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超市和菜市場 菜籃子爭奪戰正上演

2021-01-09 聯商網linkshop

   
  超市裡的「菜籃子」商品早已不再是「小兒科」。

  
  流通環節多,成了菜市場一個短板。

  在市民的傳統印象裡,菜市場裡的蔬菜要比超市便宜一些。事情真是如此嗎?從個別品種的低價促銷,到越來越多的價廉的生鮮擺上超市櫃檯,這種情形正越來越微妙——越來越多的市民一大早往大超市跑。

  一次菜價的比對實驗

  昨天上午,記者分兩路分別走訪了市區的高塘菜場、華嚴菜市場、張斌橋菜市場、中心菜市場以及三江、歐尚、麥德龍等一些超市。記者注意到,部分市民「價格神經」非常敏感的大眾蔬菜以及豬肉等,超市確實比菜市場便宜。而一到晚上「打烊」的時候,超市裡的部分菜籃子商品會更加便宜。

  記者選取了大白菜、青菜、蘿蔔、包心菜、豬肉這5樣大眾菜籃子商品,以三江購物俱樂部和華嚴菜市場在昨天上午的售價為例進行了比較。

  在三江購物俱樂部,上述菜籃子商品的售價分別為1.38元/公斤、4.56元/公斤、2.78元/公斤、2.8元/公斤、25.36元/公斤;而在華嚴菜市場,售價分別為3元/公斤、5元/公斤、5元/公斤、5元/公斤、32元/公斤。

  「一般來說,超市裡的蔬菜價格比菜市場裡便宜,少則幾毛,多則幾元。而且現在超市裡的蔬菜新鮮度也不比菜市場差,現在除了特殊情況,我們家裡基本上都是在超市裡買菜。」市民黃阿姨告訴晚報記者。

  超市的價格「窪地」如何形成

  據記者了解,前些年,寧波一些大型超市的「菜籃子」商品與菜市場相比並不佔明顯優勢,有些超市開生鮮銷售區也僅僅作為「積聚人氣」的籌碼,一看人氣不怎麼旺了,於是,臨時搞些特價的蔬菜以及雞蛋來誘客,過後也就風平浪靜。

  而現在則不同了,寧波不少超市的生鮮商品經營比重與「地盤」大幅度上升,有些超市的生鮮商品經營區域達到了1000多平方米,有的乾脆將超市稱為超市化菜市場。「現在,我們150多家門店每天要銷售蔬菜400噸、水產品60噸、蛋30噸、豬肉20多噸、家禽10多噸。」昨天,市內一家超市生鮮運營副總監羅先生告訴晚報記者。

  而遇到「五菜四肉」大規模促銷活動的「檔期」,這些商品更是急劇放量。菜籃子商品銷量一多,加之超市有較完備的物流配送體系以及相應的蔬菜等食品生產基地,成本自然降了下來。

  而菜市場裡的攤販,更多的還是「提籃小賣」的零散銷售,不可能有超市那樣的消化「能量」。

  流通環節大比拼

  與在超市販賣的菜籃子商品不同,菜市場裡的蔬菜經歷的流通環節要更多,而超市的扁平化銷售渠道以及更為高效的流通環節優勢凸顯。

  市區不少菜市場內的攤主,大多到批發市場進貨,由於採購量不多,又要加攤批發戶和攤販的銷售成本,菜市場的菜籃子商品更加易受供求關係的影響。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三江、麥德龍、華潤萬家、家樂福均已經開展「農超對接」。超市蔬菜從蔬菜基地和國內大型蔬菜批發市場直接採購,豬肉直接從我省湖州、江西的一些生豬基地訂貨。

  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市的一些超市還對生豬的訂單採取大批量「遠期預訂」價格「一錘定音」的方法,防止了價格大幅波動。而對部分蔬菜品種的採購量比市內批發市場的一些大戶還多,分銷給市內一些小生鮮超市還「綽綽有餘」,這樣價格優勢就十分明顯地凸現出來。

  這段時間的菜籃子商品價格波動與陰冷天氣延續、國內部分地區受冰雪天氣影響交通條件不暢有關,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菜籃子商品「價格神經」。

  而與菜市場相比較,市區一些大型超市「菜籃子」商品資源可控性強,以大白菜、西藍花為例,市區一些大超市直接與慈谿上千畝蔬菜基地掛鈎,「招之即來、來之即賣」十分方便,而生豬實行大批量「遠期預訂」制,資源與庫存調劑又能靈活掌握,不會貨源緊缺時「臨時抱佛腳」。
  (來源:寧波晚報 記者:徐躍年 史娓超 王凱藝 王勇)

 

相關焦點

  • 疏解之後,北京怎麼保證「菜籃子」?
    例如:★ 建的沒有拆得快 配套未跟上家住西城區西華門大街的吳和煦老人原來在家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來回只需要一小時,如今他家周圍的菜市場和早市都相繼關閉,只能前往來往需要花費三個小時的六鋪炕買菜。遇上天氣不好,就只能選擇去超市買菜,成本高出不少。
  • "黔貨出山" 黔西南的安龍小黃牛在寧波一天賣出500多斤
    普安土紅米、安龍小黃牛肉、興仁薏米……寧波市場上這些價格並不便宜,但很地道的貴州黔西南州的土貨,出現頻率越來越高。  以安龍小黃牛為突破口,我市正積極地將更多的貴州農副產品帶到寧波市場銷售,積極助推「黔貨出山」。
  • 土耳其:孟加拉虎和白獅成為好朋友 上演輪胎爭奪戰
    土耳其:孟加拉虎和白獅成為好朋友 上演輪胎爭奪戰 (3/3) "← →"翻頁
  • 武清將提升改造這裡的菜市場!看看是你家附近嗎?
    ▲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張愛國做客《公僕走進直播間》節目 藉助「菜籃子」有關工作要求,天津推動各區形成以「超市+菜市場」交織布局的零售格局。
  • 一頭白獅和一孟加拉虎成為好朋友,經常一起玩耍,偶爾上演爭奪戰
    而在動物園中就經常將它們關在一起,近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一個動物園,一頭白獅和一頭孟加拉虎成為好朋友,經常一起玩耍,非常友好,偶爾上演輪胎爭奪戰。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兩頭猛獸平時很友好,幾乎不會爭鬥,偶爾會發生矛盾,例如這次為了訓練它們,工作人員丟輪胎進入它們棲息地,它們立即爭鬥起來,上演輪胎爭奪戰
  • 菜市場裡的「小確幸」
    1月6日,記者走進了南津街菜市場,感受菜市場裡的煙火氣息。「羊肉怎麼賣?」記者看到,一大早就有裹著羽絨服的市民不顧嚴寒,來到了菜市場的羊肉攤前購買新鮮羊肉。寒冷的冬天,羊肉、羊雜成了合川人餐桌上的寵兒,前來購買的人絡繹不絕,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切宰肉類聲、搬運貨物聲在市場裡形成了一首特殊的「交響樂」,儘管聽起來有些嘈雜,但這也是生活奏出的美妙迴響。
  • 寧波三江超市每月直銷「五菜四肉」一周
    市民在購買西紅柿和西蘭花。記者 王增芳 攝  昨天,三江超市在市區幾十家門店同步推出「五菜四肉」促銷,受到市民歡迎。這是繼今年9月底寧波市首次推出豬肉直銷以後,寧波超市試點肉菜直銷常態化。三江超市負責生鮮的羅聰告訴記者,此次促銷的西蘭花來自慈谿,會員價1.89元,比市場價便宜50%左右,一方面幫助慈谿菜農緩解賣菜難,一方面也讓市民買到便宜菜。另外,大白菜來自安徽,會員價0.49元,和市場批發價相當;此外,土豆來自山東,番茄來自壽光,都是基地直採。  「外面的蘿蔔賣1元左右一斤,這裡的蘿蔔便宜一半,土豆0.79元也比外面便宜得多。」
  • 超市裡的新鮮事
    辛苦了一年,為親朋好友和自己做點好吃的,一起圍坐著品嘗美食、聊聊生活的滋味,既是放鬆,也拉近了距離。記者日前就去了北京市的一家超市,推著小車轉了轉。你別說,新發現還真不少……(小標題)老字號和網紅為啥能齊飛?冬天就是燉煮的季節。循著一股撲鼻的香氣,記者來到超市的櫃檯前,品嘗了老滷燉豬蹄。
  • 「蘭州菜籃子」迎來4.0時代 張蘇灘菜市場變遷(圖)
    原標題:張蘇灘菜市場變遷 批發市場開始升級  蘭州菜籃子」迎來4.0時代張蘇灘這塊曾經的湖灘地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進程不斷變遷,作為蘭州曾經最大的「菜籃子」,它的變遷意義重大,同時拉開了蘭州市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實施轉型升級的大幕。建設蘭州國際高原夏菜中心不僅讓蘭州人的菜籃子更豐富了,從此甘肅的農產品也將從這裡走向國際市場。  成長  從河灘地到西北第一  說起雁灘農民種菜的歷史那是非常久遠的事情了。
  • 超市和菜市場同樣的鴨子,價格相差1倍,咋選?網友:便宜有好貨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導讀: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念中,都秉承著便宜沒好貨的真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在我們當地很多人喜歡吃鴨子,就以買鴨子為例吧!超市和菜市場同樣的鴨子,價格相差1倍,咋選?網友:便宜有好貨。這二者的價格雖相差近1倍,可是便宜仍然會有好貨。菜市場鴨子20元一斤,超市39元一斤,同樣的鴨子,區別為啥這麼大。
  • 據說現在進入菜市場和超市有了新姿勢,小虹帶你現場直擊...
    近期多點散發疫情牽動人心,春節將至,冷鏈和貨物物流加大,堅持有效防控很重要,小虹走訪了虹口區的菜市場和超市,看他們是如何為市民「舌尖上」的生活保駕護航!「你好!請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一臺紅外線測溫正對著大門口,時刻「監控」著進出人員的體溫數據。儀器的報警溫度標準設定在37.2℃,如果有人體溫超標,測溫儀將即刻發出報警提示音,方便工作人員查找確認具體熱源。
  • 寧波三江超市與京東達成合作
    □記者 史娓超    大多數寧波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為了能挑到更新鮮的生鮮蔬果,總得起早趕著超市開門時間去買菜。昨天下午,京東與寧波本土超市三江正式達成合作,以後,網絡消費者只要在手機上下個單,2小時內挑中的超市商品就能送到家門口。
  • 北京這裡的菜市場東西又多又新鮮!價錢便宜嗎?
    則已成為周邊居民的日常「菜籃子」 新鮮水果堆成山 市場裡空間廣闊,環境整潔 且水果、蔬菜、肉類海鮮等分區明確 如果從南側進入,首先就是水果區 向北依次為蔬菜區、生肉區、海鮮區 四周還有一圈兒糧油區和主食區
  • 北京超市蔬菜打折依舊,生鮮平臺價格沒變,市民「菜籃子」量足價穩
    北京再次進入超低溫模式,大範圍的低溫天氣是否會影響市民的「菜籃子」?記者昨天獲悉,儘管蔬菜的進貨成本有一定漲幅,但市內多家商超貨源充足、價格平穩;生鮮電商也加大了蔬菜儲備量,並通過控制價格、增加配送車輛等措施保障市民網上買菜量足價穩。
  • 超市和菜市場的「冷凍雞腿」從哪裡來?看完就懂了
    現在不像之前,想要吃上雞腿兒就必須殺一隻家裡養的雞了,在各種超市裡這種冷凍的雞腿隨處可見。就在我們盡情的享受這份美食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說超市裡這種冷凍的雞腿非常不好,這樣的觀點讓每個想吃雞腿的人都要三思而行。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一下超市和菜市場中的冷凍雞腿到底是從何而來?
  • 終於知道,超市和菜市場的「冷凍雞腿」從哪裡來的了!
    #冷凍雞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超市和菜市場的凍雞腿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超市的買家在和我聊天,透露的小新聞哦,普通人都不知道。1. 大型農場超市購買的冷凍雞腿,一半來自大型養殖場。中國是一個養雞大國,養雞的人不計其數。農場每年供應的不計其數的活雞,將根據不同企業的需要,分成若干小塊,然後分發出售。
  • 剛知道,超市和菜市場的「冷凍雞腿」從哪裡來!看完漲知識
    小孩子都愛吃的東西可馬虎不得,因此我特意研究一番,剛知道,超市和菜市場的「冷凍雞腿」從哪裡來!看完漲知識。剛知道,超市和菜市場的「冷凍雞腿」從哪裡來!看完漲知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第一:來源於國內大型養殖場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我國冷凍的雞腿,有一半是來自於國內大型養殖場,它們提供鮮活的雞,而那些屠宰場負責將雞分成多個小部分,雞翅、雞心、雞爪、雞大腿、琵琶腿等,然後再送到冷凍廠進行銷售。
  • 寧波三江超市驚現「紅十字會」捐贈物(圖)
    浙江在線09月06日訊近日,一則熱帖在天涯,貓撲等各大論壇引起關注,一名網友發帖稱,他在逛寧波三江超市時,發現幾箱貼有「紅十字會捐」的物品,並用手機拍下照片。  一時間,跟帖者眾多,網友對救災物資的去向表示擔心。甚至有人嘲諷:「這超市太牛了,連救災物資也能賣。」
  • 超市裡排骨20元一斤,菜市場裡35元一斤,看完你就知道買哪一種了
    超市裡排骨20元一斤,菜市場裡35元一斤,看完你就知道買哪一種了最近幾天的天氣一直處於陰天下雨的狀態,不僅潮溼,和前幾天的高溫相比,還是比較寒涼的,這樣忽冷忽熱的天氣最傷人了,一些體質弱的朋友很容易受涼感冒的。
  • 「專訪」學者盛強:超市電商無法取代菜市場,城市規劃應尊重百姓...
    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首都的「菜籃子」之稱,交易輻射全城,據北京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介紹,新發地蔬菜約佔全市供應總量的70%,關係全城民生。儘管原市場內的果蔬交易已安排轉移至5個臨時區域進行,北京市內的多個菜市場及超市還是出現了哄搶生鮮的現象。新增新冠病例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的消息披露後,不少超市為讓客戶安心,聲明超市貨品由基地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