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

2020-12-04 EF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

一提到電視,老父親老母親們總是很糾結。擔心孩子們沒有節制力,一不小心就沉迷下去了

但小E今天請到的這位媽媽,她卻說給娃看電視不一定是壞事,只要你能做到這幾件事……

周小立

資深媒體人

兩個女兒:小宇宙和小西瓜

小宇宙,我的大女兒,剛滿五歲半。CCTV9/10頻道的忠實觀眾,熱愛BBC各種紀錄片,騰訊視頻、B站紀錄片頻道長期追番中。這幾天,她正在重看《藍色星球2》第N遍,因為終於等到了中文版。

很多人會質疑:「你給寶寶天天看電視?」「小孩怎麼能看電視,傷眼睛的!」「自從有了寶,我家電視就再也沒開過。」「為了不給娃看電視,我家連電視機都沒有。」……

類似這樣的話,很多家長肯定都聽(說)過。好像只要給寶寶看電視,家長就是「罪人」,是不負責任。但是,電視對娃來說,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一定是對電視有什麼誤解。

好好看電視,學到的東西更多。

1. 關於看電視的幾個原則

為什麼放心給孩子看電視?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覺得,家長應該自己想明白:不給娃看電視,你到底在擔心啥?是視力下降?耽誤學習時間?沉迷電視節目,無法培養出其它興趣愛好?

想清楚了自己的擔心,就可以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我們和小宇宙對「看電視」的約定有這樣一些

1、每天固定可以看半小時電視(周末可以適當延長);

2、每看15分鐘,休息5分鐘,到窗口遠眺或者閉目休息;

3、具體的電視節目,雙方商量,共同挑選;

4、必須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

5、以上規定雙方都要嚴格執行。

有了邊界和原則,事情就好辦了。

看電視不是好好吃飯、好好做作業的獎勵,也不是絕對不能碰的「禁區」,它是休閒娛樂的一部分,更是學習知識的一部分。

2. 世界這麼大,紀錄片裡都有

很多人都說,我的孩子只愛看動畫片。你們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只給孩子們看了動畫片?

在動畫片之外,有一種電視節目非常適合孩子,那就是紀錄片

在某次打開電視後,我試探性地給小宇宙選了一部《藍色星球2》。她真的深深愛上了(我也深深愛上了)!

這是真實的海洋世界,和小宇宙之前看過的《海底小縱隊》完全不同(當然《海底小縱隊》也是一部很好的動畫片,裡面關於海洋和海洋動物的知識翔實而生動,很適合三歲左右的寶寶),大海是真的,鯊魚是真的,午夜區真的一片漆黑,偽虎鯨和寬吻海豚真的是好朋友……沒有什麼比真實更震撼的了!

可能還會有人問:五六歲的小孩子能看懂紀錄片嗎?

我倒覺得看得懂看不懂,真的沒什麼關係。世界那麼大,你不先看看,怎麼會懂?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她對了解和探索世界的渴望,對於很多家長的知識儲備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紀錄片裡的知識量大到驚人,而且在精美的聲畫配合下,這些知識很容易裝進孩子的小腦袋。

全英文版的《藍色星球2》我陪小宇宙看了至少三遍。看前兩遍時,我需要一邊看一邊把字幕讀給她聽(很多內容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到了第三遍時,她跟我說:「媽媽你不用翻譯了,我能看懂」。

然後有一天清晨,她跟我說:

"

媽媽,昨天我夢到坐在六腮鯊身上,潛到深海裡,見到了一隻抹香鯨。

然後,我被甩到沙灘上,只能跟海龜做朋友。

然後,我坐在海龜的身上,

又坐在大象身上,又坐在獵豹的身上……

媽媽,我們可以把它寫成一個故事嗎?

"

我們要承認,孩子的世界和我們的不一樣,她關注到的細節,我們可能忽略了

在她眼裡的種種神奇,我們可能早就忘了

3. 建議從自然、動物紀錄片看起

紀錄片那麼多,到底怎麼選?我的經驗是:從自然/動物紀錄片看起

一方面,孩子對自然和動物,有著天生的喜愛,而且小宇宙是特別喜歡小動物的那種小朋友,馬路上看到小貓咪都要擼起袖子去抱的那種。另一方面,這一類紀錄片幾乎不踩雷,尤其是BBC出品的。

整理了一下小宇宙看過的紀錄片片單,發現已經有十多部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值得分享。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影片信息】

集數:7

單片時長:60分鐘

豆瓣評分:9.7

【推薦理由】

1500多人去了40多個國家,花了整整4年,才拍出這麼一部7集的紀錄片。每一集對應這個星球上的一個大洲,以地理視角來觀察地球,動物、地貌、人文、氣候,種種自然知識融於一體,我都看得津津有味。

小宇宙最喜歡的是亞洲的部分。其中,蛛尾擬角蝰蛇用酷似「蜘蛛」的尾巴來吸引捕獵鳥類的片段,大概也就看了七八十遍吧。

《藍色星球2》

The Blue Planet

【影片信息】

集數:7

單片時長:60分鐘

豆瓣評分:9.7

【推薦理由】

小宇宙愛上紀錄片的入坑之作。前幾集還集中於講述海洋裡的動物和生命故事,有很多可愛的細節。比如第一集裡,豬齒魚尾了吃到蛤蜊肉,一次次銜起小蛤蜊撞擊珊瑚石,真·吃貨無疑了。

後幾集慢慢把視角轉向了人類對海洋生物的影響,講了很多海洋保護者和海洋科學家的故事。最後一集《我們的藍色星球》中,時年91歲的老爵爺大衛·愛登堡說:「海洋如今受到的威脅在人類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再回想此前所有的震撼畫面,百感交集。

《地球脈動2》

Planet Earth

【影片信息】

集數:6

單片時長:50分鐘

豆瓣評分:9.9

【推薦理由】

還是BBC出品。這次按照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和城市進行梳理。第一集《島嶼》一開始,就是驚心動魄的生命奇蹟:剛破殼而生的海蜥蜴必須突破無數遊蛇組成的獵殺包圍圈,6分鐘毫無尿點。

小宇宙對以下幾個知識點非常感興趣:樹懶一生中速度最快的時候是在遊泳時;在印度孟買這麼個人口密集的地方,竟然有金錢豹出沒

《王朝》

Dynasties

【影片信息】

集數:5

單片時長:60分鐘

豆瓣評分:9.5

【推薦理由】

和其它一些動物紀錄片不一樣,這一部更像是動物版的《權利的遊戲》。介紹的是地球上瀕危的五種動物,黑猩猩、帝企鵝、獅子、雜色狼和印度虎,用的是充滿了戲劇性的劇情,但又沒有誇張和硬拗。

五大家族,生者為王。大家都不容易。對於小宇宙來說,有點像在看新版《獅子王》的感覺吧。

《大貓》

Big Cats

【影片信息】

集數:3

單片時長:58分鐘

豆瓣評分:9.5

【推薦理由】

對於小宇宙這樣的貓科動物愛好者來說,這部紀錄片簡直是天菜。一個貓科家族,40種喵星人,非洲獅、虎、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雲吸貓,喵喵喵。

《荒野間諜》

Spy in The Wild

【影片信息】

集數:4

單片時長:50分鐘

豆瓣評分:9.5

【推薦理由】

所謂「間諜」,其實就是BBC斥了巨資、花費了心力製作出來的仿真動物攝像機,然後再把這些間諜放置於相應的動物群體中進行「偷拍」。

把這些「間諜」賣萌搞笑的片段與拍攝到的動物畫面進行重新剪輯,非常解壓輕鬆。不過呢,如果你看過其它正經的BBC紀錄片,可能會發現這一部裡面的部分內容不太新鮮。

《蔚藍之境》

【影片信息】

集數:6

單片時長:45分鐘

豆瓣評分:9.2

【推薦理由】

《蔚藍之境》是中國的紀錄片團隊拍攝的自然紀錄片,展現的是中國近海的海洋生物。製作水準很高,看得出對標的是與BBC、Discovery的出品水準。真的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中國海域內也有那麼多動物!當時是意外在CCTV-9上看到的,好驚喜。

4. 看完紀錄片後,還要做這幾件事

1 復盤

「復盤」不用急於在關掉電視的那一刻開始。

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越是正兒八經地問她些事,她越是會說:「我不記得了」,反而是自然放鬆的時候,會蹦出一些火花。比如有一次她跑著跑著跟我說:「媽媽,我跑得是不是比銀蟻還要快?」,銀蟻是我們之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裡出現的動物,這是一種生活在沙漠裡的螞蟻,因為沙子太燙了,它們跑得特別快。

孩子到底喜歡嗎?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什麼?她是被哪些東西吸引了?是畫面,音樂,還是某一種動物,某一個細節?

2 找到孩子更感興趣的題材

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從各種題材的紀錄片中,找到孩子更感興趣的那一類,尋找更多相關的內容,來培養她的興趣。

小宇宙本來就很喜歡動物和海洋,通過紀錄片,她對貓科動物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我就會找更多相關相關的紀錄片、書籍、遊戲、玩具,試著讓這種一時的喜好慢慢變成她長期的興趣。

3 拓展片庫,養成習慣

最後一件,就是從單一題材的紀錄片,慢慢拓展到更多題材,把看紀錄片變成一種日常習慣,讓孩子的片庫不再只有動畫片。小宇宙現在也對考古、歷史、軍事題材很感興趣,最近看的是《修復巴黎聖母院》。

最後不得不誇一下CCTV-9和紀實頻道,幾乎每次打開都能看到比較優秀的紀錄片。另外,騰訊TV的紀錄片頻道可以關注,BBC的高分紀錄片幾乎都能找到。B站現在也有很多紀錄片汁源,還有一些混剪版,可以從迷你版開始給孩子嘗試看起來。

知識是由點到線再到面的,當各個維度的知識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能交織成一個立體的知識庫。紀錄片裡藏著一個個知識點,也許能在小宇宙知識寶庫裡閃閃發光呢。

世界那麼大,可以帶孩子去紀錄片裡看看。

相關焦點

  • 為啥現在大多是「姥姥帶娃」?正因為有媽媽在,女人才敢放心生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多數幫忙帶娃的老人都是姥姥,有奶奶帶的家庭太少了。要知道,這在以前的風俗中,嫁出去的姑娘很少有娘家人幫忙帶娃。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的進步,這一現象也在慢慢被打破。當時朋友笑一笑說,這太正常不過了,先不說別人就看看你和我,前兩年娃還小的時候不都是自己親媽過來照顧的嗎?這一想還確實有道理,早先年懷孕前就聽身邊的人說婆婆照顧月子很多麻煩,不如自己親媽照顧的好,後來聽多了這些話也不敢再讓婆婆過來照顧孩子,跟老公一商量決定請親媽過來。之後這一照顧就是幾年,等到小孩上幼兒園了媽媽才回老家。
  • 資深月嫂:坐月子時不能做這四件事情,會影響寶媽一輩子
    不久前,做了十年資深月嫂的張阿姨跟朋友聚會,期間談起坐月子的問題。她感慨道:許多寶媽不注意保養,在坐月子期間不注意,會影響一輩子!生完孩子,坐月子時一定不要做這四件事,一定要牢牢記住!一、產後兩周不能隨便走動,起碼休養一個月。
  • 育兒路上有4件事請媽媽放手
    既想讓先生幫忙帶娃,又對他充滿了擔憂和戒心,生怕把孩子們磕著碰著,不是哭就是喊。我的觀念轉變發生在哥哥四歲的時候,他有一天突然對我說:「媽媽,你總是要說爸爸,我們兩個本來玩得很好。」孩子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卻讓我猛然警醒,我確實插手太多了。我對先生獨自帶娃的不信任讓四歲的孩子都有了牴觸情緒。當我意識到這點後,每當先生陪著哥哥打鬧玩耍時,我不會再說制止之類的話。
  • 寶爸帶娃的「迷惑行為」,一抱娃就犯困,有事沒事往廁所跑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說到讓爸爸在家帶孩子,總會有一種讓人不放心的感覺。媽媽帶娃,都會很小心翼翼的看護著孩子,了解孩子的一舉一動,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了,有什麼危險。而當把孩子交到爸爸的手中,爸爸看孩子可就跟媽媽看孩子完全兩樣了。正如網上流傳的一句話,爸爸帶娃,只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娃能夠安全活著就好。
  • iPhone 還能直播看電視,媽媽做夢也沒想到……
    點擊哎咆科技關注我們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多久沒看過電視了? 記得以前的學生時代,每次爸媽出門以後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摸電視機蓋的溫度。 就在這件事上,沒少挨打...
  • 帶娃一年和帶娃三年的明顯區別,都在這四件事上!
    這兩天,曾舉辦「世紀婚禮」被眾人豔羨的明星夫婦的離婚消息被傳得沸沸洋洋,二人曾再頒獎典禮上大方秀恩愛,婚後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關於二者離婚的原因,那是眾說紛紜,其中點讚最高的一條評論是:「是不是因為生孩子,有娃後真的容易離婚。」
  • 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說再見 中天15年夥伴淚崩
    來源:華夏經緯網島內資深媒體人陳文茜6日晚在中天電視臺主持最後一集《世界周報》亞洲版、歐洲版後,很多同事聽到她說出「再見」兩字時,不禁淚崩。(摘自中天新聞)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 就在北高行7日駁回中天新聞假處分聲請前夕,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6日晚在中天電視臺主持最後一集《世界周報》亞洲版、歐洲版後,很多同事聽到她說出「再見」兩字時,不禁淚崩。
  • 寶爸為了看電視,竟自製鞦韆哄娃,網友:爸爸還真敢搖!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最擔心、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哭。一旦孩子哭鬧起來,父母就什麼都別想幹了,必須立馬過來想方設法哄孩子。這可就到了考驗父母腦力和動手能力的時候了!這不,最近就有一個寶爸也是為了看電視,竟然給寶寶自製了一款鞦韆,看得網友們也是心驚膽戰!寶爸為了邊看電視邊哄娃,竟自製鞦韆,網友:娃還真敢坐!圖片中,只見這位奶爸一邊用手扶著自製的鞦韆,一邊全神貫注地看電視。而寶寶呢,則非常淡定地坐在爸爸自製的鞦韆裡,也很認真地看著電視,看起來是多麼和諧的一幕啊!不過就這個鞦韆,讓人看得實在是膽戰心驚!
  • 爸爸帶娃睡覺,被子只蓋自己忽略寶寶,氣得媽媽用家法
    對於帶寶寶睡覺這件事,媽媽們一直有個疑惑,為什麼自己帶娃睡覺,常常睡得不踏實,寶寶一有動靜,立馬會驚醒,而爸爸卻能睡得那麼香,完全忽略掉寶寶。而且,還常常跟寶寶搶被子,搶床位,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沒有爸爸做不出來的。
  • 爸爸還是媽媽?這樣帶娃智商會更高
    有數據顯示: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一個孩子的出生,從來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更具有冒險精神 與媽媽的小心翼翼不同,爸爸帶娃往往大大咧咧,不會在乎一些小細節,也不會因為一丁點小事對孩子有過分的保護欲。 相比之下,爸爸帶娃會更開明一些,他們知道孩子需要親身經歷才會更快成長,而這個過程中,爸爸不會給孩子設立太多條條框框,這對孩子鍛鍊思維是非常有好處的。
  • 做好這四件事就能放心洗,寶媽牢記
    自打媽媽來了以後,家裡門窗緊閉,空調不讓開啟,在家裡28度的高溫下還必須穿長袖長褲。因為夏季天氣悶熱,婷婷一直想去洗一洗頭髮洗個澡,這個想法剛一說出來就被媽媽拒絕了。還舉出來自己朋友張阿姨年輕時候坐月子洗頭髮洗澡身體受了涼,肩膀和手腕一直疼了很多年的例子。眼看媽媽一直堅持,婷婷也只好作罷。30天後,婷婷終於可以洗頭髮了。
  • 投影儀看電視直播app,四款直播軟體推薦
    雖然智能影音很發達了,但是目前還是有一些用戶,仍然不知道怎麼使用設備看電視直播,在面對智能投影儀時也是如此。為了讓這一部分「小白」用戶儘快感受到大屏看直播的樂趣,特此整理一份最全、超好用的投影儀直播軟體合集。首先,這些直播軟體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 從銀行辭職回家帶娃:我的經歷告訴你,這2類媽媽不要輕易辭職
    相信任何一位媽媽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都會被融化的。充足的陪伴帶給小樣的是滿滿的安全感,所以他在很多方面都發展的比較好。比如「分享」這件事,儘管我們平時很少跟他強調,但他遇到小朋友時,都會主動分享,還會友好的說「我們一起玩好不好?」除了待人友好,小樣的脾氣也比同齡孩子更溫和。
  • 全職媽媽風雨中帶娃看病崩潰大哭,她說苦累不算啥,最可怕的是…
    生娃後,孩子3個多月時,婆婆生病了,腰痛、腿痛嚴重。土豆媽說,當時本來想著請個阿姨帶孩子,但又放心不過,她咬咬牙,把工作辭了。」有一次娃發燒,但是孩子爹回不來,娃又一直哭鬧要抱……我幾乎要崩潰了,當時好想逃離,再也不想當全職媽媽了。」土豆媽說。除了帶娃辛苦,家庭經濟壓力也讓土豆媽得了教訓。「剛開始給孩子買東西都大手大腳,不管是價格還是數量,沒有太做打算。
  • 臺資深媒體人:臺大,還有救嗎?
    臺資深媒體人:臺大,還有救嗎?2018年05月07日 13: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資深媒體人王尚智的評論文章指出政治私心意圖嚴重幹預大學自主,這讓所有人無比憤慨,會想要嚴肅表達抗議。只是說到底,我們都不是臺大人,而如今單單靠近這座曾經被嚮往、尊敬的臺灣地區最高學府,就讓人非常不舒服!
  • 幼兒園老師給娃花式編辮子,媽媽看後卻不領情:想讓我女兒禿嗎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裡的"寶貝", 因此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總是各种放心不下,再加上屢屢曝出的負面事件,很多家長就更加敏感了。但實際上,幼師這個職業確實不好當,很多負面信息的主人公只是"個例"。大部分幼師還是有耐心又多才多藝的,但即便這樣也容易被誤解。
  • 這10件事,做到的人不多,看你做過幾件?
    這10件事最積陰德,如果我們能經常去做,就能積累陰德。第一、慎獨。慎獨,意思是指在獨處中謹慎不苟。「慎獨」,語出《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其意是當獨自一人而無別人監視時,也要表裡一致,嚴守本分,不做壞事,不自欺。
  • 寶爸給娃做「簡易鞦韆」,帶娃看電視兩不耽誤,媽媽回家後氣笑了
    前言對於很多寶媽來說,將孩子交給爸爸來帶,簡直是毀天滅地的事情,因為爸爸總是不靠譜的帶孩子,經常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危險,爸爸心思比較粗糙,經常不能很細緻的照顧孩子,所以在很多時候,爸媽都不放心將孩子交給爸爸帶,但是出於一些特殊情況,又不得不麻煩家裡的爸爸。
  • 嬰兒飛機上哭鬧媽媽被埋怨:我帶娃出個門,就欠了全世界嗎?
    02不會有母親在孩子哭鬧時,覺得這事是不需要處理的。去年也有過一個類似的案例,一位媽媽和一對年輕情侶在飛機上吵了起來。因為孩子對機艙不適,媽媽怎麼也沒辦法哄住孩子的哭鬧。被吵到的年輕情侶不斷大聲喊話讓她「管好孩子」,爭執中這位媽媽的一句「有本事你別生孩子」瞬間上了熱搜。
  • 【專欄】資深體育媒體人吳俊豪:有鳴蟲,有鰲蝦,有白酒,足矣
    吳俊豪,資深體育媒體人。北京國安的鐵桿粉絲,作為北京人的他除了足球之外,他也很喜歡玩玩蟲兒,養養蝦,喝點兒酒。  聽著自己的蟲兒清脆的聲音,看著自己的鰲蝦,最好再來上一杯酒,愜意至極。本期我們請到了資深體育媒體人吳俊豪老師!男人必有一好,於他,鳴蟲、鰲蝦與酒,足矣。  作者 | 吳俊豪  編輯 | 李鑫  圖 | 吳俊豪提供  北京終於下雪了,有的情無處安放,有的感無處抒發。但,生活就在這裡。