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信金科、51信用卡、小贏理財先後上市,薩摩耶金服卻IPO擱淺,信用卡代償不靈了?
撰文、編輯 | 維姆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IPO終止。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深圳薩摩耶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薩摩耶金服」)據稱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撤回了8億美元的IPO計劃。
去年9月,薩摩耶金融已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申請文件,計劃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它曾在招股書中自曝業務「或不合規」。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薩摩耶撤回赴美上市,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網際網路金融整體環境不佳影響,此外也可能與其自身業務發展息息相關。
業務或不合規
2018年9月,薩摩耶金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首次公開招股(IPO)上市申請文件。
官網資料顯示,薩摩耶金服迄今完成了至少5輪融資。其中,2016年4月,薩摩耶金服獲得來自達晨創投的A輪融資,隨後不久「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吳泳銘領銜的元璟資本和前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領銜的微光創投聯合投資了A+輪。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18年6月,薩摩耶金服累計註冊用戶數2444萬,貸款餘額54.9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業務激增,薩摩耶金服的壞帳率也在飆漲,招股書中的數據顯示,近年來薩摩耶金服90天以上逾期率大幅攀升,由2016年的0.42%,上升至2017年的0.82%,2018年上半年為1.66%。
此外,在省唄的業務模式下,薩摩耶金服成為了所謂信用卡用戶與金融機構的「中間方」,卻也終逃不過「以貸還貸」的模式,在監管尚未明朗的前提下,對於信用卡代償服務尚存爭議,薩摩耶金服在其招股說明書中也坦然承認風險的存在。
在其招股書中,薩摩耶金服將其在信用卡代償業務定義為在借款人與金融機構間的融資擔保機構。同時,薩摩耶金服也在招股書中表示,該模式可能不符合中國監管有關「融資擔保」的規定。
負面纏身
薩摩耶金服成立於2015年5月,公開資料顯示,其目前主打信用卡帳單分期、預借現金及信用貸款。
今年315晚會上,薩摩耶金服工作人員涉嫌通過放置「探針盒子」產品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被央視曝光。據悉,該產品能夠在公眾場所獲取用戶手機的MAC地址,然後轉換成電話號碼等信息,通過這些數據能夠對個人進行精準畫像,並進行產品推廣。
薩摩耶金服隨後堅決否認,但薩摩耶金服深陷輿論漩渦。此外,薩摩耶金服自身業務層面的問題亦遭到不少用戶投訴。
截至目前,在某第三方投訴平臺上,關於薩摩耶金服旗下產品「省唄」已有960件投訴。大部分用戶都投訴其爆通訊錄、騷擾等暴力催收問題。
張先生投訴稱,省唄獲取了他的個人通話記錄和聯繫人,他已經被催收爆了通訊錄,催收威脅稱,群發其發個人信息。
此類投訴有很多,範先生表示,省唄催收對其家人進行恐嚇,並且伴隨侮辱,爆了他的通訊錄,現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他的生活;因為催收的關係,他也因此丟了工作。
當時,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其上市進程。
飽受爭議
事實上,信用卡代償的業務模式也飽受爭議。
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信用卡代償業務以持卡用戶為邊界,平臺起步容易,但容易遭遇天花板,客戶量達到一定數量級後,獲客成本會大幅提高,業務增速下降,陷入增長陷阱。
上述人士透露,為防止客戶逾期,一些信用卡代償平臺會向用戶推薦加貸服務,就是大家常說的以貸養貸:當用戶在一個平臺欠款逾期後,先從其他平臺借錢來堵上,再加貸,補上其他平臺的口子。
不過,由於中間各種複雜的手續費、砍頭息、逾期利息等,用戶欠款的金額將會像滾雪球一樣的壯大,最後全面逾期。
實際上,信用卡逾期突出已經成為銀行和信用卡平臺共同面臨的問題。7月3日,央行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5.57張;同時,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達到了797.43億元。
據悉,對於逾期不良等問題,從2018年底開始,多家銀行信用卡風控部門已採用封卡降額等手段來控制風險。傳導至信用卡服務平臺端,「多頭共債」隱藏著的風險隨之爆發。
業務模式「不合規」、負面新聞纏身,再加之業務模式飽受爭議,這些因素影響了薩摩耶金服的上市進程,從其主動IPO計劃來看,薩摩耶金服歷時11個月的上市之旅或已宣告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