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薩摩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據稱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撤回了8億美元的IPO計劃。
編輯 | C叔
排版 | C叔
薩摩耶成立於2015年5月,目前已與包括商業銀行、消金公司、信託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在內的19家持有牌照的金融機構合作,為用戶和金融機構撮合貸款,致力於成為千禧一代用戶和金融機構的連接者。
薩摩耶金服旗下主要的產品是信用卡智能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省唄」,其可為用戶提供信用卡管理、優惠用卡指引、更低利率餘額代償等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省唄」是業界最早嘗試跨機構信用卡帳單分期業務的平臺,以價格優於銀行日萬分之五循環利率的「低價策略」聞名。
薩摩耶金服是繼維信金科、51信用卡、小贏科技之後,尋求上市的信用卡生態領域的金融科技企業。其於2018年5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申請,9月遞交招股書。發展3年便邁步上市,速度明顯快於維信金科的10年、51信用卡的4年。
據企查查的信息顯示,此前薩摩耶金服共完成三輪融資。2017年1月完成B輪融資1億元人民幣,由中信資本和湧鏵資本領投。2016年4月完成A輪融資,達晨創投以1000萬元入股薩摩耶。
業績增長迅速
股東持股情況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IPO前,薩摩耶金服創始人兼董事長林建明、聯合創始人唐德賓及其管理團隊共持股46.6%,其中,林建明、唐德賓二人通過「TL Development Limited」持股29.3%。同時,林建明、唐德賓及公司其他團隊成員通過「TLJC Development Limited」持有薩摩耶17.3%的股份。
另外,薩摩耶IPO前持股5%以上的股東中,除了創始人和公司團隊成員,比例較大的股東還有太盟投資集團(PAG),它通過「Coastal Fronti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14.1%,達晨創投通過 「TLZX Development Limited」持股10%。
主要業務情況 來源:招股書
薩摩耶金服的主要業務目前有三個:跨機構信用卡帳單分期、預借現金、信用貸款。跨機構信用卡帳單分期業務佔其2017年業務總量的74.7%,而在2018年上半年這個比例變為42.1%。預借現金業務與跨機構信用卡帳單分期共享信用額度,期限為3個月、6個月或12個月,有效年利率為15.58%至24.00%,2017年和截至2018年上半年加權平均年利率為20.7%。信用貸款業務期限為3個月、6個月或12個月,額度為2-5萬元,綜合年利率為24.00%至36.00%;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加權平均年利率分別為27.8%和29.2%。
財務狀況 來源:招股書
薩摩耶金服業績增長迅速。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薩摩耶金服淨營收為5,302萬元;2017年淨營收為2.4億元,同比增長353.5%。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半年淨營收為2.3億元,同比增長176.8%;2018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為2,560萬元,同比去年同期虧損4,800多萬元的情況,扭虧為盈。
業務可能「不合規」
近期把薩摩耶金服推上風口浪尖的事件要屬「315晚會」了,薩摩耶金服被曝出涉嫌通過放置探針盒子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雖然薩摩耶金服事後堅決否認,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輿論漩渦,此事對於薩摩耶金服的IPO進程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315晚會」的揭露是事實還是冤屈暫且不論,薩摩耶金服自己遞交的招股書也暴露了一些「不合規」的「影子」。
據薩摩耶招股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約有56.2%的撮合交易基於「助貸」模式完成。據了解,「助貸」模式的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助貸機構只參與導流、風險評估、定價、貸後管理等其中或全部任務。
2017年有媒體發布消息稱,銀監會將下發《關於聯合貸款模式徵求意見的通知》,是限制「助貸」模式的開始。此後雖未再有相關消息,但可以確定的是「助貸」模式仍然存在爭議,而當前金融監管文件並不能夠完全涵蓋。這意味著,監管是懸在以此為主要業務模式的薩摩耶金服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另外,薩摩耶金服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尚不確定在線消費金融服務提供商是否需要獲得ICP許可證或ODPTP許可證,或者任何其他類型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執照。」現實情況是薩摩耶金服目前還沒有取得ICP許可證。
最後,我們從逾期率的角度來看一下薩摩耶金服的風控水平。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薩摩耶金服逾期超過90天以上貸款比例出現了大幅攀升,2016年、2017年分別為0.45%、1.09%,至2018年上半年攀升至1.84%。這說明薩摩耶金服的風控水平處於下降的狀態,值得出借人引起重視。
信用卡代償業務的風險
信用卡代償目前是薩摩耶金服最主要的業務,屬於一種新的信用卡場景,對於它的發展空間,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發表了他的看法。
他認為,從體量上看,信用卡代償屬於小場景,對消費金融行業影響有限。從未來發展空間看,這個業務有自己的風險。
一是屬性風險。信用卡代償,代償的是持卡人的消費帳單,從這個角度,信用卡代償是典型的消費金融;而站在發卡行角度,消費帳單屬於應償貸款,信用卡代償則是一種非典型的以貸還貸。消費金融,政策層面是鼓勵的;以貸還貸,政策層面是嚴禁的。如何定性,事關重大。
二是業務風險。正常情況下,信用卡代償解決的是持卡人的短期流動性問題,此時,業務模式是可持續的;而在特定情況下,信用卡代償會成為持卡人化解不良風險的工具,以維持表面上的良好徵信,此時,信用卡代償便存在「接盤俠」的風險。在過度發卡、過度負債的行業環境裡,後者的風險正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