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欽州童謠,你還記得嗎?

2021-01-08 欽州旅遊

童謠特色

民間童謠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它來源於民間,中國傳統鄉土民間文化的傑出代表。它篇幅短小、 童趣盎然、 富有節奏、 聲韻的美感, 幼兒在吟誦中潛移默化,逐漸增長知識、 了解民俗文化,提高人文素養。

有研究表明,押韻的兒歌童謠是最適合用來培養孩子語言聽覺與口語的材料,也是教育孩子道理和認字的順口溜。

押韻語言聽起悅耳,讀起來上口,可以激發孩子對語言聲音的敏感度。

其實就類似我們小時候背誦唐詩,雖然不明白其含義,但是其押韻的詞句,使我們感受到了詩歌的優美,文字的魅力,同時愉悅了我們的心情。

曾幾何時,當你看到這些熟悉的童謠,是否還能想起給你唱過的人?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檳榔。

檳榔香,切子姜。子姜辣,買胡達。

胡達苦,買豬肚。豬肚肥,買牛皮。

牛皮薄,買菱角。菱角尖,買馬鞭。

馬鞭長,頂屋梁。屋梁高,買把刀。

刀切菜,買鑊蓋。鑊蓋圓,買條船。

船沉底,浸死一幫大懶鬼,

浸死兩個番鬼仔。

一個浮頭,一個沉底。

一個躲落門角落,一個躲落床下底。

仲有一個隨街去賣油炸鬼。

暈暈轉,菊花園,阿媽帶我睇龍船。

龍船冇好睇,睇雞仔。雞仔大,擔去賣。

賣得幾多錢,賣得三百錢。

一百打金簪,兩百打銀牌。

金腰帶,銀腰帶,公公婆婆出來拜。

拜得多,冇奈何,一對雞,一對鵝,擔去江邊尋外婆。

外婆冇在屋,擔去尋三叔。三叔騎白馬,三嬸騎冬瓜。

冬瓜跌落塘,摸到大檳榔。檳榔香,嫁二娘,二娘頭髮未多長,等到明年長大了,梳只大髻做新娘。

新娘不入轎,一棍打出尿,二棍打出屎,三棍打落轎。

鼻涕流流嫁沙牛,沙牛會耙沙,嫁疍家,

疍家會摸魚,嫁蟾蜍。蟾蜍一身簕,嫁田特。

田特比人斬,嫁烏欖。烏欖比人磨,嫁秤砣。

秤砣比人秤,嫁米升。米升比人量米煮,嫁老鼠。

老鼠會嗑谷,嫁百足。百足會咬人,嫁紅人。

紅人會飲酒,嫁只狗。狗尾長,嫁只羊。

羊尾翹,嫁只貓。貓頭低,嫁只雞。

雞腳硬,炒冷飯。冷飯香,炒金姜。

金姜苦,炒豬肚。豬肚韌,一棍打到鼻梁更。

去過劉永福故居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故居裡面有個大廳記載著很多我們記憶中的童謠。

看到這些童謠,大家會不會不知不覺哼唱起來呢?

小編相信,本地人基本都很熟悉這些旋律。因為,這都是我們童年的記憶。驀然回首,原來,我們不再年輕,當年給我們哼唱的那個人,也不再年輕…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很多人會有疑問,這些民歌童謠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形式逐漸發展起來的、和人民生活緊密地聯繫著的歌曲藝術。它有悠久深厚的歷史傳統,複雜多樣的生活環境,博大的文化背景。 

再給大家分享一些童謠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擔柴上街賣,阿嫂出街著花鞋。

花鞋花襪花腰帶,珍珠蝴蝶兩邊排。

排排都有十二粒,粒粒圓滑無疵瘕。

打開蚊帳打開蚊帳 有隻蚊有隻蚊

快啲攞把扇嚟快啲攞把扇嚟

拍走佢拍走佢 (兩隻老虎音調)

蘿蔔勾,點士油。點得多,鹹過頭。

點得少,淡茂茂。佢以為,好正鬥。

點不知,比人踢籮柚,一踢踢到西門口。

月光光,照沙塘;車來等,轎來扛;

扛到大間嶺,點火睇新娘;

新娘十分新,扛去遊屯陳;

屯陳兩裡路,豬肉煮豆腐;

豆腐溶,阿公敲竹筒,阿婆學道公;

道公點火打燈籠,照著新娘捉蚊蟲;

大蚊蟲,黑又紅,吃人血,鑽窟窿;

日晚磨牙又擦齒,等著咬只爛哭蟲。

翻筲箕,翻撈籬。

荔枝果,龍眼皮。

金亞姐,銀亞姨。

金荷包,銀鎖匙。

鎖匙銅,掛燈籠。

燈籠車車轉,番鬼爬龍船。

爬得快,走得快,今年好世界。

……

以上就是小編記憶中的童謠,如果有勾起你們的回憶 ,歡迎在留言區把你記憶中的童謠分享出來。

圖片來源:部分來源網絡

▍圖文整理:老雷

▍審核:何文賓

▍熱線:0777-2885099(投稿)、2885066(商業)

▍郵箱:qzlyw@sina.cn

相關焦點

  • 武漢非遺名錄又添新名單 「武漢童謠」還記得嗎?
    武漢非遺名錄又添新名單 「武漢童謠」還記得嗎?」「武漢糖畫」您還記得嗎?記者獲悉,這些非遺項目個個都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都承載著厚重的城市記憶,都是我們這個城市的鄉愁。如:武漢童謠、黃陂僵獅子習俗、葉開泰傳說、武漢糖畫、武漢黃燜圓子製作技藝等項目。  傳統的工藝項目達到了21項,佔項目總數的70%。比如武漢玉雕、漢派石雕、楚韻銅雕等,最大的特徵就是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都是通過匠人的手工勞動實踐完成。
  • 兒時的童謠順口溜,你還記得嗎?
    中午無意中進入了自己的QQ空間,看到了一條《兒時的童謠》日誌,頓時心中驚喜,當時的我怎麼還寫了童謠?點進一看,一句句話語、字裡行間,瞬間讓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仿佛記起了父母在教我童謠、諺語的場景,滿滿的全是回憶,而且還是那麼深刻,那麼純真。
  • 「娒娒你相能……」這些瑞安童謠,你還記得嗎?
    童謠是口耳相傳的,在兒童口中傳唱的,內容通俗淺顯,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是詼諧幽默、音節和諧、形式簡短、讀來朗朗上口的歌謠。童謠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孩子們感興趣。  瑞安童謠以瑞安方言表現,具有濃厚的瑞安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
  • 青海童謠,你們還記得多少?
    National Day所有的美好可能都停留在小時候小時候總盼望著長大長大了卻又想回到小時候那時候朗朗上口的童謠堪稱青海四大童謠童 謠 合 集01古節兒古節兒噹噹,貓兒跳到缸上,缸扒到,水倒掉,貓兒姐姐來料烙饃饃。
  • 媽媽唱過的童謠,你還記得嗎?
    長大後的他是一個心地善良又智勇雙全的人,為了要救出自己的母親,他一路上消滅妖魔鬼怪,還用箭射落了天上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讓大地上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他的名字叫支格阿魯,是彝族傳說裡的創世英雄,也是彝族人民認同的祖先。
  • 你想成為童謠star嗎?青羊妹兒這裡有機會~
    你想成為童謠star嗎?這熟悉的歌詞不知有沒有勾起你的回憶兒時的歌謠你還記得幾首?這些珍貴的回憶是否喚起你創作的激情呢?青羊妹兒給你機會!現在有個優秀童謠譜曲徵集活動等著你來參加「共譜成都新童謠 唱響天府新童聲」成都優秀童謠譜曲徵集活動指導思想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濃厚氛圍,引導未成年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文明發展天府文化,通過組織童謠兒歌愛好者
  • 兒童節一起細說北京童謠
    明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您還記得兒時傳唱的童謠嗎童謠,陪伴我們走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相信這些兒歌至今仍縈繞在您心頭在北京,有不少極富京城色彩的童謠其中一些傳唱至今北京童謠表現了各時期北京的城市性格和北京人的思想感情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
  • 粵語童謠你仲識唔識唱?
    童謠徵文比賽昨揭曉 《佛山好》《滴滴答》等上榜本報訊 (記者廖銀潔 通訊員湯紅旺)「月光光,照地堂……」有多少人還記得這首熟悉的童謠呢?那單純的旋律,輕柔的歌聲,恬靜而悠遠,帶人走進童年的美好時光。昨日,由佛山市文聯等單位舉辦的「佛山童謠、童話徵文活動」公布得獎名單。《佛山好》、《滴滴答》等一首首具有童年氣息的童謠獲得獎項。佛山不少70、80後網友也在ttx等論壇上發帖感嘆,童謠評選勾起了他們不少快樂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粵語童謠《月光光》等,更是勾起了他們無數美好記憶。不過記者採訪發現,新一代的「00後」對這些童謠非常陌生。
  • 這些閩南俚語、歇後語你還記得多少?
    編者按:時過境遷,因網路遊戲盛行、外來文化傳入等諸多原因,許多本地早期傳唱的童謠、歇後語、俚語已經殘缺,甚至失傳。故本期續2017年發布的《老佛曇的童謠,會在你這消失嗎?》部分輯錄,以留遺存。各位讀者若還記起昔日童謠、歇後語、俚語,煩請在文章底部留言處錄入,以期挖掘、傳承更多的閩南童謠、歇後語、俚語作品!壹:閩南俚語眾人一樣心,黃土變成金 三人四樣心,賺錢不夠買燈芯。
  • 小時候外婆經常念的臨海民間童謠:鬥鬥蟲、指紋謠...你還記得嗎?
    臨海民間童謠
  • 昨天是世界兒歌日 那些經典童謠,你還記得嗎?
    起初,很多孩子對這些歌謠還不是太熟悉,唱著唱著就跑調了,但是在志願者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們認真地學起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學習,大多數的孩子都學會了這些經典的兒童曲目。   隨後,來自機關社區老、中、少等近30人組成一支合唱隊,有的人指揮、有的人伴奏,他們還擺出不同的姿勢,一起唱響這些經典兒歌。歡快的氛圍讓老人們忘卻了年齡,也讓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時光中。
  • 「灰色童謠」悄然流行校園 學生自編童謠抵制
    說起童謠,大家都會想到一些熟悉的旋律,比如「小呀小兒郎,背著書包上學堂……」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在小學生中竟然開始流行這樣的順口溜:「上學苦,上學累,上學還得交學費……」甚至在上學、放學路上,有的同學都以會唱這些「童謠」而自得。為了抵制這種「灰色童謠」對學生思想的侵襲,二七區劉樓小學在學生中開展了以自編童謠拒絕「灰色童謠」的活動。
  • 呢滴廣州人細細個經常唱的粵語童謠 你仲識唱幾隻?
    呢滴廣州人細細個經常唱的粵語童謠 你仲識唱幾隻? 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粵語童謠 你還記得嗎?
  • 童謠:童謠的內容
    >童謠:童謠的內容2015-12-04 10:22: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童謠的內容取材貼近生活和自然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感知到模仿,最終學會誦唱童謠,並從中獲得審美享受。童謠的內容往往十分顯淺,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於簡潔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聖野的童謠《布娃娃》:「布娃娃,不聽話,餵她吃東西,不肯張嘴巴。」於天真稚氣中表達了幼兒對周圍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時,孩子們在誦唱這首童謠時馬上就會聯想到自己吃飯的情景,懂得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你還記得第一次去動物園嗎?
    還記得大熊貓偉偉嗎?那個承載了太多武漢伢童年記憶的大熊貓。偉偉在武漢動物園生活了十年,卻因場館老舊,租借到期,飼養不當等原因被送回了老家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019年,經歷了翻新改造的新大熊貓場館,又迎來了它們新的小主人——姐妹花胖妞和春俏。姐妹花的一舉一動無不吸引著愛著它們的武漢伢。
  • 小時候看過的這些電視劇,你都還記得嗎?
    在多數人的記憶裡童年都是「美好」的代名詞那裡有哆啦A夢的神奇口袋哪吒的三頭六臂當然也少不了這些承載著我們兒時記憶的電視劇有些電視劇,即便放了一遍又一遍,還是看得津津有味。你印象最深的是小燕子還是紫薇呢?紅蘋果樂園《紅蘋果樂園》一部青春偶像劇,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在充滿神秘色彩、令人嚮往的紅蘋果之家,住了五個陽光男孩,他們都是牛耳學院的優質生,個性十足。一天,漂亮寶貝蕭晴誤打誤撞住進紅蘋果之家,從此發生了一系列的趣事。
  • 童謠小能手 演·寫·唱俱佳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溫倩茵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梁鉅聰  創新粵語童謠形式獲肯定  「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糰……」「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擔柴上街賣,……」「月光光,照地堂,蝦仔你乖乖瞓落床……」這些親切熟悉的粵語童謠陪伴著很多本土老廣成長,當他們離開了童年,成為別人的父母,還會傳唱這些粵語童謠嗎?
  • 童謠:童謠介紹
    有中國童謠和外國童謠。  按照年代劃分:傳統童謠和新童謠。傳統的童謠是靠口頭傳誦。新童謠是新文化運動稱之為「童謠」。有人把它譜曲,用它編操,以它作畫成為一種能誦能唱,能舞能練的作品,並且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傳播。  按照地域劃分:有方言童謠和普通話童謠。
  • 《我的世界》MC這些都是被修改過的生物,你還記得它們的原型嗎?
    《我的世界》MC這些都是被修改過的生物,你還記得它們的原型嗎?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包括各種各樣的生物,這些都是玩家們在生存和冒險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生物,只不過有一些是經過官方修改的生物。下面就介紹一下《我的世界》這些都是被修改過的生物!
  • 這些老商標有多少是你童年的記憶,你還記得嗎?
    作為80、90後的我們,你還記得兒時那些耳熟能詳的商標嗎?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波「回憶殺」,看看下面這些老商標你都知道幾個。 還記得小時候每天下午放學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中央電視臺的大風車嗎?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金龜子阿姨……這首熟悉的歌曲,這些熟悉的名字,瞬間把我們帶回了童年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