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砂,近年來熱度非常大的一個詞,俗稱人工砂,通過破碎機、制砂機等一整套礦山破碎設備加工巖石工業廢渣等所得到的成品。
首先來了解下機制砂的背景。
由於國家的經濟建設,各項建設工程的持續推進,導致砂石骨料的消耗日益增加,但是天然砂石總共就那麼多,自然形成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人工開採使用的溼度,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機制砂這一產物應運而生,再加上政府對機制砂的激勵,導致紛紛踏入機制砂行業。
機制砂對比天然砂,自身的優勢在哪裡?
1、生產原料固定。
2、成品粒度可調。(通過調整制砂機的出料口)
3、對環境的汙染小。
4、建築垃圾制砂,可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
機制砂的主要標準有哪些?
1、顆粒級配標準。分為3個等級:細砂、中砂、粗砂。細砂用於強度大於C60的混凝土:中砂用於20-60強度的混凝土:粗砂用於小於30強度的混凝土。
2、成品細度標準。模數越大,砂子越粗。大致分為以下幾個區間。0.5mm,0.5-0.35mm,0.35-0.25mm,小於0.25mm。
3、機制砂的石粉含量標準。分別是3%、5%、7%,為了防止機制砂在開採、製作過程中因摻入過多的泥土而對混凝土的產能不好的效果,機制砂在出廠和施工現場必須進行亞甲藍試驗,來確定MP值。
4、成品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很多的機制砂原料中都含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干擾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合格的機制砂對含量要求嚴格控制。相比於天然砂,機制砂比天然砂更為粗糙,可以更好的粘結水泥和骨料,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對於機制砂,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