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宏就是中國翻譯界的恥辱

2021-01-13 孤獨圖書館


文:講真話的河小西


最近,以「迄今為止最優秀譯本」聞名於翻譯界的李繼宏再引爭議。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2000年以前,90年代、80年代出的那些譯本基本上是不能看的」,因為「翻譯家傅雷號稱是巴爾扎克專家,可他連巴爾扎克的全集都沒有」。此論一出,在豆瓣、微博、朋友圈裡引發批評質疑口誅筆伐。有網友說:「他翻譯的書都會在腰封上寫上『史上最優秀翻譯』之類的話,《小王子》出版時,他就批評前人翻譯不準確,他一個英語翻譯者竟然敢批評馬振馳騁這樣的法語翻譯家。」

2013年年初,「果麥文化傳媒」在給《小王子》和《老人與海》做圖書宣傳時,打出了「迄今為止最優秀譯本」的名頭,並在李繼宏名著系列譯作的腰封和宣傳文案裡寫了如下頗具挑釁意味的話語:

「現存50個《老人與海》的譯本中有1000多處錯誤?」「現存56個《小王子》的譯本裡有200多處硬傷?」「徐遲所譯《瓦爾登湖》裡的所有動植物,沒有一個譯對?」……

沒有一個譯對?

2013年1月9日,九久讀書人編輯、法語譯者何家煒在李繼宏所譯的《小王子》豆瓣頁面發帖:「這書的宣傳語完全無視林秀清、周克希、馬振騁、鄭克魯、黃葒等法語譯者的譯本。豆瓣第一次一星運動就從這裡開始吧。」以此號召廣大網友維護翻譯界,抵制歪風邪氣。隨即,原本有1583個評論,獲得9.3高分的李繼宏《小王子》譯本在一周時間裡獲得2461個評論評分從9.3跌至3.7分。

李繼宏是何方神聖?李繼宏,生於1980年,廣東揭陽人,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譯有「李繼宏世界名著新譯」叢書,包括《小王子》《老人與海》《動物農場》《了不起的蓋茨比》《瓦爾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與偏見》等 ,以及之前翻譯有《追風箏的人》《與神對話》等圖書。李繼宏引發爭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曾在採訪時聲稱自己十天翻譯完《追風箏的人》,還說「翻譯費50元/千字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因為他宣稱自己一天可以翻一萬字,那麼就算千字50元,他一天也可以掙500元,一個月就是1.5萬。他還說:「錢鍾書、陳寅恪的外文水平都很低。」我們注意到,好像每一次爭議,都是在新書出版後的營銷期,這是不是故意找罵的營銷策略呢?我們覺得這樣的營銷策略很low。而現在,這位曾經自豪宣稱「翻譯費50元/千字太高了」的翻譯者,如今卻拿著「全世界最高的翻譯費」。在豆瓣上回應網友爭議時,他這樣寫道:賺的錢多就說得對?這什麼邏輯!還把自己比作為真理獻身的布魯諾,說批評他的都是「愚昧的盲眾」。他批評前輩翻譯家不算侮辱,別人質疑他的言論就是侮辱?也不知道他何以有這樣的底氣。他曾經在網上懸賞為他翻譯的《追風箏的人》挑錯,承諾一錯百元,而當網友真的挑出眾多差錯時,他又死不認帳。種種黑歷史,因為沒什麼人關注他而被人遺忘,其實稍微檢索一下他的新聞就全都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何家煒曾對照法文、英文、其他譯本和李繼宏譯本4本書一起,挑出李繼宏《小王子》譯本中20餘處錯譯和漏譯,並舉例證明「這書是從英譯本轉譯而非從法文版譯出」。他寫到譯文中有一句「有隻小綿羊無意間隨口一咬,就把她毀滅了,我想這也根本不重要吧!」何家煒的觀點是:「這句話完全翻譯錯了,後半句的法文是ce n'est pas important ?a?(這難道不重要?),意思完全相反。英譯本是You think that is not important!這裡的感嘆號是強烈的質問語氣,但『你認為』成了『我想』,意思正好相反。」那麼,為什麼李繼宏的書暢銷?是因為他翻譯得出色嗎?不是。除了他早期的《追風箏的人》等少數幾本書,他和果麥路金波合作後,翻譯的,幾乎都是沒有版權的公版書。《簡愛》《小王子》《老人的海》等等公版書,市面上有很多個版本,祝慶英等前輩翻譯家的譯本經過歷史和市場檢驗,有口皆碑,為什麼他的書仍能銷量高?說穿了很簡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公版書相對成本比較低,果麥把書的價格抬高,然後以比較低的折扣發貨給發行商,那麼發行商其利潤的空間就比較高,無利不起早,有錢賺,自然多推他的書,把他的書放在顯眼的位置上,其實跟他的翻譯沒有什麼大的關係。十天翻譯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你覺得呢?英文再好,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要查字典查資料,這是常識。翻譯者畢竟不是機器翻譯,也不是速記打字員,從早到晚拋開吃喝拉撒和8小時睡眠,中等難度的翻譯,一天能翻譯1-1.5萬字,已是極限之極限。像普魯斯特、喬伊斯這樣高難度的原文,一天能翻譯1000-2000字已經是謝天謝地,不然何以連周克希先生都放棄翻譯《追憶逝水年華》了呢?豈能只以速度來衡量翻譯之事呢?《追風箏的人》有22萬字,十天翻完,每天要翻譯2.2萬字,這也是他宣稱的每天能翻1萬字的兩倍多,其結論就是,要麼吹牛,要麼「參考」臺灣譯本。劉世芬曾經在《文學自由談》上發表文章:《從李繼宏譯<月亮與六便士>看名著重譯》,他仔細比較李繼宏的翻譯和傅惟慈等前輩翻譯家的譯文,發現李繼宏不過是把「人名的變換和少量字詞的位置變動」來做翻譯:看不出李繼宏的「顛覆」「創新」何在,卻發現他很懂得「討巧」。我在這本書裡發現他的一個本事——對近義詞的高超組合。他的翻譯與傅老語義上基本一致,只是用力攪拌近義詞,既不須費力費時,又不至於得罪那些頑固的「傅迷」。而田版則囉嗦得多,令人連比較的力氣都喪失了。這樣的重譯不免有「羊頭狗肉」之嫌,令人有咀嚼別人剛剛吃過的甘蔗渣之嫌——情節不變,只用人名的變換和少量字詞的位置變動,以此刷新自己的「標高」?這已經有很大的洗稿嫌疑,不僅如此,還振振有詞的污衊前輩翻譯家來抬高自己,這就是他的「傲慢與偏見」。以善於炒作聞名的路金波和李繼宏一拍即合,這一次,他們剛剛推出了李繼宏譯的《簡愛》,就迫不及待故伎重演。我想請問李繼宏先生:2000年之前所有的翻譯你是90%都看過了呢?還是80%都看過了?如果沒有,你何以下此斷言?結論只有一個,就是貶低別人以突出自己,用這種秀下限的方式來為自己的新書做宣傳,實在是為文人所不齒。

孤獨圖書館:一個人的圖書館,你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我的孤獨是一座天堂。

關注公眾號:孤獨圖書館(gudutushuguan) | 歡迎轉發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喜歡就支持一下:

相關焦點

  • 李繼宏談翻譯:這是門手藝 有「由生到熟」的過程
    李繼宏在採訪現場  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上官雲)近日,記者從果麥文化了解到,由翻譯家李繼宏所譯的《傲慢與偏見》已正式與讀者見面。9日下午,李繼宏在北京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自己的譯本與之前其他翻譯版本有所不同,」我加入了371條注釋以及翻譯引用的241本專著或期刊,還寫了16000字的導讀,幫助讀者徹底、準確理解這部偉大的小說」。  《傲慢與偏見》是李繼宏自2011年啟動「李繼宏世界名著新譯」工作以來的第七部譯作,也是他迄今為止工作量最大的一本譯作。
  • 天才翻譯家李繼宏:翻譯質量太糟就會讀不下去
    山東商報:過去說翻譯的標準簡稱為「信達雅」,您心目中的好翻譯家是什麼樣的,好的翻譯作品是什麼樣的?  李繼宏:所謂信達雅,是早期翻譯學不成熟時的提法,已經過時,現在學術界很少有人提這個。這主要是因為,這三個因素很難細化,什麼是信?怎樣才算達?雅又是什麼?人們無法給出一個客觀的體系。在我看來,好翻譯家,就是能夠提供好作品的翻譯家,那什麼算是好的翻譯作品呢?
  • 直擊百度翻譯APP全國英語口語「學霸PK」現場
    經過兩輪選拔後,熱愛口語渴望表達的學霸精英齊聚決賽現場,進行一場英語界的「華山論劍」。學霸們就「I have a proposal」盡情揮灑智慧,侃侃而談,用敏捷的思維與流利的口語,將個人觀點與賽題做出完美詮釋,引得臺下觀眾連連稱讚。
  • 【偏見】翻譯的問題就是存在的問題
    顧彬:沒有翻譯 社會無法發展  著名漢學家、翻譯家、詩人顧彬從對中國翻譯界的印象入手談論了翻譯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人不珍視翻譯、譯者。對於翻譯,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人人都可以做翻譯」,對於譯者,也經常有說某人「僅僅是個譯者」這類輕視的聲音出現。
  • 外國人如何翻譯鴨屎香?翻譯被茶界術語逼瘋了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公認的,單單一個描述茶滋味的詞彙,就能翻譯界的大神們嘔血身亡,無力回天。誇張了?不不不!清爽甘潤、內斂飽滿、甜糯稠滑、清爽甜潤、濃厚順滑、甜柔飽滿、喉韻悠長……當正楊君把這一系列的專業詞彙給到一批外國茶友時,他們慌亂地用蹩腳的中文說:「不,讓我去死吧!」
  • 中國翻譯事業的成就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對外交流空前活躍,我國的翻譯事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11月4日至7日舉行的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第五屆全國理事會會議上,翻譯學界的專家們聚首北京,縱論中國翻譯事業的得失成就、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
  • 傅惟慈去世引發悼念 文學翻譯界或將「青黃不接」
    生平  「流浪和文學是一生夢想」  傅惟慈1923年生於哈爾濱,通曉英、德、法、俄四國語言,曾經兩次擔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理事。上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翻譯工作,他生前曾在採訪中說過:「我曾經以為流浪和文學是我一生的夢想。」
  • 楊憲益:從《離騷》開始,翻譯「整個中國」
    李輝說:「他走了,對於中國的翻譯界是一個遺憾。」據朋友們說,楊憲益晚年雖然在朋友的陪伴下也很快樂,但是自從夫人走了之後心情一直不太好,常常一個人喝悶酒。楊憲益是一個性情散淡而豁達的人,像這樣的士人已經很難找到了。  最天才的譯者從《離騷》開始,翻譯「整個中國」  楊憲益只用了5個月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就通過牛津入學考試。
  • 2012中國翻譯職業交流大會在京召開
    2012年6月16日「2012中國翻譯職業交流大會」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隆重開幕。本次大會是由北大博雅翻譯文化沙龍主辦,由外經貿英語學院、MIT教育中心以及展地文化傳播集團公司承辦。大會旨在探索翻譯專業發展新思路,實現翻譯教育與翻譯產業的緊密結合。
  • 百度翻譯APP世界聽我說 英語口語挑戰賽開始啦!
    第一屆#百度翻譯 APP 世界聽我說#全國英語口語挑戰賽開始啦!本次大賽是面向全年齡段的全國英語口語達人挑戰賽。這裡有豐厚獎品據說有兩件事是別人搶不走的,一個是吃進肚子的食物,另一個就是裝進腦袋裡的夢想~如果你的夢想是通過口語表達贏得獎勵,那麼機會來了!
  • 追夢在路上:百度翻譯APP全國英語口語達人挑戰賽決賽上演精彩對決
    12月15日,以「世界聽我說」為主題的2019百度翻譯APP全國英語口語達人挑戰賽決賽在北京舉行。百度翻譯作為技術、產品業界領先,用戶量破億的「全民翻譯APP」主辦此次比賽,為青少年搭建國際舞臺,助力我國青少年向世界發聲。本次比賽是全國首個覆蓋全年齡段、具有權威評委陣容的英語口語選拔類賽事。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選手在此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少年風採。其中大學賽段更是覆蓋超過全國500萬高校學生。
  • 綠帽子:男性的恥辱,既是中國的文化特徵也體現女性的附庸地位
    常態是上文提到的從漢代到元朝綠頭巾都沒有什麼貶義,因為李封官吏的身份,加上中國在晉朝時候實行的選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而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一大參考標準就是家庭出身和背景,或者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所以,當時的普通百姓做官的機率小,故而對官員保持著很大的崇拜心理,在此社會心理下,李封的做法才在吳地延伸開來。
  • 盤點《爐石傳說》公認的10大廢物橙卡,網友:簡直是橙卡界的恥辱
    目前《爐石傳說》中約有橙卡200多張,除了那些熱門的橙卡,還有大量的廢物橙卡,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爐石傳說》中公認的10大廢物橙卡,簡直就是橙卡界的恥辱。1恐鱗所屬職業:獵人 發布版本:冠軍的試煉《爐石傳說》玩家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千奇百怪術士紫,百無一用獵人橙,」恐鱗正是百無一用的代表,和術士的職業紫卡卑鄙的恐懼魔王相比,簡直被完爆到渣都不剩。
  • 阿法狗挑戰星際2,為什麼卻讓中國圍棋界炸了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阿法狗要挑戰星際2,卻讓中國圍棋界炸了。日前古力九段(圍棋8冠王、中國國手)在其微博中「挑戰」星際選手,大意是星際選手練10年圍棋,不會比他更強,但讓古力練上10年星際,就有可能擊敗星際選手。
  • 翻譯界的「職業殺手」是這樣煉成
    職業殺手「素描」 往往很多人認為翻譯職業就只是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而已,對翻譯職業存在諸多誤解。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柴明認為,具備一門外語只是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人才的基礎,需要在此之上擁有一定的翻譯技能和素質。
  • 博人傳裡最「恥辱」的幾個人,黑土成了腿影,浦式成了新五五開
    博人傳已經開播很長一段時間了,其中崩潰的戰力體系也是被無數小夥伴吐槽的地方,曾經那些火影之中的守護者,在博人傳中卻變成了彰顯boss實力的陪襯品,新時代的忍者村中,敵人已經從村與村、國與國之間的戰鬥升級為了和外星人之間的決戰,作為入侵者的大筒木一族,其實力等級基本可以分為,能打一個佐助的,能打一個鳴人的,還有能打鳴人和佐助聯手的這三個等級,曾經被忍界視為驕傲的鳴佐二人
  • 除了葷段子翻譯傳神,中國翻譯軟體到底能和谷歌競爭什麼?
    上周我在虎嗅撰文,文中有兩處提到谷歌翻譯和百度翻譯的對比:一處是說百度領先谷歌一年上線基於NMT神經網絡的翻譯系統,一處是說百度翻譯的功能體驗不如谷歌方便。巧的是幾天之後,3月29日,谷歌翻譯APP就重返中國大陸,引起一片歡騰。致意吳恩達先生的離職此次谷歌優化了中國大陸地區的用(bú)戶(yóng)體(fan)驗(qiáng),有網友一邊感嘆,一邊順帶懷念了谷歌全家。
  • 中國網絡翻譯:睜眼看世界(圖)
    這些大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運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做起了「草根翻譯」。網絡上陸續出現了一些像譯言、經濟學人中文論壇(ECO)一類的翻譯興趣小組。  在網際網路時代,最偉大的力量就是對某種興趣或者愛好的執著。他的翻譯文章主要集中在有關中國的內政和社會文化報導。  而網絡翻譯族中的佼佼者申鵬也一直關注和翻譯《時代》雜誌對中國的報導,其最新的一篇文章是《檔案遺失讓中國大學生前程盡毀》,在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內,已經吸引了一千多人次的閱讀。目前,他的《時代》雜誌翻譯個人博客更是吸引了930多萬人次閱讀。
  • 《天外世界》《恥辱》和《怪物獵人》是怎樣設計食物的?
    索菲亞·馬林森(SophieMallinson)是蒸汽朋克冒險遊戲《恥辱:界外魔之死》的一位敘事設計師,她在加入Arkane工作室前曾研究互動媒體,對食物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我無法想像有人要求我構建一個新的遊戲世界,卻不能考慮食物扮演著什麼角色。這幾乎總是我考慮的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