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講真話的河小西
2013年年初,「果麥文化傳媒」在給《小王子》和《老人與海》做圖書宣傳時,打出了「迄今為止最優秀譯本」的名頭,並在李繼宏名著系列譯作的腰封和宣傳文案裡寫了如下頗具挑釁意味的話語:
「現存50個《老人與海》的譯本中有1000多處錯誤?」「現存56個《小王子》的譯本裡有200多處硬傷?」「徐遲所譯《瓦爾登湖》裡的所有動植物,沒有一個譯對?」……沒有一個譯對?
2013年1月9日,九久讀書人編輯、法語譯者何家煒在李繼宏所譯的《小王子》豆瓣頁面發帖:「這書的宣傳語完全無視林秀清、周克希、馬振騁、鄭克魯、黃葒等法語譯者的譯本。豆瓣第一次一星運動就從這裡開始吧。」以此號召廣大網友維護翻譯界,抵制歪風邪氣。隨即,原本有1583個評論,獲得9.3高分的李繼宏《小王子》譯本在一周時間裡獲得2461個評論評分從9.3跌至3.7分。
李繼宏是何方神聖?李繼宏,生於1980年,廣東揭陽人,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譯有「李繼宏世界名著新譯」叢書,包括《小王子》《老人與海》《動物農場》《了不起的蓋茨比》《瓦爾登湖》《月亮和六便士》《傲慢與偏見》等 ,以及之前翻譯有《追風箏的人》《與神對話》等圖書。李繼宏引發爭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曾在採訪時聲稱自己十天翻譯完《追風箏的人》,還說「翻譯費50元/千字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因為他宣稱自己一天可以翻一萬字,那麼就算千字50元,他一天也可以掙500元,一個月就是1.5萬。他還說:「錢鍾書、陳寅恪的外文水平都很低。」我們注意到,好像每一次爭議,都是在新書出版後的營銷期,這是不是故意找罵的營銷策略呢?我們覺得這樣的營銷策略很low。而現在,這位曾經自豪宣稱「翻譯費50元/千字太高了」的翻譯者,如今卻拿著「全世界最高的翻譯費」。在豆瓣上回應網友爭議時,他這樣寫道:賺的錢多就說得對?這什麼邏輯!還把自己比作為真理獻身的布魯諾,說批評他的都是「愚昧的盲眾」。他批評前輩翻譯家不算侮辱,別人質疑他的言論就是侮辱?也不知道他何以有這樣的底氣。他曾經在網上懸賞為他翻譯的《追風箏的人》挑錯,承諾一錯百元,而當網友真的挑出眾多差錯時,他又死不認帳。種種黑歷史,因為沒什麼人關注他而被人遺忘,其實稍微檢索一下他的新聞就全都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何家煒曾對照法文、英文、其他譯本和李繼宏譯本4本書一起,挑出李繼宏《小王子》譯本中20餘處錯譯和漏譯,並舉例證明「這書是從英譯本轉譯而非從法文版譯出」。他寫到譯文中有一句「有隻小綿羊無意間隨口一咬,就把她毀滅了,我想這也根本不重要吧!」何家煒的觀點是:「這句話完全翻譯錯了,後半句的法文是ce n'est pas important ?a?(這難道不重要?),意思完全相反。英譯本是You think that is not important!這裡的感嘆號是強烈的質問語氣,但『你認為』成了『我想』,意思正好相反。」那麼,為什麼李繼宏的書暢銷?是因為他翻譯得出色嗎?不是。除了他早期的《追風箏的人》等少數幾本書,他和果麥路金波合作後,翻譯的,幾乎都是沒有版權的公版書。《簡愛》《小王子》《老人的海》等等公版書,市面上有很多個版本,祝慶英等前輩翻譯家的譯本經過歷史和市場檢驗,有口皆碑,為什麼他的書仍能銷量高?說穿了很簡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公版書相對成本比較低,果麥把書的價格抬高,然後以比較低的折扣發貨給發行商,那麼發行商其利潤的空間就比較高,無利不起早,有錢賺,自然多推他的書,把他的書放在顯眼的位置上,其實跟他的翻譯沒有什麼大的關係。十天翻譯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你覺得呢?英文再好,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要查字典查資料,這是常識。翻譯者畢竟不是機器翻譯,也不是速記打字員,從早到晚拋開吃喝拉撒和8小時睡眠,中等難度的翻譯,一天能翻譯1-1.5萬字,已是極限之極限。像普魯斯特、喬伊斯這樣高難度的原文,一天能翻譯1000-2000字已經是謝天謝地,不然何以連周克希先生都放棄翻譯《追憶逝水年華》了呢?豈能只以速度來衡量翻譯之事呢?《追風箏的人》有22萬字,十天翻完,每天要翻譯2.2萬字,這也是他宣稱的每天能翻1萬字的兩倍多,其結論就是,要麼吹牛,要麼「參考」臺灣譯本。劉世芬曾經在《文學自由談》上發表文章:《從李繼宏譯<月亮與六便士>看名著重譯》,他仔細比較李繼宏的翻譯和傅惟慈等前輩翻譯家的譯文,發現李繼宏不過是把「人名的變換和少量字詞的位置變動」來做翻譯:看不出李繼宏的「顛覆」「創新」何在,卻發現他很懂得「討巧」。我在這本書裡發現他的一個本事——對近義詞的高超組合。他的翻譯與傅老語義上基本一致,只是用力攪拌近義詞,既不須費力費時,又不至於得罪那些頑固的「傅迷」。而田版則囉嗦得多,令人連比較的力氣都喪失了。這樣的重譯不免有「羊頭狗肉」之嫌,令人有咀嚼別人剛剛吃過的甘蔗渣之嫌——情節不變,只用人名的變換和少量字詞的位置變動,以此刷新自己的「標高」?這已經有很大的洗稿嫌疑,不僅如此,還振振有詞的污衊前輩翻譯家來抬高自己,這就是他的「傲慢與偏見」。以善於炒作聞名的路金波和李繼宏一拍即合,這一次,他們剛剛推出了李繼宏譯的《簡愛》,就迫不及待故伎重演。我想請問李繼宏先生:2000年之前所有的翻譯你是90%都看過了呢?還是80%都看過了?如果沒有,你何以下此斷言?結論只有一個,就是貶低別人以突出自己,用這種秀下限的方式來為自己的新書做宣傳,實在是為文人所不齒。孤獨圖書館:一個人的圖書館,你的孤獨是一座花園,我的孤獨是一座天堂。
關注公眾號:孤獨圖書館(gudutushuguan) | 歡迎轉發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 | 禁止轉載】
喜歡就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