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犯法,為什麼要與庶民同罪?

2021-01-19 時史洞見



網易浪潮工作室出品

撰文 | 吳靜宜


作為野獸,老虎的世界裡既沒有「依法辦事」,也沒有「以牙還牙」。擊斃還是不擊斃,都是動物園自己的選擇。



春節才第二天,就發生了一出血腥慘劇。1月29日下午兩點左右,寧波雅戈爾動物園裡,一個男性遊客在近距離逗弄老虎時被叼入老虎山,被多隻老虎撕咬。儘管後來他被救出並送往醫院,但依然救治無效,不幸死亡。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表示,咬人的其中一隻老虎已經被擊斃了。


老虎傷人並不是個例,每年全世界都有無數人被老虎致傷、致殘、致命



小孩子都知道老虎是「森林之王」,童話裡就已經在一遍遍地刻畫老虎的兇猛形象了;只是到了鋼鐵叢林裡,被困在動物園籠子裡的老虎總會讓人忘記它們作為猛獸的力量。在所有貓科動物裡,死在老虎爪下的人類比其他任何大貓都多,它們對人類的致命傷害機率是狗的360-720倍。根據羅納德·提爾森(Ronald Tilson)的書《世界之虎》中的調查數據,在1800到2009年的兩百多年間,有超過37萬人死於虎掌。21世紀以來,僅僅在美國就有300多起老虎傷人的事件,其中大部分人非死即重殘,有人失去了四肢,有人全身癱瘓,有人永久性失明。


動物園的籠子並沒有讓老虎對人類更加安全,反而讓它們更加狂躁,更危險



儘管老虎有著兇猛的盛名,但在野外大型貓科動物一般都會避開人類;尤其是在有捕獵歷史的地區,人類被猛獸視為威脅。但在動物園裡就不一樣了,那些被人類一手養大的獅子老虎們看到人類時不會產生恐懼,而是有種「食物來了」的興奮。它們並不會如人類一廂情願想的那樣把人當作它們的衣食父母,而僅僅是把人類當作食物來源,或者食物本身。每天禁錮在鐵籠裡的生活則加劇了它們的攻擊性。「它們聰慧又敏捷,但鐵籠裡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它們每時每刻都在渴望衝出牢籠,這種壓抑會讓這些猛獸變得非常情緒化、更加難以控制。」科羅拉多大學的進化生物學教授馬克·貝克伍夫(Mark Bekoff)說。


在虎掌面前,遊客是高危人群,但他們往往最不小心



美國明尼蘇達動物園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們做了一個調查,收集了1998-2001年間各國媒體報導的老虎傷人事件,發現共有59起嚴重傷人、致死案件,其中42%的人都是動物園的遊客,最常見的受傷原因是「距離老虎過近」和「擅自餵食」。不僅僅是沒有任何經驗的遊客,哪怕和老虎朝夕相處的飼養員、馴獸師也會一不小心喪生虎口。2016年5月,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棕櫚灘動物園裡,動物飼養員史黛西·康威斯(Stacey Konwiser)在工作過程中被老虎襲擊並致死;第二個月,英國南湖野生動物公園裡一隻老虎鑽出沒關緊的籠子,咬死了飼養員莎拉·麥克雷(Sarah McClay)。


沒有哪條法律可以約束老虎,能夠負起責任來的只有動物園



老虎吃了人,許多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要「以牙還牙」,擊斃老虎,這其中既有著「殺人償命」的傳統道德觀,也和刑法中對故意殺人判刑有著一致的思維路徑。但老虎不是人,更不是「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對象,並不存在所謂「違法」一說。這一點,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一樣的。中國《侵權責任法》第81條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失,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美國也並沒有聯邦法律規定了動物襲擊人類後的處理辦法,都由動物園或者其他其他動物所屬的機構來決定對肇事動物的處置。因為野獸咬人只是天性使然,真正違反了規定的是人,或是個人的疏忽,或是動物園的失職。


擊斃老虎既不是「依法辦事」,也不是「以牙還牙」,只是動物園自己的選擇



對傷過人的野獸,動物園一般有四種處理辦法:槍斃、安樂死、終生監禁或者遣送去其他動物基地,當然也有過段時間繼續放出來展覽的。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決定,都是由動物園的負責人自行決定的。2016年,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中自駕遊旅客被咬造成母女二人一死一傷後,動物園並沒有處死老虎,只是把所有老虎都關進了虎舍。這次寧波雅戈爾動物園發生了類似事件,他們選擇了槍斃老虎。相似事件有不同的處理結果,是因為每個動物園都有不同的考慮。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作為慣例的處理辦法。


擊斃老虎的最佳時機是在救人時,而不是在事後補救



寧波那隻大年初二殺人的老虎雖然被擊斃了,卻是在被咬的遊客死亡以後;而當這個遊客正在被兩隻老虎撕咬時,動物園卻只是掏出了麻醉槍,等到麻醉起效後才成功把受傷遊客營救出來。而與之相對的,2016年的智利聖地牙哥大都會動物園裡,老虎襲擊一個跳進虎山中自殺的遊客時,工作人員當即擊斃了兩隻老虎,救出了遊客。聖地牙哥動物園表示:「出於當時的情境以及對遊客人身保護的需要,我們不得不採取一切可能的安全措施。」


作為緊急營救措施,麻醉槍顯然是非常低效的,寧波動物園之所以選擇這個是出於對作為財產的老虎的保護,但卻沒有考慮到救人的緊迫性。等到事後無可挽回了,再祭出老虎的性命作為給圍觀群眾的交代,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辦法,就好像錯的是那隻被擊斃的老虎,而不是動物園,或遊客本身。


然而老虎只是依從天性行事,它也不知道咬人是違法的。



延伸閱讀


動圖告訴你,老虎究竟有多猛…


1. 虎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野外個體體長約160~390釐米,重約180~380千克,巨大的體型並沒有妨礙老虎的敏捷性,全速奔跑的虎時速可達65千米每小時,全力加速時百米可以跑進5秒也不是難事,獵物難逃虎掌心。



2. 老虎的視網膜後方有種稱為「視毯」的特殊膜層,可通過反射入射光線而增強對視網膜的刺激,從而提高夜視力,所以白天視力和人類近似的老虎不僅眼睛在夜間可以發亮,夜間視力更是人類的6倍。



3 .老虎每平方英寸的咬合力可以達到1000磅(450噸左右)以上,甚至可以達到人類咬合力的10倍,由於虎的犬齒比獅子更長,咬合深度更深,對獵物的致死率也比獅子高。



4. 老虎四肢十分有力,而且前肢更為強力,強大的肢體可以讓老虎直立行走,更可以輕鬆跳出6米遠的距離,可以垂直跳高5米。而根據國家地理頻道的試驗,老虎的跳躍距離甚至可以達到12米。




5. 強健的四肢也賦予老虎遊泳的能力,和大多數貓科動物不喜歡水不同,老虎可以在水中待很長時間,遊泳的最高記錄是一日30公裡。


動圖


6. 老虎有貓科動物最大的前掌,揮動一下爪子的掌力可達1噸,可以輕鬆拍碎人的頭骨。


動圖


7. 作為貓科動物的一員,虎的掌墊柔軟又有彈性,所以走路時消無聲息,利於捕獵。


動圖


8. 老虎的尾巴不僅可以作為防禦用的武器,還可以在奔跑時起到保持平衡和控制轉向的作用。虎尾的狀態還體現了老虎的心情,尾尖翹起並不停抖動,還伴有低沉吼聲代表戒備狀態,而尾巴輕輕擺動並伴有「噴,噴」的鼻音則是表示友好。


動圖


9. 老虎只食肉,而且多以鹿、野豬、羚羊和水牛等大型哺乳動物為食,作為大型哺乳動物的人類,自然也是獵物之一。


動圖


10. 老虎是獨居動物,領域意識極強,印度和尼泊爾地區的野生老虎佔據的個人領地可達12~95平方公裡,而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老虎領地可達1000平方公裡以上。



老虎雖然厲害,但還是抵不過子彈。人亂闖虎山被咬死,家屬還可以找動物園糾纏,而咬死人的老虎最終被擊斃,又該找誰去說理呢?


相關焦點

  • 【牡丹e講壇】買蜥蜴烏龜也犯法?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牡丹e講壇】買蜥蜴烏龜也犯法?法院審理: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卿某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考慮到被告自首、初犯、案發後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等情形,根據其犯罪情節和社會危害性,判處卿某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 世界環境日 | 在家養烏龜也犯法?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世界環境日 | 在家養烏龜也犯法?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了解一下 2020-06-06 0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印尼小夥在家養老虎,每天和老虎同吃同睡,老虎還會「親吻」主人
    眾所周知,野生老虎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它們長著鋒利的牙齒,一旦它們看到獵物跑步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捕食時它們講的是「快、準、狠」,如果對於這個獵物它們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會輕易動手。而且老虎是肉食動物,當它們飢餓到極點時很容易對人發起進攻,不僅如此,老虎性子野不容易被人馴服,如果人養了老虎一旦發生了緊急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但這個印尼小夥就在家養老虎,每天和老虎同吃同睡,老虎還會「親吻」主人!不過在國外,有一位小夥不但在家養了一隻野生老虎,而且他們兩還成為了好朋友。
  • 同為大型貓科,為什麼獅子是群居,老虎是獨居?
    大型貓科動物中,老虎和美洲虎、花豹等都是獨居,獅子卻是群居。群居大貓和獨居大貓社會生活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獅子一家01獅虎的不同獅、虎的差別到底在哪裡?有人說獅子成群,老虎獨來獨往,這沒有說到點子上。
  • 83年「嚴打」期間,老革命家胡立教兒子,為什麼被判死刑?
    嚴打運動開展當年鄧公發出指示,要「在三年內組織一次、兩次、三次大的戰役」。嚴打對淨化社會風氣中,提高人民的安全幸福生活,打擊腐敗分子具有較高的社會歷史意義,當年社會很多地方因為太混亂已經嚴重影響人民的生活,為了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群眾安居樂業、社會治安的穩定。
  • 獵捕麻雀犯法嗎?
    獵捕麻雀犯法嗎?(圖片來源於上杭縣公安局)檢察機關指控:犯罪嫌疑人林某生、何某星違反鳥類禁獵期規定,使用誘鳥器、粘杆、越南膠等禁獵工具獵捕麻雀等飛禽,情節嚴重,構成非法狩獵罪。不少人認為,麻雀在農村是極其常見的一種鳥,主要以穀物為食,也是被經常捕殺的對象。上世紀50年代,還因禍害莊稼被列為「四害」,為什麼現在獵捕卻構成了犯罪?
  • 東北虎為什麼要吃活熊,老虎是黑熊的天敵嗎?
    最近,我國的小興安嶺首次發現了一例東北虎吃活熊的情況,這種案例很稀奇,你知道為什麼稀奇嗎?以老虎為例,去捕捉一隻野羊所耗費的能量遠遠比和一隻黑熊戰鬥所需的能量要少得多,而且危險係數也低得多。如果老虎非要和一隻黑熊打架,那很可能肉都沒吃到,就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家貓連洗澡都害怕,而老虎卻會遊泳呢?
    給貓洗澡這件事對鏟屎官來說是最頭疼的,每次洗澡至少要出動兩個人,一個人負責按住貓,另一個負責洗。在清洗的過程中,貓會翻來覆去的掙扎,仿佛鏟屎官在對它做一件極其殘忍的事。由此可以看出,貓是怕水的,可是同為貓科動物,老虎不僅不怕水,還會在水裡遊泳,這又是為什麼呢?
  • 同是貓科動物,貓與老虎為什麼演化出這麼大差距的?
    貓和老虎都是貓科動物,同屬貓科動物的還有花豹、獵豹、猞猁等等。既然它們都同屬一個種類,那麼貓和老虎到底有什麼淵源呢?僅僅是同屬一科這麼簡單嗎?淵源說到它們之間的淵源,在距今3000萬年以前,出現了一種叫「始貓」的動物,它被認為是所有貓科動物最早的祖先。
  • "我不知道捉麻雀也算犯法"
    "我不知道捉麻雀也算犯法" 2008年6月13日 08:22
  • 劉強東犯法,與庶民同樂
    而且是Rape Completed,是強姦既遂,如果成立,是很嚴重的指控,根據美國法律,要判處12-30年的有期徒刑。昨天,劉強東已經能回到國內,參加了京東和如意集團的戰略籤約儀式,一臉的笑容,仿佛這兩天網際網路上的吃瓜群眾。言歸正傳,如果警方隨後以強姦罪正式發起指控,並且傳喚劉強東出庭,他會拒絕嗎?
  • 為什麼給即將餓死的北極熊投食,是犯法行為?
    北極熊也是非常珍貴的動物,所以他們也一直受到了國家的保護,是禁止捕獵的,可北極熊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現在由於世界範圍內的氣溫升高,一些冰川地帶的冰雪都在處於融化的狀態, 這樣的環境也使得它們岌岌可危,沒有了食物,好心的人們會想為了減緩北極熊死亡速度就想給它們一些食物,但在法律 中給即將餓死的北極熊投食是犯法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同為頂級猛獸,為何獅子群居,而老虎獨居?
    在整個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有著高度的群居性,其他的無論體型大小,都是「獨行俠」,且不說同是食物鏈最頂端的老虎,就算是與獅子同一生境中的花豹、獵豹等動物都是獨居的。那麼,是什麼造成了獅子的群居呢?其他的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選擇群居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與獅子同生境的花豹、獵豹為什麼沒有群居?
  • 在家養烏龜也犯法?
    在家養烏龜也犯法?在家養烏龜也犯法?◀蘇卡達陸龜赫曼陸龜▼在家養烏龜也犯法?在家養烏龜也犯法?涉案的蘇卡達陸龜活體和赫曼陸龜活體各一隻已移交給寧波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飼養,一隻蘇卡達陸龜死體移交台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處置。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貓科動物中,實力頂尖的兩位:老虎和獅子。不要說什麼老虎和獅子捕獵成功率也不高,還沒有一些小型食肉動物捕獵率高。你要看人家捕的是什麼,人家去追斑馬、長頸鹿、野豬、狍子這樣的,中大型食草動物。這些動物站起來比它們還高。捕獵成功率最高的黑足貓,那麼小一隻,成年後也就跟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家貓差不多。
  • 同為貓科動物,為什麼老虎單打獨鬥,獅子群居,捕獵的還是母獅子
    老虎捕捉一次野豬所消耗的能量,要通過接下來三到五天的進食去彌補但是同為貓科動物,同時各自領域的王,為什麼老虎一向單打獨鬥,而獅子確實群體出動?這主要還是受生活的環境影響的,它們必須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生活方式。
  • 三隻老虎咬死一隻幼虎
    羊城晚報訊 記者尹安學、實習生錢楊報導:三隻老虎活生生把另外一隻老虎咬死,並啃食其屍體,這血淋淋的一幕不是發生在電影裡,9日,有網友爆料稱在山東威海榮成神鵰山野生動物園遊玩時,就見證了一隻幼虎被同伴活活咬死的慘劇。
  • 日本庶民料理「親子丼」,名稱怎麼來?
    導讀:日本庶民料理「親子丼」,名稱怎麼來?親子丼是日本常見的庶民料理,雞腿肉裹附著蛋液,配上淋有醬汁的米飯一起吃,鮮嫩軟滑好入口,大人和小孩都喜歡。為什麼叫親子丼?一般來說,雞肉親子丼的雞蛋,要在最後才加,讓蛋液呈現五分熟滑動,與米飯結合時才能散發極致誘人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