA」是指發生在職場中的精神控制現象,上司通過一系列的精神控制方法使得下屬喪失自我,最終對上司惟命是從。  據某大型招聘網站近日發布的《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63.6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經歷過「職場PUA」。那麼對於即將踏入職場的小白來說,職場PUA的常見套路都有哪些?
  • 清華心理學教授揭露PUA五大套路,遭遇職場PUA應該怎麼辦?
    這一說法同樣適用於職場PUA。職場PUA指的是職場中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來自戀愛的「泡學」,職場上只是換了對象,即領導精準打擊員工的自信,以達到從精神上掌控員工的目的。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花言巧語騙你入職,然後又對你的一切工作表現進行否定批判,讓你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即使離職了也找不到下家。職場PUA往往是既否定又壓榨,還要你心懷愧疚,負重前行。比如:1.
  • 「很醜,超級醜」的Yamy,遭遇了怎樣的職場PUA?
    而實際上,Yamy這件事很可能只是冰山中的一角,更多被打壓的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職場PUA,也沒有人為他們發聲,或者他們發聲了也沒人聽見。「你們年齡差不多,可是與同齡人相比,你哪都不行。」……職場PUA,早就是職場公開的秘密根據某招聘網站發布的《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63.65%的白領表示自己經歷過職場PUA;商業服務行業是第一重災區,高達75.41%的職場白領自認經歷過職場PUA;排在第二位的行業則是金融業
  • 男子疑遭PUA燒炭自殺?感情PUA什麼意思?
    總有人說pua,有人說感情pua,有人說職場pua,那麼這個總是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或者說它還有什麼更深的含義嗎?所謂pua,字面意思指的是搭訕藝術家。Pua早期只是通過分享男性如何通過技巧和心理學應用,去接近、搭訕自己喜歡的人,但後來就變成了為自己謀私利的手段,對另一方進行情感上的控制,以滿足自身的需要。
  • 不用偷偷打工也能驚豔所有人 職場新人贏在起點的秘密就在這
    回顧2020年的熱點,「打工人」絕對是其中的頂流之一,在不同行業飽受摧殘的「打工人」面對996的常態、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現狀,紛紛自嘲。看似積極向上,但「打工人」背後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對於正準備進入職場的新人來說,該如何才能不走上辛苦打工的老路?近日,泰康大健康事業合伙人招募再次開啟,以全新的選擇助力職場新人贏在事業的起跑線上。
  • 職場PUA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一種「洗腦」和操控的方式了解下
    職場PUA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一種「洗腦」和操控的方式了解下時間:2020-08-20 12:22   來源: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職場PUA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一種洗腦和操控的方式了解下 職場PUA是什麼意思?
  • :職場PUA到底多可怕?
    (你們有遇到過職場PUA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故事~)說實話,看完整個視頻之後,簡直是令人窒息!每個女生都是愛美的,但是這個人卻用這樣惡毒的語言,當著公司這麼多員工的面,肆意諷刺一個女生的長相,還要求底下員工去符合,不僅沒品還不尊重人!而他為什麼要讓員工去附和?因為作為老闆他想要得到員工的「絕對服從」!
  • 上車吧,打工人!為你職場能量添磚加瓦的時候到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最近風靡朋友圈的這句來自社畜內心的吶喊不知道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鳴2020年過得異常艱難為了保住工作,養家糊貓——戰馬職場能量加油戰!(咖啡因不耐受的當我沒說)而這次戰馬職場能量加油戰設置的房車加油站是可以免費領取戰馬飲料為職場能量加油打氣的!
  • 老闆拒絕向yamy道歉:職場PUA到底有多可怕?
    01 什麼是職場PUA?職場PUA,是指上級通過持續的精神打壓,使下級逐漸失去自信和判斷力、迷失方向,進而將主動權完全交由上級掌控,從心理上「臣服」於對方的一套精神控制法。職場PUA最常見的手段就是:①不斷挑剔你的錯誤,持續打擊你的自信。②總是拿你跟其他員工作對比,讓你產生心理落差。
  • 打工人到什麼狀態,就可以離職了?
    因為什麼原因而離職,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職場人的差距。工作難免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或是遇到困難,又或者被更高的薪資所吸引。今天跟大家聊聊,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離職。— 1 —遭遇成長上限在公司,一旦發現自己無法成長,就要引起警覺了。
  • 遭遇職場PUA,yamy揭竿而起,你來嗎?
    例如:面對徐老闆的兩次詢問「認不認同」,你品你細品……02貼標籤貼標籤是指把某些人或某些觀點加上標籤,把它們視為具有某種特徵的一類人或物。例如:當yamy在費勁一切力氣去撕掉標籤,可楊老闆口中,依舊「酷girl」「娘炮兒」張口就來,是個人聽了,都不會舒服吧。
  • PUA什麼意思?PUA男有哪些特徵?關於PUA男的解釋說明
    小編在某律政職場綜藝裡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但沒太在意解釋,看到熱搜就去了解了一番那麼就跟小編一起看看什麼是PUA,然後再來看看PUA男又哪些特徵。 PUA,全稱(Pick-up Artist)源於美國,字面上看,是搭訕藝術家,從簡單的搭訕擴展到整個兩性交往流程,發展為主要涉及:搭訕(初識)、吸引(互動)、建立聯繫,升級關係、直到發生親密接觸並確定兩性關係。
  • 「打工人」梗繼續,騰訊申請 「打工鵝」商標
    「打工人」梗繼續,騰訊申請 「打工鵝」商標2020-12-21 17:58出處/作者:IT之家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ongxiaojun2   企查查 App 顯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於近日新增 「打工鵝」、「拼拼鵝」等商標信息,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家具、辦公用品、廣告銷售、
  • 快評漫談 | 做一名拒絕躺平的「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這些充滿調侃意味但又有點土味勵志的「語錄」,正是來自最近爆紅於網絡的熱梗「打工人」。「打工人」取代了老舊的「打工仔」和舶來品「社畜」,成為了不少當代網絡青年的新自稱。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的白領,抑或是企業中層、創業者,只要還不是大老闆,都可以自稱「打工人」。相比「社畜」(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007」(從0點到0點,一周7天不休息)中夾雜著的喪與無力感,「打工人」似乎多了點「你我都是勞動人」的樂觀主義味道,也透露了對於職場壓力的小小無奈以及對於平凡人生的不甘。
  • 不用偷偷打工也能驚豔所有人 職場新人贏在起點的秘密就在這裡
    而對於正準備進入職場的新人來說,該如何才能不走上辛苦打工的老路?近日,泰康大健康事業合伙人招募再次開啟,以全新的選擇助力職場新人贏在事業的起跑線上。選對平臺 職場新人也能快速成功在知乎等論壇上,對"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的提問比比皆是。由此可見,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說,選擇一個對的平臺往往是職場生涯中面對的第一個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